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来源 :教坛聚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yunlong08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学物理教学实践中,我们面对的现实是:学生普遍缺乏创新能力。其根源在于,物理教学中,过于注重对知识的接收而忽视对知识的转化;过于注重物理技能的训练而忽视学生个体内的潜能的开发;过于重视传统理论知识的建立而忽视实践活动。由于传统教学强调知识的系统性,重继承、模仿而缺乏对新知识进行质疑和批判、创新的能力,因而我们现在培养的学生多数并不具备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应当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以下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引导学生敢于质疑
  创新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具有怀疑的精神和提出科学问题的能力。科学家的创造力,首先就表现在他提出有价值的科学问题的能力上。在创新教育的要求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必须引导学生质疑,因此,教学中教师要营造勇于探索。勇于质疑与相互讨论的良好学习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巧妙设计疑点,采用开放式教学,让学生畅所欲言。使学生在质疑的思维活动中产生各种猜想。例如:做“动滑轮省一半力”实验时把此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分组实验,学生测出拉力大小后,发现测出的数值与课本结论有出入,从而产生质疑,教师注重适时引导学生讨论,在探索中获取知识,同时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置疑,敢于提出新的问题。要充分肯定学生的质疑精神,激发和带动更多的学生大胆质疑,敢于创新。
  二、启发学生勇于想象
  想象是创新精神的起点,一切创新活动都是从创新性想象开始的。中学生思想活跃,有上进心、善于想象,教师要因势利导、正面鼓励,决不可讽刺、讥讽学生。要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只有想象,才能想出新点子,才能创造新事物。例如:在学习重力时,可以让学生想象,假如地球表面的物体不受重力作用又会出现什么情况?再如,学习摩擦力时,让学生对未来交通工具进行设想和规划等。教师应鼓励学生充分开动脑筋,对那些别出心裁的思路,与众不同的观点,别具一格的见解,应充分肯定他们的想象力,由此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想象力。
  三、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是物理学的重要基础。它具有生动形象的特点,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实验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组织引导学生边操作、边观察、边思考。因此,它是培养学生开拓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1、精心设计演示实验。在实验中,教师应认真研究教材,精心设计实验步骤利用探究式教学模式、巧设疑问、以疑导思,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能力。
  2、科学组织学生实验。物理实验不仅是要做好演示,更要上好学生分组实验课。假如说学生观察教师演示实验生动有趣,那么让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生动有趣,那么,让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就更加富有趣味性和挑战性。例如:在教“摩擦力”一节内容时,让两个力气相当的学生上台做“夺瓶”游戏,一方抓住较细的瓶颈,一方抓较粗的瓶身,看谁获胜,然后让获胜者的手上抹洗涤灵再次争夺,看是否能再次获胜。
  3.努力开发研究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除了课堂教学之外,还应充分利用好研究性学习活动,成立课外活动小组,留给学生足够的空间、时间,让他们静下心来,进行深入地思考,发挥其内在的创造力。首先,要确立课题,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爱好的广泛性,使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体会学习的乐趣和研究问题的方式方法,构建起终身学习的意识平台。其次,教师还可以收集大量的物理与社会,物理与生活以及趣味实验,通过讲座、表演,知识竞赛等途径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巩固所学知识,经常利用研究性学习活动组织指导学生去观察事物,提出问题并解释问题。如,汽车轮胎、人的鞋底上为什么要做上花纹?夏天的冰雹、秋天看到漂亮的树挂?冻豆腐切开后为什么会有些小孔?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有什么区别?等等。以上问题都可以用所学物理知识进行解释。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和学习习惯的培养
  非智力因素是激发创造力的重要心理条件,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助于创新能力的形成,创新需要坚忍不拔的意志和浓厚的学习爱好,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物理教育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优化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结构,帮助练习良好的学习习惯。
  學生的学习,应从重复性学习向创造性学习转变,不只是接受前人的知识、学习书本上的知识,而应在学习知识的前提下,注重所学的知识是如何发现和形成的,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教育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培养学生创造性的个性,促进学生独立地、自信的用批判的眼光审阅四周世界,勤奋学习,孜孜不倦、锲而不舍地探索未知世界。培养学生创造性学习的行为特征,使他们具有好奇心、思维灵活、喜欢质疑、善于探索等行为特征。培养学生创造性的学习特点,使学生不满足与对教学内容的记忆,而是让他们喜欢自己对未知世界进行探究,对感爱好的事物愿意花大量时间去探究,思考问题的范围与领域不加限制,除了完成课堂作业外,花更多的时间在阅读课外书或从事其他活动上,使学生不仅能获得书本或教师传授的知识,而且还要对知识进行批判地吸收,渴望找到疑难问题的答案,喜欢寻找缺点和进行批判,学习贵有创新。
  总之,在物理教学中进行创造性素质的培养是可行的,而且也是具有丰富的内容,重视和探索物理教育,必能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素质,发展学生的智力,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其他文献
好的作业不仅有助于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知识,还可以激发兴趣,拓展知识面,点燃创造思维的火花,培养学生主动构建知识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本人以“精做题,多读书”为宗旨,对优化语文作业设置进行了如下思考和尝试。  一、 作业设置应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巩固与积累  语文学习尤其需要知识的积累。为此,我设置了“自主积累性作业”。每学期开始,我都安排学生准备专门的摘抄本和练笔本。摘抄本
期刊
人类社会已步入充满竟争的二十一世纪,在这信息时代,人们对知识的获取、信息的获得的方法与途径已不再具有唯一性,而是空间、多维性了。体育课作为向学生传授体育的基础知识、让学生掌握体育的基本技术、形成一定的运动技能、发展体育的综合素责与能力、提高身体健康水平的一种基本形式,其教学的形式与方法也同样地不再具有唯一性,因此改革体育课传统的教学模式已是体育教学面临的一项首要任务。  一、“开放式”体育课的准备
期刊
自主学习是就学习过程的内在品质而言的,它相对的是被动学习、机械学习;它是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并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景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从而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激发兴趣,让学生乐于学习。学习兴趣是激发创造思维、开发智力的催化剂。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学习就成
期刊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都说明了培养学习兴趣对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性。我们一般认为,数学的能力,分为两种水平:一种是独立创造具有社会价值的数学新成果的能力;一种是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学习数学的能力。中学阶段,我们应该培养学生怎样的数学能力呢?无疑首先应该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因为中学阶段的数学学习毕竟
期刊
教学是一门科学,教学诸要素中,需要的是“求实”精神,在数学教学中,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明确教学目标,决定的因素是教师。要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我的体会有三条:扎扎实实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踏实地进行基础知识的教学,实实在在训练学生计算能力和解应用题的思维能力。不管教学方法怎样改革,这三条是无论如何要落实的。  古人说:“求木之长者,必先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竣其泉源”。以上三条真正
期刊
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是当今教育改革的主旋律,课堂教学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的主阵地。教师应因势利导,在课堂上大胆组织学生进行课堂活动。在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必须以简明的指令,富有表现力的表情、体态语和有张有弛的教学节奏。灵活自如的组织课堂活动,使学生在一个轻松、愉快、活泼的气氛中,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从而完成知识的吸收和内化过程。学生在主动参与学习并且主动进入教学活动中,由
期刊
教学中,教师的重要作用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问题的动机和思路,发挥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英语教学中的问答不仅是加强英语基础知识教学、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做到及时有效反馈的基本方法,而且是发展英语学生智力、陶冶语言情操的一种重要手段。课堂提问作为组织教学、启发思维、提高理解能力的一种重要手段,在目前英语教学中显得越来越重要。  一、课堂提问在教学中的运用  1、课堂提问的设计艺术直接关系到教学任
期刊
我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多年,深切感受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合理设计教学程序中没有固定模式,不能一成不变,思维僵化,墨守成规,生搬硬套。因为小学语文课文的内容丰富多彩,文章的结构灵活多样,开头结尾千变万化,课文的语言各具特色,所以我们要在遵循规律中求变化,求创新,这才是合理设计教学程序的科学思路。这里将我的具体做法归结如下:  一、亲眼看一看  有些课文内容已经排成电影或科教片,如《董存瑞舍身炸碉堡》、《我
期刊
数学新课程标准的使用,标志着我国数学教育课程改革进入了具体实施阶段,落实课程标准最大的难点是教师对新课程标准的理解、认识与运用,在教学中如何贯彻素质教育思想,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强调学生主动参与、动手、探究、富有创新精神,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应用意识能力。素质教育归根到底还是要提高能力,而能力的提高只存在于具体的活动中,心理学的研究表明;那些在实践活动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直接影响活动的效率,使活动的
期刊
教育学生离不开语言这个载体,而歇后语在教育教学中运用恰当,可使师生关系和谐,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同时要注意不能乱用、滥用歇后语。歇后语作为我国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有其自身的特点。它一般由两部分构成,前半截是形象的比喻,像谜面;后半截是解释、说明,像谜底。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便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人们称它为歇后语。  教育学生和进行语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