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观察政治人物的肢体语言,是理解全球政经趋势一个很好的切入口。比如,美国总统特朗普和印度总理莫迪。
2020年2月,特朗普访问印度,在艾哈迈达巴德莫特拉体育馆,10万印度人集体欢迎特朗普,场面壮观,一些印度人在现场痛哭流涕。
这是一种投桃报李。在此之前的2019年9月,莫迪访问美国,特朗普陪同他来到休斯敦,同样在盛大的体育馆,5万美国人民欢迎莫迪,其中很多是印裔美国人。
在冷戰之后,夸张的人山人海场面其实已经从外交领域消失很多年。但现在,它又重新出现了,而且在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不知道是为什么?
不过,我认为最有意思的是,特朗普和莫迪总是有着亲密的肢体接触—手拉手。有人说,印度男人之间,为了表示友谊,经常手拉手一起逛街。但这个风俗尚无权威考证。
政治人物之间为了表示亲密,有很多肢体语言,手拉手只是其中之一。历史上,最出名的是可能是 “勃列日涅夫之吻”。
西方人亲吻面颊是一种常见的问候,领导人之间也是如此。但前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却将 “吻面礼”进行了重大改良。在拥抱对方之后,除了亲吻对方的脸颊,他还会向对方的嘴唇进行一次深深的亲吻。
“勃列日涅夫之吻”主要在冷战时的社会主义阵营流行。他当政时期,由于欧佩克成立等因素,产油国比较强势,国际油价也保持在一个较高水平,这使得苏联的财政问题好转。在这一时期(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80年代初),苏联在美苏争霸中处于攻势,核武器数量超过美国。
政治人物之间,没有无缘无故的亲吻、手拉手和熊抱。新的时代,正徐徐展开。
在外交场合,勃列日涅夫会主动给东欧社会主义阵营的国家领导人(主要是男人之间)一个“勃列日涅夫之吻”,这让后者经常很尴尬,但也没办法。很多人认为,这种“礼仪”有些超过了必要限度。
由于领导人的成长环境、个人性格等,他们的行为风格一定有差异。但无论哪个阵营,作为大国领导人,必然有着专业的公关和形象团队,“不合适”的吻,一定是希望主动表达某些信号。
比如,“勃列日涅夫之吻”就至少表达了两个意思:一是社会主义阵营之间,大家亲密无间;二是苏联作为“老大哥”,对同一阵营国家的某些事务,苏联有介入的主动权,就像那个你无法拒绝的吻一样。换言之,吻,是一种权力符号。
“勃列日涅夫之吻”发生在一个博弈和动荡的年代。不知道,撒切尔夫人这样的资本主义铁血式领导人,是否躲过了这个吻?
领导人之间,没有无缘无故的肢体接触。因为,他们心中很清楚,在摄像机面前不同寻常的亲密,将在亿万观众的心中形成一种心理刻印,释放某些他们希望表达的信号。
这种刻印是很有效的,因为支持者在很多时候只相信自己看到的东西,认为看见即合理。然后,他们将积极为刚才看到的东西,寻找合理性的解释—美印关系将全面走向升华,这是历史的必然趋势,这代表着两国人民的利益。于是,政客的目的达到了。
在“手拉手”外交之前,特朗普是“握手专家”,他用有力的握手,把对方拉扯得身体摇摇晃晃,这是向国际社会传达一个信号:我控制你的身体,我是老大。
莫迪则是“熊抱专家”,他喜欢用力抱住发达国家领导人的肩膀和腰部,抱得死死的,好像不愿意停下来,有点女孩子抱住男朋友的既视感。他希望传达的信号也很简单:印度需要你,就像我现在一样。
政治人物之间,没有无缘无故的亲吻、手拉手和熊抱。新的时代,正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