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问题法提高学生技能水平教育案例

来源 :科技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zhengt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为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水平,我校眼视光技术专业的实践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边操作边提问,在不断提问和解答问题的过程中,独立思考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不断的提升,最终不论是在自身还是在老师的帮助下,正确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不但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提高,深入的理解理论知识和提高实践操水平,而且还成功的转换为学习的动力,为分层培养提供基础,进而为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提供动力和源泉,同时也培养了他们创新思維和习惯,提高了眼视光技术专业学生的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问题法;眼视光技术;分层培养;学问合一
  高职眼视光技术专业是一门新兴的专业,在国内发展时间不长,我们需要依赖一些仪器,通过一系列的检查得出被检查者的眼部参数,从而去判断和处理眼部的视光问题,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并且眼睛不仅作为光学器具,还作为生物器官,又有其独特的变化,也给眼视光技术专业的各项专业检查带来了更大的难度。高职眼视光技术专业的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能力可能相对较弱,但动手能力相对较强,对实践操作的热情明显高于理论学习,那么对于眼视光技术专业的学习,特别是技术类操作的学习,我们一般采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甚至是先学会实际操作再在实际操作的基础上学习理论知识,先知其然然后知其所以然,但如果只是没有理论支撑及思考的简单实验操作重复,可能达到专业及行业对技术人员的基本操作要求是可以的,但想要技术和理论水平的提高乃至拔尖是很难的。
  一、高职眼视光技术专业开展实训教学的必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让学生学会思考是提高学习质量最根本的基础。学生学习必须带着问题并学会独立思考,教师也要学会预设问题和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为此我鼓励同学们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去思考提出问题,可以是自己不理解的,可以是自己做不到的,可以是自己希望达到的理想状态,也可以是改良实验的方法,创新思考点等,并把提出的问题与大家一起讨论,分析解决,学生在练习操作技能的过程中,带着能发现提出问题的初衷,不断的思考和分析问题,并讨论和解决这些问题,虽然说开始的时候同学们提不出什么有技术含量的问题来,有些同学的问题甚至是在不理解的基础上质疑一些经典的理论,纯粹是不假思索为了提问而提问,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以及反复的诱导,一些同学也学会了思考和提问,那么在解答同学们问题的过程中,其实也是对知识一次深入的重组和加工,学生主动的带着问题的理解,明显比我对他们反复的灌输知识效果要好很多。在边操作边思考,边解答边提高的实训教学过程中,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不断的提升,最终不论是在自身还是在老师的帮助下,正确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方法,都让提出问题和对这些问题感兴趣的学生技能和理论水平得到了大提升。
  二、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提高,深入的理解理论知识和提高实践操水平
  问题法在实训过程中的巧用对同学们的帮助和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比如在眼视光技术专业核心课程《验光技术》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检影验光一直是历年的一个重难点内容,这是一个需要反复练习操作才能提高的操作,能熟练掌握并在将来的工作岗位中熟练应用的毕业生屈指可数。
  在检影验光的时候,从检查者和被检查者双重身份上,有同学提出了自己的感受,觉得在检查右眼的时候,左眼没有矫正,对于一些被检查者来说可能会诱发调节,并且在检查更换镜片的过程中,两眼存在屈光参差,非常的不舒服,提出要给左眼预设一个镜片来解决这个屈光不平衡问题和调节的问题。只是自己不知道该预设多少的数值而寻求我的帮助。虽然说想法是美好的,但是在实际的生活工作中,每个人的屈光状态都是未知的,并且度数又有很大的变化空间,如果能够设置一个数值能控制所有人的调节,那么验光的精确性和个性化也就显得不那么重要,眼睛作为光学器具和生物器官,不仅有自己独特的光学特征,并且受人体整体的调控变化莫测,能从娴熟的技术和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中发现掌握一些规律就已经很不容易了,还想获得一个以不变应万变的法则就更是不可能。尽管学生的这个问题看起来有点荒谬,但是他从检查者和被检查者双方的感受中认真思考了,他只是想解决他在操作中解决不好的问题。
  于是我问他,现在完成一个双眼的检影验光需要多长时间,他回答要根据被检查者屈光的难易程度,如果简单的配合程度高的可能十几分钟,如果是瞳孔小影光暗的屈光不正度数复杂一些的可能需要半个小时以上,并且有些人尽管检查了半个小时以上,可能数据还存在严重的偏差,他觉得这些误差都是由于被检查者的调节所引起的,所以他需要一个镜片来控制眼的调节。我又继续问他,理想的验光的时间是多长时间,他告诉我是花几分钟做客观验光,花十几分钟做主观验光。我继续问他花几分钟做检影验光可能吗,他回答我绝对不可能,我告诉他,技术娴熟的验光师,检影验光的时间可能还不要几分钟,任何一个屈光不正的患者,当检影镜扫过瞳孔的瞬间,他已经能从影光的速度、亮度、宽度和动向,预估屈光不正的数值,只需要拿镜片验证一下自己的猜想就差不多可以确定最后的度数,同学听得目瞪口呆,感叹检影验光还可以查得如此炉火纯青,我回复他是的,检影验光不仅是技术,还是艺术,但是熟练的掌握需要无数次的摸索和实践总结,所以有些人放弃了,觉得电脑验光相对而言没有任何的技术含量还能够解决大部分的问题,但是真到了疑难病例,却是非检影验光不能解决的,所以有些人也成就了。听完后学生大受鼓舞,决心要好好练习检影技术,询问我该如何解决那个问题。
  然后我就引导他看教科书上的操作步骤,对于检影验光而言,书上的整体操作步骤是先右眼后左眼,检查好左眼后,再复查右眼,这是很多其他的检查没有的复查,从理想的检查角度讲,最初右眼检查的时候,左眼前没有任何镜片,可能因为自身的屈光不正诱发调节,从而也带动右眼的调节,因为调节是同时和等量发生的,当右眼完成检影后,若无左眼调节的影响,检影中和镜片让右眼成为一个-1.50D的近视,注视远视标不会发生调节,如果受到了左眼调节的影响,近视的度数会更高,也不会再诱发调节了,所以在检查左眼的时候,右眼对其基本没有影响,当左眼的检影结束后,左眼理想状态也是一个-1.50D的近视,注视远视标不会诱发调节,这个时候复查右眼,就是解决在最初的检查时因左眼在没有放置镜片的时候可能诱发的调节对右眼的影响,所以再次复查右眼可以以减少因左眼裸眼注视时所带来的调节误差。虽然说这个复查过程可以控制部分由单眼屈光不正调节所引起的误差,并不能消除整个检影验光过程中其他因素所引起的调节误差。比如说长时间的检查也会因强光刺激和视疲劳等因素诱发调节而引起实验结果的误差,所以检影还要求在速度快的基础上准确,这一切问题的解决都需要反复的练习以积累经验。这也就是我们检影验光练习的过程中需要模拟眼,需要反复的观察不同度数的光带的特征,而不是简单的看见顺动或者逆动,然后漫无目的的根据口诀顺动加正镜片,逆动加负镜片,达到中和后换算矫正度数。听了我的建议,学生表示好像对检影验光的理论有了一个更加深入的理解,也决心通过勤学苦练要好好学习这一技能,学习的积极性一下子提升,很难以想象这样的主动性只是源于他的一个提问,因为专注所以钻研,这样的学习热情是任何课堂教师的灌输都达不到的效果。   三、成功的转换为学习的动力,为分层培养提供基础
  对于技术性课程而言,教科书上的永远只有简单、经典的操作步骤和方法,想要提高,那必须在勤学苦练的基础上,在充分掌握理论的基础上,有一些尝试和创新,甚至颠覆常规的操作步骤,以寻求更好的方法和技巧完成操作任务。果然,学生的操作水平在其主动探索的基础上有了很大的提高,虽然其操作的准确性和速度远远高于本班其他同学,但学无止境,经过一段时间的反复练习后,又有学生开始质疑我要求他们固定的67厘米的检查距离,询问我能否变化距离检查,因为他们觉得距离近一点,观察影动更清楚一点。但是我却要求他们固定在67厘米之上检影,甚至在练习之初还要求他们拿尺子精确测量,他们觉得这样不利于他们观察影动,询问能不能变化距离检测。
  对于这个问题,我让他们再仔细研读检影验光的原理,那就是找远点,找远点有两个方法,第一个就是变化距离直接找到远点,第二个方法就是固定距离,加减镜片让远点移动到检查平面,然后计算结果。由于寻找远点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我们一般都是推荐第二种方法,在学习之初,为了熟悉操作和减少误差,我们都是要求固定检查距离,这对于学习之初的迅速掌握有一定的帮助,但是当技能达到一定的程度之后,确实也是对技能提升的一种束缚。只有当检查者有这个觉悟的时候,我们老师才能讲解更灵活的处理方法,否则只会弄巧成拙。于是我告诉他们,其实检查的时候,我们可以由近到远的观察影动,以综合判断和评估,因为在不同距离上观察影动特征是不一样的,所以如果能有几个距离的影动特征就可以共同判断屈光不正的大致范围,这些变换距离的观察其实也都是为了最后在67厘米上观察和计算方便,但是检查的速速和准确性会再有一个大幅度的提升。但是若在操作之初就讲灵活处理的方法,很多同学可能连基本的操作技能都学不会。这也就是一些操作技能要熟练掌握,必须经历的从最初的固定模式到最后的灵活运用,从有形到无形,但章法了然于心的过程。在主动研究的基础上成功到达了这一阶段的学生,我们老师再对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进行新一轮的提炼和总结,于学生而言不论是理论知识还是技能水平都将是一次质的飞越。能坚持到此的学生都是这门课程的佼佼者,自信心和积极性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并且由此及彼,对于整个专业课程的学习都是一通百通,整体的专业素养远远高于同班其他没有深入研究的同学,于此,也非常利于我们老师的分层培养和提优。
  四、为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提供动力和源泉
  当爱钻研问题成为习惯并且让自己变得优秀之后,只要遇到了新的问题,就会促使自己不断的进行学习和创新,以求达到更高的境界,因为这会极大的增加学生的自信心。等到这类学生到了工作岗位后,当在经典理论层面上的灵活运用达不到他们想要的结果和进步后,就会在其他方面进行思维和创新。在实习期间,在学校强化的学生一下子就明显优于同班其他同学获得实习单位和带教老师的青睐。又有同学发现对于一些特殊的患者,比如说不能正常沟通的婴幼儿患者,特别是有高度屈光不正引起了弱视的婴幼儿患者,不仅不能配合检查甚至还要求在灌肠昏睡的状态由他人扒开眼睑检查,检影验光对于他们的意义就非同一般了,不再是作为主观验光参考这么简单,这不仅要在近距离观察,还要求在检影验光结果的基础上再加经验就直接给出配镜处方了,并且没有其他的方法可以替代,其准确性直接关乎到眼屈光的发展趋势和治疗效果。没有前期技能提高的同学只能望而却步,前期在学校技能就有深入提高的同学还能在实习带教老师的指导下有一定的动手机会,想要熟练掌握这一技能的同学发现,对于影光的判断他们貌似已经没有问题了,但是对于误差的把控他们显得还是很有差距。对于近距离检查所带来的误差深入分析后,这次他们不再是简单的提问了,而是询问我他们一些实验改良方法的可行性。他们提出,检影验光的结果就是中和镜片减去工作镜,我们把检查距离最后定在67厘米,也就是为了工作镜减掉的是67厘米转换为米之后取的倒数1.5D,如果检查距离是10厘米,那么工作镜就是10D,稍有偏差比如变成了8厘米,工作镜就是12.5D,光距离误差就是2.5D,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250度,对于这类的患者,还没有主观验光的精确调整,这个误差他们觉得靠人为控制和提高已经非常难了,但是如果我们能精确检查距离,减少距离换算的误差,那么检查的时候又可以进一步的简化和提高了。他们想改造检影镜,将精确测量距离的红外装置装在检影镜之上,精确的求出工作镜以减少实验误差。对于他们的这一想法,我给予了他们高度的肯定,这个观点只要能付诸实践,将会是一个非常大的创新和进步,这对检影验光和整个眼视光技术发展的方向将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这就是学无止境,当学习和掌握的知识越多,他们就会发现要学习和进步的空间也就越大。有这样提问习惯和锲而不舍的要解决的问题的同学,在职一定时间后,肯定将成为同行中的佼佼者。
  总而言之,在高职眼视光技术专业的实践教学过程中,问题法的有效运用解决了教学过程中和实际工作中的核心问题,实现了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的深度融合,教学环节和工作环节的紧密结合,达到了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学做合一,在问中学,在学中问,学问合一,所问即所学,所学即所用,学以实用的目的。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眼视光技术专业技术课程的兴趣,提高了他们的专业思维和素养,不仅让他们主动的去理解理论知识和提高实践操水平,还为分层培养提供了基础,同时也培养了他们创新思维和习惯,为职业的终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提高了眼视光技术专业学生的人才培养质量。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老师也将一如既往的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帮助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为他们学好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职业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马玉莹,张家骅.创新创业视角下高职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以无锡工艺职院眼视光技术专业为例[J].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7(02):13-15+20.
  [2]王海营,罗元元,黄祥国,等.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与运营探究——以眼视光技术专业为例[J].卫生职业教育,2019,37(18):31-32.
  [3]谢小燕.将创新大赛融入高职眼视光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J].高教学刊,2018(15):36-38.
  [4]王翠英,高雅萍,朱嫦娥.高职眼视光技术专业课程评价体系的构建与思考[J].教育现代化,2019,6(16):99-102.
  [5]谷中秀,刘意,金湘东.高职院校眼视光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双导师团队建设策略研究[J].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19(04):46-49.
  [6]谢小燕.创新教育理念下高职眼视光技术专业教学方法改革与实践[A].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学术期刊专业委员会.2020年第四届国际科技创新与教育发展学术会议论文集(卷一)[C].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学术期刊专业委员会:香港新世纪文化出版社有限公司,2020:2.
  [7]罗元元,王海营,赵永旺,黄祥国,高祥璐,谭慧超.高职眼视光技术专业产教融合的问题与对策[J].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20(04):144-146.
  [8]严凯.高职院校眼视光专业实验实训模式的改革与创新[J].饮食科学,2019(08):237-238.
  作者简介:谢小燕(1981—   ),女,湖北赤壁人,本科,常州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讲师,主要研究眼视光技术专业职業教育和课程改革。
其他文献
关键词:民族;高等院校;公共管理;科教融合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经历了恢复到发展壮大,再到创新的深刻巨大变化。科教融合理念的提出,进一步促进了教育质量的提升,民族类院校公管类专业发展步入新的阶段,但与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双一流院校的公管类专业发展相比,存在高校专业结构失调、课程设置不合理、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薄弱等问题。因此,有必要改变传统培养模式,认识并自我完善教学培养
期刊
关键词:深度学习;绝缘子检测;多尺度特征融合;Faster R-CNN  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是我国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的绝缘子主要有陶瓷、玻璃等制作而成,容易受到恶劣自然环境的影响而损坏。保证电力系统的可靠传输首先要确保绝缘子能稳定工作。近年来,随着无人机航拍技术的不断发展,使用无人机对输电线路及其绝缘子的监控越来越普及,再结合计算机等辅助设备对图像中的输电线路、绝缘子进行定位和故障的判定
期刊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建设;人才培养  国内人力资源管理本科专业始设于1993年,目前已有300多所高校开设此专业。鉴于建筑行业从业人员男性化、流动性、分异性强等特点,建筑类高校开设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有其特殊性和必要性。为实现错位发展、差异化办学,安徽建筑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以培养“精业务、会财务、懂法务”为目标,具备“目标导向力、专业胜任力、沟通影响力、人际理解力、组织融入力、自信自控力、团队
期刊
关键词:高等数学;教学改革;混合式教学模式  我校在“十三五”规划中提出了实现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综合大学”的阶段性目标,力争成为广东省应用型本科示范高校。为此,我校必须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结构,构建起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素质,改革专业和课程结构,转变教学模式,推进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的改革。高等數学作为我校理工科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可以培养学
期刊
摘要:培养应用型人才是地方本科高校主要定位,而培养方案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支撑,随着社会、行业和高等教育的发展变化,人才培养方案也要不断更新。在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过程中,按照毕业生调研、分析当前主要问题、提出解决方案的流程,并融入工程教育认证的理念和“3+1”的培养模式,完善了人才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体系与支撑矩阵,为后续课程标准修订、培养目标达成度评价和持续改进奠定了基础。  
期刊
摘要:以轻化工程专业的学科交叉课程《印刷工艺学》为例,探讨了在新工科背景下学科交叉课程的教学改革方案。在教学内容上,增加纸张材料方面的比重,并增加国内外造纸印刷技术前沿内容;在教学方法上,课堂上采用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增加讨论课、学生自主讲授环节,邀请企业人员进课堂,课外则将虚拟仿真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程效果。  关键词:新工科;学科交叉;轻化工程;印刷;教学改革  Teachi
期刊
摘要:有机合成题涉及反应类型较多,难度较大,使一些学生感到困惑。笔者结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一点体会,以醛、酮和羰基酸这两种类型的有机合成题为例,作一个系统的解析,以期为学生们更加深刻掌握这类题型的解题技巧,同时也希望能为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同学提供一些启发与帮助。  关键词:有机合成;醛、酮;羰基酸;解析;浅谈  有机合成题是学生们在期末考试或者研究生入学考试中经常遇到的题型,分值大且题目较难,部分学
期刊
摘要:物理是一门建立在实验上的科学,同学们学习时往往也是面对一些冰冷的推导、公式,对于学习物理的同学如果有一些生动案例,对于物理教学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有限元分析法进行数值模拟,使用超胞近似计算透射谱。借鉴于课题组宽度梯度凹槽固体板的表面波增强所做的工作,从理论上系统模拟计算了不同深度凹槽的色散关系、声压场图、压力曲线图。在仿真模拟的视角下,直观生动的展示了在声学中的一个有趣案例。  关键词:物理
期刊
摘要:从物理学史的角度出发,在中学物理课堂中渗透物理故事及历史,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励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散发物理的魅力,给学生树立榜样,发挥物理课堂的优势,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本文以阿基米德原理的教学为例,进行详细说明。  关键词:物理学史;学科素养;阿基米德原理  在现代的物理教学中,许多学生觉得物理难,甚至出现了谈物理色变的现象,许多学生存在严重的偏科问题,这就说明了一个问题,在我国的基础教
期刊
摘要:本文以课堂调研为切入点,以问卷调查为依据,分析高中数学概念教学的现状,并结合本市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实际的情況,针对数学概念教学提出了“六环节、三层次”的教学模式,将数学概念教学的程序固化和理论化,达到站在系统的高度,整体把握数学概念教学。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数学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1](数学)中指出学科核心素养是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是数学课程目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