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西方绘画空间的表现研究论文为思考对象,从研究中提出的问题、主要的观点两方面对绘画空间表现形式进行分析,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思考文章带给我们的启示。
关键词:西方绘画;绘画空间;空间表现
绘画作为一种视觉艺术,人们在对画面表现进行构思的时候,往往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空间的表现形式是其不可或缺的语言之一,不同国家或地区的绘画艺术在历史发展的洪流中,受文化、科技、观念等影响对空间的认知尤其是对绘画空间的认知亦不相同。纵观美术史,绘画空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成功对画面空间的运用,能对个人画面语言的表达起到重要作用。艺术家在对各种空间形式反复探索实验的过程中,画面可能呈现出各种意想不到或难以控制的效果,从而诱发艺术家在绘画创作中,寻找到新的语言表现方式。
本文主要选取对绘画空间表现进行综合论述的学术论文,就这些研究论文中就绘画空间表现形式提出的问题和主要觀点两个方面对其进行分析考察和评述。主要以刘珊的博士论文《造型艺术空间论》、戴家峰在南京艺术学院报《美术与设计》发表的期刊论文《浅谈西方绘画的空间探索》、赵跃庆的学术论文《绘画空间样式的演变及其文化渊源》和尚竑的硕士论文《西方绘画的空间表现及其流变》为代表。
戴家峰从“多维空间”的角度,将绘画空间的表现形式分为一维线形空间、二维平面空间、三维立体空间、四维动态空间和五维心理空间。赵跃庆认为西方传统的绘画空间表现形式是原始先民的“图示”空间、具有三维真实感的空间和立体主义创造的动态空间。尚竑在文中对空间的表现论述沿着时间顺序展开,认为空间表现形式有图示空间、幻象空间、错觉空间、“意象空间”、“重叠空间”、“矛盾空间”、“几何错觉空间”、“机械复制空间”、“运动空间”、“空间扭曲”等等。
通过对以上研究者的表述,研究界对西方绘画空间的表现形式没有专一的界定,或者说没能从某种角度对其进行专一的界定,也可以说没有一个清晰的定义。当我们从视觉空间的形态角度,以绘画空间所表现出的“维度”来划分,西方绘画空间表现形式大致有以下四种:
1.平面空间(二维空间),在图式上指“面”。
2.三维空间,在图式上指“体”,指由长、宽、高三个方向限定的空间,它具有模拟现实活的真实性和视觉错觉的虚拟性。
3.四维空间,图式上表现为在三维基础上加上了时间因素而随机组合的空间,是不可替代的自由空间形式,是通过动作位移、事件过程等一系列手段来表现运动的空间。
4.五维空间(也称心理空间):它包含现实空间,但又不止于现实空间的表现。五维空间是最具有心理特性的空间,是无法度量的。它常创造一种人为空间,而非现实生活中真实存在的空间,具有荒诞性、奇异性。
值得注意的是中央美术学院曹力教授在网络视频《绘画构图技法(二)》中,认为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是有纵深视觉效果的,应属于三维空间的处理。但是因为加进了想象的因素、时间的概念、心理表现的因素,也就有了四维五维的效果。对于这个问题的对与错在此不做研究。不同时代或同一时代的不同艺术家形成了明显不同的空间观念与表现形式,当我们所论述某个时期的空间表现形式时是一个大的范围概括,对于具体的作品的绘画空间在分析时,应该注意不要概念化,不要以偏概全,或者说我们应明确角度、做出限定。
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和艺术家个人意识的不断变化,空间形式在绘画中的作用显得举足轻重。如何定义绘画所表现出的空间维度问题、如何界定绘画空间的表现形式值得我们探索研究。
赵跃庆在他的文章中这样讲到:“今天在多元文化影响下,绘画中的空间表现样式也呈多元化趋势,基于透视学的写实绘画已失去其独尊的地位。对绘画形式自律性的研究将人们的视线集中于二元平面,设计促使绘画摆脱透视法的束缚。但摆脱并不是“抛弃”,现代绘画从超写实、半写实到抽象,从再现、装饰到表现,从材料的拼贴、肌理的对比到废品的利用呈现出多种样式。这一切都是基于对透视学研究后的反思性探索。今天即便对透视法的运用,其隐喻的意义远远大于空间梦幻技巧的把玩。”不管现代绘画是以透视法再现,还是以透视错位法支解空间,都是基于对中心透视法的重新解释。它与传统透视法的运用有本质的区别。20世纪,是艺术家抛开单纯技法探索而进入观念革新的时期,他们对空间的理解已经变的更加个体化了。尚竑在文章中对一种新的空间表现形式进行探讨,认为在浅空间的范围里,我们还可以继续讨论绘画的基本材质和语言排列对画面深度的影响。正如罗丹所说:“伟大的艺术家都是探索空间的”。空间在今天仍然是艺术家进行创作的必要途径,它所解决的问题仍然是架上绘画的最本质的问题。作为服务于画面组织的有效手段,它离当代艺术家更近,而不是更远。
未来的绘画空间是何种形式我们还不能得知,但是随着多元文化的产生和影响,绘画空间的表现方式必定呈现出多种形式。
参考文献:
[1] (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2] 戴家峰.浅谈西方绘画的空间探索[J].美术与设计,2009(02).
[3] 赵跃庆.绘画空间样式的演变及其文化渊源[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1).
[4] 刘珊.造型艺术空间论[D].苏州大学,2010.
[5] 尚竑.西方绘画的空间表现及其流变[D].中国人民大学,2008.
作者简介:王磊(1995—),女,河南郑州人,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油画。
关键词:西方绘画;绘画空间;空间表现
绘画作为一种视觉艺术,人们在对画面表现进行构思的时候,往往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空间的表现形式是其不可或缺的语言之一,不同国家或地区的绘画艺术在历史发展的洪流中,受文化、科技、观念等影响对空间的认知尤其是对绘画空间的认知亦不相同。纵观美术史,绘画空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成功对画面空间的运用,能对个人画面语言的表达起到重要作用。艺术家在对各种空间形式反复探索实验的过程中,画面可能呈现出各种意想不到或难以控制的效果,从而诱发艺术家在绘画创作中,寻找到新的语言表现方式。
本文主要选取对绘画空间表现进行综合论述的学术论文,就这些研究论文中就绘画空间表现形式提出的问题和主要觀点两个方面对其进行分析考察和评述。主要以刘珊的博士论文《造型艺术空间论》、戴家峰在南京艺术学院报《美术与设计》发表的期刊论文《浅谈西方绘画的空间探索》、赵跃庆的学术论文《绘画空间样式的演变及其文化渊源》和尚竑的硕士论文《西方绘画的空间表现及其流变》为代表。
戴家峰从“多维空间”的角度,将绘画空间的表现形式分为一维线形空间、二维平面空间、三维立体空间、四维动态空间和五维心理空间。赵跃庆认为西方传统的绘画空间表现形式是原始先民的“图示”空间、具有三维真实感的空间和立体主义创造的动态空间。尚竑在文中对空间的表现论述沿着时间顺序展开,认为空间表现形式有图示空间、幻象空间、错觉空间、“意象空间”、“重叠空间”、“矛盾空间”、“几何错觉空间”、“机械复制空间”、“运动空间”、“空间扭曲”等等。
通过对以上研究者的表述,研究界对西方绘画空间的表现形式没有专一的界定,或者说没能从某种角度对其进行专一的界定,也可以说没有一个清晰的定义。当我们从视觉空间的形态角度,以绘画空间所表现出的“维度”来划分,西方绘画空间表现形式大致有以下四种:
1.平面空间(二维空间),在图式上指“面”。
2.三维空间,在图式上指“体”,指由长、宽、高三个方向限定的空间,它具有模拟现实活的真实性和视觉错觉的虚拟性。
3.四维空间,图式上表现为在三维基础上加上了时间因素而随机组合的空间,是不可替代的自由空间形式,是通过动作位移、事件过程等一系列手段来表现运动的空间。
4.五维空间(也称心理空间):它包含现实空间,但又不止于现实空间的表现。五维空间是最具有心理特性的空间,是无法度量的。它常创造一种人为空间,而非现实生活中真实存在的空间,具有荒诞性、奇异性。
值得注意的是中央美术学院曹力教授在网络视频《绘画构图技法(二)》中,认为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是有纵深视觉效果的,应属于三维空间的处理。但是因为加进了想象的因素、时间的概念、心理表现的因素,也就有了四维五维的效果。对于这个问题的对与错在此不做研究。不同时代或同一时代的不同艺术家形成了明显不同的空间观念与表现形式,当我们所论述某个时期的空间表现形式时是一个大的范围概括,对于具体的作品的绘画空间在分析时,应该注意不要概念化,不要以偏概全,或者说我们应明确角度、做出限定。
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和艺术家个人意识的不断变化,空间形式在绘画中的作用显得举足轻重。如何定义绘画所表现出的空间维度问题、如何界定绘画空间的表现形式值得我们探索研究。
赵跃庆在他的文章中这样讲到:“今天在多元文化影响下,绘画中的空间表现样式也呈多元化趋势,基于透视学的写实绘画已失去其独尊的地位。对绘画形式自律性的研究将人们的视线集中于二元平面,设计促使绘画摆脱透视法的束缚。但摆脱并不是“抛弃”,现代绘画从超写实、半写实到抽象,从再现、装饰到表现,从材料的拼贴、肌理的对比到废品的利用呈现出多种样式。这一切都是基于对透视学研究后的反思性探索。今天即便对透视法的运用,其隐喻的意义远远大于空间梦幻技巧的把玩。”不管现代绘画是以透视法再现,还是以透视错位法支解空间,都是基于对中心透视法的重新解释。它与传统透视法的运用有本质的区别。20世纪,是艺术家抛开单纯技法探索而进入观念革新的时期,他们对空间的理解已经变的更加个体化了。尚竑在文章中对一种新的空间表现形式进行探讨,认为在浅空间的范围里,我们还可以继续讨论绘画的基本材质和语言排列对画面深度的影响。正如罗丹所说:“伟大的艺术家都是探索空间的”。空间在今天仍然是艺术家进行创作的必要途径,它所解决的问题仍然是架上绘画的最本质的问题。作为服务于画面组织的有效手段,它离当代艺术家更近,而不是更远。
未来的绘画空间是何种形式我们还不能得知,但是随着多元文化的产生和影响,绘画空间的表现方式必定呈现出多种形式。
参考文献:
[1] (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2] 戴家峰.浅谈西方绘画的空间探索[J].美术与设计,2009(02).
[3] 赵跃庆.绘画空间样式的演变及其文化渊源[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1).
[4] 刘珊.造型艺术空间论[D].苏州大学,2010.
[5] 尚竑.西方绘画的空间表现及其流变[D].中国人民大学,2008.
作者简介:王磊(1995—),女,河南郑州人,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油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