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西方航海的女性禁忌

来源 :看历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yppl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叶令况的《西方女性与航海迷信》中提到,“古代海上航行有条不成文的残忍的法则:认为避免遇难唯一可靠的方法是贡献一位女性旅客给汹涌的波涛, 那样海神尼普顿会使狂怒的大海恢复平静。”
  这一毛骨悚然的法则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存在,是因为古代西方人认为女性能给远航的船舶带来不幸。这种不幸可能表现为不利于航行的天气,比如狂风大作,海浪滔天。
  有西方学者提到过中世纪一个骇人听闻的历史事件:一支船队在英国西南端的康沃尔附近海域遭到风暴袭击,惊恐的男船员们把船上的女性乘客抛入大海以平息风浪。超过60名女性被抛入大海,但这并没有挽救船队的悲惨命运,包括指挥官在内的大多数船员最终葬身海底。
  伊菲革涅亚
  希腊神话中也有与此相关的故事。古希腊迈锡尼国王阿伽门农在领导希腊联军出征特洛伊前,得罪了狩猎女神阿尔忒弥斯。女神让海面没有一丝风浪,希腊船队无法出海。神谕指示阿伽门农杀死自己心爱的大女儿伊菲革涅亚来平息阿尔忒弥斯的愤怒。伊菲革涅亚为了希腊船队能够顺利出海远征,甘愿献出自己的生命,在献祭给阿尔忒弥斯后,海面扬起风浪,船队远航离去。
  很难说伊菲革涅亚的故事就是航海中牺牲女性的残忍故事的源头,毕竟伊菲革涅亚并不是在船上被抛入大海,但是平息神的愤怒以获得对航海较为有利的气候或海事条件这一情节已足够清晰。
  出于对女性会给航海带来不幸的传言的恐惧,在古代的欧洲,很长一段时期内,西方军舰上禁止出现女性。1562年丹麦的法律上明文规定: “国王严禁女人和猪登上军舰;一旦发现, 犯禁者立即开除。”
  塞壬
  在古代的西方,女性除了被认为会影响航海的天气条件,还曾被视作航海中引起性诱惑的来源。
  尽管军舰严禁女性上船,在商船上仍可以有女性出现——通常是船长的女儿或妻子。在这种意义上,船上的女性被视作船的最高管理者的私有财产,其他船员不可以有非分之想。阿伽门农船上的卡珊德拉等女奴,也应该属于这一范畴。
  这种禁忌中的逻辑是,漫长的航海过程中,年轻的水手荷尔蒙无处发泄,女性的存在有可能会形成强烈的诱惑,甚至可能会使得船员们无法正常工作,这是让女性成为古代航海禁忌的另一重要原因。
  一首英语民谣《岸上女仆》(Maid on the Shore)讲述了这样一个传说故事:船长看到岸上有一名少女,怂恿手下的水手把她骗上船。船长本想满足自己的性需求后把她交给水手们,却没想到少女身怀绝技,唱歌让所有人昏睡过去,拿走了船上的财宝后逃上了岸。
  虽然传说故事与真实的史实本就有相当的差距,但这个故事仍然让人不寒而栗。现实中不会有人具有魔法。如果这个故事真的有原型可考,那这个少女很可能利用其美色挑起了船员和船长的矛盾,导致了船上的反叛和斗争,“全部船员昏睡过去”可能意味着大多数人在争斗中殒命。
  用声音让男人疯狂着迷,是古希腊史诗《奥德赛》里海妖塞壬的技能。塞壬人面鸟身,拥有神奇的歌喉,常用歌声诱惑过路的航海者而使航船触礁沉没。当奥德修斯的船驶进塞壬的海域时,他让人把船员们的耳朵用蜡块堵上以避免他们被塞壬的声音诱惑,自己则绑在桅杆上听塞壬歌唱。塞壬歌唱时奥德修斯经不起诱惑,多次要求船员解开捆绑他的绳索,船员却充耳不闻,直至驶离这片海域。
  这个故事的真实情况可能是奥德修斯的船员们用海上航行的纪律约束了奥德修斯,避免了他贸然的猎艳活动威胁到全体船员的团结。奥德修斯在他的船上并不具有绝对权力,这在他的其他历险故事中有所体现——他的船员们私下里怀疑风神艾奥洛斯送给他的皮囊里装满了财宝,于是他们解开了皮囊,导致里面装的风暴跑了出来,把船只吹离陆地。无论如何,在这个故事里,女性的性诱惑被妖魔化,这是因为在奥德修斯船上,权力结构并不稳固,贸然劫掠女性以满足某个人的性需求会导致船员动乱,可能带来灭顶之灾。
  古代时期的航海,特别是探索未知区域的远航中,船只本身就是法外飞地。任何不安定因素都有可能导致船员叛乱。船上的女性很容易被当作稀有的资源,造成船员的争夺,从而激化矛盾,毁灭船队。因此,为了更有力地避免这种危险性,船只大多尽量维持“男子驻地”环境,即不允许任何女性的出现。即便历史上曾出现过女性参与航海,也是通过女扮男装实现的。为了给在航海中排除女性做出合理化的解释,“女性给航海带来不幸”的说法就产生了。在古时,航海本是极度不可控事业,恶劣气候、传染病、海盗等因素都会导致船队航行的失败。高风险让航海参与者对早年的极端事件及惯例充满敬畏,时间一久,就变成了传统和迷信。这种迷信也能威慑船上的成员,让他们警惕,决不能把自己欲望凌驾于船队利益之上。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观念的变化,阻碍女性从事航海的因素逐渐被克服,军舰和商船上才越来越多地出现女性的身影。
其他文献
德怀特·艾森豪威尔(第34任美国总统)于1953年1月20日举行了总统就职典礼。台上,杜鲁门(第33任美国总统)和赫伯特·胡佛(第31任美国总统)打招呼,胡佛提议:“我想我们应该组建个前总统俱乐部吧。”  杜鲁门一拍即合:“好啊,您来当俱乐部的主席,我来当秘书。”  “前总统是资产是现任总统可以利用的资产”  最初,美国总统俱乐部更像是个概念,而不是实体机构。在位的美国总统咨询他们的前任,但是除了
期刊
明朝万历末年,先后发生了梃击、红丸、移宫三个宫廷案件。这三个案子在当时波及都城内外,直至边关和江南各地。其影响力之所以如此之大,在于其历时长达数十年,无数大小官僚卷入其中,有的倾家荡产,有的颠沛流离,更有甚者死于非命。  梃击案发生于万历43年(1615)。万历帝最宠幸的郑贵妃为立其子朱常洵为太子,指使宫内左右监事太监庞保、刘成设计暗杀皇太子朱常洛。此二人收买蓟州人张差,于五月初四晚间由庞保将其带
期刊
如果说有一个世界各大城市的排名榜的话,近一百年来,纽约可能一直是榜单上的佼佼者,从来不缺少关注度和话题点。  虽然纽约的起步并不算早,但将其放置到历史中,仍然有种沧海桑田的感慨,五百多年的时间,彻底改变了一块土地。  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后,欧洲各国殖民者纷纷涌入,尝试建立殖民贸易点,位于北美东海岸的一块地方逐渐形成自由港,这就是纽约的前身。  1524年以前,纽约一直是印第安人的住地。
期刊
位列晚清四大奇案之首的杨乃武与小白菜案,原本是一起貌不惊人的地方冤案。当《申报》偶然将这则奇闻异事登载出来时,恐怕所有人都不会想到,它会发展为一桩社会关注度极高且惊动京师的大案。而后更是通过新闻报道、文人笔记乃至电视剧电影的各种记载与改编,成为人尽皆知的传奇故事。  《申报》我们的报道还是很专业的!猎奇内容并不多!  1874年1月6日的《申报》上,有一则非常吸引眼球的文章,标题是:《记禹航某生因
期刊
袁世凯、段祺瑞、冯国璋、张作霖、吴佩孚、孙传芳、张宗昌……这些代表人物及他们身后庞大的北洋军阀集团,在中国近代史上留下了极为浓重的一笔。在中国近代史上,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是一段黑暗的历史。  初期的军阀混战,一次战争伤亡数百人,到了北洋政府统治后期,“大帅”们的战争,一次战役便有数千士兵殒命沙场。更不用说受战火波及的无辜百姓。这些掌握着地盘上的百姓的生死大权的军阀们,给民众带来的是缴不完的税、服不完
期刊
文征明的儿子文彭,在明代画坛上也是个响当当的人物。有一天,他在仇英创作的一幅名为《写经换茶图卷》的作品后,提笔写上了这么一段跋文,也是这幅作品的第一段跋文:  “逸少书换鹅,东坡书易肉,咸成千载奇谈。松雪以茶戏恭上人,而一时名公咸播,歌咏其风流雅韵。岂出昔贤下哉?”  “逸少”是王逸少,也就是王羲之。相传王羲之爱鹅,他用自己所写的《黄庭经》跟人换鹅。王羲之的字当然是价值连城的。鹅的主人拿到王羲之的
期刊
中国古时常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或许,这属于封建思想的糟粕,但是,这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代社会某些生育观念。而对于古代统治阶级贵族来说,生儿育女却关系至重,甚至关系到个人的安危与王朝的兴替。  没生育后代的汉代妃嫔心怀戚戚  汉代宫廷有个规矩,除了皇后,其他没有为皇帝生孩子的妃嫔在皇帝驾崩后,一律送到皇帝陵园去侍奉,说白了就是将为前朝皇帝服务的且没有孩子的女人们圈在一起,一边陪死人,一边等
期刊
公元207年冬,诸葛亮曾对刘备分析天下局势,选择了一块战略之地——“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国”以成大业。“益州”是四川地区的古地名,而“天府”原是古时官职名,负责掌管人间珍宝。聚宝之地其来有自,秦朝蜀郡太守李冰及子修建了都江堰的水利工程之后,此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  一百余年前,清帝国已处在崩溃的边缘,西方的坚船利炮与文明强势冲击着这个暮气沉沉的国度。四川地区因为地处西南腹地且蜀道难行,
期刊
世人提及“戚家军”,皆谓国之劲旅,提到“戚家军”的统帅戚继光,皆谓国之名将,其在东南沿海抗倭十余载,使得海晏清平,确保了沿海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后又在北方抗击鞑靼内犯十六年,使得“边备修饬,蓟门宴然”,促进了蒙汉两族的和平交往,史称其“更历南北,并著声”。戚继光凭借骄人的战功,官拜少保,位列一品,地位尊崇,名动天下。但在他风光无限的表象下,隐藏的却是一颗落寞的内心。时人只看到戚继光的耀眼业绩,却并
期刊
德雷福斯案件是法国历史上的著名冤案,在法国可谓家喻户晓,其知名的程度与杨乃武与小白菜案件在我国的知名程度相当。这两起案件都发生在19世纪:杨乃武案件发生在1873年(同治11年),结案于1875年(光绪元年);德雷福斯案件发生在1894年,晚于杨乃武案件20余年。  但是,同为错案,两者的差别非常大。前者属于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传统冤案,而德雷福斯案则充满了议会政治和现代法制的意味。它更为复杂和艰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