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教学之管见

来源 :中国教研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hlg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散文的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说其是重点,是因其语言精炼、行文隽永、手法巧妙,对学生爱好语文、学好语文大有裨益。说其是难点,是因其“神不散”,但毕竟“形散”,不像记叙文那样完整、说明文那样明白。因此要教好散文,一定要针对散文的特点,再现散文的意境,将动人的画卷展现在学生的眼前,把感情的清泉引入学生的心田,让学生在深情的赏析中把握文脉,学习语言,领悟其蕴含的思想感情,掌握其表达技巧,从而提高散文的教学效果。平常的散文教学过程中,我在引导学生欣赏散文时,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的:
  
  一、散文教学要抓住“结构美”的特点
  
  散文的内容和形式往往很“散”,教学时必须引导学生理清作者的思路。它的内容往往从一点引申出来,道古论今,谈天说地,回忆往昔,畅想未来,大至宇宙,小至虫草,无所不包;它的表现形式或写景状物,或抒情议论,或写人记事,文情并茂,运笔如风;它的结构自由灵活、不拘一格,写人记事也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题材是琐屑的。在教学中,必须引导学生通过它“散”的外部表现,掌握内部的脉络,理出作者的思路,体会散文的结构美。如我在教学老舍的《济南的冬天》一文时,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找出文章的“文眼”,文眼既是文章的主旨,又是行文的线索,如果抓住文眼,文章的结构就迎刃而解了。《济南的冬天》的文眼和行文线索是“济南的冬天里温睛的,真的算个宝地”。文章开头一段写济南冬天的天气,作者以自己亲身感受,通过与北平、伦敦、热带的对比,写济南冬天无风声、无重雾、无毒日的“奇迹”,突出它的“温睛”,赞誉它是个“宝地”。这是贯穿全文的主线,济南冬天独有的美景,都是与此相联系的。从第2段开始,“设若单单是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是个重要的过渡句,转到对冬天山水的描写,在分写山水之前,先给人以济南的总体感,用拟人的笔法烘把出一个“暖和安适”的“理想境界”。作者紧扣这一点,绘山景,描水色,寓情于景,既表现济南冬天山水之美,又寄寓对祖国河山真挚的爱。文章用了三段文字写冬天的山景,先写阳光朗照下的山,次写薄雾覆盖下的山,再写城外远山,勾画出一幅淡雅的水墨画;第5段写冬天的水色,作者描写水藻之绿,以衬托水之清澈透明。又拓展想象,将天光、水色融为一体,描绘泉城鲜亮明丽的色彩,最后以简明有力、含义丰富的一句结束,全文安排有序、脉络清晰、衔接紧密、推进自然,充分体现了散文结构美的神韵。
  
  二、散文教学要抓住“语文美”的特点
  
  散文的语言精炼优美、朴素自然,教学时应引导学生领会、学习其中的语言精华和表现技巧,通过反复朗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教师的点拔,从而领会散文的语言,精心揣摩词语的妙处所在,对培养发展学生的语感和语言表达能力是很有效的。如教宗璞的《紫藤萝瀑布》时,文中有这样一段描写:“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读这段文字,凭借着语言的中介,进行想象和联想,就会把间接形象具体地显现于自己的脑海,用“一条瀑布”作比喻,既给人一种感官效应——紫藤萝花繁密,又使文章显得生动、形象、贴切。“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虽是夸张,但却能引起人的无限遐想。品味语言还要联系作者的心情,体会出词语传达出的作者的情趣。如“花朵一串挂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句中的“挂、接、推、挤”四个词,运用拟人的手法,把花儿的繁密景象生动地描绘出来了,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
  
  三、散文教学要抓住“情感美”的特点
  
  散文有“美文”之称,不但表现在“结构美,语言美”等几个方面,而且还表现在散文具有“人情美”。我在引导分析以上几个方面特点时,学生深深地被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那种眷眷“亲情”感染了。如朱自清的《春》,作者以诗的笔调描绘了花卉争荣、生机勃勃的春天的图画,赞美抒唱春的创造力和带给人们无限的希望,从而激励人们在大好春光里辛勤劳作、奋发向前。这篇作品可以说是一首抒情诗、一幅风景画,是一曲春的赞歌。这种借自然之景寄寓情感的作品,在课文中还有不少。如老舍以《济南的冬天》,生动而真切地描写了冬天的济南气候温和,山青水绿,度冬如春,美丽如画的景色,抒发了作者的赞美之情。
  总之,散文教学要从以上几个方面引导学生,同时在实践中,作为教师必须要对新课标、教材有深入的理解,对学生的情况心中有数,教学时时注意把握教材特点和重难点,处处从培养学生能力、开发其智力入手,让学生真正品尝到散文甘美的果汁。
其他文献
中学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汉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而作文教学就应注重训练学生对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因此,切实搞好学生的作文教学,则是语文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改革从何处入手呢?下面是我的一点体会:  一、转变观念,改革作文课堂教学模式  转变教学观念,改革传统的作文课堂教学模式,优化作文课堂教学是提高作文教学质量的必由之路。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是“审题——立意——选材——组材——起草——修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要“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强调培养学生“具有独立阅读能力,注意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强调初中学生在欣赏文学作品时,“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可见,语文教学不仅要教给学生语文知识,还要注重学生情感的培养,让学生“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  近代著名的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说过:“我们教书,并
期刊
“严师出高徙”,自古以来成为圣贤之道。“严”不无益处,但需把握好“度”。我们今天的学生不是马老先生足下的“马家军”,也不是袁老手下的女排队员,他们只是一个个活泼可爱,有着旺盛求知欲的孩子。形象的说法,他们是一群祖国未来的“花朵”。而我们教师,既不是一个优秀的演员,在学生面前没完没了的表演,也不是一个高明的导演,按自己编写的脚本把学生导来导去,更不能算是一个纯粹的教练,面无表情地让学生机械地重复某项
期刊
一、教学导语的设想    一节好课必须有一个精彩的开头,这是吸引学生学习兴趣的第一步。如果诗歌写作课的导语既能使笔者点破当今诗歌教学的现状,又能消除学生对诗歌的畏惧感,那它就是比较完美的了。  笔者设计了这样的导语:“如果把文字艺术比作一座圣殿的话,那诗歌则是它的塔尖。提起诗歌,有人立马就会想到阳春白雪,曲高和寡。即使有时想登上这一顶峰,饱览文学艺术之风光,却又会因畏惧它的高度而望而却步。诗歌离我
期刊
爱美是人的一种天性,自然美又是一种美的简单形式,容易为小学生所把握,并激发他们的审美憧憬。教材中描写自然界的景与物的课文很多,优化阅读教学,就应该充分发掘教材中的自然美,来激发和增强学生的审美情趣,使他们在美的享受中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并求得发展。    一、欣赏自然景物的形象美,激发直觉美感    美感首先来自于对事物形象的直觉感受。学生阅读描写自然景物的课文,实质上是一种审美活动,而审
期刊
读写结合是我国语文教学中的一条传统经验,已成为定论。然而,落实在阅读和写作教学上,往往是读写分家,难以有机结合。我们在小学语文教学整体改革实验中,探明了一条新路——以读促写,以写促读。  以读促写:这里主要是把大家认为较为难教的独立阅读课(三类课文)改为“阅读评赏课”,即让学生通过阅读,自我理解课文内容,自我评论、欣赏课文,自我发现课文中的写作特点,汇报自学后的感受,从而使学生变过去那种被动的学习
期刊
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尤其是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让人们的思维活动更加活跃。在健康这一话题上,人们逐渐形成了一种与传统观点有较大变化的新观念——新的健康观。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有关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    一、了解健康教育界定   世界卫生组织给现代的健康下的定义是:“健康,不但是没有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社会适应能力。”著名生理学家巴甫洛夫说过:一切顽固沉重的忧郁和焦虑足以给各种疾病
期刊
作业是教学的基本环节,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巩固深化,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载体。  传统的小学语文作业大多是写生字、抄课文、做习题,这种形式的作业容易扼杀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厌学的情绪和不完成作业的现象。在新课改的环境下,教师怎样合理地给学生布置语文作业,使布置的作业既能把学生从繁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又能把学生从封闭的语文教学中解放出来,让他们融入学校、家庭、社会、广阔的天地中去锻炼、去
期刊
《瀑布》是一首写景诗。全诗集瀑布的音响美、色彩美、形态美于短短的百字之内,从三个不同角度向读者展示瀑布的壮观景象和雄伟气势,读来如临其境,令人心旷神怡。  “还没看见瀑布,先听见瀑布的声音。”作者如高明的摄影师一般,以虚写实。因为距离远,故而只能让读者未睹其形,先闻其声。这样写既符合逻辑,更引人入胜,达到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接着,作者顺流而下巧用“移觉”,以景写声:“好象叠叠的浪涌上岸滩,又象阵
期刊
新课标特别强调课堂教学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活中的数学,学有用的数学,使学生真切体验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学数学真有用。人教版第十二册第二单元《比例的应用》学完后,在上练习课时,我联系生活实际设计了一道实践活动题,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得出解题方案,然后通过四人一小组合作,经过实践测量、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我设计的题目是这样的:“我们学校操场北边有一根高电线杆,我们可以怎样知道它的高度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