铺就富民之路

来源 :走向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ho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磁卡一刷,水流哗哗;建个大棚,不愁钱花。”自2009年底,这首短小精悍的顺口溜,就在即墨市西北部刘家庄、七级等四处农业大镇广袤土地上流传。自2009年7月即墨实施现代农业电气化工程以来,已有5.5万亩种植区实现了“现代化”种植,带动了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的转变,为广大农民开辟了一条新的致富之路。
  
  惠民富农的现代农业电气化
  
  开全国风气之先,即墨市现代农业电气化工程实施近两年来,在国内引起了广泛关注。2010年3月,人民日报刊发了“即墨市实施全国首个现代农业电气化工程”的报道后,引起了国家能源局的关注。4月15日,国家能源局能源司有关人员专程赴即墨市实地调研,对农业电气化建设工程的做法和取得的效果给予高度评价。6月4日,青岛市政府在即墨召开“现代农业电气化建设现场会”,全面推广即墨的典型经验。7月12日,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在“全国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作会议”的讲话中,又对即墨市现代农业电气化示范区工程给予充分肯定和表扬。他说:“山东即墨市自筹资金开展了现代农业电气化示范区建设,对蔬菜大棚和农业生产用电设施进行了改造,安装了配电控制箱和智能磁卡电表,实现了农业生产的电力自动灌溉,效果十分明显,极大地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现代农业电气化是新农村电气化建设的组成部分,是现代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农业生产机械化和自动化的重要技术基础,主要包括农业中电能的输送、分配和利用,以电力为动力的农用技术装备的发展等。大力推进现代农业电气化,对于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农民增收,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农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009年7月份,市委、市政府领导率领有关部门深入西北4镇,详细调研论证实施现代农业电气化建设工程的方案和具体措施。经过上上下下、反反复复的调研、对接和论证,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业电气化建设工程的实施意见》。《意见》出台后,即墨市供电公司立即召开专题会议部署实施,明确提出把现代农业电气化工程作为一项为民工程纳入公司重要议事日程,从组织机构、人力物力等方面全力予以保证。按照即墨市“政府、供电、乡镇共同投入的多元化机制”,即墨市供电公司承担了10千伏高压线路和变压器的投资建设,公司多方筹措资金,截至目前已累计投入资金664万元,安装专用变压器29台,架设10千伏配套线路13.6千米,完成了5.5万亩种植区的电气化配套建设。
  现代农业电气化建设,将电力直接送到了田间地头,彻底结束了老百姓原始的手提、肩扛和传统的柴油机灌溉模式,大棚的供水、排灌、取暖、卷帘等固定作业均可通过电气化实现。一是直接降低了生产成本。刘家庄大吕一村有130亩冬暖棚、680亩大弓棚、300亩大田菜,一年下来,仅仅浇地一项就可以节省40多万元;二是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卷帘、放帘是大棚生产的一项重要工序。以往人工操作,一个冬暖棚卷帘、放帘需要2个小时。现在,只需按一下电钮,5-10分钟就可以完成,工作效率提高了10-20倍。
  
  “大口井”和“浅水井”模式成功推出
  
  没有新农村电气化,就没有现代农业电气化。为促进即墨经济快速发展,多年来,即墨市供电公司不断加快电网建设,构建起了“以220千伏变电站为核心的110千伏环网供电网架”,为全市工农业生产提供了充足的电力保障。2008年又创建成为“国家高标准新农村电气化县(市)”,这为现代农业电气化工程打下了良好基础。
  “实施现代农业电气化工程,即墨市坚强的电网设施不是问题,关键是要尽快建立一套立足即墨农村实际,可操作性强的农业电气化供电方案。”眼光超前、务实肯干的即墨市供电公司领导班子在认真分析企业自身优势的基础上,把制定可行供电方案作为现代化农业电气化工程的切入点和突破点。
  基于此,即墨市供电公司组织专人,先后数十次深入刘家庄、移风店、七级、段泊岚四个农业大镇,问访于当地政府、村庄农户,奔波于田间地头、温室大棚,与农民兄弟面对面沟通交流,掌握了大量第一手资料,摸清了制约现代农业加快发展的瓶颈。
  “为更好地实施现代农业电气化,我们还专门到省内寿光、河北冀州做了实地考察学习。”即墨市供电公司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寿光市农业用电设施主要以村级自主投资配套为主,供电部门只配套到园区以外;河北冀州则由政府统一规划,主要采用“大口井”集中灌溉模式。通过外地综合考察,参照即墨七级镇南张院村的“浅水井”模式,结合即墨实际,并经过多次分析论证,即墨市供电公司最终确定采用“大口井”和“浅水井”两种供电模式。
  据介绍,“浅水井”模式就是根据农田和蔬菜大棚灌溉之需,就地挖井取水或开挖蓄水池,然后将水提到田间地头,其特点是分布点多、比较零散。针对这类情况,即墨供电因地制宜,采取了六项措施:一是通过架设10千伏线路把电力配套延伸到农业园区内。二是在负荷中心设计安装专用变压器。鉴于变压器主要用于抽水和大棚卷帘,用电负荷不集中,为此采用容量为50-80千伏安的S11节能型变压器,并以700米为供电半径覆盖到周围灌溉区。三是通过敷设地下低压电缆供至灌溉区,低压电缆采用50平方毫米的铝芯电缆,这样可最大范围地满足农户用电需求。四是在温室大棚的田间地头,每间隔50米、大约6-8个大棚种植户安装1个落地式电缆分接箱,主要承担电力入户再分配和装置电能表的作用。考虑到露天安置容易受到外力破坏,同时存在漏电隐患,即墨供电人员在设计时采用绝缘非金属材料制作,内置漏电保护总开关,既消除了安全隐患,又能抵御风雨侵蚀。五是在地头的分接箱内安装6-8块智能磁卡式电能表,周围大棚户一表一卡,老百姓只要插入磁卡,即可实现自动通电取水。六是通过敷设6平方毫米多芯电缆入户线,将电从分接箱拉至大棚内,并安装室内接线盒和漏电保护开关,使灌溉取水、取放卷帘和照明均可在室内操作。
  对于水源充足的大口井灌溉区,即墨供电公司采用大口井模式,其特点是由一个大口井通过地下管道向四周农田辐射实现集中灌溉。供电人员把10千伏供电线路架设至大口井,并在大口井附近安装专用变压器和落地式电缆分接箱,设计采用磁卡式电能计量表,周围灌溉农户每户一卡,只要插入磁卡即可实现集中取水灌溉。
  根据以上设置标准,即墨市供电公司迅速编制完成了西北部4镇农业示范区电力总体配套规划,为全市快速启动实施现代农业电气化工程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电气化为农民增收增添了持久动力
  
  “从一年多的试点来看,现代农 业电气化工程直接把电力送到田间地头,结束了农民原始的手提、肩扛和传统的柴油机灌溉时代,实现了传统‘农耕’向以电气化为主要动力的现代化生产方式的变革,并使广大农民致富观念发生了巨大转变。”目睹现代农业电气化启动一年多的变化,即墨供电公司负责人感慨颇多。
  在即墨市刘家庄镇大吕一村电气化灌溉现场,记者看到,变压器、高低压线路和磁卡电表及配套建设的大口井焕然一新,村民们拿着充值磁卡,插卡后即可提水灌溉,既方便又快捷。“过去七、八年里,上级一直在鼓励动员农民发展大棚,工夫花了不少,可大吕一村发展了不到700亩。有了电气化工程,短短一个月的时间,村里就新上大棚140亩。”大吕一村村民高兴地说。
  而刘家庄镇天宫院村由于长期缺水缺电,群众发展农业积极性低落。现在,镇里通过农业综合开发立项,在这个区域开挖了1000米长塘,直接引入大洁河水,并在该区域新上了变压器,配套了高低压线路和磁卡电表。为提高农民积极性,政府还对每亩大棚补贴1.8万元。短短一个多月内,天宫院村已建成和在建的冬暖大棚近50个。村民葛丙前两年建了两个冬暖棚,今年,他看到水电都通到地头了,又新建了3个大棚,并将在城阳打工的儿子也叫了回来经营大棚。据初步统计,短短1年多时间,即墨西北部4镇就新上蔬菜大棚3000余个。“一个蔬菜大棚一年种两季,最低可收入2-3万元。去年蔬菜价格行情好,一个大棚年收入达到近4万元,是传统农业种植收入的10倍。”
  据介绍,刘家庄镇在完成1万亩示范区的电气化建设后,今年将在王新线以北,大沽河、五沽河以南区域,再建一个1万亩的电气化“长廊”,带动12个村庄、3000户群众发展蔬菜生产,并计划将用4年左右的时间,使电气化工程覆盖全镇的农业生产。
  “农业电气化工程不仅让农民增收,而且还大大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2010年10月26日,即墨市人大在对现代农业电气化的专题调研中获悉,使用电力灌溉比使用传统燃油机械灌溉可降低成本2/3以上。按灌溉1亩地、每次用水60立方米计算,用传统的柴油机灌溉,需用柴油2-3公升、折价12-15元,用电力灌溉需耗电8-9度、折价4-5元,较柴油灌溉每亩(次)可降低生产成本8-10元。
  现代农业电气化给即墨带来的另一个可喜变化是,通过引入电气化设施,极大地解放了农村劳动力,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使更多地农村劳动力从土地中解放出来,向二三产业转移,推动了即墨三次产业相互促进、协同发展。
  “根据市委、市政府的统一规划,今年将进一步把农业电气化模式向其他具备建设条件的镇村延伸,使农业电气化成为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持久动力。”即墨市供电公司负责人在介绍2011年现代农业电气化规划时如是说。
  这是即墨现代农业电气化工程建设的新一轮“集结号”,一场农业生产方式的新变革,正在即墨农村广袤的田野上如火如荼地铺展。
其他文献
邓恩铭(1901-1931),原名恩明,字仲尧,化名黄伯云、佑民、又铭。贵州省荔波县人,水族。1917年秋,邓恩铭因家计艰难,投奔在山东做官的二叔。同年10月,考入济南山东省立第一中学。五四运动爆发后,邓恩铭积极投身于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中,成为济南颇有影响的学生领袖之一。1920年11月,邓恩铭和王尽美等人发起成立了“励新学会”,创办《励新》杂志,积极宣传新思想和新文化。1921年春,邓恩铭、王
期刊
初春的海风,平静而惬意。曾经,老舍笔下那个“春深似海”的海滨青岛,如今用碧海蓝天、白帆点点营造着“山海城帆”的动感与活力,千帆竞发的海上赛事更诠释着城市的青春与激情。  作为世界四大赛事之一,为期5天的国际极限帆船系列赛,“速度”、“激情”、“惊险”、“激烈”,给观众们带来了一场完美的海上视觉盛宴的同时,也带来了惊喜和非凡的航海体验。人们发现,青岛不仅吸引来奥帆赛、残奥帆赛,沃尔沃环球帆船赛和克利
期刊
在德国,这里呈现的景色,人物,风情无一不反映着德国特有的一种性格。严谨但又不失迷人的优雅、精确而又拥有热烈的激情。犹记得似乎在150多年前,诗人海因里希·海涅就曾写下:“洋溢着艺术和啤酒的气息,慕尼黑更像一个乡村座落于众山群岳之间。”这个比喻如果用在今时的慕尼黑似乎仍然显得无比贴切。  慕尼黑位于德国南部阿尔卑斯山北麓的伊萨尔河畔,是一座依山傍水,景色秀丽的山城。这里的氣候温和适宜,因曾是希特勒法
期刊
香水,法国的最出名,而其中的王者,非“娇兰”莫属。  有着183年历史的法国娇兰GUERLAIN,以她那特有的贵族气质与优雅浪漫的品质保障,奠定了它在法国及世界上的品牌地位。GUERLAIN是少数坚持出品和生产自主品牌的香氛世家,其五代调香师:Pierre-Fran·ois-Pascal、Aime、Jacques、Jean-Paul以及现任法国娇兰传人Thierry Wasser都有着非凡的天赋。
期刊
母亲节,又要到了。  每次问妈妈想要什么礼物的时候,她总是笑笑说:别乱花钱了,一家人一起吃个饭吧!  你是否也像我一样?虽不是远在天边的游子,但忙碌得陪伴父母的时间越来越少,母亲眼神里的“常回家看看”也越来越多。  也许,一家人简简单单地吃顿饭,就能让她老人家有一个好心情,那么,就让我们这些做儿女的为她选择一家不错的餐厅吧,不必奢华,但求温馨,只为让好心情锦上添花。    旋转餐厅    旋转餐厅
期刊
2月28日和3月1日晚,中國人民解放军总政歌舞团在青岛大剧院举办大型交响合唱音乐会《东方红》,以此拉开青岛市庆祝建党90周年系列文化活动的序幕。  《东方红》作为建國后第一部全面反映中國革命历史的大型史诗巨制,以其恢宏壮美的场面,众多的中华民族表演艺术形式,在新中國的文艺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作为中國顶尖的艺术团体,总政歌舞团几代艺术家经过46载的积淀,重新诠释、全新演绎,忠实再现原《东方红》
期刊
1891年,清政府的一纸公文,青岛建置开始,面海而生的宁静小渔村,渲染了时代的新气息,等待她的有沧桑,更有巨变。1897年德国强行登陆。打乱了这里的平静生活。一大批欧式建筑在这个时期诞生,“欧韵青岛”的渊源由此开始。而后日本、美国相继占领青岛,这里承载了太多的纷争与无奈,更有凛然无惧的抗争、保护与发展。100多年后的今天,漫步其间,有风景,更有感怀。  青岛解放,迎来发展新曙光。乘改革开放东风。青
期刊
外地人说,青岛人真幸福,守着一片大海,倚着一座崂山,冬无酷寒,夏日清凉,景色优美,悠然宜人,真是福气啊。于是,青岛人的脸上就会漾出一片灿烂的笑容,如数家珍地跟人家说起碧海蓝天和绿树红瓦。学识稍微渊博一点的,还会告诉人家,不止是气候和风景,我们还有人文历史呢。然后,滔滔不绝地向人家介绍德国建筑,说总督衙门拍摄过多少电影,总督官邸下榻过多少伟人,天主教堂和希特勒有过什么瓜葛,欧人监狱有过什么传奇。那神
期刊
偶有工作时,约见业务往来的客户,只想耳根清净地商谈,不被打扰;偶有闲暇时,想要放松心情,与好友相伴休闲小憩。却突然发现,大街上人来人往,球场里叫嚣四起,K歌房中振耳欲聋,餐馆里人满为患,都不是适合自己放松的环境……世界之大,哪儿能让我享受片刻的宁静和轻松?如今越来越多的人有这样的想法,咖啡文化便在这样的环境中悄悄滋生,并不断蔓延开来。  泡咖啡馆不再是个新鲜事。咖啡馆的那些时光、安静的氛围与醇香的
期刊
幸福是我们生活中的高密度使用词汇。我们常说,祝你幸福。我们也常常发现,身边的不幸福事件此起彼伏。“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这几行对于幸福的极度憧憬,甚至让诗人海子搭上了性命,从此再也不问春暖与花开。  幸福是个感觉体。有人说,女人拥有了美貌也就拥有了幸福,这句话虽然过于媚俗,但绝非空穴来风。《荷马史诗》写到特洛伊人与希腊人为了争夺美后海伦,打了10年仗,死了几十万人,特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