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负责任”的挑战

来源 :南风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ohad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没有一个政府,一个政府官员会说自己是不负责任的。这是在政治上的自杀。
  可是,当“保定硬汉”郑艳良“锯腿自医”,当北漂小伙小周回乡办理护照6次遭遇刁难,他们可以找谁来负责呢?
  又有谁站出来,对那些难以维权的工人、求告无门的冤屈者、因治安恶化而没有安全感的市民,以及社会不公正负责?房价调控,越调越高,买不起房的更加买不起,到现在有人为此负责—哪怕表示一下歉意了吗?
  当然,郑艳良的事被媒体报道后,成为一个广被聚焦的公共事件,个人命运出现转机。而小周的处境,因为有央视设置公共议题,借助于国家电视台在政治上的巨大影响力和对地方权力体系的压力,更兼处于中央自上而下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这么一个涉及官员利益的政治背景,地方的上级权力很快启动运作,涉事人员和主管领导都被处理,且还导致了某些便民利民措施的出台。
  但也正是如此,人们并无理由高兴。
  公民的这些遭遇,显然并非个案,在概率的意义上不容忽略。我们看到,无论如何自夸医保的覆盖或成效,在郑艳良面前都是苍白的。从应该对他承担一定责任的契约伦理上看,最应该存在的政府,其身影消失了。
  而最重要的是,作为一个公民,一个政治契约上的契约方,郑艳良无法去找政府负责—没有一种畅通的制度渠道,可以让他有确定性的预期,或自己,或找 “政治代理人”去这样做。他只能像失去一个政治共同体庇所的个体一样,自生自灭。
  小周也是如此。他一次次遭遇刁难,根本就无法去质疑那些本来履行的是“服务”功能的制度规定的合理性,也无法对办事的公务员提出合理的抗议。他更不可能通过一个公民的权利,借助一个制度性的程序,自己,或自己的“政治代理人”,或可以管到这个 (这群)公务员的权力机构,去让办事的公务员不对自己这样,也不对别的公民这样。
  在庞大的权力机器面前,在那些按政治契约,属于提供公共服务的缔约方的人面前,他们的公民权利虚化、消解,而对此,他们无能为力。如无舆论聚焦、上级权力干预这些在“实力”的意义上可以纠偏权力运作的力量,他们或是被不管死活,或是被吃定了。
  很容易看到这里面的深层原因。无论理论上、口号上怎么说,权力的设计,的确主要是用来管控社会的,服务公民只是次要功能,至少管控比之于服务逻辑在先。因此,在权力系统内,下级权力只是按照官僚制的奖惩对上级权力负责,而且,也只有上级权力才能对下级权力进行约束。本来应是对全体公民负责的权力,由此构成一个封闭的系统,切断了公民权利和政府责任的联系。在哪怕是最基层的办事人员面前,遇到蛮横对待,公民也徒呼奈何,更别说去监督、约束寄居于高墙大院里的权力了。
  我们在思维上、心理上、行动上似乎已经习惯了这种模式:当一件损害民众的事情出现,往往需要仰赖于聚合的民意所形成的政治压力对上级权力的启动,或者具有政治伦理的官员的干预,问题才能得到解决。在这个过程中,其实公民的权利生态并没有得到什么改善,它不过是强化了权力只对上负责,以及只有上级权力才能约束下级权力的预设而已。而惩罚下级权力,也暗含了这样一个意思:它给整个权力体系,在形象上惹了一个麻烦。
  而无论结果怎样,适用这一模式的事例具有某种特殊主义的色彩,毕竟,只有极少数满足于舆论关注要素或契合于一个政治背景的事件,才能调动公共领域中的注意力资源和上级权力资源。但政府对公民的服务,人们和权力打交道,却是常态化、普遍化的。注定不会有太多的幸运者。就如10年前,时任总理温家宝帮农妇熊德明讨薪,但在今天,农民工被欠薪的现象远没有消失。
  这些属于个体范畴,有具体的维权主体,也有明确的问责对象,尚如此艰难。而其它不合格的“公共产品”的提供,比如环境污染呢?社会不公呢?房价上涨呢?印钞机不停开动,通货膨胀让居民财富缩水呢?几乎找不到,或不可能找权力系统内的责任承担者。而找抽象的“政府”,在制度上也几无途径。人们只能埋怨。
  唯一有希望的是诉诸政府或官员的耻感,以个人的道德约束来“自我问责”。但这当然是不可靠的。
  按照现代政治的逻辑,一个承认权力来源是人民授予的政府,必然应是一个“责任政府”。它是政治契约中的缔约方,以公民的纳税来提供公共产品,兑现对公民权利的承诺。因此,政治伦理,在性质上,其实也就类似于每个人的职业伦理,拿了钱就要办事,办好事,否则即是耍赖;而由于权力和权利在“实力”上的不对等,政治伦理则要求在一个政治共同体内建立可以问责政府及其雇员不愿或没能提供好公共产品、保障公民权利的制度程序,并且,是由公民来启动,如果没有,也很难谈得上是“责任政府”,至少在“负责任”的程度上远远不够。
  政府是否“负责任”仍是一个挑战。它也应是改革清单中的重要一项。
其他文献
榮智慧 主笔  自打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向加利福尼亚州捐赠了1000台呼吸机,还打算自己造呼吸机,网络上一片溢美之辞,人人都叫他“马大善人”,对亿万富翁的“英雄主义”情怀充满敬仰。  不过,信息传播似乎有一条定律:“反转”也许会迟到,但不会缺席。  首先,马斯克的承诺还没兑现。4月14日,加利福尼亚州长办公室公开表示,还没有医院拿到过马斯克送来的呼吸机。此时距离马斯克宣布捐赠的日期,已经过去了
巴西家喻户晓的作家、“20世纪的狄更斯”若热 · 亚马多,在《奇迹之蓬》里写到“生来的罪人”,备受歧视的底层混血与黑人,在自己的乐园“奇迹之篷”里,享受着音乐、舞会、桑巴、灯影等一切,无论舞姿还是歌声,优美悦耳还是踉跄嘶哑,都绽放出独特的光芒—用这,来形容2016里约奥运会的开幕式,也许是再恰当不过!  积木式的贫民窟里,身着“巴西黄”衣裙的黑肤男女,应和着急促欢快的桑巴节奏,扭胯翘臀,带给世人以
1965年,李四光在北京地质部研究所察看矿石标本  曾有一个时代,一面沉浸在思想革命的沐浴与洗礼中,一面在科学技术的激流里开拓勇进。  曾有那么一拨人,在孤独的黑夜中坚定求索,在民族苦难的阴霾下负重前行。  科技兴国是一条不流血的革命之路,没有硝烟弥漫,也没那么适合被文艺作品刻入银 幕,在拨云见日那天到来之前,充斥它的是黑暗与孤独,质疑和阻挠。筚路蓝缕,李四光一步步走,每一步都精确到“0.85米”
【摘要】本文以北师大版高中英语必修一第一单元中的两节听力课为例,谈谈在教学过程中对教材的整合利用,并根据自己对这节听力课的设计谈谈如何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  【关键词】教材整合;听前预测;听前;听中和听后活动  【作者简介】李娟,合肥一六八中学。  一、引言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中指出:高中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使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英语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
自去年来,医药行业可谓是“雷声” 不断,“黑天鹅”事件比比皆是。近日,康美药业“一夜蒸发300亿元”,涉嫌财务造假,又让很多价值投资者们对整个医药行业增添了更多担忧。  投资者对资本市场的信心,归根结底是对投资标的的信心。中国企业的“高增长福利”已经是过去时,在这个时候,注重提升内在价值的企业将更加稀缺。  可以说,上市公司质量的提升是所有投资者的愿望,同时上市公司质量也是资本市场可持续发展的基石
每当伟人和好人们联合起来支持或谴责某些东西,我都有一种拆台的冲动。因此,对于英国政府最近“违反国际法”,修改其与欧盟的脱欧协议,我很难和许多人一样感到义愤填膺。  脱欧协议的“违反”是精心算计的虚张声势,其基于政府的一个信念:只有通过强词夺理才能把2016年英国脱欧公投变成一件荣耀。问题在于如何让脱欧协议与实现了北爱尔兰和平的1988年“耶稣受难日协议”相一致,后一协议规定英国政府保持北爱尔兰和爱
作为一种具有独特价值和恒久魅力的文体,新课改实施以来,人物传记的地位显著提升,越来越多地受到重视。《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传记阅读要让学生“从中获得有益的人生启示,并形成有一定深度的思考和判断”。运用探究性教学模式,有助于更好地达成这一目标。  欲要“探究”,先须有“问”。在探究性教学模式下,“问题”作为整个教学活动的先导,其质量高下直接决定着教学过程的走向和教学效果的优劣。好的“问题”所具有的牵引
记者:请简单介绍一下环球达洋行的成立及发展情况。  曹曦:环球达洋行营业执照上登记的成立时间是2000年,但它其实最初成立于1997年。当时公司取名为北京达洋行,主要做中外文化交流和夏令营项目,应该说,夏令营和留学有一定的关联度,属于短期的留学项目。1998年,我们组织了一次英国夏令营活动。这是公司成立后最早开展的一个活动。1999年,我们还组织了一次“童话夏令营”活动,在北京和山西选取了一批6岁
评《南风窗》2019年第9期封面报道《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 回到1919》  如今的90后、00后们,大概很难对发生在100年前的五四运动形成具象的图景构建,也很难想到,如今重视个人权利等思想,在当时要经历多少艰辛才可实现。但不可争议的是,如今的人们仍然受惠于“五四”,这也是为什么今天我们要纪念“五四”。  在笔者看来,“五四”的伟大,在于重新厘清了盘亘在中国人心头几千年之久的三大事物及其关系:
新课标试卷题型虽说有点新瓶装旧酒的味道,但在阅读板块的“选做与必做”创新,还是让从教多年的我看到语文教学水平提高的希望,起码不会被学生说语文是“学不学一个样”的收效不大的课程。尤其传记类作品的引进,让考生阅读兴趣倍增,不再是以前读散文时的虚无缥缈的只会说“美的不懂”;更大的收获是尝到了答实用类文本考题得分的甜头。  实用类文本阅读包括很多种:人物传记类、新闻访谈类、报告文学类等。而在这些类别中我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