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在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微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weiguowwg326918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的发展,在教学领域,多媒体作为一种辅助教学技术已经逐渐地进入中小学校,进入教室课堂,这必然会对教育、教学过程产生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将会改变我们以往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如何有效地把多媒体与我们的物理教学整合,这对于每一个教师都是一种挑战。但多媒体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仅仅处于起步阶段,在本人对十所学校的400份调查问卷中显示,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在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时尚存在误区或不足,主要表现为:1.用多媒体演示来代替课堂活动。2.用多媒体课件完全取代传统教学模式代替教材授课。3.任意增加信息致使课堂内容超量、超限、超时。4.片面追求课堂“热闹”气氛,忽视教学实效。5.课件与教学内容不协调,设计喧宾夺主,华而不实。6.片面追求多媒体教学,认为“无多媒体不是优质课,无多媒体不成公开课”。
  本人认为造成这种误解的主要原因一是由于教师没有正确认识多媒体的作用。二是没有认清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及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三是教师没有认清物理学科的特点。
  综上所述,怎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多媒体的作用,使之有效地与物理教学整合呢?结合实践本人认为应做好以下几点。
  一、明确使用多媒体的目的,使多媒体运用恰到好处
  教师首先要熟悉教材,明确教学目的、要求和教材的重点、难点,然后制定教学目标。要弄清使用多媒体的目的是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其学习积极性,还是为解决某一重点、难点问题,或是培养某方面的技能技巧等等。然后确定选择合适内容,以教材为蓝本,从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的需要出发,结合学生实际,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与这些内容有机地结合,使其成为课堂教学内在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充分增加课堂的知识含金量,使多媒体运用恰到好处。
  二、利用多媒体化虚为实,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
  物理教学中有些物质看不见、摸不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完全靠想象力的发挥,这无形中使之成为教学难点。如磁场是客观存在但看不见、摸不着的物质,若利用多媒体将磁场线模拟出来,通过播放有立体感的动画,使学生一目了然,记忆深刻,从而突破了教学难点。
  
  三、利用多媒体化静为动,让学生形成深刻的感性认识
  在物理教材中的插图只是一幅幅静态的画面,用板画、挂图等教学也只能将教学内容图片般地展示,不能形成系统的“有血有肉”的整体模型,这也是大多数学生在思维上存在片面性、局限性的原因。将多媒体引入课堂教学,可以化静为动,将一些难以用传统手段完成的物理过程清晰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有一身临其境的感觉,刺激感观,形成深刻的感性认识。例如,笔者在“船闸”教学中,巧妙地运用多媒体技术,将课本上原来“静态”的船经过船闸的过程“动态”地演示出来,让学生清楚地了解了船闸的结构及阀门的开关过程,从而轻易地突破了教学难点。
  四、利用多媒体变微观为宏观,变遥远为眼前
  在物理学中有许多用常规手段难以演示的微观实验,利用多媒体强大的功能,可将其在大屏幕上显现出来,把抽象的东西变成具体的,遥远的东西变成眼前的,使事物的形、声、色直接刺激学生感官,学生见其形、闻其声、观其色,由此加深认识,形成映象,深刻地理解抽象和复杂的教学内容。例如,在讲解原子核结构时,先利用多媒体展示天体围绕太阳转动的动画,然后展示核外电子围绕原子核高速运转的动画,使学生仿佛进入了原子内部,看清了其内部结构,这样使学生从想象变为直接感觉,帮助其突破了教学难点。又如在讲解“摩擦起电的原因”时,用多媒体模拟核外电子的得失情况,使学生明白摩擦起电的实质原来是电子的转移。通过这种多媒体模拟实验,可以使知识更加形象化,易接受,从而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
  五、利用多媒体突破时间、空间的局限
  在物理教学中,有些实验需要相当长时间才能完成,而又有些实验在瞬间即逝,多媒体可以将这些无法观察到的现象,形象、逼真地或反复或放大、或放慢展现在学生面前。例如,要明显地看到二氧化氮与空气的扩散需要1个小时,硫酸铜溶液和水之间的扩散现象需几天,金和铅之间的扩散长达几年,利用多媒体就彻底地摆脱了时空限制,几分钟就可让学生看到整个过程,活化了教材。
  六、通过多媒体把可见度差、现象不明显的演示实验投影放大,增加可见度
  有些演示实验由于物理实验仪器体积较小,刻度也小,可见度差,或现象不明显,给教学造成了困难,成为不应有的教学难点。例如光学部分的演示实验及焦耳定律的演示实验等,由于大部分学生特别是后面的学生看不到现象或读数,教师只能叫一两个学生通报现象,这样在漫长的等待过程中学生很容易出现厌烦心理。若利用多媒体放大的精美的画面,配以优美的音乐,让全班学生参与,这样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知识,从而轻易地突破了教学难点。
  七、利用多媒体化繁为简,将复杂的过程分解为多个简单的过程
  为提高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更多地出现了将物理知识与某些实际相结合的实例,学生对此往往会有一种生疏感,难以形成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例如,在分析皮球从高处落下又弹起的过程中能量的转化时,因为这个过程发生时间短且是连续的过程,学生根本没有办法观察,故讲解时我把运动分成四个阶段用多媒体播放(即皮球下落阶段,皮球向下压缩阶段,皮球向上恢复阶段,皮球上升阶段),并逐个讨论各个过程的能量转化,最后把几个过程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有效地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了学生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
  
  八、用多媒体展示一些不便在课堂演示的内容
  物理教学中有些实验由于某种原因不便在课堂演示,若单是靠教师讲,学生缺少丰富的感性认识,很难理解和掌握,更谈不上什么创新。如初中九年级物理“测量大气压强的大小”实验,由于实验中要用上水银,水银挥发时的气體对师生的健康有害,故教材没有安排演示实验。若此时用多媒体演示托里拆利实验,学生更易接受,对知识的理解也会更加深刻。
  总之,多媒体技术功能强大,若能正确地使用它来“辅助”教学,不仅能为课堂添光增彩,而且往往会起画龙点睛的作用。但是,多媒体手段只不过是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传播信息的桥梁,不能脱离课堂、脱离教师和学生而存在,更不能包办一切,它只能是教学过程中的辅助工具。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必须根据教材的特点合理地选择多媒体,恰到好处地发挥多媒体的特长,不能追求“时髦”生搬硬套。传统教学具有悠久历史,积淀了丰厚的优秀经验,我们不应该弃之不用。在教学实践中应二者结合,着眼于课堂内容,力求应用恰当,使多媒体辅助教学真正服务课堂教学。
  (责任编辑 黄春香)
其他文献
教学重心前置,不是简单地布置一些预习作业,让学生先学,而是教学观念的变革和学习方式的改变,也就是课堂的时间结构、空间分布、课堂角色、教学资源、教学方式及评价方式都要随之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是获得写作范例的重要途径。语文课程标准就非常重视课内外阅读,重视中学生写作材料的积累,而“读书破外卷,下笔如有神”、“读写结合”等至理名言也正确地反映了语文学习的这条规律。下面笔者就以一个实例,谈谈自己利用名著将读写结合起来的一些做法。  在语文教学中,配合教学进度,帮助学生阅读《生命的意义》一文后,学生们对奥斯特洛夫斯基有了一定的了解,尤其是文中主人公保尔的那段至理名言:“每当
提高课堂效率,减轻课业负担,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课堂效率必须用时间说明问题,离开时间就无所谓效率。同样的内容,课前不安排预习,课后不加重负担,课堂上利用有限的时间,取得较高的学习效果,是广大教师追求的目标。如何才能达到这样的境界?阿基米德有句名言:“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地球。”那么我们也可以给学生一个支点——为学生提供一个能尝试成功、感受快乐、激活思维、释放潜能的自主课堂,让他们来撬动心中的“地
政治课一向被学生看作是“屠龙之术”,它既不像历史那样言之凿凿,又不像地理那样生动形象,被“敬而远之”也就顺理成章了。而实际上,不管是经济还是政治,尤其是哲学,都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教师的任务就是要引导他们用政治的眼光来“关注”生活。在新课改实施过程中,我坚决贯彻这一理念,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下面把我的具体做法总结如下。  一、根据《经济生活》教材可读性强,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特点
众所周知,数学是研究物理的有力工具,物理中的不少公式和习题都要借助数学知识来推导和演算.其实,物理中的很多方法和原理,在数学解题中也是很有用途的,请看如下几例.  一、 平衡原理  若平面上的三个力平衡,则它们的作用线或者互相平衡,或者交于一点.  【例1】 求证:任意三角形ABC的三条平分线AD,BE,CF交于一点.  证:如图1所示,作六个单位力a1,a2,b1,b2,
中职生在校读三年,前两年主要在学校学习,第三年实习。在众多的中职专业中,幼师专业主要在幼儿园实习10个月左右。在实习的过程中,很多幼师专业的学生不能适应幼儿园的生活,而幼儿园对幼师专业学生也有很多的不适,并不断地向幼师学生及中职学校提出更多的要求。如何使幼师专业学生在学习和实习中更好地衔接,这是我们所探讨的问题。  一、 幼师在幼儿园实习的状况  1.幼儿园对中职幼师生的期望值较大  中职生在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