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1例十二指肠巨大间质瘤局部切除术后严重并发症救治的多中心讨论

来源 :中华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随着影像学技术的进步及健康体检的普及,胰腺囊性肿瘤(PCN)的检出率呈显著上升趋势。PCN的疾病谱复杂、异质性强,外科治疗策略差异较大。手术时机与方法的选择直接影响着患者的预后,如何识别潜在恶性的肿瘤并制定合理治疗策略是PCN诊治的关键。虽然国内外已发布多个PCN临床诊治相关指南,但其手术指征仍存在诸多争议,给PCN的规范诊治带来一定挑战。因此,充分衡量手术的风险与获益,谨慎把握手术指征对改善PCN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总结当前PCN临床诊治与研究的最新进展,深入探讨了PCN手术指征方面的争议,以
长期以来,基于影像学表现建立的胰腺癌可切除性评估标准是指导临床实践的主要甚或是唯一标准,影像学即形态学标准对于规范手术指征、约束医疗行为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在目前系统治疗的时代背景下,形态学标准的局限性日益凸显。目前可用于胰腺癌可切除性评估的生物学标准有限,但综合利用CA19-9、PET-CT、新辅助治疗、基因检测等仍可为胰腺癌可切除性评估提供参考。针对胰腺癌的可切除性评估,目前仍应坚持以形态学表现为基础,以生物学标准为导向,以改善患者预后为目标的基本原则。
近年来,随着胰腺切除手术量逐年增加、综合治疗方法不断完善,良、恶性胰腺肿瘤术后长期生存的患者数量逐渐增多,胰腺术后远期并发症日益受到胰腺外科医师的关注。多年来,胰腺术后远期并发症在临床上缺少统一的定义、诊断标准和治疗规范等,间接影响了胰腺术后远期并发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和临床研究的开展。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文献,探讨了一些常见的胰腺术后远期并发症,包括胆肠吻合口狭窄、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胰腺术后内分泌功能不全、胰腺-消化道吻合口狭窄的定义、诊断标准和治疗策略,期待能改善胰腺切除术后远期并发症的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
感染性胰腺坏死(IPN)是导致急性胰腺炎预后不佳的重要原因,其病情错综复杂,转归预后难以预测。外科手术是治疗IPN的主要方式,创伤递升式治疗是目前治疗IPN的主流模式。在微创外科时代,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全程内镜式阶段化治疗IPN已取得良好效果。然而,外科清创与内镜引流治疗IPN孰优孰劣尚存争议,具体适用范围及其干预时机亦未达成共识。本文旨在探讨外科清创与内镜引流治疗IPN的方式、指征与时机,并阐释二者在临床实践中的选择策略,以期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实施精准化微创干预,改善患者预后。
目的探讨胆囊癌临床和病理学因素与神经浸润的相关性及神经浸润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行根治性切除的548例胆囊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学资料和随访资料。男性173例,女性375例,年龄[M(IQR)]62(14)岁(范围:30~88岁)。分析胆囊癌临床和病理学特征与神经浸润的相关性;将患者的临床和病理学资料纳入预后分析,使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单因素生存分析采用Log-rank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结果54
目的探讨微创第三代牛津单髁置换术(UKA)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病的远期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6年1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关节外科采用第三代牛津单髁假体行微创UKA治疗的594例(701膝)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155例,女性439例,年龄(62.6±10.9)岁(范围:44~81岁),体重指数(26.9±3.8)kg/m2(范围:21.1~36.2kg/m2);骨性关节炎676膝,股骨内侧髁特发性骨坏死25膝;其中行单侧UKA487例(其中66例一侧行UKA,另一侧行全膝关节置换术)
目的探讨胰腺癌患者的血脂谱特点及其与临床和病理学特征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3年1月至2020年9月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普通外科接受根治性手术治疗的265例胰腺癌患者的临床和病理学资料。男性170例,女性95例,年龄(61.0±9.6)岁(范围:28~86岁)。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血脂资料、临床病理学参数及随访信息。根据是否合并血脂异常,将患者分为血脂异常组(n=115)和正常血脂组(n=150)。采用χ²检验、t检验、方差分析或Logistic回归分析血脂异常与胰腺癌临床和病理学特征之间的相关性;采
目的探讨胰腺肿瘤多学科协作团队(MDT)模式的诊断价值和患者依从性,以及MDT对胰腺癌患者术后生存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5月至2021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胰腺肿瘤MDT门诊接诊的927例患者的临床和病理学资料[男性554例,女性373例,年龄(58.1±13.3)岁(范围:15~89岁)],以及2012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行根治性手术切除并经病理学检查结果证实为胰腺导管腺癌的677例患者的资料[男性396例,女性281例,年龄(63.6±8.9)岁(范围:32~
目的探讨中国肝癌的分期方案(CNLC)Ⅱb、Ⅲa期可切除性肝细胞癌患者术前接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新辅助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中心经手术切除的129例CNLCⅡb、Ⅲa期肝细胞癌患者的资料。按照是否接受新辅助治疗分为两组,新辅助组14例患者,男性13例,女性1例,年龄(55.4±12.6)岁(范围:34~75岁),术前接受免疫联合靶向治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为卡瑞利珠单抗(200mg静脉滴注,每2周1次,连续使用3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