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马斯洛的层次需要理论对外语教学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主要探究英语口语课堂中如何满足学生的心理安全需要即降低学生焦虑因素,分析导致学生学习焦虑的因素,并探讨一系列减轻学生焦虑的策略。
【关键词】外语学习 焦虑 策略
一、引言
教育部2001年7月制定的《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基础教育阶段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需要学生的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的全面结合。本文拟根据马斯洛的层次需要理论探讨中学口语课堂教学。
二、马斯洛的层次需要理论
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是分层次,分等级的,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交往需要,自尊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依次递进,逐层上扬。
安全的需要要求劳动安全、职业安全、生活稳定、希望免于灾难、希望未来有保障等,具体表现在:①物质上的:如操作安全、劳动保护和保健待遇等;②经济上的:如失业、意外事故、养老等;③心理上的:希望解除严酷监督的威胁、希望免受不公正待遇,工作有应付能力和信心。安全需要比生理需要较高一级,当生理需要得到满足以后就要保障这种需要。每一个在现实中生活的人,都会产生安全感的欲望、自由的欲望、防御的实力的欲望。
三、马斯洛的层次需要理论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以Maslow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学派肯定人的本性,重视人的内在需要,强调教师创设和谐宽松的教育环境,满足学生心理安全需要,也就是降低在高中尤其是普通中学的高中英语口语课堂,学生参与口语发言时感到的焦虑。创设让学生感到安全,轻松的情境,让学生敢于主动发表见解。
1.外语学习焦虑感
Horwitz等把语言焦虑分成三个组成部分:一是交际性恐惧(communication apprehension),即学生有成熟的构思和想法,但没有足够的词汇来表达而造成的受挫感与恐惧;二是对考试的焦虑(test anxiety);三是对负面的社会评价的恐惧(fear of negative evaluation) ,即学生害怕在他人面前丢面子。
2.外语学习焦虑在口语课中的表现
普通中学外语教师常在口语课上遇到这样的现象,当学生用英语发言时为了避免或减少焦虑情绪,为了避免焦虑,几乎所有的学生均选择保持安静。成绩中低等的学生选择少参加活动,如果一定要发言他们会向老师寻求提示。成绩较差的学生说他们会选择坐在后排以减少被老师叫到的机会,或者在说英语时,会使用半英文和半中文的方法,即在用英语回答时遇到难以表达的东西就会用中文来表达。一些较好的学生会选择简单的句子以避免难且复杂的用法,以次来增强信心,从而降低焦虑心理,一些学生说他们会在课外花更多的时间来练习口语,以减少产生焦虑的可能。
3.语言焦虑的成因
首先是源于个人自身的因素(personal anxieties),缺乏自尊和竞争意识或竞争意识过强是常见的原因之一。人的竞争天性,喜欢拿自己和他人做比较,发现他人比自己强、表现比自己好,就会产生焦虑。此外,将自己与理想化的自我形象对比,给自己设立不切实际的目标,也会产生焦虑。
其次是来自教师的环境因素。在课堂交际活动中,教师控制着教学内容和进度以及活动的难度和程度,决定着学生学业的进步情况,并对学生学习动机和自我概念产生影响。教师给学生的任务的难易度是导致焦虑的重要因素,如果教师给学生的任务太难,要求太高会加重学生的课堂焦虑。
再者就是课堂气氛的因素。课堂是外语学习参与者(教师和学生)进行活动的场所,也是他们进行人际交流的社会环境。课堂气氛也称课堂心理气氛,它主要指课堂里某种占优势的态度与情感的综合表现,它是一种观念形态,给人以实在感受的教学情景。和谐的课堂气氛是学生创造性自由表现出来的重要心理环境,不良课堂气氛会对学生造成压抑感和不安全感。
4.外语学习焦虑对策
(1)要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自我概念
教师要尊重学生,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克服自卑,用真情启发。强烈的进取心、自信感、求知欲对学生起着最重要的作用。而自尊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周围的人对我们的看法。因此,建立积极良好的自我概念是进行有效的外语教学不可缺少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成分。在外语学习中,教师对学生建立积极的自我概念,树立自尊,增强自信心起着关键作用。
(2)要倡导合作学习,建立激励机制
合作学习不仅拥有比独自学习更多的信息来源,更大的加工能力,而且能促进交际,提供一个利于学生语言习得的支持环境。合作学习法对优秀生和差生都有帮助,学生在活泼、和睦的气氛中可减轻因成绩差异而引起的心理重负,从而消除焦虑、增强学习动机、树立自信。
(3)沟通感情,轻松愉快
情绪总是由一定的刺激物引起的,不同的环境会引发不同的情绪。外语教学应建立一个具有安全感和生动活泼的环境,这种环境能使学生减少紧张焦虑的程度,促进学生轻松愉快参与外语学习。教师在课堂上授课的同时,还应注意态度和蔼可亲,严肃适度,而且要适当运用肢体语言,建立良好的课堂环境。另外教师组织教学的艺术性与趣味性也是建立轻松愉快的环境的关键,教师绘声绘色地用外语教外语,既能增加外语的感染力,又能创造生动活泼的教学情景。
(4)因材施教,难易适度
如果教学内容或者教师布置的语言实践活动过难,学生就会产生过度焦虑的情绪。为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教师应在授课前,根据教学大纲要求,现用教材的难易程度,以及学生的实际水平,写出切合实际的详细教案。讲课时,不要照本宣科,应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随时调查深浅程度及进度, 这样不仅可以防止蜗牛爬行式的学习, 而且可以避免青蛙跳跃式的学习, 做到深浅得当, 难易适度, 循序渐进;另一方面, 在进行课堂提问或组织课堂语言实践活动时, 教师还应根据每个学生外语程度分别给以不同的要求,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学习的成功感,从而降低过度焦虑程度,树立自信心,培养志趣。
四、结束语
语言学习焦虑是个非常复杂的现象,涉及很多心理因素,与学习者先前的学习经历、个性特征及课堂环境等诸多因素有关。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创设一个有利于学生参与的宽松的教学环境,并在教学中注意观察学生,发现焦虑心理的表现,及时帮助学生分析焦虑形成的原因并引导学生采取措施克服焦虑。
参考文献:
[1]Maclntyre , P. D.
【关键词】外语学习 焦虑 策略
一、引言
教育部2001年7月制定的《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基础教育阶段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需要学生的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的全面结合。本文拟根据马斯洛的层次需要理论探讨中学口语课堂教学。
二、马斯洛的层次需要理论
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是分层次,分等级的,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交往需要,自尊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依次递进,逐层上扬。
安全的需要要求劳动安全、职业安全、生活稳定、希望免于灾难、希望未来有保障等,具体表现在:①物质上的:如操作安全、劳动保护和保健待遇等;②经济上的:如失业、意外事故、养老等;③心理上的:希望解除严酷监督的威胁、希望免受不公正待遇,工作有应付能力和信心。安全需要比生理需要较高一级,当生理需要得到满足以后就要保障这种需要。每一个在现实中生活的人,都会产生安全感的欲望、自由的欲望、防御的实力的欲望。
三、马斯洛的层次需要理论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以Maslow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学派肯定人的本性,重视人的内在需要,强调教师创设和谐宽松的教育环境,满足学生心理安全需要,也就是降低在高中尤其是普通中学的高中英语口语课堂,学生参与口语发言时感到的焦虑。创设让学生感到安全,轻松的情境,让学生敢于主动发表见解。
1.外语学习焦虑感
Horwitz等把语言焦虑分成三个组成部分:一是交际性恐惧(communication apprehension),即学生有成熟的构思和想法,但没有足够的词汇来表达而造成的受挫感与恐惧;二是对考试的焦虑(test anxiety);三是对负面的社会评价的恐惧(fear of negative evaluation) ,即学生害怕在他人面前丢面子。
2.外语学习焦虑在口语课中的表现
普通中学外语教师常在口语课上遇到这样的现象,当学生用英语发言时为了避免或减少焦虑情绪,为了避免焦虑,几乎所有的学生均选择保持安静。成绩中低等的学生选择少参加活动,如果一定要发言他们会向老师寻求提示。成绩较差的学生说他们会选择坐在后排以减少被老师叫到的机会,或者在说英语时,会使用半英文和半中文的方法,即在用英语回答时遇到难以表达的东西就会用中文来表达。一些较好的学生会选择简单的句子以避免难且复杂的用法,以次来增强信心,从而降低焦虑心理,一些学生说他们会在课外花更多的时间来练习口语,以减少产生焦虑的可能。
3.语言焦虑的成因
首先是源于个人自身的因素(personal anxieties),缺乏自尊和竞争意识或竞争意识过强是常见的原因之一。人的竞争天性,喜欢拿自己和他人做比较,发现他人比自己强、表现比自己好,就会产生焦虑。此外,将自己与理想化的自我形象对比,给自己设立不切实际的目标,也会产生焦虑。
其次是来自教师的环境因素。在课堂交际活动中,教师控制着教学内容和进度以及活动的难度和程度,决定着学生学业的进步情况,并对学生学习动机和自我概念产生影响。教师给学生的任务的难易度是导致焦虑的重要因素,如果教师给学生的任务太难,要求太高会加重学生的课堂焦虑。
再者就是课堂气氛的因素。课堂是外语学习参与者(教师和学生)进行活动的场所,也是他们进行人际交流的社会环境。课堂气氛也称课堂心理气氛,它主要指课堂里某种占优势的态度与情感的综合表现,它是一种观念形态,给人以实在感受的教学情景。和谐的课堂气氛是学生创造性自由表现出来的重要心理环境,不良课堂气氛会对学生造成压抑感和不安全感。
4.外语学习焦虑对策
(1)要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自我概念
教师要尊重学生,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克服自卑,用真情启发。强烈的进取心、自信感、求知欲对学生起着最重要的作用。而自尊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周围的人对我们的看法。因此,建立积极良好的自我概念是进行有效的外语教学不可缺少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成分。在外语学习中,教师对学生建立积极的自我概念,树立自尊,增强自信心起着关键作用。
(2)要倡导合作学习,建立激励机制
合作学习不仅拥有比独自学习更多的信息来源,更大的加工能力,而且能促进交际,提供一个利于学生语言习得的支持环境。合作学习法对优秀生和差生都有帮助,学生在活泼、和睦的气氛中可减轻因成绩差异而引起的心理重负,从而消除焦虑、增强学习动机、树立自信。
(3)沟通感情,轻松愉快
情绪总是由一定的刺激物引起的,不同的环境会引发不同的情绪。外语教学应建立一个具有安全感和生动活泼的环境,这种环境能使学生减少紧张焦虑的程度,促进学生轻松愉快参与外语学习。教师在课堂上授课的同时,还应注意态度和蔼可亲,严肃适度,而且要适当运用肢体语言,建立良好的课堂环境。另外教师组织教学的艺术性与趣味性也是建立轻松愉快的环境的关键,教师绘声绘色地用外语教外语,既能增加外语的感染力,又能创造生动活泼的教学情景。
(4)因材施教,难易适度
如果教学内容或者教师布置的语言实践活动过难,学生就会产生过度焦虑的情绪。为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教师应在授课前,根据教学大纲要求,现用教材的难易程度,以及学生的实际水平,写出切合实际的详细教案。讲课时,不要照本宣科,应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随时调查深浅程度及进度, 这样不仅可以防止蜗牛爬行式的学习, 而且可以避免青蛙跳跃式的学习, 做到深浅得当, 难易适度, 循序渐进;另一方面, 在进行课堂提问或组织课堂语言实践活动时, 教师还应根据每个学生外语程度分别给以不同的要求,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学习的成功感,从而降低过度焦虑程度,树立自信心,培养志趣。
四、结束语
语言学习焦虑是个非常复杂的现象,涉及很多心理因素,与学习者先前的学习经历、个性特征及课堂环境等诸多因素有关。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创设一个有利于学生参与的宽松的教学环境,并在教学中注意观察学生,发现焦虑心理的表现,及时帮助学生分析焦虑形成的原因并引导学生采取措施克服焦虑。
参考文献:
[1]Maclntyre , P.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