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文言文教学难点与建议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ud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文言文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当今高中文言文教学质量并不令人满意,教师出力不少,学生兴趣不高,教学效果不好。在此,本文分别从营造学习氛围、引导学生有兴趣学习和课内外结合学习文言文三个方面对高中文言文教学提出了三点建议。
  关键词: 高中文言文教学 原因 建议
  
  一、原因
  
  文言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无论是教材还是读本,文言文都占有较大的比重。当今高中文言文教学的现状却令人堪忧:教师出力不少,学生兴趣不高,教学效果不好。迫于高考的压力,教师们都是竭尽全力训练学生,把文言文分解成各个考点,不停操练。在这种无边且枯燥的题海中,学生又怎么会产生兴趣呢?没兴趣被动地学习,也难怪高考中文言文的考核总是难以令人满意。造成这种结果,大致有以下几种原因。
  (一)文言文本身的因素。
  文言文毕竟是古代的语言,现在几乎没有使用价值了,和白话文相去甚远,难免令人感觉晦涩难懂。对学生来说,“无用”加“难懂”,要提起学习的兴趣来认真研究,可不是件易事。
  (二)考试的因素。
  由于教师命题权力的缺失,使得学生重试题而轻教师。“考什么学什么”是备受批评却至今仍是学生信奉的至高信条。高考试题是不考课文的,学生怎么会“傻”到孜孜以求地学习课文呢?
  (三)教学的因素。
  其中包括教师教学思想、教学要求、教学方法等方面的问题,不少教师还沿着“读——译——抄——背”的思路,千篇一律,把我国古代文化的瑰宝,文质兼美的文章,定格成了流水生产线。这样教学容易引起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反感,要想取得好的教学效果更是难上加难了。
  其实,我国古代文学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充满着神奇的美的力量。但在当今文言文的教学中,这种力量却偏偏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往往在不自觉的教学中淡化了对美的追求,弱化了文言文教学应有的功能——让学生从蕴含着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美的千古佳作中领略祖国文化的浓厚内涵,汲取营养,古为今用。由于这种弱化,导致了教学目的上的重大偏差,严重压抑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导致了教学效果上的严重削弱,这对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极为不利。
  
  二、建议
  
  (一)营造学习文言文的良好氛围,消解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恐惧感。
  1.努力发挥语文教师的正面影响作用。
  要教好文言文,语文教师不仅要拥有先进的教学理念、正确的教学原则、高效的教学方法,掌握现代化的教学工具,更要具备较高的文言修养。正如清如许之水必须有鲜活的源头,要让学生的文言文学习如春江水涨,老师就应成为他们的源头活水。上课时要表现出对课文相当精熟,对一些名人逸事、名篇名句能信手拈来,旁征博引,得心应手。教师这样的表现能让学生直接感受到学好文言文的好处,顿生仰慕之情,就会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热情,鼓舞学生学习文言文的信心。
  2.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文言文学习。
  教师可给予一些文言文的知识,学习文言文的技巧、方法等,使学生对文言文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不会先入为主,望而生畏。尤其要使学生明白高考虽然不考课文,但高考的知识点都来自课文,课文是基础,是凭依,要学好文言文,一定得先学好课文。
  3.鼓励学生自主阅读浅易的、故事性强的文言作品,改变文言文在学生心中的印象。
  我们可以鼓励学生先自主读故事性强的文言作品,如《垓下之围》、《隆中对》、《赤壁之战》等等古文以其丰满的人物形象和精彩的故事情节激发学生学习古文的兴趣。教师不要布置硬性的阅读任务,阅读方式和内容都是自由选择的。久而久之,学生会蓦然发现:文言文其实并不是面目可憎,更不可怕,而是有点可爱呢。
  (二)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在快乐的学习中提高文言素养。
  1.引导学生自学,培养阅读习惯。
  对于文言文,课文里有注解,市面上又有诸多译文,字词教学也的确不易讲出什么新东西,教师一再重复讲,只会令人生烦。因此,一个有经验的教师绝不会对课文作简单的直译串讲,而是给学生提供工具书,让他们自己去阅读。开始时可能有一定的难度,一旦养成了独立的阅读习惯,阅读兴趣便会大增,受兴趣拉动,他们便会自觉寻找材料来阅读,从而巩固乃至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指导学生诵读,培养文言语感。
  文言文的美是读出来的,文言文的语感是读出来的,对文言文文意的理解也是读出来的。诵读法可以说是中国几千年语文教育最重要也是最有效的方法。读准语音,读清句读,读出语气、情感,这三个不同层次的要求意味着对文章内容理解的不断深入,每一篇古文的诵读都该是这三个要求的递进。朱熹说,“学者观书,务须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读一字,不可少读一字,不可多读一字,不可倒读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读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可见诵读之重要与严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达到因气求声、心口合一、与我为化的诵读境界。久而久之,学生便耳熟能详,目闭可诵,产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历其境的艺术感受,不知不觉间就和作者心意相通了。
  3.引导学生赏读,领略文言之美。
  (1)整体感受,体验阅读乐趣。因为在高考中,对文言文的考核多是字词句等,这使不少教师把课文肢解为一个个与考点相应的知识点,在教条式的拆解和技术性的操练中进行教学,使学生在麻木的听讲训练中日渐丧失学习文言文的最后一丝兴趣。所以,教学时一定要引导学生整体感受,体验阅读乐趣。教师主要是发挥组织、引导、激励、点拨的作用,点到即止,留有余地。注重阅读的整体性和文气文脉,珍视学生个性化、差异性、创造性的整体感受。如读《归去来兮辞》,最要紧的是在教师的点拨下使学生感受到了陶渊明的那一份愉悦、淡泊又略带寂寞的情怀,而不必让学生拼命地把文章翻译成味同嚼蜡的白话文。
  (2)含英咀华,培养审美趣味。选入教材的文言文,都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其用语之凝练、结构之精巧都非寻常文章可及。而缺乏“沉浸浓郁,含英咀华”这一环节,学生就无法真正品味到文章之美,自然难以爱上文言文。教师应该在学生整体性阅读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含英咀华,逐步培养其审美趣味。
  ①对名句名段,一定要带领学生反复玩味,仔细揣摩,明了其美在何处。如“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一千古佳句,学生能感知其美,但只能分析到“动静结合”、“色彩绚丽”、“境界阔大”这一步。若指导学生继续深入发掘,结果发现该名句的精髓在于作者描绘了一方和谐、澄明的天地,生命在那里自由地飞翔。这种理想的境界让作者心迷神往,千百年来也扣动了无数读者的心弦。明乎此,学生无不面露喜色。
  ②发扬朱光潜先生倡导的“咬文嚼字”的精神,掘隐发微,探寻看似平淡中蕴含的精彩。如教《石钟山记》,着力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的三个“笑”字,溯“笑”之源,探“笑”之真谛。这样,学生在教师的点拨下产生豁然开朗之感,领悟了作者独运之匠心。不仅激发了兴趣,也培养了审美兴趣。
  (3)比较阅读,提高鉴赏水平。有时,学生读一篇课文,或不能深味其妙,或对其所述深信不已。而比较阅读可以解决不少问题。如学习苏洵的《六国论》,再指导学生同时阅读苏辙的《六国论》,结果在课堂上引发了空前激烈的争论。学生最后基本达成共识:苏洵的语言干脆利落,朗朗上口,苏辙的稍有点拗口;苏洵是借古讽今,饱含忠谏之情,苏辙是就史论史,有逞才之意。可见,比较阅读,可以使学生的鉴赏水平得到超出预料的提高。
  (4)质疑问难,提高教学效果。文言文可以质疑的地方太多了。只要教师教给学生一些质疑的方法,只要教师能遵循民主化教学原则,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学生就会积极思考,大胆质疑。质疑问难符合高中生的心理特点,能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还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果。笔者主张鼓励学生向课本质疑、向教参质疑、向教师质疑。比如课下注释,遭到学生的质疑,一番争论后,达成共识,必然掌握得更牢了。
  (三)课内外相结合,让学生在“大语文”中学好文言文。
  1.在语文活动中学习。
  比如对情节性强的文言课文,可以指导学生将其改编成课本剧,自导自演,学生在整个过程中都在学习文言文。还可以组织文言故事赛、古诗文朗诵会、文言知识竞赛等活动。学生兴致高,效果自然也好。
  2.在课外阅读中积累。
  教师可以推荐一些难度适中、故事性强的具有强烈吸引力的文言文给学生阅读,更要鼓励学生自主阅读。让学生在阅读中不知不觉地提高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和阅读能力。
  3.从影视作品中提高。
  现在有大量的根据文言作品改编的影视剧,有一定的文言含量,可以利用学校的多媒体系统播放。比如《三国演义》、《聊斋志异》、《荆轲刺秦王》等,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文言知识,提高文言素养。同时鼓励学生参阅原著,对比与影视作品中的不同,激发阅读兴趣。
  总之,面对不尽如人意的文言文教学现状,最终解决问题的钥匙是落在教师自己手中。我们要努力发挥语文教师的正面影响作用,在最大限度内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帮助学生学好文言文,让现代人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让中国的传统文化起到丰富滋养现代国人精神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试验修订本·必修·语文)(第一至第六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3.
  [2]魏书生,张彬福,张鹏举.魏书生中学语言教学改革实践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9.
  [3]孙爱秋,诵读:文言文教学不可缺.中国教育报,2002. 8.20.
  [4]刘京海,陈德华.成功教育理论与实践.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8.
  [5]王珏.文言文教学价值的再认识.语文教学之友,2001.6.
  [6]陈礼林.当前文言文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语文教学之友,2003.8.
  [7]钱吕明.文言文教学的独立思考.语文教学之友,2003.11.
  [8]江荣福.语言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语文教学与研究,2003. 11.上半月.
  [9]张孝纯.中学文言文教学与“大语文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网.
其他文献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在传统教育的影响下,教师总习惯于“及时”给学生作评价,给学生“指点迷津”,它起到了传统意
中甜二号是中国农科院品资所于1992年育成的中早熟加强甜(Se)玉米新品种。特征特性:在北京地区春播生育期107天,夏播生育期90天。株高200cm,每株1~2果穗,果穗简形,穗长18~20cm
摘 要: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也是工具学科,更是一门人文学科。对于如何挖掘和转化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精神,提高青年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并使之终身受益,本文作者就此提出了几点看法和建议。  关键词: 高中 语文教学 人文精神 培养    教育的外延不外乎两种:一种是科学教育,给人以智慧;一种是人文教育,给人以良知,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对于人文精神,美国学者伊尔文·斯通认为:“人文精神就是我们要把世界还给人
摘 要: 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正遭遇着一个尴尬的现实——大部分学生认为高考反正是考课外的,语文学不学都无所谓。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对此探因,希望找到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力求发挥语文课最大的功效。  关键词: 高中语文教学 表现 探因 措施    语文在高考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发现有些学生,读书的时间越久,语文学习的热情越低,尤其是到了高三,更是轻视语文学习,表现出种种消极心理
一、目的意义地膜覆盖粮食作物,由于其显著的增产作用,全省种植面积已由1985年的4.7万亩发展到1995年的275万亩,10年累计推广1423万亩,累计增产粮食14亿公斤,年均增产1.4亿
本研究利用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经细胞融合、筛选和克隆化,建立了一株能稳定分泌抗新城疫病毒(NDV)的单克隆抗体(McAb)杂交瘤细胞株,并对其分泌的单克隆抗体(McAb)进行了初步鉴定。试
奶牛乳腺炎过程中伴随着免疫细胞在乳腺内的聚集、炎症因子释放等病理学特征,同时造成产奶量下降与淘汰率升高,给奶牛养殖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在动物体内,硒主要以硒蛋白的形
摘 要: 飞速发展的现代信息技术成为语文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技术载体,近几年的探索和实践,初步证明了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资源开发整合的可行性。  关键词: 现代信息技术 语文课程资源 开发整合 模式    课程资源开发,一个重要途径,就是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整合。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了语文课程的改革,以多媒体和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为语文教学提供了理想的物质平台和教学环境,它使语文教学中的抽象问
美国采矿、冶金、石油工程师学会学报于1960年发表了P.L.阿尔斯门“炸药在破岩过程中的作用的分析”一文。文中有许多概念对爆破设计很有用,其中特别有意义的是作者推导的鼓
大蒜为百合科葱属植物生蒜Allium sativum L.的鳞茎,大蒜油是粉碎后的大蒜泥经水蒸馏或有机溶剂萃取而得到的挥发油。大蒜油具有抗菌消炎,防癌抗癌,预防与治疗心血管疾病,保护肝脏,提高机体免疫力以及抗衰老等功效。目前,国内外报道有关大蒜的制剂主要有美国的大蒜油胶丸、日本的大蒜锭,德国和匈牙利的大蒜油β-环糊精包结的糖衣小丸,还有脱水大蒜粉、大蒜片,我国的大蒜油软胶囊、大蒜油微胶囊、大蒜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