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广昌的复星之道

来源 :名人传记·财富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weibowe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企业的发展像一条河,像一条不断流淌的河。我们每一个人正像河中的一滴水,无论是在上游、中游还是下游,都能找到自己汇入的位置。”这是郭广昌对“汇聚成长力量”的形象比喻。
  
  复星之道:汇聚成长力量
  
  作为复星的灵魂人物,戏言自己“哲学没有读懂,又没有其他专业知识”的郭广昌,却非常清楚哲学带给自己的优势。
  “要有一种包容的文化,把多个产业做好的前提是人,能不能把多个产业的人才融合到一起,这是根本之根本,需要文化去凝聚去团结。”郭广昌表示,“汇聚成长力量”,其含义就是把各种人的创造价值的力量汇聚到一起。可以说,找对人,还要很好地团结人,这是郭广昌最大的长处。
  在复星内部,这一核心价值观在2006年年末复星集团进行换标后,被郭广昌纳为企业新口号。
  “当时邀请了国际著名机构对集团进行换标,在众多大气宏伟的标语中,董事会抉择不下。最终是郭总打开了决策僵局。”复星内部人士告诉记者,大家一听到这个口号就觉得非常贴切,很符合复星文化的实质。
  现在,在复星集团上海总部的大厦里,每层都有一句“汇聚成长力量”的标语。复星集团已经明确了这一理念,“就是通过大量引入各种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使投资的各个产业尽量实现专业化”。
  
  把引进人才当作引进“老师”
  
  “汇聚成长力量”——这是复星自创建以来的第一次换标,郭广昌已经在复星提出了一套自己的用人哲学——“拜师”,把引进人才当作引进“老师”,复星能够快速发展到今天,也就是老师找得多、找得准。
  另一方面,为了防止“拜师”哲学阳奉阴违,流于形式,郭广昌还郑重强调,企业各级领导一定要学会使用比自己强的人,要学会用在某个领域比自己强的人,这些人往往就是专家。“复星应该是一个专家汇聚的地方。”郭广昌说。
  复星并非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产业投资人,哪怕在医药产业里,亦不足以派遣出经理人支撑其接二连三的收购与扩张。复星自称不推崇派出总裁、副总裁到所投资的企业里。
  “以南钢为例,董事长、总经理都是原来的,但我感觉就是自己人。”一般情况下,复星只会从集团派出包括财务总监在内的两三名董事到被投企业,依赖企业原先团队几乎是它惟一具有效率的选择。如此一来,投资的成败与原团队的水平与能力高度相关。
  复星方面有一套“企业家精神与素质”的细化标准。每次投资,这一套标准会像放大镜一样从被投企业团队身上扫过,它们是:一定要勇于制定卓越目标,并且历史表明他完成过;经历过行业与企业的低潮,并且走了出来;有复制团队的能力;具备管理变革、捕捉机遇的意识跟能力;要有透明性与合作能力。
  在这一套“相人”法则的背后,复星是有切肤之痛的。郭广昌曾做过一个粗略的统计,复星创业以来失败退出的投资可能有六七千万元。而失败原因归结到一点上,就是看错团队。
  “你只有20%股份,他有80%,但他还是做假账,怎么办?没办法,认错,退出。所以,人是最重要的。复星能有今天,我特别感谢的是我的团队。”郭广昌说。
  
  复合式股权结构激励经理人
  
  在汇聚人才,形成共同价值观的同时,郭广昌也非常注重激励机制。“要汇聚成长力量,必须要与人分享价值,不然何来汇聚。”
  在复星,各个业务的高管也有股份、有期权,但不是“大一统”的标准。复星的期权计划是分层次的,跟所做的工作密切相关。复星集团副董事长梁信军称“我们是通过合适的激励机制,让那些我们需要的人才的利益与复星整体的利益保持高度一致。”
  对于被收购而进入复星集团的管理层,复星的解决方式是在收购一家新的企业时,通过让管理层持有部分股权的方式来达到整合的目的。
  “不要交叉持股。在复星集团层面上持股后,就不要在下面子公司再持股。”据公开信息显示,现在,集团层面就郭广昌5个人有股份,而他们在旗下的公司并没有任何股份,这样可以避免“自立山头”的本位主义。而新来的高管都会在他分管的专业公司里面有股份,这样既有激励,也使得他必须把他分管的业务做上去。
  “复星医学”的股份就是这样安排的。“复星实业”占95%股份,“广信科技”和自然人朱耀毅分别占2%和3%的股权。这里,自然人朱耀毅目前是“复星实业”的副总经理,同时还是“复星长征”的总经理,朱耀毅因为持有“复星医学”3%的股权,也间接持有“复星长征”的股权。
  此外,在“复星朝晖”、“复星药业”等企业中,我们也发现“复星实业”及其关联公司持有的股份一般都是百分之九十几,而剩下的百分之几,则很可能就是管理层持有的股份。
  
  只规定不许干哪些事
  
  有激励并不一定能保证经理人的忠诚和效率,因此必须辅以监督,有监督自然也就得有明确的授权,否则就会一放就乱,一收就死。
  对此,郭广昌认为“最好的监督是信息对称。”复星通过“人事保障,制度保障,信息抄送制度”来实施董事会监管,对董事长、总经理进行授权。
  在复星,只规定不许干的哪些事,其他的自己把握,只要不越“红线”就可以。取得人才投资的最高收益率,这也是复星一路狂飙的重要因素。
  复星始终把人才作为资产来管理,即把好人才资产的保值增值关,在企业资产表中建立“人才报表”。要像保管有形资产一样,“领用”、“维护”、“保管”好人力资源。近年来,复星中高层人才的流动率一直都能保持在很低的水平就缘于这种理念。
  为了让所属企业领导班子发挥团队的组合作用,引导每个人正确认识自己的缺点,并让每个人正确认识他人的优点,复星采取了一套卓有成效的办法,即复星的“360度评价法”:在专业管理水平、拓展能力、领导艺术和战略思考能力四个方面各出三四道题,拿同样的这几道题询问这个人的上级,对其进行署名评价;询问这个人的同僚对其进行不署名评价;还询问这个人的直接下属并对其进行不署名评价。
  另外,让被评价人自己也做3份问卷:预测他的上级、平级和下级分别是怎样评价他的。“360度评价法”得出的结果是自估总是比外界评价要好。拿到这两卷,每季度或每月,上级经理就可向他指出问题所在。
  通过这种方式可引导被评价人正确认识并接受自己的缺点,也能引导其逐步改进,必要时也可以向其透露某领导艺术水平高等,以引导其认识到别人的优点,并多向别人的长处学习。
  在复星的人才经营理念中,有一个观念牢牢地树立起来,那就是: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是企业经营战略的合作伙伴,为其他部门提供战略上的支持和保证,使人力资源部门有更多的时间用于“策划师”工作。
  “以发展来吸引人,以事业来凝聚人,以工作来培养人,以业绩来考核人”,复星是用有情的鼓励和无情的鞭策,让每一个复星人都能以积极的心态工作在最合适的岗位上,实现自我,超越自我。
  正是这样一种企业精神和团队创业氛围,让一批年轻的高级经理和总经理型的人才在复星脱颖而出。(编辑/秋荻)
其他文献
不甘心当个小菜贩    罗立新出生在湖南湘潭市乌石镇的一户农民家庭,因为家境贫寒,初中毕业后就跟着同乡到长沙当了泥瓦工。   1990年春节过后,他带着做泥瓦工积攒下来的200元钱,一个人去了长沙。他用这些钱在城区租了一间民房,买了一辆旧单车,开始自己的创业计划。   每天,罗立新凌晨二三点就起床,赶到蔬菜批发市场进货,然后又马不停蹄地赶回来将菜整理好,开始一天的生意。由于罗立新始终坚持薄利多销的
期刊
郑大清,四川仪陇县人,新建天地集团董事长。在2003年底的“四川省十大杰出创业之星、第五届创业之星表彰大会”上,被当选为2003年四川省“十大创业之星”。  谁都未曾想到,这个其貌不扬的人身家已达20亿,而在18年前,他只是一个从贫穷农村出来的打工仔。  “20亿?”一个农民出身的打工仔能赚到这么多钱吗?现在,且让我们来读读这位“传奇”的人。     成长故事  迎来自己的“春天”     198
期刊
温州商人是一群神秘部落,他们往往能从没有市场处找出市场,从鲜为人知的边缘经济的夹缝中杀出一条血路。温州人的成功,得益于他们特有的创业风格和经营手段。     天下没有不敢去的地方    温州老板无论在哪里都能创业,都能很快在当地扎根、发芽直至开花、结果。  “适应人家的要求,我们才能生存、才能赚钱。”一位温州商人这样说,他在杭州边上的富阳农民城里建了一座温州商城,从设计施工到产业规划,每天都想着怎
期刊
在Flash江湖中,“哎呀呀”是个响当当的人物,是网上当之无愧的骨灰级“闪客”。如今,26岁的她领着十几个人,在动漫行业大展拳脚。这十几个人不叫她老板,也不叫她的名字孙雁,而叫她的网名“哎呀呀”。作为动漫行业的从业者,他们知道,“哎呀呀”3个字,远比孙雁要响亮得多。     一不小心玩出名气     1980年9月,孙雁出生于上海一个工人家庭。孙雁从小就有点儿顽皮,不喜欢一本正经地读书,不按时完成
期刊
10月8日下午,美国《福布斯》杂志亚洲版突然打破惯例,抢在“胡润百富榜”发榜前两天,推出了其2007年“中国40富豪榜”。而往年,福布斯富豪榜总要落后“胡润百富榜”几天才发布,从而屡屡让胡润抢了风头。  一年一度的富豪榜揭榜活动就这样在某种硝烟味中,如期拉开了帷幕。  虽然晚了两天,但10日揭晓的胡润百富榜依然以其榜单制作体系丰富、上榜富豪人数众多而吸引眼球。按照8亿元的上榜门槛,胡润榜上竟有80
期刊
【人物档案·陈凤羾】  1953年6月,出生于辽宁省抚顺县;  1972年1月,进入抚顺市商业系统工作;  1977年12月,高考制度恢复后,首届考入抚顺石油学院机械系学习,大学毕业后,被分配至中共抚顺市委工作;  1985年5月,调入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抚顺分公司;  1993年5月,任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抚顺分公司党组书记兼总经理;  1994年6月,获中央党校函授学院本科学历;  1997年6月,获
期刊
【人物档案·周正毅】  周正毅,1961年出生于上海杨浦区,小学文化;  1978~1988年,离家打工,做过会计。周正毅与妻子毛玉萍分赴日本、中国香港打工;  1989年,周正毅返回上海,开设美通饭店,并经营桑拿和卡拉OK。1994年,周正毅夫妇开设“阿毛炖品”饭店;  1997年,周正毅夫妇大量购买长江实业、和记黄埔等李嘉诚旗下的蓝筹股,获利数亿港元;收购“烂尾工程”兴业大厦、伦敦广场;  2
期刊
在三峡地区,只能充当菜肴的丝瓜,因为价格低廉,从未有人想到这种便宜货里还潜藏着巨大的利润空间,重庆打工者欧云东却从一次偶然发现中悟出了商机。  他把老丝瓜进行再加工,制成丝瓜络清洁网,开发出了丝瓜络系列产品。随着丝瓜络系列产品的漂洋过海,他不仅赚到大把的外汇,自己也成了身家百万的老板。    在农家“嗅”出大商机    欧云东曾是巫山县磷肥厂的职工,入不敷出的工资迫使他想另谋职业。但真正从单位“跳
期刊
一年一度的富豪榜日前又与世人见面了。在《福布斯》公布的亚洲版中国40富豪榜与胡润发布的《2007胡润百富榜》上,一些中国的富豪们相继榜上题名。  或许是由于《福布斯》富豪榜与胡润百富榜流入中国已有好几个年头的缘故,或许是因为富豪榜并不能将中国的富豪们一网打尽的原因,目前,人们不仅对富豪榜的公布习以为常,而且对其准确性、权威性甚至表示质疑。更多的人则对富豪榜持一种无所谓的态度,甚至把它视为一种“娱乐
期刊
各种有这样一群人,开着一家不起眼的小店——甚至没有实体店铺,只是一个网店,却隔三差五地跑到世界各地淘宝进货。他们店里的商品是他们亲手从世界各个角落淘来的。一边做生意一边“玩”,这样的生存状态是不是很令人羡慕呢?    A四处跑,边学边玩进好货    何昀的实体店在杭州环城西路和莫干山路交叉处,外间卖衣服,里间则是琳琅满目的饰品。既有按克数卖的普通银饰,也有从尼泊尔、印度淘来的镶嵌银饰,还有从阿富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