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正义视角下的城市更新治理模式比较研究

来源 :住宅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dgbh54g45g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章以广州市恩宁路、杨箕村、琶洲村的城市更新为例,通过比较三者不同治理模式下的治理过程和治理效果,从空间正义的视角分析影响治理实效和“不正义”空间产生的原因,揭示公众话语权在社会治理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并提出可以通过保障公众话语权、提供表达公众话语权的正规途径、完善和细化公众话语权的表达内容,结合智慧治理的手段,来改善我国城市更新现有治理模式,以实现城市更新对空间正义的价值诉求。
其他文献
采用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EDC)和N-羟基琥珀酰亚胺(NHS)对海藻酸钠进行改性并制备了海藻酸钠基p H响应性聚合物胶束(以下简称聚合物胶束),分析了EDC/NHS改性前后海藻酸钠的红外光谱(FT-IR)、临界胶束浓度(CMC)、粒径和Zeta电位;利用反溶剂重结晶法将疏水药物金雀异黄酮包裹于聚合物胶束中,并对载药聚合物胶束的包封率、载药量和pH响应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经EDC/NHS改性后的海藻酸钠可在水中形成聚合物胶束,其CMC为0.041 mg/mL;当聚合物胶束与
在纤维素纳米结构纸(CNP)制备过程中,用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和锂藻土(Laponite)作为分散剂,以降低纤维素纳米纤维(CNF)分散体的黏度,提高其脱水速度,避免CNF的絮聚。结果表明,相比未添加PVP和锂藻土的CNP,添加0.4%(相对于CNF绝干质量,下同) PVP和0.3%锂藻土的CNP的脱水时间从135 min减少到48 min,透明度从82.0%提高到90.3%,同时密度降低了63.6%,平均粗糙度(Ra)和均方根粗糙度(Rq)分别降低了69.7%和69.1%。
当代社会的时空压缩特征及由此产生的人居环境问题,使景观设计与空间营造逐渐关注对差异要素的显现,从而形成时空感知的碎片化和分裂状态。也因此,当代景观设计价值观与策略建构开始关注如何尊重多元与异质实现共享共存,使多维度场地原貌形成多元特质,呈现日常生活性与构建情感场域,以不确定性塑造流动地表,以此关注人与景观空间的亲密关系与多元需求。这一趋势也使当代景观设计呈现新的社会属性:作为多维综合体整合城市空间,以激活媒介重组剩余空间,利用多重编码传递文化价值。本文提出基于“差异显现”的景观时空建构设想,应对当代人居环
以碱木质素为原料、不同表面活性剂溶液为溶剂,通过自组装法制备微/纳米木质素,初步探讨了在不同表面活性剂溶液条件下制备微/纳米木质素的最佳pH值、温度和木质素添加量。通过纳米粒度和Zeta电位测定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对制得的微/纳米木质素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制备的微/纳米木质素平均粒径可达94.7 nm。将制得的微/纳米木质素添加到市售面霜中,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其吸光度与透过率发现,添加微/纳米木质素的面霜吸光度明显提高,透过率显著下降,具有良好的紫外线防护能
期刊
本文是“现代性的意象”系列研究的第三部分.通过将“抽象”议题凝聚前文研究中对现代性十个术语的话语分析,本文聚焦讨论欧洲现代建筑“为什么”以及“如何”走向“抽象化”
采用高温固相反应法,通过控制温度制备了粒径为20 μm及30μm的YAG∶ Ce3+荧光粉,对制备出的荧光粉进行微观形貌表征,表明烧结温度越高,荧光粉粒径越粗,表面缺陷越少,结晶度
采用KOH、ZnCl2,H3PO4种活化剂活化蔗渣,制得了微孔型活性炭KAC、微介孔型活性炭ZAC和兼具微介大孔型活性炭PAC,并对这3种活性炭进行理化性能分析。结果表明,3种活化剂处理可实现蔗渣基活性炭孔结构的调控;3种活性炭主要含有C、H、N和O元素,其中C和O元素含量最多,且均含有不同量的C=C、C—C和C=O官能团;3种活性炭中,ZAC孔体积最大,达0.65 cm3/g,其石墨化程度也最高;ZAC在三电极体系的
以碱木质素、硝酸锌、硝酸铁为原料,制得碱木质素磁性介孔活性炭(LMAC),通过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振动样品磁强计(VSM)等对LMAC的性能结构进行表征,并且研究了其对废水中苯胺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所制得的LMAC BET比表面积为254.6 m2/g,孔径分布范围在2~50 nm之间;LMAC饱和磁化强度为24.64 emu/g,表现出良好磁性能,易于回收利用;在pH值为3、吸附时间为100 min的条件下,LMAC对废水中苯胺的吸附容量为53.68 mg/g;LMA
为研究积分球系统和分布光度计系统测量光通量的差异以及造成差异的影响因素,本文以LED筒灯为对象,采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实验。首先,简要介绍两套系统的测量原理。接着,描述样品的选择和实验过程。然后,分析两套系统的测量不确定度。最后,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灯具尺寸越大,光束角越小,两套系统测得的光通量差异越大,而色温对光通量差异的影响并不明显。即灯具在两套系统之间测量的光通量差异与灯具的尺寸和光束角有关而与色温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