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钱学森曾提出一个尖锐的问题:“为什么我们大学培养不出杰出人才?”最终的归结肯定就是基础教育阶段没有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可见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在基础教育阶段的重要性。可是拿什么来评价是否培养出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这是非常棘手的问题。但其负面影响却是客观存在着的,确实也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既然是基础教育阶段没有落实好,那当然需要有人为之承担责任,这个责任谁来负最好呢?教师。笔者最近看到了这样一个报道:
英国某一学校一位老师教学生认识英语字母“O”被家长投诉。家长说,在家里我们为了培养孩子的创造性思维,告诉孩子“O”符号具有丰富的意义,现在老师说,这个符号就是字母,限制了孩子的思维,影响了孩子的发展。学校接到这位家长的投诉后,辞退了这位老师。
虽然故事发生在英国,也无从考证它的真实性,但笔者心中还是为之一颤。这真是创造性思维培养惹的祸,惹出了创造性的处罚。有见到过教师按教材教学而受到过辞退的吗?那样的话,如果放在中国,不是所有教师都可以辞退了吗?最后辞退的是不是应该是编写教材的专家们,因为他们没有注明教学内容的特殊性和产生创造性思维时的结果,当然专家们也不可能一一枚举出创造性思维的结果,但总得枚举几例吧!如1+1=2,但创造性思维时,可以是3,如爸爸加妈妈就等于爸爸、妈妈和你;也可以是1,如一只袜子加一只袜子等于一双袜子。这是创造性思维吗?这是脑筋急转弯!
当然这个事件的焦点还不仅在于脑筋急转弯与创造性思维的关系上,最令人遗憾的是对教师的处理结果上。这是辞退的理由吗?不管它发生在国内还是国外,都是教育的悲哀!没有英语单词这些固定的发音训练,以后怎么阅读?没有正常的数学加减法训练,以后怎么计算?真不知学校是拿什么勇气来辞退这位老师!当然在国内听说过因为体罚学生而遭辞退的事例,但没听说过因为不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而遭辞退的。虽然没有听说过,但不等于没有类似的情况发生。如笔者曾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个孩子进小学了。老师在作业中写也了几题加减法,孩子兴奋地把有些脑筋急转弯的答案写在上面。结果老师当然给了一个叉,孩子哭着回家告诉妈妈。妈妈对学校教育开始失望,并向老师提意见。
创造性是指由有关的专业知识技能、相应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个性倾向构成的。首先应该是有关的专业知识技能,没有专业知识如何来培养创造性思维,如果教材都成为了脑筋急转弯,也未必能培养创造性思维,相反这样的培养,是不可能具备创造性思维的。知识虽然不是智慧,但它却是塑造智慧的一砖一瓦。创造性作为一种特殊的能力是需要也离不开知识为它添砖加瓦的。吉尔福特就说过:“在创造性表现方面,存在着相当大的专业性,这一点从日常所见到的具有创造性的艺术家、作曲家、作家和科学家身上就可以见到,而且,任何一个领域内都还存在着专业分化。”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与知识目标的达成,并不矛盾,世界教育史上还没有把脑筋急转弯引入正规教材中,事实上许多脑筋急转弯的本身也是具有思维的狭隘性的,如果真的把脑筋急转弯视为创造性思维的写照,那么是否可以这么说,脑筋急转弯本身也应不具有答案,应该是开放性质的。
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应该与课堂教学的民主性和自由性有关,即与教师的教育理念有关,而与知识目标无必然的相驳。一位囚禁学生思想的教师,不管是运用任何的教学方法,都是无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一个对思想开放,能给学生适度自由思考的教师,那怕是最落后的教学方法,也能培养出创造性思维的学生。许多研究证明,民主型的教师最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因为创造性思维需要在一个宽松和相对自由的环境中养成,在一个每天战战兢兢学习的教学环境中怎么可能会培养出具有丰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学生呢?当然这可能也并不绝对,因为并不能绝对说某学生具有,另一位学生不具有,更多应该是程度上的区别,而不是质的区别。
既然创造性思维培养需要一个宽松的环境中,可是如果教师自己都生活在一个战战兢兢的教学环境中,自身都失去了创造性,怎么可能会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讽刺的是,因为创造性思维得不到培养而辞退教师,倒是个创造性的发明。社会上往往把教育的众多失败归因于教师,这是非常不公平的!如果用战战兢兢来形容现在教师所处的环境,虽然有点夸张,但确实也存在着,许多教师就是在怕这怕那的心态下教学的。怕一不小心得罪了学生,惹得一身的麻烦。如果连创造性思维得不到培养都成为了处罚教师的理由,教师的教育环境已经恶化到了要溃退的边缘,每天都在胆战心惊地工作,自身都失去创造力的源泉,怎么还有心来培养有创造力的学生?因此,有一点确实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要给学生的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首先要还给教师一个宽松的教学环境,可事实上还有很大的距离,前者是大家关注的,后者却得不到足够的重视。一个思想囚禁的老师可能会教出思想开放的学生吗?就算有,那也只是少数,大部分会与教师一起囚禁,甚至会越演越烈。
英国某一学校一位老师教学生认识英语字母“O”被家长投诉。家长说,在家里我们为了培养孩子的创造性思维,告诉孩子“O”符号具有丰富的意义,现在老师说,这个符号就是字母,限制了孩子的思维,影响了孩子的发展。学校接到这位家长的投诉后,辞退了这位老师。
虽然故事发生在英国,也无从考证它的真实性,但笔者心中还是为之一颤。这真是创造性思维培养惹的祸,惹出了创造性的处罚。有见到过教师按教材教学而受到过辞退的吗?那样的话,如果放在中国,不是所有教师都可以辞退了吗?最后辞退的是不是应该是编写教材的专家们,因为他们没有注明教学内容的特殊性和产生创造性思维时的结果,当然专家们也不可能一一枚举出创造性思维的结果,但总得枚举几例吧!如1+1=2,但创造性思维时,可以是3,如爸爸加妈妈就等于爸爸、妈妈和你;也可以是1,如一只袜子加一只袜子等于一双袜子。这是创造性思维吗?这是脑筋急转弯!
当然这个事件的焦点还不仅在于脑筋急转弯与创造性思维的关系上,最令人遗憾的是对教师的处理结果上。这是辞退的理由吗?不管它发生在国内还是国外,都是教育的悲哀!没有英语单词这些固定的发音训练,以后怎么阅读?没有正常的数学加减法训练,以后怎么计算?真不知学校是拿什么勇气来辞退这位老师!当然在国内听说过因为体罚学生而遭辞退的事例,但没听说过因为不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而遭辞退的。虽然没有听说过,但不等于没有类似的情况发生。如笔者曾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个孩子进小学了。老师在作业中写也了几题加减法,孩子兴奋地把有些脑筋急转弯的答案写在上面。结果老师当然给了一个叉,孩子哭着回家告诉妈妈。妈妈对学校教育开始失望,并向老师提意见。
创造性是指由有关的专业知识技能、相应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个性倾向构成的。首先应该是有关的专业知识技能,没有专业知识如何来培养创造性思维,如果教材都成为了脑筋急转弯,也未必能培养创造性思维,相反这样的培养,是不可能具备创造性思维的。知识虽然不是智慧,但它却是塑造智慧的一砖一瓦。创造性作为一种特殊的能力是需要也离不开知识为它添砖加瓦的。吉尔福特就说过:“在创造性表现方面,存在着相当大的专业性,这一点从日常所见到的具有创造性的艺术家、作曲家、作家和科学家身上就可以见到,而且,任何一个领域内都还存在着专业分化。”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与知识目标的达成,并不矛盾,世界教育史上还没有把脑筋急转弯引入正规教材中,事实上许多脑筋急转弯的本身也是具有思维的狭隘性的,如果真的把脑筋急转弯视为创造性思维的写照,那么是否可以这么说,脑筋急转弯本身也应不具有答案,应该是开放性质的。
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应该与课堂教学的民主性和自由性有关,即与教师的教育理念有关,而与知识目标无必然的相驳。一位囚禁学生思想的教师,不管是运用任何的教学方法,都是无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一个对思想开放,能给学生适度自由思考的教师,那怕是最落后的教学方法,也能培养出创造性思维的学生。许多研究证明,民主型的教师最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因为创造性思维需要在一个宽松和相对自由的环境中养成,在一个每天战战兢兢学习的教学环境中怎么可能会培养出具有丰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学生呢?当然这可能也并不绝对,因为并不能绝对说某学生具有,另一位学生不具有,更多应该是程度上的区别,而不是质的区别。
既然创造性思维培养需要一个宽松的环境中,可是如果教师自己都生活在一个战战兢兢的教学环境中,自身都失去了创造性,怎么可能会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讽刺的是,因为创造性思维得不到培养而辞退教师,倒是个创造性的发明。社会上往往把教育的众多失败归因于教师,这是非常不公平的!如果用战战兢兢来形容现在教师所处的环境,虽然有点夸张,但确实也存在着,许多教师就是在怕这怕那的心态下教学的。怕一不小心得罪了学生,惹得一身的麻烦。如果连创造性思维得不到培养都成为了处罚教师的理由,教师的教育环境已经恶化到了要溃退的边缘,每天都在胆战心惊地工作,自身都失去创造力的源泉,怎么还有心来培养有创造力的学生?因此,有一点确实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要给学生的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首先要还给教师一个宽松的教学环境,可事实上还有很大的距离,前者是大家关注的,后者却得不到足够的重视。一个思想囚禁的老师可能会教出思想开放的学生吗?就算有,那也只是少数,大部分会与教师一起囚禁,甚至会越演越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