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资本主义,一个充满争议的概念和现实。尽管专著和论文已如汗牛充栋,人们对资本主义的定义、历史和未来,仍充满激情地交锋辩论,至今无法达成共识。科卡教授的《资本主义简史》(下称《简史》)以不到10万字的篇幅,处理这样一个宏大的题目,不能不说是异常艰巨的自我挑战。
资本主义是人类经济史上的第二次大飞跃,第一次飞跃发生在约1万年前的两河流域,定居农业开启了人类文明。第二次飞跃出现在英格兰,以17世纪下半叶的工业革命为其标志。虽然资本主义来到这个世界较工业革命早的多,但只有在工业革命之后,资本主义才渗透到经济的几乎所有领域中,成为普遍的和占据主导地位的经济形态。
《简史》引用经典作家的研究结果定义资本主义。在前所未有的技术和财富创造能力背后,马克思看到人类生而有之的贪婪本性。资本主义制度使致富的欲望和才干得以发挥到极致,利润驱使下的资本家压迫和剥削劳工阶层,资本主义因而被置于天然的道德洼地。德国社会学家韦伯坚持价值中性的分析,强调宗教改革对于资本主义的精神解放作用,摆脱了封建束缚的经济理性促进了资本积累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推广。熊彼特视创新为资本主义的最根本特征,而列宁和法国的经济史学家布罗代尔则认为,借助政治权力的垄断才是资本主义的真谛所在。每一位经典作家在他的浮雕作品上刻画出资本主义的一个侧面,读者需要也只有从这些不同的侧面才能把握资本主义的实质。
与道德含义上的分歧形成对照,学者们接近一致地将资本主义无休止的创新归因于私有產权的强大激励,以及私有产权为基础的自由市场经济的效率。在超额利润的诱惑下,资本主义变成了一架创新的永动机。超额利润的意义不再局限于个人和家族奢华生活的享受,而在于满足创新的巨大资金需求,承担创新的巨大风险。
企业唯有持续不断地创新,才能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逃脱被淘汰的厄运,诚如熊彼特所论述的,创新不是一项可有可无的业务,而是关系到企业生死盛衰的头等大事。
从早期的远洋贸易、工业时代的铁路与石油,到科技时代的研究与开发,超额利润的获取充满了风险。投资和产品出售之间存在着时间差,冒险家无时不在高度不确定性的煎熬之中,如果远洋船只被暴风雨摧毁,倘若地下打不出石油,或者新产品不被市场接受,暴利预期等来的将是惨重的损失。
高风险要有高回报补偿,与其他经济形态不同,资本主义的特点是纯粹为利润而非消费和物质财富的积累而经营,用钱生钱,钱不仅是手段,也成为了目的,“为伊消得人憔悴”,必要时甚至可以赌上身家性命。
超额利润来自垄断,熊彼特赞扬市场上的“自然”垄断,视其为创新必需的引擎和孵化器,布罗代尔则抨击官商勾结的人为垄断。发达市场经济的历史似乎支持了熊彼特的垄断必要论,而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的经历证明布罗代尔的担忧并未过时。
私人产权和自由市场为资本主义所必需,这两个要素也早已出现,为什么现代工商文明迟至18世纪下半叶方在英格兰开花结果?
根据韦伯的研究,经过16世纪的宗教改革,资本主义的精髓——个人主义的经济理性逐渐在西欧成为主流,士农工商的社会层级逐渐瓦解,商人在松动和衰败的封建结构中崛起。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诺斯从另一角度进行了考察。在他看来,17世纪的政治革命创造了新生态环境,在法治化的私人产权保护下,商人的理性经营指向了资本积累、技术与组织创新,即美国经济学家奥尔森所说的“创富型资本主义”。
中国古代商人同样具有经济理性,盈利冲动引导他们将资源投入维护与官府的关系,滋生“寻租或分利型资本主义”。不论创富还是分利,经济理性永远选择阻力和成本最小的道路,政治制度往往成为十字路口上资源流向的指挥灯。资本主义的大规模拓展离不开政治变革,诺斯的见解应该说较韦伯深刻。
如果商业资本主义和金融资本主义还依赖家族的遗产和荫庇的话,上个世纪的工业大亨和当代的技术新贵很少出自商贾世家,他们自己的人力资本,也许还有运气,是决定事业成败的关键。石油巨头洛克菲勒从学徒干起,科技奇才乔布斯出生即遭遗弃,养父母是蓝领工人。不仅富贵可自寒门出,同样值得注意的是,资本家的后代往往风光不再,快速更新的技术令父辈的辉煌企业转眼间变为明日黄花。
“富不过三代”是资本家的失败,却是资本主义的成功。产品、技能、知识、思想都可转化为资本,“不要说我们一无所有”,每个人都可以做自己的主人。创新和创业不问出身,只要具备增值潜力就可走上资本的神坛。
即便不符合人类梦想却永远无法达到“绝对公平”,相对于其他形态,资本主义提供了很高的社会垂直流动性,下可上,上亦可下。社会出现阶层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阶层的固化。机会在任何社会都不可能完全均等,只要幸运之神青睐财富创造者,实现社会成员的多赢或共赢就有了可能。
经典作家们高度评价资本主义的创造力,却倾向于低估它的自我调节和自我纠正能力。一定程度上,社会流动性和开放性弱化了被预言要摧毁资本主义的阶级斗争;韦伯担心的官僚化管理的蔓延和由此而来的停滞主要限于公共部门;让熊彼特对未来感到悲观的创新力衰竭没有发生。像一辆左右摇晃的自行车,在反复的失衡和再平衡中,资本主义继续书写它虽不光彩却不失精彩的故事,眼下仍没有停笔的征兆。
从诞生的那一天起,资本主义的成长就伴随着对它尖锐而严厉的批判。
如果说第一次大飞跃在悠长的岁月中缓慢而自然地完成,第二次大飞跃则如疾风暴雨,仅用一两代人的时间就给古老的文明带来地覆天翻的变化,经济理性颠覆了传统社会的价值与道德。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将人从家庭、村社、宗族等农业社会的共同体中剥离出来,将原本“作为目的的人”(康德)像物件般地抛到市场上,转化为经济理性的工具。他/她现在像一粒沙、一颗尘,孤立无援,只身游荡在陌生的现实中,面对难以预测的未来,失去原有共同体中的温暖和安全感。虽然他/她获得了空前的个人自由,代价却是空前的寂寞与失落。生计的困苦化作对资本贪婪的憎恨,精神的折磨激发了对价值和道德泯灭的愤怒指责。 资本家比前现代的封建地主或专制的皇帝更为贪婪吗?表面上看或许如此,论内在动因却难分仲伯。传统社会之所以披着一层“温情脉脉的面纱”(马克思),是因为在庄园的小共同体内,主人若压榨过烈会引起农奴的怠工、逃亡甚至暴动。资本主义的雇佣关系则使企业主可以轻易解雇不满的工人,从市场上另行招聘替代劳力。剥削手段的不同而非人性善恶决定剥削的程度,与其诉诸道德,不如从制度上加强劳工的市场谈判地位。
资本主义的确提出了与传统相异的道德标准——就像人类从狩猎时代进入农耕文明时那样。道德是历史的和不断变化的,新旧道德发生冲突不足为怪,真正难以回应的是资本主义对社会价值的冲击。是否存在绝对的和亘古不变的价值?資本主义的价值观与人类文明的绝对价值相互矛盾吗?资本主义必须以共同的价值为基础吗?资本主义的物质文明进步是否足以抵消人们在转型期付出的精神代价?
学术界为这些问题苦恼之时,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公众做了权衡,他们希望改进而不是更换这个制度,特别是在它的替代方案——计划经济于上世纪晚期退出历史舞台之后。
在一些西方知识精英眼中,若想改进资本主义,抑制资本对自由的压迫,提高国家能力是必要的前提,科卡教授在书中也分析了国家和资本主义的关系。
资本和强制这两大现代社会的支配性力量固然可以相互制约,两者并不处在对等的位置上,资本是竞争性的,而国家强制力是天然垄断。诚然,资本始终追求垄断地位以获得超额利润,但它只能满足于局部的和暂时的垄断,因为资本赖以生存的市场是开放的,随时有“野蛮人”闯进来分食利润。无论市场份额多大,现有的垄断性企业(例如苹果公司)必须开发出新的产品,形成新的、暂时的垄断,以保住超额利润,正是资本的这种垄断—竞争机制产生了源源不断的创新。国家没有也不可能有竞争对手,独家垄断的强制力对个人的支配强度远超彼此竞争的资本。
《简史》中的国家像在国际学术界的很多地方一样,例如弗朗西斯·福山的流行作品那里,被处理为一个空洞的幽灵,没有一个生物学的大脑,却有思维和行动的能力,获得了起码是某种程度的自主性。借助它,偏爱完美的学者重新设计资本主义,并臆想他们高瞻远瞩的方案将被平庸公众怀着感恩的心情接受。
坦率地讲,马克思主义的国家观比这些乌托邦更接近现实,国家绝非独立的终极行动人。具有思维和决策能力的博弈各方既争夺对国家机器的影响,通过法律和政策的制定保护各自的利益,也利用国家机器维护共同的利益,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经济秩序和社会的稳定。
《简史》以极精炼的语言,介绍了资本主义几百年的发展史、它对人类文明的贡献以及带来的苦难,相信这本大家写的小书将为读者提供考察资本主义的启发性视角,并有助于人们深入思考当今世界所面临的价值和道德问题。
(本文摘自该书序言,略有删节)
资本主义是人类经济史上的第二次大飞跃,第一次飞跃发生在约1万年前的两河流域,定居农业开启了人类文明。第二次飞跃出现在英格兰,以17世纪下半叶的工业革命为其标志。虽然资本主义来到这个世界较工业革命早的多,但只有在工业革命之后,资本主义才渗透到经济的几乎所有领域中,成为普遍的和占据主导地位的经济形态。
《简史》引用经典作家的研究结果定义资本主义。在前所未有的技术和财富创造能力背后,马克思看到人类生而有之的贪婪本性。资本主义制度使致富的欲望和才干得以发挥到极致,利润驱使下的资本家压迫和剥削劳工阶层,资本主义因而被置于天然的道德洼地。德国社会学家韦伯坚持价值中性的分析,强调宗教改革对于资本主义的精神解放作用,摆脱了封建束缚的经济理性促进了资本积累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推广。熊彼特视创新为资本主义的最根本特征,而列宁和法国的经济史学家布罗代尔则认为,借助政治权力的垄断才是资本主义的真谛所在。每一位经典作家在他的浮雕作品上刻画出资本主义的一个侧面,读者需要也只有从这些不同的侧面才能把握资本主义的实质。
与道德含义上的分歧形成对照,学者们接近一致地将资本主义无休止的创新归因于私有產权的强大激励,以及私有产权为基础的自由市场经济的效率。在超额利润的诱惑下,资本主义变成了一架创新的永动机。超额利润的意义不再局限于个人和家族奢华生活的享受,而在于满足创新的巨大资金需求,承担创新的巨大风险。
企业唯有持续不断地创新,才能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逃脱被淘汰的厄运,诚如熊彼特所论述的,创新不是一项可有可无的业务,而是关系到企业生死盛衰的头等大事。
从早期的远洋贸易、工业时代的铁路与石油,到科技时代的研究与开发,超额利润的获取充满了风险。投资和产品出售之间存在着时间差,冒险家无时不在高度不确定性的煎熬之中,如果远洋船只被暴风雨摧毁,倘若地下打不出石油,或者新产品不被市场接受,暴利预期等来的将是惨重的损失。
高风险要有高回报补偿,与其他经济形态不同,资本主义的特点是纯粹为利润而非消费和物质财富的积累而经营,用钱生钱,钱不仅是手段,也成为了目的,“为伊消得人憔悴”,必要时甚至可以赌上身家性命。
超额利润来自垄断,熊彼特赞扬市场上的“自然”垄断,视其为创新必需的引擎和孵化器,布罗代尔则抨击官商勾结的人为垄断。发达市场经济的历史似乎支持了熊彼特的垄断必要论,而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的经历证明布罗代尔的担忧并未过时。
私人产权和自由市场为资本主义所必需,这两个要素也早已出现,为什么现代工商文明迟至18世纪下半叶方在英格兰开花结果?
根据韦伯的研究,经过16世纪的宗教改革,资本主义的精髓——个人主义的经济理性逐渐在西欧成为主流,士农工商的社会层级逐渐瓦解,商人在松动和衰败的封建结构中崛起。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诺斯从另一角度进行了考察。在他看来,17世纪的政治革命创造了新生态环境,在法治化的私人产权保护下,商人的理性经营指向了资本积累、技术与组织创新,即美国经济学家奥尔森所说的“创富型资本主义”。
中国古代商人同样具有经济理性,盈利冲动引导他们将资源投入维护与官府的关系,滋生“寻租或分利型资本主义”。不论创富还是分利,经济理性永远选择阻力和成本最小的道路,政治制度往往成为十字路口上资源流向的指挥灯。资本主义的大规模拓展离不开政治变革,诺斯的见解应该说较韦伯深刻。
如果商业资本主义和金融资本主义还依赖家族的遗产和荫庇的话,上个世纪的工业大亨和当代的技术新贵很少出自商贾世家,他们自己的人力资本,也许还有运气,是决定事业成败的关键。石油巨头洛克菲勒从学徒干起,科技奇才乔布斯出生即遭遗弃,养父母是蓝领工人。不仅富贵可自寒门出,同样值得注意的是,资本家的后代往往风光不再,快速更新的技术令父辈的辉煌企业转眼间变为明日黄花。
“富不过三代”是资本家的失败,却是资本主义的成功。产品、技能、知识、思想都可转化为资本,“不要说我们一无所有”,每个人都可以做自己的主人。创新和创业不问出身,只要具备增值潜力就可走上资本的神坛。
即便不符合人类梦想却永远无法达到“绝对公平”,相对于其他形态,资本主义提供了很高的社会垂直流动性,下可上,上亦可下。社会出现阶层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阶层的固化。机会在任何社会都不可能完全均等,只要幸运之神青睐财富创造者,实现社会成员的多赢或共赢就有了可能。
经典作家们高度评价资本主义的创造力,却倾向于低估它的自我调节和自我纠正能力。一定程度上,社会流动性和开放性弱化了被预言要摧毁资本主义的阶级斗争;韦伯担心的官僚化管理的蔓延和由此而来的停滞主要限于公共部门;让熊彼特对未来感到悲观的创新力衰竭没有发生。像一辆左右摇晃的自行车,在反复的失衡和再平衡中,资本主义继续书写它虽不光彩却不失精彩的故事,眼下仍没有停笔的征兆。
从诞生的那一天起,资本主义的成长就伴随着对它尖锐而严厉的批判。
如果说第一次大飞跃在悠长的岁月中缓慢而自然地完成,第二次大飞跃则如疾风暴雨,仅用一两代人的时间就给古老的文明带来地覆天翻的变化,经济理性颠覆了传统社会的价值与道德。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将人从家庭、村社、宗族等农业社会的共同体中剥离出来,将原本“作为目的的人”(康德)像物件般地抛到市场上,转化为经济理性的工具。他/她现在像一粒沙、一颗尘,孤立无援,只身游荡在陌生的现实中,面对难以预测的未来,失去原有共同体中的温暖和安全感。虽然他/她获得了空前的个人自由,代价却是空前的寂寞与失落。生计的困苦化作对资本贪婪的憎恨,精神的折磨激发了对价值和道德泯灭的愤怒指责。 资本家比前现代的封建地主或专制的皇帝更为贪婪吗?表面上看或许如此,论内在动因却难分仲伯。传统社会之所以披着一层“温情脉脉的面纱”(马克思),是因为在庄园的小共同体内,主人若压榨过烈会引起农奴的怠工、逃亡甚至暴动。资本主义的雇佣关系则使企业主可以轻易解雇不满的工人,从市场上另行招聘替代劳力。剥削手段的不同而非人性善恶决定剥削的程度,与其诉诸道德,不如从制度上加强劳工的市场谈判地位。
资本主义的确提出了与传统相异的道德标准——就像人类从狩猎时代进入农耕文明时那样。道德是历史的和不断变化的,新旧道德发生冲突不足为怪,真正难以回应的是资本主义对社会价值的冲击。是否存在绝对的和亘古不变的价值?資本主义的价值观与人类文明的绝对价值相互矛盾吗?资本主义必须以共同的价值为基础吗?资本主义的物质文明进步是否足以抵消人们在转型期付出的精神代价?
学术界为这些问题苦恼之时,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公众做了权衡,他们希望改进而不是更换这个制度,特别是在它的替代方案——计划经济于上世纪晚期退出历史舞台之后。
在一些西方知识精英眼中,若想改进资本主义,抑制资本对自由的压迫,提高国家能力是必要的前提,科卡教授在书中也分析了国家和资本主义的关系。
资本和强制这两大现代社会的支配性力量固然可以相互制约,两者并不处在对等的位置上,资本是竞争性的,而国家强制力是天然垄断。诚然,资本始终追求垄断地位以获得超额利润,但它只能满足于局部的和暂时的垄断,因为资本赖以生存的市场是开放的,随时有“野蛮人”闯进来分食利润。无论市场份额多大,现有的垄断性企业(例如苹果公司)必须开发出新的产品,形成新的、暂时的垄断,以保住超额利润,正是资本的这种垄断—竞争机制产生了源源不断的创新。国家没有也不可能有竞争对手,独家垄断的强制力对个人的支配强度远超彼此竞争的资本。
《简史》中的国家像在国际学术界的很多地方一样,例如弗朗西斯·福山的流行作品那里,被处理为一个空洞的幽灵,没有一个生物学的大脑,却有思维和行动的能力,获得了起码是某种程度的自主性。借助它,偏爱完美的学者重新设计资本主义,并臆想他们高瞻远瞩的方案将被平庸公众怀着感恩的心情接受。
坦率地讲,马克思主义的国家观比这些乌托邦更接近现实,国家绝非独立的终极行动人。具有思维和决策能力的博弈各方既争夺对国家机器的影响,通过法律和政策的制定保护各自的利益,也利用国家机器维护共同的利益,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经济秩序和社会的稳定。
《简史》以极精炼的语言,介绍了资本主义几百年的发展史、它对人类文明的贡献以及带来的苦难,相信这本大家写的小书将为读者提供考察资本主义的启发性视角,并有助于人们深入思考当今世界所面临的价值和道德问题。
(本文摘自该书序言,略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