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科学发展观,提高新党员质量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fszlfs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在整个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意义。本文作者对本单位学生党建工作进行了总结回顾,并指出了应着力提高发展党员质量,推进学生党建工作步入科学发展的轨道。
  关键词: 新党员质量 科学发展观 党建工作回顾
  
  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过程中,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党委对建院十年以来发展学生党员的实践作了认真的总结回顾。学院党委遵循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要扎实抓好党员队伍建设这一基础工程,坚持不懈地提高党员素质”。[1]围绕“推动科学发展,加强内涵建设,建设高素质的党员队伍”这个主题,把提高发展党员质量作为学院党委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要任务,旨在为学院的科学发展提供可靠的政治和组织保障。
  十年来,学院党委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积极慎重地发展党员的方针,截至2009年12月底,共发展新党员1132名,为党的队伍输入了新鲜血液。如今,学生党员已成为学生工作的骨干,在他们先锋模范作用的带动下,学院的各项工作充满了活力,呈现出严以律己的党风,严谨求学的学风,健康和谐的校风。主要做法和体会是:
  一、积极培养,强化思想教育
  学生入学后,对加入党组织普遍比较关注,大多数学生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提出入党申请的学生大多是基于对党的光荣传统和路线方针政策的高度认同及对党领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巨大信心,产生了加入党组织投身党和国家建设事业与为人民服务的强烈愿望,以及在此过程中产生的荣誉感、责任感和使命感。[2]这种热情和愿望是积极向上的,但是也有一部分学生在要求入党的目的上往往是以个人的利益为主导,缺乏立党为公的思想。在心理上有三种表现:一是谋职的心理。在就业形势非常严峻的情况下,使得很多学生趋向于在学校入党,为将来就业、发展增加成功砝码;二是从众的心理。有的学生看到周围的人都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唯恐别人说自己落后,也随大流地写了入党申请;三是等待的心理。有的学生有入党的愿望,但是又不积极创造条件,认为只要学习好,不犯错误,到时候就能入党。针对这些模糊认识,学院党委围绕“坚持科学发展,确保党员质量”这个主题,采用多种形式,通过各种渠道,强化思想教育,引导他们端正入党动机,首先从思想上入党,从思想上确立为党的事业奋斗终身的信念。
  第一,因人施教,坚持“三个基本”的理论灌输。针对入党积极分子对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党的基本知识缺乏了解的现状,学院党委以学校的党校为平台,依据新《党章》和《青年学生入党培训教材》,有计划、分步骤地对他们进行“三个基本”理论的教育,使他们懂得党的性质、纲领、指导思想、宗旨、任务、组织原则和党的纪律;懂得党员的权利和义务;了解我们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知道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什么样的党,使他们树立党的观念。
  第二,因地制宜,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学院党委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南京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的作用,组织他们凭吊雨花台烈士陵园、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收看电视《长征》、《复兴之路》,参观梅园新村,并结合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分队,参观井冈山、延安革命根据地陈列馆,引导学生弘扬长征和延安精神,牢记毛泽东“两个务必”的教导,增强为中华民族振兴的责任感,努力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综合素质和创业能力,实现自我的全面发展,知道为什么要加入中国共产党,自觉树立党的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
  第三,因势利导,组织社会公益活动。针对入党对象的心理状态和生源特点,学院党委邀请南京大学桑志芹教授、江苏省脑科医院周正猷主任医师作健康心理养成讲座,邀请知名人士、忆先烈谈人生。学院领导为学生作“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自我发展”、“争取早日加入中国共产党”、“良好的习惯是取得成功的关键”等专题报告,组织他们学习“感动中国”中的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在此基础上,开展丰富多彩的公益活动,给他们交任务,压担子,让他们走向社会,接触实际。如开展义务献血、慈善捐助、参与学雷锋志愿服务、暑期“三下乡”的社会实践、党员进公寓、进敬老院、进社会福利院等。通过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使他们知道怎样才能入党,如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端正入党动机,以实际行动创造入党条件,做一名合格的党员。
  二、严格把关,加大考察力度
  对学生中的入党对象,在积极培养教育的同时,学院党委依照党员条件和发展党员的程序,成熟一个发展一个,杜绝一二年级《关门》,三四年级突击的现象。在实施过程中,严格把住发展新党员中的每一个关口,运用“立体”的方式,对入党对象进行广覆盖、多角度的考察。
  坚持全面综合考察。近年来,我们始终坚持用《党章》规定的党员标准,对发展对象进行全面的考察,不搞“矮子里面选将军”。针对部分入党积极分子学习自觉性不够、不良习惯较多、自我约束力较弱等方面的问题,着重对他们的政治觉悟、思想品德、组织观念、学习成绩、奉献精神、合作意识作综合考察,促使他们扬长补短,全面发展,以确保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坚持全程跟踪考察。对要求入党的学生,从本人递交入党申请书到组织接纳为预备党员,实行全过程的跟踪考察。着重把握住四个环节:首先,在普遍开展党员教育的基础上,进行严格的筛选。将特别优秀的学生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作为重点培养。其次,对入党积极分子经过一年以上的培养教育,各方面表现突出,而且学习成绩优异,确定为发展对象,不搞平衡照顾。再次,对进入实习阶段的发展党员对象,学院党委定期派员到实习点,听取医护人员和实习学生的意见,加大在流动过程中的考察。最后,开好接纳新党员的支部大会。会前充分准备,会上严肃认真,党员开诚布公地发表意见,如实地指出入党申请人的主要缺点,以起到参加一次会,终生受到教育的效果。
  坚持全方位多层次考察。在对入党积极分子的考察中,采取全方位、多层次的方法。如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联系人定期谈话制度;入党申请人定期向党支部作全面的思想汇报制度;党支部每半年作一次考察情况评议制度。发展党员之前,党支部召开学生座谈会,广开言路,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将群众反映的问题及时反馈给本人;在共青团组织向党组织推荐优秀团员过程中,严格按照推优条件,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通过这些形式,增强了发展党员工作的透明度,使学生党员更有群众基础。这种立体式的考察,体现了发展党员工作的基础性、广泛性和扎实性,保证了发展党员的质量。
  三、规范运作,落实目标管理
  在发展学生党员的实践中,学院党委坚持以科学发展观引领发展党员工作,始终运用“三个观念”:一是运用可持续发展观,认真落实目标责任制。新学年开始,党委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发展党员计划,并将工作目标分解到支部,支部落实到人,使发展党员工作形成一个严谨的链接;二是运用正确的政绩观,评价发展党员工作。不一味追求数量赶进度,而是成熟一个发展一个,不仅以党员比例高低论政绩,而且以党员的质量看优劣,使发展党员工作健康有序;三是运用广泛的群众观,实践发展党员工作。坚持走群众路线,认真听取各方面群众的反映,增强发展党员的透明度,确保发展党员工作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学院党委在发展党员中,实施全过程的严格把关,每一个环节都规范运作,做到不越位、不错位、不缺位,体现了发展党员工作的严谨性。主要做法是:
  第一,运作程序化。学院党委经常组织党务工作人员,深入学习《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和《南京医科大学发展学生党员工作细则》,领会精神实质,严格执行发展党员工作细则。根据学院的实际情况,党委研究制定了六个发展党员工作程序,即《确定入党积极分子工作程序》、《对入党积极分子考察培养工作程序》、《对发展对象预审的工作程序》、《发展新党员的工作程序》、《党支部大会接收新党员工作程序》、《预备党员转正工作程序》,推行了发展党员工作程序化,使发展党员的各个环节无疏漏,不走样,突出了工作的实效性。
  第二,工作制度化。工作中,学院党委逐步建立和完善了发展党员的工作制度。主要有培训制度:对入党积极分子不少于40个学时的培训,培训结束后,考核合格者,发给结业证书;政治审查制度:对发展对象的亲属和社会关系做详实调查,不经过政审不发展;呈报审批制度:将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和发展对象的人员,实行两次申报审批制;公示制度:对拟发展为预备党员的学生,进行张榜公示,广泛听取反映。
  第三,资料规范化。发展学生党员的资料,实行统一、规范管理。为确保党建工作目标的落实,学院党委聘用了四名兼职组织员,负责各个年级发展党员的工作。发展新党员的每一份材料,都经过党支部整理、年级组织员查验、党委组织员审核,党委书记审查。由于预审材料中的各项内容,经过层层把关,做到人不漏件,件不缺项,档案资料内容详实,书写规范,管理有序。
  总之,康达学院党委积极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从发展党员入手,既保证了发展党员的质量,又推进了学院党建工作全面步入了科学发展的轨道。
  
  参考文献:
  [1]十七大报告单行本[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石少伟,张青文.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高校辅导员学刊,2009,(1):59-61.
其他文献
摘 要: 如今的复习课堂,大都呈现出教师主讲、形式单调、学生乏味、效率低下的弊病。为了提高复习的实效,本文就小学语文写作专项指导性复习课的教学模式进行了初步研究,发现:采用整合课文,总结方法,拓展阅读,迁移运用的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上复习课的积极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发展学生的思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关键词: 写作专项指导性复习课 整合 归纳 拓展 迁移
摘 要: 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语用学和翻译学的密切关系引发了空前的跨语用学和翻译学研究热情。本文通过《红楼梦》诗歌译例的分析,旨在发现翻译过程中语用预设对等效翻译的影响,以期拓展跨语用学和翻译学的研究视角,为翻译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 等效翻译 语用预设 诗歌翻译 《红楼梦》    一、引言  预设(presupposition),又叫“前提,先设”,它的研究起源于哲学界,在二十世纪七
电影放映业是一种具有垄断性的经营体制的行业。经营者为发展和保护其经营利益,在不同城市或地区掌握相当数量的电影院,建立放映网络,借以垄断电影的公映。中国最早的电影院线是20世纪初至20年代中期,由西班牙电影商人雷玛斯(Ramos)在上海建立,由虹口、维多利亚等七家电影院组成的电影院线。解放后,国家成立电影公司,实行统一的电影公司制度。2002年,中国电影实行院线制改革,2003年开始,中国电影进入高
摘 要: 目前,在课改的浪潮中,创新的理念日益膨胀。教学手段多元时尚,教学方法新奇鲜活,教学内容丰富多彩,教学氛围热闹活泼,音乐教学也不例外。因此,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有必要重视和坚持“音乐本位原则”,打造静、净、实、雅的音乐课堂,让学生的心灵因音乐而净化,让学生的身心因音乐而成长。  关键词: 音乐本位 《欢乐颂》 反思    目前,在课改的浪潮中,创新的理念日益“膨胀”。教学手段多元时尚,教学方法
摘 要: 提问的设计对语文课堂尤为重要,提问设计得好,就能为学生搭设思维的跳板,让他们向更高、更远的层面飞跃。而在新课标指导下的语文课堂中,教师的提问设计只有掌握巧“度”和化“直”为“曲”,才能让学生领悟其丰富内涵,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增强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  关键词: 提问技巧 巧问 《素芭》    教育部新制定并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提出了高中语文阅读教学
摘 要: 《十面埋伏》是我国民族音乐中著名的传统大套武曲之一,它是一首纪实武曲,以“楚汉相争”为背景,描写了公元前202年楚汉两军在垓下决战的情景。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十面埋伏》形成了众多具有各自独特风格的版本,现在只有浦东、平湖、崇明、汪派四个传派继承并演奏,而刘德海的新版《十面埋伏》在保持传统艺术精华的同时,广纳博采,兼收并蓄,深挖了琵琶艺术本身所蕴藏的无穷的艺术魅力,使旧曲新弹,气势恢弘,
摘 要: “问题学生”“问题班级”的转化工作是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一环。这两项工作能否做好,不仅关系到学生个人的成长与发展,而且关系到班风班级建设。文章作者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围绕具体的案例,对“问题学生”“问题班级”的转化工作进行了探讨,指出,建立自信,培養信心是引领学生成长成才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问题学生 班主任 自信心    “孺子不可教”、“朽木不可雕”、“糊不上墙的烂泥”等语
经典的价值不在于僵死在时间流逝之中,成为凭吊的遗迹,而在于穿越千年之后,仍然“活”在当下。秦始皇,这位备受万众敬仰的中国第一位皇帝,也是“活”在当代影视中的最为古老的经典人物之一,他统一六国、建立秦王朝的故事,流传在中国的历史、文学和影视文本中,历久不衰。新时期之后,华语影视剧作一方面从西方艺术中吸取营养,另一方面立足于中国的土壤、追溯中国的历史,从古老的历史文化中发掘新的叙事资源,让尘封的历史在
摘 要: 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统帅”,对班级的管理及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班级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只有把两者巧妙地结合起来,才能为全体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有利于班级发展壮大,而这一切都离不开科学的管理。文章作者在长期实践的过程中总结了一套管理方法,把它称之为班级管理“连加法”。  关键词: 班级管理 班主任 班级文化 领导艺术    班级建设先从管理入手,一个班级,要想有一
摘 要: 针对李安的《色·戒》,褒贬不一。本文作者尝试从相互抵牾的观点中跳出来,从王佳芝的情感角度解读《色·戒》,具体从王佳芝对邝裕民的精神之恋及对易先生的身体之恋入手,剖析王佳芝的爱恋行为。  关键词: 《色·戒》 王佳芝 邝裕民 易先生 情感    李安的《色·戒》在2007年末横空出世,顿时一“影”击起千层浪,有人大加激赏其中的人文情怀,也有人避之如洪水猛兽。在政治问题上,有媒体指出,电影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