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Z对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来源 :中华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zhong1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观察了+10GZ重复暴露(G值增长率1G/s,持续3min,30min后重复暴露,共3次)。对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结果表明,+GZ组大鼠全血粘度(ηb)、全血还原粘度、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红细胞聚集指数(EAI)及屈服应力较对照组均有升高(P<0.05),而血浆粘度、红细胞比积、Casson粘度及红细胞刚性指数则无明显改变;在各切变率时,ηb增加值与EAI增加值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提示+10GZ重复暴露可引起大鼠血液流变学改变,全血粘度增高主要是红细胞聚集程度增加引起的。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了16名健康飞行人员清晨和急性低压缺氧后(10:00)的血清内源性类洋地黄物质(EDLS)含量,并以16名健康地面人员相应时间的测定作对照。结果发现,实验组与对照组清晨血清EDLS含量分别为0.63±0.07与0.60±0.07ng/ml,两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急性低压缺氧后,血清中的EDLS含量0.63±0.10ng/ml,与相应测定的对照组0.52±0.
期刊
期刊
旨在研究+GZ对微血管结构及其对大分子物质通透性的影响,探讨+GZ对组织结构损伤的特点。16只雄性大耳白家兔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动物暴露于+1GZ5min,其余3组分别暴露于+5、+8、+10GZ至动物心电拉平。牛血清白蛋白(BSA)400mg/kg体重作为示踪物。暴露后对脑、心肌等11种组织进行常规组织学及超微结构观察,并用微波辐射下免疫金银染色法(IGSS)检测微血管对BSA通透性的变化。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