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艺术领域将“感受与欣赏、表现与创造”规定为幼儿学习与发展的两个最基本和最重要内容。音乐欣赏是艺术感受与欣赏、表现与创造的重要载体,是幼儿园音乐教育的内容。为了探索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音乐感受与欣赏、表现与创造的方法和策略,我们开展了教研活动,现以大班音乐欣赏活动“音乐里的故事”介绍我们的做法和思考。
一、活动设计
设计活动前,我们首先研讨了具有什么特点的音乐比较适合大班幼儿的感受和欣赏,大家一致认为结构简单、情绪明显、形象鲜明,并且具有一定趣味性的乐曲是最为适宜的。由此,我们决定自己创编一首既有情趣又有故事情节的乐曲,用它设计、组织一个大班音乐欣赏活动。
经过进一步研讨,我们选择了幼儿熟知的绘本《母鸡萝丝去散步》作为音乐的故事。《母鸡萝丝去散步》中文字讲述的是母鸡萝丝去散步的故事,而图画则讲述了狐狸追猎母鸡却屡屡受挫的故事。母鸡和狐狸的形象形成了一种非常滑稽的对比,深受幼儿的喜爱。
根据绘本故事的风格和情节,我们选取了两段情绪和节奏特征明显的乐曲:一段是动画片《粉红豹》的主题曲《Pink Panther Theme》,这是一首管弦乐,曲中萨克斯的音色深沉、浑厚,极具表现力,加上乐句最后强音的出现,正好与表现故事悬疑的节奏、富有变化的情节相契合。另一段是美国民歌《稻草中的火鸡》,四四拍轻松愉快的曲风非常符合故事中母鸡悠悠行进的情境。为了适合幼儿的感受和欣赏,我们还根据故事情节对乐曲进行了剪辑,使之结构工整,长度适宜。最后,我们把这首乐曲命名为《音乐里的故事》。
二、两次试教和研讨
大班组集体设计了音乐欣赏活动“音乐里的故事”,由一位教师来试教,然后,全体教师对试教的有关情况进行了研讨(详见下表)。
三、教研感悟
通过对两次活动设计与实施的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我们发现在音乐欣赏活动中,引导幼儿充分感受音乐和创造性表现音乐,一定要做到以下两点。
1.开放多感官通道,让“音”与“趣”相融合
感知觉通道越多,对事物的认知就会越丰富、越全面,这是幼儿认识事物的特点和学习方式。音乐欣赏活动中运用多种感官通道共同参与,可以提高幼儿对音乐作品的感受力和欣赏力。在第二次试教活动中,教师指导幼儿运用听觉(反复倾听音乐,感受音乐的性质和节奏,并逐步深入引导幼儿关注音乐结构、力度的变化等)、视觉(图谱和故事画面)、运动觉(跟随音乐进行动作表现、表演),还有语言(语言描述对故事情节的想象),全方位地帮助幼儿感知和理解音乐,同时也增加了音乐欣赏活动的趣味性。
在音乐欣赏活动中重要的是帮助幼儿在音乐的要素和所要表现的形象之间建立联系。根据幼儿在游戏中学习的特点,教师要设计音乐游戏,把音乐性与趣味性相融合,在游戏中根据音乐的情绪、节奏以及力度的变化,有针对性地引导幼儿想象音乐的形象或意境,进而深入感知、理解和表现音乐。
2.支持个性化表达,让“赏”与“演”相结合
《指南》艺术领域的教育建议之一是“营造安全的心理氛围,让幼儿敢于并乐于表达。如在幼儿自主表达创作的过程中,不做过多干预或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幼儿,在幼儿需要时再给予具体的帮助”。尊重幼儿的艺术表达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头,更要做到在活动中不给幼儿限定框框,让他们自由、充分地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想法,支持他们富有个性地表达和表现。在第二次试教活动中,教师没有在活动开始部分就把音乐里的故事告诉幼儿,而是让幼儿先欣赏乐曲,感受乐曲不同段落的性质和特点,想象与其相符合的音乐形象和情节。然后再提供机会和必要的帮助,让幼儿有创意地把自己头脑中的形象“演”出来。
一、活动设计
设计活动前,我们首先研讨了具有什么特点的音乐比较适合大班幼儿的感受和欣赏,大家一致认为结构简单、情绪明显、形象鲜明,并且具有一定趣味性的乐曲是最为适宜的。由此,我们决定自己创编一首既有情趣又有故事情节的乐曲,用它设计、组织一个大班音乐欣赏活动。
经过进一步研讨,我们选择了幼儿熟知的绘本《母鸡萝丝去散步》作为音乐的故事。《母鸡萝丝去散步》中文字讲述的是母鸡萝丝去散步的故事,而图画则讲述了狐狸追猎母鸡却屡屡受挫的故事。母鸡和狐狸的形象形成了一种非常滑稽的对比,深受幼儿的喜爱。
根据绘本故事的风格和情节,我们选取了两段情绪和节奏特征明显的乐曲:一段是动画片《粉红豹》的主题曲《Pink Panther Theme》,这是一首管弦乐,曲中萨克斯的音色深沉、浑厚,极具表现力,加上乐句最后强音的出现,正好与表现故事悬疑的节奏、富有变化的情节相契合。另一段是美国民歌《稻草中的火鸡》,四四拍轻松愉快的曲风非常符合故事中母鸡悠悠行进的情境。为了适合幼儿的感受和欣赏,我们还根据故事情节对乐曲进行了剪辑,使之结构工整,长度适宜。最后,我们把这首乐曲命名为《音乐里的故事》。
二、两次试教和研讨
大班组集体设计了音乐欣赏活动“音乐里的故事”,由一位教师来试教,然后,全体教师对试教的有关情况进行了研讨(详见下表)。
三、教研感悟
通过对两次活动设计与实施的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我们发现在音乐欣赏活动中,引导幼儿充分感受音乐和创造性表现音乐,一定要做到以下两点。
1.开放多感官通道,让“音”与“趣”相融合
感知觉通道越多,对事物的认知就会越丰富、越全面,这是幼儿认识事物的特点和学习方式。音乐欣赏活动中运用多种感官通道共同参与,可以提高幼儿对音乐作品的感受力和欣赏力。在第二次试教活动中,教师指导幼儿运用听觉(反复倾听音乐,感受音乐的性质和节奏,并逐步深入引导幼儿关注音乐结构、力度的变化等)、视觉(图谱和故事画面)、运动觉(跟随音乐进行动作表现、表演),还有语言(语言描述对故事情节的想象),全方位地帮助幼儿感知和理解音乐,同时也增加了音乐欣赏活动的趣味性。
在音乐欣赏活动中重要的是帮助幼儿在音乐的要素和所要表现的形象之间建立联系。根据幼儿在游戏中学习的特点,教师要设计音乐游戏,把音乐性与趣味性相融合,在游戏中根据音乐的情绪、节奏以及力度的变化,有针对性地引导幼儿想象音乐的形象或意境,进而深入感知、理解和表现音乐。
2.支持个性化表达,让“赏”与“演”相结合
《指南》艺术领域的教育建议之一是“营造安全的心理氛围,让幼儿敢于并乐于表达。如在幼儿自主表达创作的过程中,不做过多干预或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幼儿,在幼儿需要时再给予具体的帮助”。尊重幼儿的艺术表达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头,更要做到在活动中不给幼儿限定框框,让他们自由、充分地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想法,支持他们富有个性地表达和表现。在第二次试教活动中,教师没有在活动开始部分就把音乐里的故事告诉幼儿,而是让幼儿先欣赏乐曲,感受乐曲不同段落的性质和特点,想象与其相符合的音乐形象和情节。然后再提供机会和必要的帮助,让幼儿有创意地把自己头脑中的形象“演”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