生产性服务贸易对中国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影响

来源 :商场现代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ha300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全球价值链体系的发展,生产性服务已成為世界服务贸易的主体内容。本文以生产性服务贸易为研究对象,从生产性服务贸易对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微观机制出发,采用1997年到2014年的相关数据,建立相关计量模型,研究生产性服务贸易的发展对中国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影响。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贸易的进口与国内研发对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有着显著的正向效应。
  关键词:生产性服务贸易;全要素生产率;技术进步
  一、引言
  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下,生产性服务可以将价值链的各个环节串联起来,对一国经济与贸易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随着国际分工的深入与发展和世界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生产性服务贸易已经成为国际服务贸易的主体内容,越来越多的国家也开始重视对生产性服务贸易的发展。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服务贸易虽然发展迅速,但同时,中国在生产性服务贸易方面的国际竞争力较弱,严重影响和制约了我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及国际贸易过程中的利益分配。基于此,本文探究生产性服务贸易的发展对中国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探寻促进中国生产性服务贸易发展的对策。
  二、生产性服务贸易对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影响的微观机制
  Balk(2001)在对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时,确定了生产率增长的四个来源,分别是:技术变化、技术效率变化、规模效率变化和产出混合效应(或投入混合效应)。由于产出混合效应考察的是产出组合对规模效率变化的效应,因此这里不予考虑,下面从技术变化、技术效率变化和规模效率变化三个方面研究生产性服务贸易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
  1.技术变化
  全要素生产率的最直接来源是技术变化,即生产技术的变化对生产率的提升,而生产性服务贸易对技术变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溢出效应方面。在开放贸易的国际环境下,技术具有极强的外溢效应,一国的技术进步不仅取决于国内的研发活动,还取决于国与国之家的贸易与投资活动。在与其他技术水平较为先进的国家进行外商投资、跨国贸易时,其他国家的先进技术就会对本国产生一定的提升效应。因此,生产性服务贸易的进行,一方面可以使技术以跨境交付、自然人流动等方式在国与国、企业与企业之间进行转移,产生技术外溢;另一方面由于生产性服务具有技术和知识密集型的特点,贸易的进行可以从技术先进的发达国家进口到高技术含量的中间投入,直接提升本国生产活动的技术水平。
  2.技术效率变化
  效率改进指的是厂商利用可利用技术的能力,即在没有技术变化时,厂商通过更有效率地利用投入与运营,从而可以有效地提高生产率。生产性服务贸易对效率改进的影响这里从投入导向的角度来分析。假设规模报酬不变,厂商在完全效率的单位等产量曲线上进行生产,其生产均是完全有效率的。假设厂商在曲线外任意一点P的投入量进行生产,P点与(0,0)点的连线与单位等产量曲线的交点为Q,则QP就可以表示厂商的技术无效率,其含义为产出不减少时所有投入按比例减少QP才能达到完全效率。由此可知,厂商的技术效率(TE)为:TE=OQ/OP。
  Porter(1985)将企业的生产活动分为两种类型:一是企业的基本生产活动,包括进料、生产、销售、售后等;二是支持性活动,包括财务、研发、采购等。这两个方面共同构成了企业的价值链。由于资源的稀缺性,企业不可能将要素投入到价值链的每个环节之中,只能选择自身具有比较优势的环节进行投入。因此企业在进行生产活动的过程中会将自身的非核心业务进行外包,减少对支持性活动的要素投入,专注于自身具有比较优势的核心业务。而厂商选择外包的原则是服务的价格与自身生产成本孰大孰小,这就减少了厂商对服务固定投入,导致了厂商在产出不减少时投入却减少了,即QP减小,导致OP减小了,此时TE增大了。这说明了生产性服务贸易的进行对厂商技术效率的提高有着促进作用。
  3.规模效率变化
  考察单投入、单产出规模可变的情况,在规模可变的情况下,可能存在这样一种情况:厂商技术有效且配置有效,但其运营规模却不是最优的,这样通过改变其运营规模也能夠使厂商的生产率得到提高。现假定厂商在技术无效的D点运作,要使厂商达到规模效率,首先去除技术无效的影响,即厂商规模从技术无效的D点移动到技术有效单规模无效的E点,再去除规模无效的影响,也就是厂商运营点从E移动到规模有效的B点(B点为厂商的最大生产能力规模点,厂商已经运营于技术最优生产能力规模上,不能够通过改变其运营规模而变得更有生产能力)。因此,厂商的规模效率(SE)变化为E点向B点移动的过程。即SE=GF/GE(G点为D点和E点映射到y轴的数值点)。
  马库森(1989)认为由于生产性服务贸易既具有差异性,又具有知识和技术密集型的特点,需要高额的初始投资,但其边际成本是下降,说明生产性服务贸易具有较高的规模经济效益。假设开始时厂商在D处进行生产,一方面在规模报酬递增下,随着生产性服务贸易规模的扩大,生产性服务自身的效率会得到提高;另一方面生产性服务规模的扩大也会给厂商的生产提供更多的中间服务,使厂商的生产规模得到扩大,并且更加专业化。生产性服务贸易的扩大,使厂商在价值链的各个环节都实现了规模经济,这就会使GE变小,使厂商的规模效率SE变大,从而提高了厂商的全要素生产率。
  三、生产性服务贸易对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实证分析
  1.模型建立
  Coe和Helpman(1995)认为一国技术进步的来源,一是来源于本国自身因素,二是来源于国外的溢出。因此Coe和Helpman在内生增长的理论基础上,建立了如下全要素生产率与本国研发和国外研发相联系的模型:
  2.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1)中国社会全要素生产率
  本文研究的是生产性服务贸易对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所以选取1997年到2014年以2011为基期,固定价格水平下的全要素生产率水平,用TFP表示。数据来源于佩恩表9.0。   (2)生产性服务贸易
  这里将生产性服务贸易的进口与出口分开来考虑,选取1997年到2014年中国生产性服务贸易的出口额与进口额作为核心变量,分别用STE与STI表示。数据来源于中国1997年到2014年国际收支平衡表。
  (3)中国货物贸易的发展水平
  选取1997年到2014年中国货物贸易的进口额与出口额来表示中国货物贸易的发展水平,分别用GTE和GTI表示,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
  (4)国内自身技术进步
  这里以研发支持占GDP的比重作为国内自身技术进步的替代变量,选取的是1997年到2014年中国研发支出占GDP比重的数据,用RD表示,数据来源于世界银行数据库。
  3.变量的平稳性检验
  由于选取的数据与处理的模型为时间序列,因此必须进行平稳性检验,避免伪回归现象的出现。首先对上述选取的数据进行取对数处理,然后进行单位根检验,检验结果为各变量及其一阶差分是存在非平稳数据,而二阶差分都是平稳的,因此各变量都是二阶单整。
  4.协整检验及因果检验
  根据上文建立的模型,利用Eviews8.0对1997年到2014年的相关数据进行进行回归分析,得到回归方程:
  由模型的具体回归结果可以看出,各变量的P值均在0.05以下,表明各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F统计量为305.3487,方程整体通过F检验,表明因变量与自变量之间存在较为明显的线性关系,调整后的R平方值为0.9890,說明方程具有较好的拟合性,DW值为2.7703,也说明了方程没有自相关性。再对模型进行协整检验,这里经过计算,取滞后阶数为2,对数据进行Johansen协整检验。检验结果为,似然比统计量的值大于5%显著水平下的临界值,说明方程的被解释变量与解释变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再对模型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表明当滞后期为2时,被解释变量与解释变量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因果关系。
  5.回归结果分析
  如表5所示,回归结果中,解释变量ln(STI)、ln(GTE)和ln(RD)的回归系数为正,且p值较小,说明生产性服务贸易进口、货物贸易出口与国内研发对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有着显著的正向效应,表明生产性服务贸易进口、货物贸易出口与国内研发均能提升中国社会的全要素生产率。解释变量ln(STE)的回归系数为负,且p值为较大,说明生产性服务贸易的出口与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呈现微弱的负相关关系。变量ln(GTI)的回归系数为负,且p值较小,可能的情况是货物贸易进口对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有着一定的滞后效应,因为技术进步是个累积的过程,货物贸易的进口对技术进步和生产要素的优化的正向作用并不能立即发生,货物贸易进口并不能立即改变一国的全要素生产率。
  四、结论与建议
  通过以上的实证分析,我们可以发现生产性服务贸易对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具有较大的影响。生产性服务贸易的发展,一方面可以给本国企业带来规模效率的提升,从来带来全要素生产率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可以将国外先进的技术通过技术外溢的方式带入国内,有利于本国技术水平的发展,通过技术的进步,达到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现阶段的中国还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环节,出口产品的国内附加值较低,生产性服务贸易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较弱。因此,中国需要加强生产性服务贸易的发展,通过生产性服务的提高,来提升本国产品的国内附加值,增强国际竞争力。
  从回归结果中可以看出,国内研发水平对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中国早期的经济增长方式主要是粗放型经济增长,依靠资本和廉价的劳动力,片面追求数量和产值的增长。随着技术水平的发展,劳动、资本等传统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逐渐下降,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也不再依靠这些传统要素,更多的依赖管理等现代要素,因此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就成为了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而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必须依赖于技术水平。中国虽然随着经济的发展,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升,但与发达国家还有着巨大差距。因此,中国必须采取如加强研发投入等方式,提高国内研发水平,促进技术进步。
  參考文献:
  [1]陈启斐,刘志彪.生产性服务贸易进口对我国制造业技术进步的实证分析.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4(3).
  [2]唐宜红,王明荣.生产者服务、出口品技术结构和制造业出口商品结构优化[J].产业经济研究,2010(3).
  [3]熊凤琴.生产者服务进口对我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分析.生产力研究,2014(3).
  [4]朱福林.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结构对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实证分析[J].上海商学院学报,2010(5).
  [5]蒙英华,尹翔硕.生产者服务贸易与中国制造业效率的提升--基于行业面板数据的考察.世界经济研究,2010(7).
其他文献
一、设计生活化练习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把“生活化”的问题带进课堂。通过设计“数学化”练习,有利于学生养成“用数学”的好习惯,促使学生在学以致用的过程中发展思
细管实验测定最小混相压力MMP较准确的方法之一。实验利用细管测定鄯勒西山窑组油藏伴生气与油藏原油的最小混相压力,为油藏注入压力的选择提供依据。实验结果表明,该油藏的最
由上可知,在电力工程输电线路的过程中,要严格把控好其中各个环节的操作流程,重视其质量控制的工作,同时,还要不断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才能有效保障整个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可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目的了解临床感染标本中的铜绿假单胞菌的血清分型及耐药性。方法常规分离培养细菌,获纯培养后用VITEK微生物全自动分析仪或API系统鉴定到种;血清分型按试剂盒操作说明进行;
笔者所在医院收治1例宫内妊娠合并子宫肌壁间妊娠破裂患者,现将患者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期刊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联合地奥司明对大隐静脉曲张术后的疗效及对凝血功能、血清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serpine1)、Kruppel样转录因子2(KLF2)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
目的:研究针对治疗胃溃疡的患者使用四联药物治疗方案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10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胃溃疡患者174例,通过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研究两组,
采用文献调研的方法,对矿山法施工隧道粉尘控制技术进行系统总结。首先,介绍粉尘的六大危害,阐述钻孔、爆破、出渣运输与喷浆4个主要工序下粉尘产出的机制;然后,对矿山法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