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微新课引入艺术

来源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ngchangn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科学探究性学习过程中,若新课引入能引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极大的兴趣,学生就会主动地参与到科学探究活动中,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为整堂课的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物理 新课引入 实验 兴趣 环节 艺术
  中图分类号:G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2(c)-0165-01
  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所以新课引入是物理教学中极其重要的一环,也是一堂课成功的起点和关键。教师新课引入得好,不仅能吸引住学生,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而且能燃起学生智慧的火花,使学生积极思维,勇于探索,主动地去获取知识。“新课引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它既能有效地组织起教学,又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能活跃课堂气氛、丰富教学内容。因此,掌握多种“新课引入”的方法,对于有效提高课堂质量都是不无裨益的。下面介绍几种新课引入的方法。
  1 通过介绍物理学家或趣味的历史故事来引入
  初中物理中涉及许多的物理学家,为了使学生对这些物理学家的生平有所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根据课程的内容结构,常以讲一些物理学家的故事来引入新课。比如,在讲初二物理浮力时,通过讲阿基米德解决皇冠问题的故事来引入;在教“重力”时,可以从牛顿与苹果的故事引入;在讲“欧姆定律”时,先介绍欧姆的生平及成才的过程;在教“杠杆的平衡条件”时,可以用阿基米德的豪言壮语“只要给我一个支点,我就可以移动地球”引入。
  在教学中利用讲故事的方式来引入新课,可以一开始就把学生深深的吸引住。如在讲“机械运动”一节时,如果照本宣科,就会使课堂显得平淡。因此,我上课讲了一个故事: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名法国飞行员在2000 m的高空飞行的时候,发现脸旁边有一个小东西,他以为是一只“昆虫”,他伸手一抓,令他吃惊的是,抓到的竟是一颗德国子弹。当时学生们立即兴奋起来:这名法国飞行员怎么有这么大的本领,竟然能抓到一颗子弹?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我们也能抓住一颗子弹?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学习情绪就会高涨起来,极力想知道答案,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也能较好地掌握。
  这种新课引入的方法,其最大的特点是生动活泼、引人入胜,有助于启发学生进行科学思维,也是生动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教育,很受学生欢迎。
  2 由实验引入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学科,初中学生对生动、形象、有趣的物理实验和物理现象,都怀有好奇心和神秘感。因此,应充分利用物理学科特点的优势和学生对实验所怀有的兴趣的心理,精心设计和筛选实验,为新课的引入架桥铺路。例如,如《大气的压强》的引入,可做一个“覆杯实验”,这个实验会让学生感到惊奇和困惑,这对本节课的学习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如在讲简单电现象时,取若干较细的塑料丝带,用干燥的手抹几下,会发现丝带分开,继续用手抹,这时丝带将进一步分开,学生看到的现象是越抹越分开,因而感到很神秘、好奇,从而引入新课。
  这种用实验的方法引入,学生根据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就会积极思维,期待物理现象得到正确解释。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究心理,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产生浓厚的兴趣;也能使学生集中精力,并将所学的知识牢牢记住;更有利于激励学生大胆的去尝试自制一些小实验,从而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3 利用学生熟悉的现象引入
  初中学生刚开始学物理,总觉得物理难学,物理现象难找。随着物理知识的逐步增长,发现物理是一门与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联系很紧密的学科,因此,在讲课时可利用学生熟悉的一些生活事实和自然现象引入新课。比如,讲物态变化时,以雾、露、霜等自然现象来引入;讲压强时,以人坐在沙发上比坐在板凳上舒服这一现象引入新课;讲摩擦起电时以大家在日常生活中会经历的现象:冬天晚上睡觉,脱掉身上的化纤或尼龙衣裤的时,会发出“啪啪”的响声,甚至出现火花等等。这究竟是什么现象?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
  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已知的素材为出发点,通过学生生活中熟悉的事例和现象引入新课,使学生感到物理学就在身边,觉得物理学比较亲近、自然,对新学内容产生更强烈的兴趣。
  4 利用问题设疑、实验解疑来引入
  亚里士多德说过:“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学生有了疑问,就会对研究的对象发生兴趣,有了兴趣,学习的积极性就会高涨起来,这样,学习的效果无疑是好的。物理教材的编排,具有极强的逻辑性和因果关系,教师在备课时要努力去挖掘这种关系,通过问题设疑来引入新课。
  如在讲“压强”时,一上课教师首先提出这样的问题:在一块木板上钉上一个钉子,尖端向上,再把一个气球放在钉子尖端上,在气球上放一块木板,并放上一个砝码,气球会怎么样?怎么钉钉子才能不扎破气球呢?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就被这个“可怕”而又有趣的悬念吸引住了,在大家议论纷纷,情绪高涨时,教师一转话题:“今天我们学习新知识后,同学们就能找出合理的方法”,从而引入新课。
  用这样的方法引入新课,可谓是一举两得,即达到了引入新课的目的,又提出了本节课所要研究的内容,使学生明确教学内容,易使教学目标顺利达成。
  5 利用学生错误的生活经历,设错置疑来引入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有一些经历,产生了一些错误的“看法”,这些看法也许会影响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学习,利用这些错误的“看法”引入课题,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将使学生彻底纠正自己的错误,获得正确的物理知识。例如:教“物件浮与沉”时,问学生:什么样的物体会浮在水面,学生认为“重的物体会沉,轻的物体会浮”,可以取一大块木块和一小块石块,木块比石块重,但木块浮起来,石块沉下去;也有学生认为“密度大的物体沉,密度小的物体浮”,可取一无盖空心金属盒,放在水面,铁盒漂浮,侧放浸入水中,则下沉,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的答案:物体的浮沉取决于它所受的重力和浮力的大小关系。这样学生可以通过学习,知道自己过去有些“经历”不见得都正确,对新的、正确的知识有深刻的认识,从而认识到学物理的重要性。
  《物理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主动求知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获得所必需的物理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能得到发展。”新课的引入,作为一堂课的首要环节,让学生对一堂课产生良好的第一印象,无疑是这堂课成功的关键一步。因此,如何引入新课是值得每一位教师深思和研究的。当然,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学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而这种艺术没有固定的模式可循,它要求教师匠心独运,因势利导地创造良好的教学气氛,以不断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样学生学起来就更加感觉有趣,课堂教学效果自然也就容易达到理想的境界了。
  参考文献
  [1] 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 初中物理教师教学用书[S].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其他文献
通过指导学生选题、调研、方案构思、图纸表现等来让学生清晰理解设计路线。利用厦门湖边社区改造设计这一具有概念性和研讨性质的项目,敦促学生着眼于设计现状的基本问题,通
以多巴胺改性的聚丙烯酸(PAA-dopa)和聚乙烯基吡咯烷酮(PVPON)为组装物,在氢键作用下,通过层层组装技术成功制备了PVPON/PAA-dopa薄膜。其中,PAA-dopa和PVPON分别作为氢键给
以1,6-二溴己烷(A)和1,10-二溴癸烷(B)为共缩聚单体,按不同摩尔配比与4,4'-二羟基氧化偶氮苯经相转移催化共聚醚化反应,合成了一系列主链上含有氧化偶氮苯介晶基元的共聚醚,它们均有好的液晶性,其取向
摘 要:基于文献回顾,从韵律的角度研究非礼貌言语行为的文献数量极为有限。本文以Culpeper提出的非礼貌策略为理论基础,筛选出江苏省大型相亲类节目《非诚勿扰》中具有冲突性的男女嘉宾对话,利用cool edit和Praat语音软件将音频转换成韵律图像,分析得出韵律与非礼貌之间的动态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冲突性语境下,会话双方可以通过韵律特征的变化表达非礼貌的意图。  关键词:非礼貌策略 韵律特征
在织物绒毛的自动检测中,深度信息是使毛球与织物表面分离的关键信息。基于"显微光学切片"的思想,通过显微镜采集织物表层的同轴序列多焦面图像,并利用聚焦程度获取织物表层各点的深度信息。将序列图层经去噪平滑处理之后,沿图层深度方向搜索各平面点(x,y)的成像最清晰位置z,投影至灰度空间之后建立织物表面及绒毛的深度图像。提出了新的清晰度评价标准——基于自适应区域选择的梯度方差算法,并将此方法与3种传统清晰
制造设备间的广泛互联、互操作是制造领域实现广泛物联的重要前提.对数控系统进行实时监测,收集数控系统加工参数、刀具几何参数、零件质量检测等异构数据,进行有效地关联监
随着社会的发展,高等学校面临来自各方面的挑战和竞争,高校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如何管好、用好各项资金,充分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益,促进高等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不断提高高校
设计仿真并实验验证了一种加载高介电薄层的宽带频率选择表面吸波材料,该吸波材料由FR4介质板、电阻损耗型频率选择表面、聚氨酯泡沫和金属背板组成.仿真结果表明,该吸波材料
从1982年至1986年,中共中央连续发了5个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一号文件,确立并巩固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成为我国农村改革迅速推进的强大动力.
开发随机排列的模拟非织造材料表面及截面生成程序,针对3种不同的纤维直径,生成非织造材料表面及截面的纤维结构分布,并采用计算机软件分别计算其分形维数和填充率.通过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