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加自信的开放时代

来源 :南风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zah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上能够称之为关键时刻的不多,和平稳定发展时期更是如此。现在中国正处在这样一个关键时刻,历史的新起点。
  10月15日,中共十七大将在北京召开。现今世界,恐怕没有一个执政党的代表大会能如此聚焦世人的目光:新闻称,已经有1000多名境外记者报名采访。
  种种迹象显示,执政党的十七大势必要对事关中国社会未来5年甚至更长时间段的发展方向、中国人民的福祉以及执政路线等重大问题做出明确的回答。可以期待的是,中国社会将会进入一个更加自信的开放时代。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在封闭的社会里,人们可以在一定限度内改革创新,但这类社会权威至上、不允许出错,因此难有突破,更无法持续,终究走不出历史的怪圈。开放社会允许“试错”,可以自由汇集广泛的信息,改革在更大的视野之上进行,充分尊重历史经验与现实的可能,因此才有破局与持续的可能。中国近30年的变迁就是这样一个过程。
  1970年代末,濒于崩溃边缘的中国再次推开了尘封网结的大门,重新开始了融入现代社会的进程。至今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近30年的历史,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也已经有15年的历史。如果说要为过去近30年历史寻找一以贯之的关键词,“开放”无疑是极其重要的一个。
  改革近30年的历史,实际上就是一个不断开放的过程。
  今日之开放,与历史相比,有诸多不同。30年前的开放,主观意愿顺应客观形势的逼迫使然,自大与自卑纠结的心态,必然担心会在开放中授柄予人而迷失自己,因此在试探性的开放中处处留心,“摸着石头过河”,换个角度看,其实是“一边过河一边扔石头”。今天,“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经济的领导者”,成为多极世界中的一极,市场繁荣,国库丰盈。更为重要的是,中国已经消除了对开放本身的恐惧。
  已经进行的市场经济改革,更多强调的是引进资本、技术和管理经验。今天,改革正开始触及坚硬的内核。简单的开放,作为手段已经难以应对现阶段所面临的挑战。不唯如此,仅仅是经济的开放而没有政治和社会的开放以及相应的制度调适,经济领域的开放成果也难以保持。事实上,经济开放带来的也不仅仅是经济的红利,还有政治的:一个事实是,入世这5年,中国政府加快了向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职能转变。可以判断的趋势是,这种调整正在从被动转为主动。
  中国今日面临的复杂局面,远非历史所能比拟。当年面临的问题是如何改变一个封闭体系的惯常心理和行为,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之需。今天的全球化语境下,一方面像中国这样的大国发展转型远未完成,且所面临的问题已经不仅仅是中国自己的问题,它需要全方位地凝聚智慧来解决,“要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另一方面,全球发展中的问题,也开始越来越多地影响到中国的内政,比如全球气候变暖、世界各地的人道主义灾难等,中国需要承担起相应的大国责任。如何更好地解决自身发展面临的问题,同时成为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准和典范,这是我们这个时代面临的挑战。
  一个开放的社会,仅有对外开放显然是不够的。对内开放对于社会的发展同样重要,很难想象一个对外开放普遍领先于对内开放步伐的国家,在现代社会中如何确立政策的合法性基础。过去相当长时间里,人们容易陷入的一个误区是:在实践中,改革和创新成了部分人的专利,社会组织和公民的创造力被轻视。其实指导中国改革开放的理论本身也是对内开放的产物。邓小平曾经说过,农村搞家庭联产承包,这个发明权是农民的。农村改革中的好多东西,都是基层创造出来的,我们把它拿来加工提高作为全国指导。这是一个充满自信的伟大的政治家的认知。对内的开放,就是把选择权和判断权交还给社会和民众,并相信他们能够善用这样的权利。一个开放而自由流动的社会,才是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社会。也只有在这样的社会里,人们才能自觉积极参与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
  胡锦涛总书记在6·25讲话中强调指出,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必须坚定不移地加以推进。
  自信而主动的开放和制度整合,是决定中国未来的关键。
其他文献
想知道这位环境督查官先生都会干些什么吗?通俗而言,他的职责就是带领手下在华北六省来回跑,掀井盖、钻下水道、和人吵架。    夜间22点,校改完翌日早间报送国家环保部领导的报告之后,熊跃辉准备离开办公室。站在写字台旁,他拨出了当天最后一个电话,那是打给家里的。在电话里他对妻子说,“我马上就回来了,下点面条吧”。  这是11月10日,北京初冬。白天他去了一趟天津市,与当地环境保护局进行工作衔接,向他们
在华韩资“撤离”差不多已持续10年,2008年不过是达到了一个小高潮。用工成本上升和外资企业税率的调整,是韩资新一波撤离的主要原因。    “现在中国的经济环境和以前不一样,韩国企业也要适应这种变化……部分韩国企业遇到危机,这就要更加突出前进。”李明博明末访华期间,在山东青岛这样给受到韩企“半夜逃遁”现象困扰的韩国侨民和企业家打气。李明博还拜托中共山东省委书记姜异康说:“目前仍有不少韩资中小企业遇
目前国内的能源政策实际是在“对赌”,是以中国经济多年的积累,与国际赌家以及这些赌家背后的大国进行没有把握的“赌博”。原油价格之战实际是经济之战,比的是对经济危机的抗御能力,以及在危机爆发后的调整能力。而这,正应该是中国最大的担心。    中国印度等实行巨额油价补贴的国家若上调成品油价格,或直接实行油价自由浮动后,国际油价却会出现爆跌?这是一个挺大的悖论。  而问题正是,主动地向上调整油价,并且进一
对于阿伦特来说,政治写作绝非学院体制里的知识生产,它是作者与自我的心灵对话,更是与“遗忘的艺术”之间的一场旷日持久的精神斗争。二战之后,面对1933年到1945年的纳粹德国留下的累累血痕与人性惨剧,战后的德国知识分子绝大多数采取鸵鸟式的回避态度。《极权主义的起源》正是阿伦特苦心孤诣地直面和省思这段历史经验的“成果”。  作为一位从德国流亡到美国的犹太裔思想家,阿伦特对于纳粹德国以及与之相似的前苏联
中国企业加大抛售外汇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日前在瑞士巴塞尔参加十国集团央行行长会议期间说,贸易顺差、中国企业出售更多外汇、通胀上升和高油价是近期人民币币值变化的原因。  他说中国贸易顺差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放缓,但2007年全年的绝对数值依然较高。此外,包括金融机构在内的一些中国企业在最近几个月中加大了向市场卖出外汇储备的力度。  近期美元连续走软,导致石油价格一度突破100美元/桶大关。
在对话集《共和的理念》一书中,博比奥和维罗里的交谈,由一个尖锐的分歧开始。共和这个词语,不断地从维罗里的思考中盘旋而出,很自然,甚至理所当然,而博比奥故意远离这个词,他说:“在我作为一名政治思想学者的经验中,我从来没有遇到过共和主义或者共和国。”他甚至毫不客气地说:“在我看来,共和(国)是一种现实中根本不存在的理想国家。它是一种修辞性的理想,而且因此对我来说很难理解你用共和和共和主义者,意指什么。
“君子之道费而隐”,道德无处不在而又隐而不露。是道德,而不是法律,在向我们发出指令如何行动。法律只在身外约束我们,道德却在内心约束着我们。在法律的源头,是居于心中的道德法则。  走近孔子、马丁·路德和乔治·华盛顿,或许有助于我们探索道德与改革之间那条隐秘的联系纽带。    孔子:用自身德行为社会立法    孔子生活的时代,是一个腐朽没落、激烈变化的时代,封建制度正趋解体。“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周
今年1月,57岁的杨玉良“回娘家”,离任国务院学位办主任,重回复旦当校长。3年前,他是从复旦副校长任上离开北上京城的。如今,重回校园的杨玉良谦虚地说自己是“大学校长一年级生”。  杨玉良是一个很有决断力和执行力的人。他亦向记者推心置腹,自己既是一个理想主义者,更是一个现实主义者,决策时不允许摇摆,要有可持续性,不能把自己陷进去套牢。他不欣赏西汉时期的晁错,也不欣赏宋朝的王安石,尽管他们都是做对的事
重回北川等    路边堆满一摞摞红砖,停车场摆放着层层叠叠的水泥排水管,新铺路面的两旁是一排排临时住房,小店的窗口柜台上生意繁忙。像中国的许多地方一样,四川省中部的北川也在经历着建筑热,但这不是一个普通的发展故事。    半年前我来到这里时,满是瓦砾的街道上排放着从倒塌的建筑物里抬出来的尸体。数万名无家可归者挤在体育馆里,更有数百万人栖身帐篷。紫坪坝水库因大量泥石流倾泻而覆盖了一层令人恶心的漂浮物
中国经济的高速成长,以及奥运会等的巨大成功,导致“中国威胁论”进一步上升,甚至带来了政治、社会等多方面的强大压力。次贷危机的爆发,使得针对中国的种种外部压力,尤其非经济领域的压力有所缓和。    目前,次贷危机正从金融危机,向经济和社会危机全面演化,全球陷入纷争和冲突的可能不断上升。  次贷危机对全球而言是灾难,对中国而言是冲击,但假定次贷危机爆发在2010年,那时中国的金融和经济可能遭遇怎样的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