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贯彻新《纲要》,有效地推进幼儿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幼教工作者也在积极思考探寻一个着力点。作为这个着力点,绘画教育当之无愧。众所周知,绘画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促进幼儿身心得到全面发展和激发创造能力的有效载体之一。下文主要从三个方面阐述绘画教育:一是绘画教育的必要性;二是绘画教育的方法;三是教育实施过程中的注意点。
关键词 绘画教育 必要性 方法 注意点
一、绘画教育的必要性
在不断进步、飞速发展的二十世纪需要的是头脑敏锐、思路独特同时又是积极进取对社会充满爱心的才现在的幼儿正是二十世纪祖国建设的主力军他们身心的全面发展是异常重要的。
要想促进幼儿身心的全面发展,就必须重视对幼儿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如何培养幼儿的非智力能力呢?这时首推绘画教育。因为绘画是种感受、思考、幻想相结合的活动;幼儿通过绘画认识周围的世界表达内心感受。同时绘画教育属艺术教育范畴,可以充分锻炼幼儿发育中的左脑,促进智能成长;让幼儿在美的享受中得到情操的陶冶,促进幼儿形成良好的性格和品性;给幼儿提供一种表达情感的方式。
因此,绘画教育是相当必要的。
二、绘画教育的方法
教师如何引导幼儿感受美的绘画情趣,启发孩子表现美的绘画灵感,使幼儿在绘画活动中获得人文情感熏陶,又如何成为幼儿学习的促进者,这些都需要我们幼教工作者在教育活动中积极探索,不断学习和总结。以下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的粗浅体会。
(一)营造宽松环境,激发幼儿的绘画兴趣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培养?”“如何激发?”这些是一直备受思考的问题。作为绘画主体,幼儿有着心理上和情感上的特殊性,他们的绘画兴趣和热情更需要一种特殊的外在环境来诱导。这就需要我们幼教工作者抓住幼儿喜爱游戏和模仿的心理,营造一个宽松有趣的游戏体验环境,激发幼儿的绘画兴趣和激情,减少绘画过程中的枯燥感和挫败感,让绘画真正成为一种幼儿喜爱的游戏。
我们在教室布置一些幼儿喜欢的游戏情境,放一些幼儿感兴趣的玩具,多种美工材料,以及幼儿喜爱的美术作品等等。可以采用多种绘画形式,如水粉画,蜡笔画等,加强幼儿的兴趣感。在讲故事以后,引导幼儿用图画来表现故事内容;外出参观回来,让幼儿用图画来表现参观时看到的情景。开展幼儿绘画兴趣班,允许幼儿在创作中采用不同的方法,接纳孩子不同的创作结果,从不同的角度给予肯定,让绘画成为幼儿表达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体验作画的快乐,激发作画的兴趣。
(二)适时提供技能支持,“教”“学”互动
在幼儿绘画教育中,绘画技能的学习与创造性的培养往往是矛盾的,我们也常常为教的“度”而困惑。“教”得多了,限制孩子的想象和创造,使孩子的画千篇一律没有个性;“教”得少了,阻碍孩子的表现和发挥,无法提高孩子的绘画技能。如何把握好这个“度”?这就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归纳,总结出一些方式和方法。
我先教孩子们一些基本的技能和技巧,再通过涂色训练、局部布局示范、同伴交流等方法让孩子学习一些绘画小技巧。至于具体的绘画过程,则不加限制,任由孩子们自由发挥。例如在主题“夏天”的绘画活动中,我先组织幼儿到幼儿园中“寻找夏天”,再回教室启发幼儿说说眼中的夏天是怎样的?看到了什么?再根据幼儿的讨论,示范一部分画起来有难度的物体,如池塘边低飞的蜻蜓等,然后让孩子进行自由创作。活动结束后,还要把幼儿的作品都展示出来,引导幼儿发现其他小朋友作品中的不同之处,说说哪些是值得学习的。这样,幼儿就在无意中学到了很多的表现技巧,在下次绘画活动中,就会自然而然地运用到自己的作品里。
(三)注重观察,引导幼儿有目的地积累素材
在绘画教育中,幼儿观察能力的培养也是个重要内容。要提高观察力,首先要有观察的目标,而且观察前的知识准备也很重要。例如主题“蚯蚓”的绘画活动中,我先让幼儿们用各种方法收集有关蚯蚓的资料,比如询问家长,看图画书等,引起幼儿对“蚯蚓”的兴趣。然后再带领他们去花园里观察,这样在理性和感性的认识都具备的基础,再给他们讲个《蚯蚓王国》的故事,生动地介绍蚯蚓的情况,最后再指导他们绘画。这样引导幼儿有目标地观察,进行一定的素材积累,最终产生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四)引导想象,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
想象和创新是绘画的精髓,也是幼儿绘画教育中需要重视的内容。在教学实践中,要启发幼儿多动脑筋多想,其次,不限制孩子的自由发挥,鼓励孩子们大胆想象,放手让孩子们自己去画。比如让幼儿在认识各种车辆的基础上,设计出一个多功能车;让孩子们设计自己的小桌子等等。
(五)慧心解析欣赏幼儿的作品,争取家长配合,增加幼儿自信心
一幅儿童画的评价标准,绝非以其外在表现形式可断言,更不能以“像“或者“不像”来判断。孩子融进画面里的情感才是最有价值的部分。因此,教师要多关注幼儿的绘画过程,多引导幼儿用语言解说自己的绘画内容,懂得保护幼儿的自信心,对于不合理的地方,应想方设法去引导、提醒,绝不能因为看不懂幼儿的绘画作品而指责幼儿。
同时,我们可以利用“交流栏”“家长会”“平时交流”等多种渠道,引导家长用孩子的眼光看懂孩子的画,发觉孩子画面里的情感,避免家长的盲目评价对幼儿的自信心造成损害。
三、教育实施中的注意点
在绘画教育中,实施的主体——教师也有许多需要注意的地方。
(1)针对不同阶段幼儿的绘画特点,选择合适的绘画内容。如果教师选择绘画内容不当,会使绘画的过程和结果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令人失望。比如小班幼儿手的小肌肉发育不完善,不能较好地控制绘画的运笔动作。对过难的内容,幼儿要么拿起笔不敢下手;就是敢画的,其结果也不是教师所期待的。
(2)重视幼儿个体间的差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切勿把全班的幼儿放在同一个水平上看待,忽略个体间的差异。对能力弱的、胆儿小的幼儿,教师要耐心指导,多关心,多鼓励,多表扬,避免这部分幼儿对绘画产生恐惧心理。
(3)让幼儿自己选择绘画工具,不必担心幼儿乱涂乱画。弄乱色笔或蜡笔等。
(4)教学内容尽量多变,避免枯燥,乏味。
(5)多说表扬的话,多做赞许的动作,适时给予物质奖励。
总之,绘画教育,这个素质教育的着力点,使绘画成为有效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手段,促进幼儿综合素质的提高,增强幼儿发现和感受美的能力,使他们将来成为祖国和社会的栋梁之才,也拥有丰富多彩、充满乐趣的生活。
关键词 绘画教育 必要性 方法 注意点
一、绘画教育的必要性
在不断进步、飞速发展的二十世纪需要的是头脑敏锐、思路独特同时又是积极进取对社会充满爱心的才现在的幼儿正是二十世纪祖国建设的主力军他们身心的全面发展是异常重要的。
要想促进幼儿身心的全面发展,就必须重视对幼儿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如何培养幼儿的非智力能力呢?这时首推绘画教育。因为绘画是种感受、思考、幻想相结合的活动;幼儿通过绘画认识周围的世界表达内心感受。同时绘画教育属艺术教育范畴,可以充分锻炼幼儿发育中的左脑,促进智能成长;让幼儿在美的享受中得到情操的陶冶,促进幼儿形成良好的性格和品性;给幼儿提供一种表达情感的方式。
因此,绘画教育是相当必要的。
二、绘画教育的方法
教师如何引导幼儿感受美的绘画情趣,启发孩子表现美的绘画灵感,使幼儿在绘画活动中获得人文情感熏陶,又如何成为幼儿学习的促进者,这些都需要我们幼教工作者在教育活动中积极探索,不断学习和总结。以下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的粗浅体会。
(一)营造宽松环境,激发幼儿的绘画兴趣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培养?”“如何激发?”这些是一直备受思考的问题。作为绘画主体,幼儿有着心理上和情感上的特殊性,他们的绘画兴趣和热情更需要一种特殊的外在环境来诱导。这就需要我们幼教工作者抓住幼儿喜爱游戏和模仿的心理,营造一个宽松有趣的游戏体验环境,激发幼儿的绘画兴趣和激情,减少绘画过程中的枯燥感和挫败感,让绘画真正成为一种幼儿喜爱的游戏。
我们在教室布置一些幼儿喜欢的游戏情境,放一些幼儿感兴趣的玩具,多种美工材料,以及幼儿喜爱的美术作品等等。可以采用多种绘画形式,如水粉画,蜡笔画等,加强幼儿的兴趣感。在讲故事以后,引导幼儿用图画来表现故事内容;外出参观回来,让幼儿用图画来表现参观时看到的情景。开展幼儿绘画兴趣班,允许幼儿在创作中采用不同的方法,接纳孩子不同的创作结果,从不同的角度给予肯定,让绘画成为幼儿表达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体验作画的快乐,激发作画的兴趣。
(二)适时提供技能支持,“教”“学”互动
在幼儿绘画教育中,绘画技能的学习与创造性的培养往往是矛盾的,我们也常常为教的“度”而困惑。“教”得多了,限制孩子的想象和创造,使孩子的画千篇一律没有个性;“教”得少了,阻碍孩子的表现和发挥,无法提高孩子的绘画技能。如何把握好这个“度”?这就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归纳,总结出一些方式和方法。
我先教孩子们一些基本的技能和技巧,再通过涂色训练、局部布局示范、同伴交流等方法让孩子学习一些绘画小技巧。至于具体的绘画过程,则不加限制,任由孩子们自由发挥。例如在主题“夏天”的绘画活动中,我先组织幼儿到幼儿园中“寻找夏天”,再回教室启发幼儿说说眼中的夏天是怎样的?看到了什么?再根据幼儿的讨论,示范一部分画起来有难度的物体,如池塘边低飞的蜻蜓等,然后让孩子进行自由创作。活动结束后,还要把幼儿的作品都展示出来,引导幼儿发现其他小朋友作品中的不同之处,说说哪些是值得学习的。这样,幼儿就在无意中学到了很多的表现技巧,在下次绘画活动中,就会自然而然地运用到自己的作品里。
(三)注重观察,引导幼儿有目的地积累素材
在绘画教育中,幼儿观察能力的培养也是个重要内容。要提高观察力,首先要有观察的目标,而且观察前的知识准备也很重要。例如主题“蚯蚓”的绘画活动中,我先让幼儿们用各种方法收集有关蚯蚓的资料,比如询问家长,看图画书等,引起幼儿对“蚯蚓”的兴趣。然后再带领他们去花园里观察,这样在理性和感性的认识都具备的基础,再给他们讲个《蚯蚓王国》的故事,生动地介绍蚯蚓的情况,最后再指导他们绘画。这样引导幼儿有目标地观察,进行一定的素材积累,最终产生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四)引导想象,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
想象和创新是绘画的精髓,也是幼儿绘画教育中需要重视的内容。在教学实践中,要启发幼儿多动脑筋多想,其次,不限制孩子的自由发挥,鼓励孩子们大胆想象,放手让孩子们自己去画。比如让幼儿在认识各种车辆的基础上,设计出一个多功能车;让孩子们设计自己的小桌子等等。
(五)慧心解析欣赏幼儿的作品,争取家长配合,增加幼儿自信心
一幅儿童画的评价标准,绝非以其外在表现形式可断言,更不能以“像“或者“不像”来判断。孩子融进画面里的情感才是最有价值的部分。因此,教师要多关注幼儿的绘画过程,多引导幼儿用语言解说自己的绘画内容,懂得保护幼儿的自信心,对于不合理的地方,应想方设法去引导、提醒,绝不能因为看不懂幼儿的绘画作品而指责幼儿。
同时,我们可以利用“交流栏”“家长会”“平时交流”等多种渠道,引导家长用孩子的眼光看懂孩子的画,发觉孩子画面里的情感,避免家长的盲目评价对幼儿的自信心造成损害。
三、教育实施中的注意点
在绘画教育中,实施的主体——教师也有许多需要注意的地方。
(1)针对不同阶段幼儿的绘画特点,选择合适的绘画内容。如果教师选择绘画内容不当,会使绘画的过程和结果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令人失望。比如小班幼儿手的小肌肉发育不完善,不能较好地控制绘画的运笔动作。对过难的内容,幼儿要么拿起笔不敢下手;就是敢画的,其结果也不是教师所期待的。
(2)重视幼儿个体间的差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切勿把全班的幼儿放在同一个水平上看待,忽略个体间的差异。对能力弱的、胆儿小的幼儿,教师要耐心指导,多关心,多鼓励,多表扬,避免这部分幼儿对绘画产生恐惧心理。
(3)让幼儿自己选择绘画工具,不必担心幼儿乱涂乱画。弄乱色笔或蜡笔等。
(4)教学内容尽量多变,避免枯燥,乏味。
(5)多说表扬的话,多做赞许的动作,适时给予物质奖励。
总之,绘画教育,这个素质教育的着力点,使绘画成为有效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手段,促进幼儿综合素质的提高,增强幼儿发现和感受美的能力,使他们将来成为祖国和社会的栋梁之才,也拥有丰富多彩、充满乐趣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