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瓦寨:铜碉的王国

来源 :旅游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41565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截至5月27日,关于布瓦寨有限的消息称:经历了1935年的茂县叠溪大地震幸存下来的布瓦寨只是碉楼被削去了一半,寨中房子几乎没有倒,也没有人员死亡!
  汶川县给布瓦寨村民分了50斤救济粮,全体村民表示他们能自救,要求把这些救济粮送给受灾最严重的地方;空投汶川县的降落伞飘落到布瓦山后,村民们将散落在山上甚至悬崖边的伞包背回,里面的矿泉水、饼干和方便面一件不留交到村上,然后由工作人员登记后背下山交到汶川县政府有关部门。
  布瓦寨人的淳朴与善良让我们感动,让我们在说“我们都是汶川人”时,内心充满自豪,充满骄傲。
  
  布瓦寨是汶川县威州乡的一个村庄,位于岷江与杂谷脑河汇合之处的高半山坡台地上。“布瓦”即羌语“黄泥垒的土峰”之意。不同于其他羌寨的石碉,这里的房屋和碉堡全部就地取材,用黄土筑成。据当地人讲,布瓦寨土碉在阳光下,每每会散发出一种淡紫透红的色泽,仿似披上了一层古铜色的外衣,加之土碉千年不朽,故被人们冠以“铜碉”之美誉。
  布瓦寨内东西200米,南北120米,寨中有五座黄土碉楼,依寨子的地势一路分布下来,互为犄角,构成一道完整的防御体系,挺立于高高的山梁上,挺拔壮观,数公里外清晰可见。楼为四方形,底部边长4.5米,墙厚0.74米,高18~23米不等。顶部木质结构拱石式建筑。底部有门,门高2.1米,宽1.6米。夯筑时以两块牢固的厚实木板做箱板,然后在箱板中一层层地夯黄泥,倒一层夯一层,夯一箱又上移一箱。寸土三箢,每箱用土三十六箢,就这样一箱一箱夯筑而成。碉体平面呈长方形,每面都笔直如削,下大上小,底部开门,碉内共分10层,每层以木板分隔,架独木梯盘旋爬升,各层四面墙正中开“T”形小窗作了望或射击孔。布瓦寨105户人家的黄土房则围绕在土碉周围,组成一个完整的大型黄土建筑群体,是黄土羌寨的典型代表。
  布瓦寨地处险要之境,龙头处便是天堑保子关,自古就有两道索桥左右相接,一座横跨岷江,一座飞架杂谷脑河,可谓“一夫当关,两桥莫开”;从左前方看去,可俯压岷江东岸的围龙山,山上姜维城的风吹草动一览无遗;从右前方看去,杂谷脑河对岸的羊龙山又全在掌控之中,峡谷里的官方驿道完全暴露箭矢之下。这种独特的地理形态,决定了这个寨子自古就是羌人的军事指挥重地,必然会聚结众多军事首领。因为当时每个首领配置一座碉,所以布瓦寨最多时达48座碉便不足为奇了。因首领们的职位大小不同,所配的碉也相应有不同的规格、高度、样式等,因而布瓦寨上的土碉显得鳞次栉比,大大小小,高高矮矮,呈现出各种不同的形态和风姿。
  
  补充阅读
  碉楼“耳朵”
  碉楼最为奇特之处是顶子两边都有巨大片石做成的“耳朵”,上面的石孔里悬挂有铜铃,既可用来报警,也可用来逃生:一旦情况危急,守碉人就可在“耳朵”的孔里系上绳子开溜。
  
  《羌戈大战》是一部描述羌族初期形态的古羌英雄史诗,是中国少数民族民间文学宝库中不可多得的瑰宝。史诗以神奇的色彩、高昂的格调描述了有人和神共同参与的羌人与戈基人大战的始末,赞美了羌族祖先的英雄形象及光辉业绩。
  本期策划的最后,我们专门摘录了其中的片断,撇开民间文学民族性的狭隘,我们只想传递一个朴素的愿望——
  愿今天生活在那些寨子里的羌人,能够拿出先民的勇敢和智慧闯过难关,积极重建;
  愿他们能像史诗中描述的那样:
  面临各种各样的悬崖都能高高站立,
  面对大大小小灾害都能最终凯旋。
  
  《羌戈大战》(片断)
  
  天爷又召戈和羌
  悬岩边上斗输赢
  羌人预伏悬岩底
  再扎草人施奇计
  草人穿上羌人衣
  悬岩边上来站立
  天爷相助教羌人
  三个草人甩岩底
  天爷站立悬岩边
  向着岩底问羌人
  悬岩脚底可快乐
  岩底羌人忙答话
  悬岩脚底乐无穷
  天爷闻言发下旨
  谁先跳下就归谁
  山顶羌人一听说
  岩边草人全抛下
  戈基也想好地方
  纷纷跳下悬岩脚
  万丈悬岩为深渊
  从此戈基灭了迹
  天爷羌民在一起
  皮鼓喧天往回转
其他文献
连续多期我讲了不少国内游客旅欧时负面的例子,不为别的,只希望能引起大家这样一个想法——“噢,原来是这样子,挺难为情的,是不太应该,以后我去旅欧时可得注意,别不小心丢了中国人的脸。”  我曾非常憎恨公款旅欧的现象,尽管它能给我这个导游带来滚滚财源,因为我知道国内还有那么多没有脱贫的人群,那么多上不起学的孩子。后来我也想开了,不管怎么样,让那些大大小小的领导干部们多出来看看也好,毕竟能开阔眼界。出来看
期刊
帕米尔,一个存在于人类想象之外的高原,有着一种粗暴的残酷——就绝对海拔高度而言,并不适宜人类生存。然而,在那些高山之间有一条条纵横分布的峡谷,其海拔高度相对较低,形成了河流和草甸。其中稍稍宽阔的河谷就成了塔吉克人聚居地最好的也是唯一的选择。  比如帕米尔的心脏——勒斯卡木。    安静的面容,勒斯卡木    一座又一座的高山,模糊的道路像迷宫一般伸延向勒斯卡木。我是在伊力亚、这个二十五岁的塔吉克青
期刊
位于普吉岛东北角75公里处,就是被誉为泰国“小桂林”的攀牙湾。那些除了数不清的大小石灰岩岛屿,我们国内日益珍稀的红树林也遍普海湾,钟乳石岩穴和神秘莫测的怪石、海洞更是吸引人。    占士邦岛是我们上去的第一个岛。来这个小岛的欧美游客尤其多,这恐怕跟占士邦有关,他的那出《金枪人》就是在这里取景的,以至于一些当地人索性把原名“Tapu”的这个小岛直呼为“占士邦岛”。  上岛之后发现一些摆摊女子都带着头
期刊
位于普吉岛东南约20公里处的PhiPhi岛,早在25年前就已经被政府列为国家公园(Phi Phi National Park),而且定位为“整个Krabi府风景最秀丽的”岛屿。比起占士邦岛,它当然要大得多,最起码它“姊妹”多:由一大一小两个姐妹岛及80多个小岛组成,其中大PP是唯一有人居住的海岛,小PP鲜有人烟,除了游客。  但是跟占士邦岛一样的是,它也是因为一部电影而更加驰名——由里奥纳多主演的
期刊
纳沙泰尔(Neuchatel)坐落在瑞士北部,是早期瑞士钟表业的发源地,被誉为“时间之城”。艾比(Ebel)、浪琴(Longines)、布尔加里(Bvlgari)以及全球首屈一指的珠宝腕表生产商帝后(Delaneau)旗下著名的肖邦表(Chobard)工厂就设在纳沙泰尔湖畔。所以,来这里旅行,购买手表是一件顺理成章的事儿。  那天午饭后,我来到纳沙泰尔阿勒广场一家表店开始选购。我选了两块腕表,一块
期刊
和大多数有那么一点点小钱和一点点稳定感的小职员一样,我开始策划这次柬埔寨之旅时希望它比较“值当”,当然还要有那么一点点自己也不想明说的“品位”,好回来和朋友不露声色地吹牛,所以起初想去金边、暹粒、西哈努克港,再看看洞里萨湖的水上人家,拍点建筑、拍点风光、再拍点人文、拍点纪实……  后来挣扎了很久,得出一个结论,这样只能玩死自己,因为我跟万千职员一样,只有7天的假期。如果几个地方都想去,那一个地方顶
期刊
泰国的沙滩举世闻名。而普吉堪称其中的代表作。可是从普吉机场一出来,我们就开始怀疑自己还在不在泰国。    英语,瑞典语,法语,德语,俄语……各个国家的语言文字满耳满目,各种肤色的美女帅哥摩肩接踵。不过距离曼谷800多公里,怎么就换了天地?  见我困惑,导游讲解起了普吉的历史:作为泰国第二大海岛,几个世纪前普吉还没有游客的时候,靠的财富是锡和橡胶。因为它们,葡萄牙、法国、荷兰和英国几个世纪前就有商船
期刊
地处“512”汶川大地震重灾区茂县的黑虎寨碉楼群是羌碉中的精品,其十二角碉极为罕见。1976年松潘发生7.2级地震时,距松潘仅100公里的黑虎寨古碉无一受损,但本次大地震它却在劫难逃:寨子中的古建筑物均受到程度不同的毁损;地震后的寨子已不适合继续居住,寨民即将离开这片世居的土地,转入城市或其他地区。目前搬迁已提上议事日程。  但这搬迁可能带来一个问题——著名学者王明珂曾研究发现,黑虎羌寨每一个组(
期刊
据说,民国二十年(1931年),人称“南天王”的陈济棠回广西防城老家拜祭祖坟,路过安铺,为偿还吃鸡饭的夙愿而流连小住同文书院;而1944年,侵华日军总司令冈村宁茨为巡视太平洋战事飞到遂溪机场,也冒险前往安铺,为的还是一品“安铺鸡饭”!    广东廉江市安铺镇,位于北部湾东海岸,自明朝正统九年(公元1444年)开埠以来,就是粤西海岸著名的商埠。这里不光拥有同文书院、武帝庙、天后宫等文物古迹,更是名副
期刊
北川县地震前在青片河流域拥有26个各具特色的羌寨。“512”汶川大地震后,由于泥石流等次生灾害,当地连接外界的道路尚未完全被疏通,给救援工作带来了极大的难度。但万幸的是,青片羌寨大多奇迹般成为这次地震的“世外桃源”——以西窝羌寨为例,“512”大地震当中,寨中只震落些瓦片,除了一个上山采药的人失踪外,无一伤亡!    在青片河流域的26个羌寨中,五龙寨、吊脚楼羌寨、神树林羌寨、西窝羌寨和大寨子等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