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情境 升情感

来源 :学生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klyzh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新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课程目标,在初中美术新课程教学中尤为重要。情感培养是初中美术新课程教学的主要特征,贯穿在初中美术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因为“情”是艺术的灵魂,美术是人类情感的温床,美术教学能够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审美享受,进而提升他们的情感,陶冶美好的情操。我试着从以下情境的三个方面就如何培养学生的情感进行阐述。
  一、以人为本,创造宽松的情境,打开情感闸门
  1.平等对待。我充分利用新学期的第一节课,给学生奠定下“感情基础”,留下愉快的“见面礼”。当我第一次走进课堂时,首先,要求自己衣着整洁,保持良好的情绪,面带亲切的微笑,平易近人。其次,面对首次接触的学生,我落落大方地介绍自己的名字,以工整的板书尽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赢得学生由衷的赞叹,不知不觉在学生心灵埋下了美好的印象,拉近了与学生的情感,学生很快觉得你是老师,又是他们的朋友,为今后美术教学作好铺垫。
  2.尊重个性。当前新课程理念是对学生进行一种真正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美术教学更是一门具有极强的人情味的活动。我在教学中,以人为本,树立“学生中心观”,把学生看成是一个个具有思想、意识、情感、欲望、需求以及各种能力的活生生的人,尊重他们的个性发展。适时转变角色,当好学生的组织者和导演。多从学生的心理和生理需求出发,激发学生内驱力。我会经常走下神圣的讲坛,与学生展开开放、自由、民主的对话,努力创造一种融洽、宽松的课堂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课堂上畅所欲言,打开情感闸门。
  二、新奇导入,创设和谐气氛,加强情意交流
  美术课导入新课的方法有多种多样,但必须根据教学内容,课型特点、对象、环境来确定导入方式,一节美术课的好坏,主要在“导”字上下功夫,所以,在导入新课的过程中,要尽量的生动有趣,富有启发性,以引起学生的新奇感和求知欲。
  1.由问引出课题。问题是进行创造活动的原动力,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关键。如在《装饰画》一课中,我先在黑板上贴上一整张大画纸,在上面边讲边画,出现了一个头戴草帽、手套小钵,一手在喂食的村妇。我说:“这是一个乡村养鸡场,但是里面一只鸡都没有怎么办?”学生说:“我们每个学生画一个,放在上面就成了。”于是,我就要求学生每人画出一只与众不同的,特别美丽的鸡,放在养鸡场里。于是,学生在这一特定的情境中,愉悦地把知识技能转化为创造的动力,画出了没有一只相同的许多鸡来,当把各自的鸡粘贴在一起后,一幅“养鸡场”的热闹画面就展现在大家面前,让对学生作业,于是开始以点带画进入下一环节,讲明装饰画的特点等。
  2.由实验导入新课。因为美术教学中,须以直观的形式来向大家展示,而语言有时是无以表达的,采用这种方法,增强了语言的说服力;同时学生的好奇心强,喜欢观察哪些生动,尚未认识的现象,刚好以一个直观有趣的实验导入新课,会激发学生的兴趣。
  三、课堂激趣,创设快乐气氛,引导学生全情投入
  美术是视觉艺术,需要通过视觉形象来获取信息,初中生容易对具体可感的生动形象产生美感。在一个充满压抑和严肃的课程中,学生是发挥不了自己的潜力的。我深刻体会到学生的不快乐和快乐,学生快乐时,他愿意论,愿意动,也愿意和你谈话,愿意动手写和画。这就要求老师创设合适的情境,根据教学内容,知识点,学生情况,营造适合的氛围,让学生全情投入到学科知识的学习中去。
  1.巧用多媒体,生动有趣。多媒体将多样化的教学媒体引入美术课堂,融形、色、光、声为一体,刺激学生的感官,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来参与感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重复的魔力》一课,讲述显得复杂而深奥,我给学生播放奥运会开幕上的《击缶》,《活字印刷》,威武雄壮的阅兵式等视频,学生直观的感受到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巨大的心灵震撼,告诉他们这就是重复产生的巨大魔力,这样给学生分析,既形象又直观。而过程示范也是在美术技能教学中最常见也最有效的方法,美术教学中有许多难以表述的东西,看过示范形象便能直观地解决问题。比如,中国画教学,毛笔和宣纸性能的掌握,需要教师反复示范,学生通过反复实践训练才能领悟其法。如果没有示范,任凭你任何精讲细练,学生也很难了解笔、墨在宣纸上的微妙变化。
  2.生活实践,展现真实情境。构建开放的生活情境,让学生联系生活与美术,增强学习美术的兴趣,同时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艺术来源于生活,通过创设情境,将学生的生活与所学内容沟通起来,打开学生的生活库藏。
  在美术日常教学中,无论是欣赏一件美术作品,还是用造型去表现一个场景或主题,往往都要联系到学生的实际生活。如在《物品上的花廊》这一课,让学生看花,赏花,闻花,体验花的美,再找出物品上的花卉图案,观摩赏,再到用花去装饰物品,学生通过实践,体验创作的成功与快乐。
  在初中的美术教学中,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和设备,创设一定的情境氛围,有利于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体会美、感知美、追求美而最终创造美,促使其认知能力和心理品质及道德的共同发展,培养其健康的审美能力和良好的品德情操,才能取得完满的教学效果。
其他文献
道德教育是全民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一环,道德教育要融入青少年教育工作中,加强道德教育的针对性、时代性、现实性。共青团、少先队组织是党开展青少年群众工作的重要力量,在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中肩负着重要职责。近年来,西固团区委、西固少工委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工作部署,始终把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放在突出重要的工作位置,抢抓机遇、开拓创新、努力探索,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
期刊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另一种反映形式,即人对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的反映。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对世界的认识,人生观的树立等,是通过自身的情感体验而实现的。因此情感是人的成长过程中重要的非智力因素。但情感的触发不是主观需要,而是客观事物本身。情感教学就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重视教学环境的情感渲染,以自身的人格魅力、高度的热情、充满期望的态度影响学生,使师生感情交融,并利用客观事物激发学生情感,发挥情感
期刊
【摘 要】兴趣是人们从事某项活动的重要推力。语文教学应采用生动幽默的、富有激情的和富有诗意的语言激趣;采用合适的导语和轻松愉快的民主课堂激趣;注重课内教学和课外环境激趣。在语文教学中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激趣”,从而有效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关键词】素质教育;激趣;语文课堂效率    兴趣是人们从事某项活动的重要推动力。中学生的意志控制能力较之成年人显欠缺,往往需要兴趣的引导、启发和点拨才能形成稳定
期刊
课文(教材上的文章),是培养学生阅读技能,提高阅读能力的最基本的 “起步篇”,完成阅读教学任务的“保底线”。但学生对课文假阅读的现象已是非常普遍。据调查,不依凭教参教辅,能裸读(独立阅读)的,竟无一人。课文学习给学生的印象就是:唯一的答案已经存在,学习所要做的就是将答案从教参或教师那里吸收,然后在考试中准确无误地还原。  学生迷恋于教参,将自我尘封在教参的唯一之中,迷失在教参的结论与分析中,最终丧
期刊
上完《语文》八年级下册教材后,我总在想,从教近二十年,使用过几套语文教材,感觉每一本语文课本能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能从不同角度折射我们的民族文化,引导学生更好地提高语文学习水平,增强语文素养,让我们走进了一个神圣的文化殿堂,走进了一个更为宽广的语文世界。正因为如此,我感觉,我们在教学中,如果能更好地理解编者用意,尊重作者和作品,立足文本,善待文本,那么一定能更好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那么该如何
期刊
“万事开头难”,苏联作家高尔基在谈创作时曾说过:“开头第一句话是最难的,好像音乐定调一样,往往要费好长时间才能找到它。”其实,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怎样导入新课,让学生迅速地进入情境,以极高的兴致投入到课堂学习,也应是我们语文老师的应特别关注的问题。语文课的导语,应像一块巨大的磁铁一样,牢牢地吸引学生,真正做到牵一发布动全身。  导语的设计因文体不同、教师个性差异等原因,其设计和运用也是各有不同的,
期刊
亲情看似平凡,实则孕育着伟大。古人云:“至乐无如读书,至要无如教子。” 可见,在素有礼仪之邦誉称的我国,教育好孩子是何等重要。  语文,因其独特的性质和作用,对学生具有独特的德育和美育功能。而亲情教育则是发挥这一功能的最佳方式。  亲情教育以与学生关系的密切程度为起点,进而推己及人,使学生在美的熏陶感染中获得健康的审美感受,逐步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和良好的道德思想品质,从而达到既教书又育人的目的。  
期刊
【案例描述】  《口腔内的化学性消化》实验是七年级下非常重要的探究实验,该实验的基本步骤如下表所示:  在实际上课过程中,却出现了与我预设不一样的情景。课上同学们饶有兴趣地进行着实验,突然第2小组的同学喊到:“老师,我们A、B两试管怎么都变蓝啦?”,还没等我反应,第5小组的同学也喊起来,同学们愣住了。看着同学们失望的表情,我也假装“发懵”,说道:“老师也不清楚这是怎么了,你们先别急,好好研究研究,
期刊
教育改革家魏书生说过:“兴趣像柴,既可点燃,也可捣毁。”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兴趣是一个人倾向于认识、研究获得某种知识的心理特征,是可以推动人们求知的一种内在力量。因此,兴趣是点燃智慧的火花,是探索知识的动力。所以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享受学习的乐趣,优化历史课堂教学质量,是我们每一个历史教师值得深思的问题。  一、新颖独特的导入,激发学生渴望求知的心理  导入语就像演
期刊
高中教育新课程改革浪潮滚滚涌来,通过参加培训,使我深刻认识到了崭新的课程理念,即: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注重共同基础,体现选择性;体现课程的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注重自主学习,倡导教学方式多样化;更新评价观念,提倡评价方式多元化,促进学生可持续全面发展。  参加高中新课程培训后,我猛然发现:教师必须尽快地从传统的角色中走出来,成为新课标的研究者、实践者和创造者;必须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