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舞蹈艺术语言的“张弛与力度”

来源 :看世界·学术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ronfly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舞蹈作品通过空间与形体、节奏与律动、色彩与背景、光暗的效果、音乐的调控等等舞蹈综合艺术手段,构成一种本身由“张力”——“和谐”的“倾向性”运动形式关系,同时它不断重构这种关系,造成运动与停滞、扩张与聚拢、应力与张力,从而产生一种虚幻的“力”,成为意念、情感和意识流动的物质来实现。在欣赏中,观众的情感和意识也同样具有“指向性”和“意向性”,在舞蹈作品与观众之间,作品虚幻的“力”与观众情感“指向性”运动的“力”之间,或不同频率产生“张力”刺激,或趋于同步而产生“共振”和谐,舞蹈艺术语言诗性的力,是观众与舞蹈作品实现“对话”的最基本机制。舞蹈作品创造的“力”扰动着我们的心灵之“力”,使我们的情感也随之翩翩起舞。
  关键词: 张力;对话;共振
  一、艺术是知觉的强化方式
  罗杰·弗莱在《论美学》中说道:“我们现实生活中的各种需要是如此迫切,造成我们的视觉在使用中变的非常专门化,我们以一种值得赞美的节省方式学会只看见对我们的目的有用的那一部分”,“一般人只看见他周围事物的标签,对其他弃之不顾。”这是一个被现代科学证明了的论断:人类使用最经济化的认知模式来选择信息,“审美疲劳”现象就是这种认知模式最显著的表现。
  无论是再现性艺术还是表现性艺术,艺术的奥秘就是将那些我们已经习以为常的情感和事物,通过另一种强化了的知觉方式,突现在我们面前,进而使我们人类不至于完全丧失隐藏于平淡生活背后的“意味”,也使我们能够有机会再次如孩童般,通过情感的方式,对诸多“微不足道”的存在,重新体验新奇与震惊。
  二、舞蹈艺术语言具有的品质与特性
  记得有人曾说过:“诗是文字的舞蹈,舞蹈是动作的诗。”这个形象的比喻,却揭示出舞蹈艺术也同样具有“诗性艺术”的基本品质。阿恩海姆说:“我们必须认识到,那推动我们自己的感情活动的力,与那些作用于整个宇宙的普遍的力,实际上是同一种力,只有这样看问题,我们才能意识到自身在整个宇宙中的地位,以及这个整体的内在统一。”
  实际上,虽然一切艺术归根结底都有这种“力”的表象,但舞蹈艺术却是所有艺术门类中最直接地利用人体“力”来实现其艺术表现的形式。这样看来,所谓舞蹈艺术具有“诗性艺术的品质”,其实质就是指动作和情感词汇的“诗化”。而所谓“诗化”,就是“节律化”,即类似音乐的“节奏化”、“韵律化”。
  三、“张力”是舞蹈虚幻“力”的实现方式
  宇宙间充满了物体运动的“力”,一切运动皆有节奏,如果两个物体以不同节奏运动,并且相互施加影响,它们之间就会产生“张力”,继而引起“共振”。例如太阳对地球生命的影响,而这种“张力”最终引起的效果就是使物体之间的运动节奏趋于“共振”和“同步”。
  让我们假设,音乐的秘密就在于它充分利用了声音这种波形材料的特性;这种媒介理论上无限的“自由性”(无限的高低、音色、频率)和“直接性”(听觉器官通过震动方式来感知)使之以节奏性运动(强弱关系)的方式,最大限度地表现出这种千变万化的抽象的“力”,这也就是在我们看来被“格式塔”心理美学说的有点“虚玄”的那个“力”。
  在其他艺术作品中,这种“力”的节奏往往由复杂的艺术形式通过空间、线条、色彩、声波等等物质媒介传达出来,最终被相应的感官而捕捉。“感官感知”的背后,则主要是人体内在的“动觉模仿”或“内模仿”能力在发挥作用,这种“感知”会以“内模仿”的方式对人的情感施加作用。就是通过这个方式,艺术作品得以对个体经验的情感“力”施加影响,继而实现“张力”和“共振”。但如果个体经验的情感“力”的“指向性”强于作品所能施加的“力”时(往往源自作品的空洞),“张力”就不能实现,艺术作品的“力”就被个体消解。当“张力”和“共振”无法在个体经验与作品之间产生时,审美活动也就无法实现。
  胡塞尔“现象学”提出:人与事物的关系,是一种“意向性”关系,是意识活动与对象之间的关系,对象由此成为意向对象。“意向性”是现象学的中心概念,即“一切意识都是对某物的意识。”。“‘指向性’意识总是指向某个对象,是对某个特定对象(某事或某人)的认识,当意识活动指向某个对象时,意识就处于意向状态。‘意向性’,意向性是一个涉及认识、主观目的、愿望的概念。
  当一个舞蹈作品通过演员呈现在观众面前时,舞蹈作品通过演员利用“空间与形体”、“节奏与律动”、“色彩与背景”、“光暗的效果”、“音乐的调控”等等舞蹈综合艺术手段,构成一种形式本身由“张力”到“和谐”的“倾向性”运动关系,成为导演情感和意识流动的物质实现。
  此时,舞蹈作品通过时间上持续进行或短暂停止的这种“外力”,被人的感官(视觉、内模仿)感知,从而直接介入了人内心情感世界具“指向性”的另一个“内力”,因两种“力”因频率不同而造成“张力” 冲突,产生刺激,或运动频率趋于同步而造成“共振”,产生“应力”和谐关系。在舞蹈作品与观众之间,这个虚幻的“力”扰动着我们的心灵,使我们的情感也随之翩翩起舞。
  不可否认的是,在实际面对某个舞蹈艺术作品时,部分观众并不能彻底如一张空白的纸片那样,对作品进行纯粹“文本式”的阅读。个人生活、情感的过往经验,已经给予个体进行“前理解”(“阐释学”观点)的种种“先行具有”、“先行见到”和“先行掌握”。因而使个人情感和意识“力”在指向具体舞蹈作品时,并不能立即与作品虚幻的“力”实现共振和谐。更重要的是,一个舞蹈作品被观众接受认可的程度,就体现在“是否实现意向”,也就是前文所述的两种“力”是否实现共振和谐。
  同理,这种虚幻的“力”就是实体在空间上的展开以及由物质媒介进行某种目标性、倾向性运动的暗示所构成的。在这里,舞蹈作品的虚幻“力”与个体“成见”“视界融合”,产生“对话”,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从“张力”到实现“共振”的这个过程,这种“对话”不是彼此压制,不是彼此适应,而是产生,所以“共振”并不是机械地压制或适应,而是“張力”的激发,最终作品被个体“理解”。   事实上,在艺术欣赏中,主客体的关系是多因素的,这也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此处简化它只是为了说明在艺术传达中,主客体之间存在这样一种最基本“力”的联系的可能,而非是否认人类经验在艺术传达中的重要作用。
  四、“力”是构成舞蹈艺术语言的必要因素
  如此一来,我们也就可以理解发生在舞台上的这类现象了:哪怕舞者原地不动地站在舞台中央,仅用一种深邃宁静的目光穿过面前空间,我们就能从这双眼睛里感受到一种宽广辽远的“力”在心底蔓延,甚至是舞者毫无动作地瞬间倒地,我们也可能会感受(内模仿)到一种下坠、停滞的力,这种力带来的失衡感加之个体的“前理解”,就可能使我们由此联想到消失、停滞和死亡…
  作为表现性艺术,舞蹈艺术借助“人”体动作,其内在实质是具象的“物质力”和抽象的“情感力”,舞蹈艺术对“力”进行了直接的表现。在舞蹈艺术中,这一切的动作、音乐、灯光等艺术表现手段的结合只不过是借用了一个个“格式塔”来为这种或实在、或虚幻“力”的实现而服务。而人认识客观事物的基本方式即“简化”原则,又使这所有复杂的信息最终以抽象“力”的方式与我们的心灵交汇。
  在舞蹈欣赏中,通过人的视觉和听觉这两道主要的窗口,用自己体内的“动觉器”——包括“前庭”、“镜像元神经”、“肌肉记忆”等诸多复杂的“动觉感受系统”和“内模仿系统”对舞者在空间中幻化出的虚幻的“力”(“张力”效果)进行“内模仿”式的感知的,这种模仿会使人随之与舞蹈作品传达的“力”实现“共振”,继而激发并产生情感。这也正是一般观众观看舞蹈时,往往看到的不只是舞者的身体或某个单纯的动作,而更多的是,感受到一种或强或弱的“动势”,以及深藏于四维空间中由队形、画面变化带来的充斥于舞台,并不断向台下蔓延的汹涌澎湃的力量和情感的真正原因。
  那么,不言而喻,对舞蹈艺术更为深入的表述应该是:舞蹈艺术是一种使用人体动作、表情及其他辅助艺术表现手段,在时空的节律运动中幻化出虚幻的“力”,并以此表现人的思想和感情的特殊艺术表现形式。舞蹈艺术语言,是一种诗化的“力”。因而只有在舞蹈艺术中,人才能够以艺术的方式真正实现了身体和灵魂的完美契合,使人成为“大地上诗意的栖居。”。
  结语
  艺术语言不同于文字语言,前者的“能指”本身就具有不确定性,而“所指”更是多义的,具有模糊性。在舞蹈艺术中,通过人体律动对虚幻“力”的直接表现,舞蹈艺术将自我本身具备“诗性艺术”的节律性抒发到淋漓尽致。自人类第一次扬臂顿足地舞蹈开始,人类的脚步迈入了一个艺术的天地。从那时起,舞蹈就带着一切艺术所能具备的原始基因,成为人类艺术之母,这也是舞蹈艺术曾经作为人类原初艺术的根本原因。虽然它现在被人类的现代文明暂时忽略,但是,我相信,只要人类还有激情,只要人类的肢体还可以自如地运动,舞蹈艺术就永远不会消失。它将重新焕发出“诗性艺术”深刻本质的灵动与深沉,与时代的力量产生“张力”,同步“共振”。
  参考文献:
  [1]鲁道夫·阿恩海姆 《艺术与视知觉》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64年版
  [2]漢斯格—奥尔格·伽达戴尔著 洪汉鼎译《真理与方法》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4年7月版
  [3]让-保尔·萨特著  陈宣良译 《存在与虚无》 上海:三联书店出版   1987-03版
  [4]荷尔德林著  戴晖译  《荷尔德林文集》  北京:商务印书管   2003年6月版
  [5]郭廉夫 张继华 《色彩美学》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1993年2月版
  [6]隆荫培.徐尔充 《舞蹈艺术概论》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7年4月版
  [7]腾守尧 《审美心理描述》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3月版
  [8](英)特里·伊格而顿著 华明译《后现代主义的幻象》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0年10月版
其他文献
摘要:上个世紀50年代初,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八军进军西藏,给深受封建农奴制压迫的西藏农奴带去了希望与自由。同时弘扬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老西藏精神”。这是我党十分宝贵的一笔革命精神财富,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珍贵理论资源。  关键词:“老西藏精神”;思想政治教育;高校学生  一、“老西藏精神”的内涵  (一)“老西藏精神”的基本内涵  第一,特别能吃苦。在
期刊
摘要:强国兴军,关键靠人才,基础在教育。军队院校教育是我军目前培养人才的主要渠道,具有基础性、全局性和领导性的作用。新时代军事教育方针和新修订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院校教育条例》明确指出,军队院校教育要突出为战育人。习主席在二零二零年八一前夕视察空军航空大学时强调院校要同部队精准对接,课堂要同战场紧密衔接。本文就如何加强课堂教学与战场紧密衔接进行思考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院校教育;课堂教学;战场  
期刊
摘要:重视过程,推动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进展,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就在课堂教学。构建有效课堂教学方式,“学会研究”、“学会关心”、“学会负责”、“学会做人”,全方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1]  关键词:初中数学;有效教学;教学策略  一、问题的提出  教师要创设生动的教学情景,让学生置身于一种探究问题的情境中,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乐于学习。鉴于此,我们提出了“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教学策略的
期刊
摘要:历史学课程思政教学要让学生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自觉自发的坚定理想信念、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实现中国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在历史课程思政的研究探索中应当注重培养学生对于文化的理解和认同,结合历史专业特色设计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创新教学方法,发挥地域历史文化优势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课程思政教育,对全面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历史;课程
期刊
摘要:我国各个学校专业设立中,设立最多、设立时间最长,同时又是学校专业组成中必不可少的专业之一便是汉语言文学。它具有众多的优势,例如基础实力雄厚、就业范围较为广泛、社会各个行业对其需求比较稳定,等等。但是,在信息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同时,我国的科学教育事业与经济文化也在飞速向前发展,这都在渐渐改变着人们传统的教育观念以及人才战略观念,更对传统的人文类专业造成巨大的冲击。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专业教
期刊
摘要:环境问题是当今世界人们非常关注的热点问题。环境保护需要环境道德教育。将环境教育渗透到中学的地理教学中非常重要。本文主要讨论了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合理渗透环境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环境教育;初中地理;价值及目标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人们对自然的索取日益严峻,导致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不仅容易造成失衡,在生态方面,他们还埋葬了生存和人类发展而且还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埋下了诸多隐
期刊
摘要:音乐快闪作为一种在高校盛行的流行文化,以音乐和表演的方式呈现,感染力强、主体性强、时代感强,成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新渠道和新载体。大学生参与音乐快闪活动的积极性较强,因此,深化对音乐快闪的时代价值研究,充分发挥音乐快闪的育人功能,弘扬主旋律,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音乐快闪;主旋律;思想政治课  音乐快闪作为近年来新兴的一种流行文化,它以短而精、新颖独特、赏心悦目的特点
期刊
摘要: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在我国整体教育中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体育课堂教学小学阶段学生未来的成长和学习都将产生非常深远的影响。激励机制在小学体育课堂中的运用,不仅能够实现寓教于乐的教学目标,而且还能激发小学阶段学生的自信。本文以此为出发点,对激励制在小学体育课堂中的运用作出详细探讨。  关键词:激励机制;小学;体育课堂;运用措施  随着我国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小学体育教学水平也随之提升,小学体育
期刊
摘要:我牢牢抓住特殊学生爱玩这一特点,引导特殊学生特殊玩,玩出精彩玩出效。因为学生在玩中乐学、爱学、愿学、会学,具体策略:1、以“玩”激趣,消除特殊学生厌学心理。2、以“玩”引情,培养特殊学生学习情感。3、以“玩”授知,巩固特殊儿童基础知识。4、以“玩”促能,提高特殊儿童基本技能。5、以“玩”导行,培养特殊儿童良好品行。6、以“玩”炼身,增强特殊儿童身体素质。7、以“玩”立志,树立特殊儿童的信心。
期刊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课是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面对当前思政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需要鼓起勇气,大刀阔斧,改革创新。通过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效果的增强、思政实践教学体制的完善、载体的丰富、形式的拓展和全时空、全课程、全社会合力育人的思政教育体系的构建来提升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获得感。  关键词:新时代;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  教育部党组审议通过的《2017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年专项工作总体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