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D262.3 文献标识码:A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深入,经济建设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然而很多地方政绩考核却过重地计较GDP的比重,由此引发一系列问题。而浙江省湖州市勇敢地就此进行了改革,走上了一条更为科学化的道路。这其中的决策过程又是怎么样的呢?这项决策会造成什么影响?本文将就此进行分析并表达一些看法。
关键词:政绩考核;GDP;决策
案例背景及决策过程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湖州市经过了25年的奋力拼搏,湖州经济发达,社会发展迅速。长期以来,某些领导干部由于没有牢记党的宗旨,没有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世界观和权力观发生偏差,加上我们的政绩评价体系还存在着以经济指标论英雄等弊端,致使一些领导干部没有形成正确的政绩观。其中重要的一点便是把GDP放在政绩的首位,对下级以GDP作为政绩衡量的第一标准,对上级,则为了提高GDP,弄虚作假,虚报浮夸,甚至做出一些有损广大人民利益的事来。
在发展的过程中,湖州市的领导班子看到了现行干部考核体系中存在着的弊端,由于不能把经济指标与社会指标统筹起来考虑,只是一些领导干部片面追求“GDP指标”,不惜以牺牲可持续发展和群众的利益为代价。为此,湖州市的党政领导班子根据这一实际情况,提出要贯彻科学发展观,必须坚决克服片面以GDP为中心的倾向,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首先树立起正确的政绩观,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科学的政绩考核体系。基于这样的认识,在广泛征求了人大、政协、各级党政部门和基层干部群众的意见建议之后,湖州市于2003年12月16日,以市委、市政府的名义,正式下发了《关于完善县区年度综合考核工作的意见》,并于2004年1月1日起在湖州市下辖的5个县区施行,这使得湖州市成为中国首个取消GDP指标考核的地方政府。
湖州市2004年的考核具体方法是在以往实验的基础上进行调整和修改的。在考核指标上,“减一增五”,这次新的考核体系不在对传统的GDP、家庭工业产值等指标进行硬性考核,同时对考核内容和方法做了彻底的调整。
由此案例引发的思考
一、 湖州市政绩考核取消GDP指标是一种进步
从一直以来,各地在考核官员政绩时,始终将GDP摆在了第一位。考核GDP也成了考核官员政绩的重要指标,甚至与官员晋升直接挂钩。这些无疑是促进经济增长,提高GDP的最佳途径,同时也是彰显政绩的有利教材,更是决定官员未来命运的垫脚石。
然而,正是这种不顾一切的盲目追求GDP的执政观念,导致了一些官员为了在年终考核中拿到较高的政绩分,不惜劳民伤财的大搞政绩工程,最后这些也都沦落为空架子、形象工程;更有甚者在招商引资中,引入淘汰落后产能的工业型企业,可谓是“捡到篮子都是菜”,最终GDP确实上升了,但这样的GDP却是拿污染环境的代价换来的。
湖州市此次取消以GDP总量考核官员政绩的做法,一举打破了官员“GDP时代”的跟风作为,而将居民就业和收入等民生指标作为考核的主要内容,并且对造成重大生态环境事故的官员给予一票否决。后者无疑是对这一类官员的警示,让其充分认识到“捡到篮子的不一定都是菜”。当然,其中还不乏包括“全域统筹规划,科学功能定位;实行分类考核,鼓励特色发展;群众参与评价,体现发展为民”等诸多亮点。这些不仅体现出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更贴近当下注重发展民生的时代话题。
减少失业率、提升居民收入无疑是目前亟待解决的民生问题,也是官员的执政之本,而非一味的大搞政绩工程为自己谋福利。要想根除官员这一不良的执政习惯,就必须不再发那张印有考核官员GDP的无形“试卷”。
在既有的官员政绩考核体系中,GDP指标一直都是起决定性作用的考核项目,社会资源的分配以及官员升迁都受此影响。它就像一柄时刻高悬于地方官员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如果这柄利剑因为考核数据未达标而落下,地方官员的仕途和地方经济发展的前提,都很可能因此被斩断。没有多少官员愿意冒此风险,因此,“唯GDP论”一直拥有广泛的市场。
在“唯GDP论”这根指挥棒下,单纯强调GDP数据的增长很容易在不知不觉中将国民经济发展引入歧途。最显而易见的危害,是对环境的污染和对资源造成毁灭性的影响;其次,一切以经济增长数字为中心,最终经济增长的指标可能确实是挺好看,但转型期的社会建设、文化建设却被远远甩在后面,难免会产生各种社会问题;此外,受“官出数字,数字出官”的潜规则的影响,一些未能完成GDP指标的地方政府可能会伪造统计数据,此前已有这方面的报道。凡此种种,都使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发展面临不可持续的风险。
湖州市对政绩考核制度的修改,不再过度倚重GDP这一单独指标.在金融危机的“重新洗牌”之后,转型已是大势所趋,如果湖州市能借着政绩考核制度创新率先实现转型,势必在下一轮的竞争中占得先机。个别尚未完全走出“唯GDP论”的地方,应该从湖州市“取消GDP考核”的探索中找到一些启发。
二、 应当对政绩考核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及时转变政绩观。可以肯定地说,新的政绩考核机制将弱化GDP,更加强化从民生、环保、公共服务等指标来衡量政绩。从思想根源上看,地方政府树立正确的政绩观首先应转变观念。以近期的房地产市场调控为例,部分地区房价控制目标迟迟不肯出台,某种程度上可以看到地方政府仍旧不肯放弃土地财政和房地产收益的心态。但是值得欣慰的是,近年来,不少省份开始降低预期经济发展速度,同时重视发展质量。北京提出“让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还有的地方取消了干部考评中的GDP指标,强化对经济综合实力增强、群众生活水平提高、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等方面的考核。以经济成果为主评价政府政绩有过巨大历史贡献,今后在干部考核体系中淡化GDP.还有专家表示,保障干部政绩与民生福祉相一致,引导干部将短期行为与长远发展结合还需相关制度的改革,如健全干部任用制度、改变激励机制等。
三、 政绩考核去GDP化的前景
湖州市的这次考核制度改革所造成的影响有好也有不好,一方面,这次改革使得湖州市获得转型的机会,利用的好的话,其发展前景不可估量;而另一方面,值得注意的是,在整个社会的考核评价体系未发生变化之前,一个地级市的变革注定会引发冲突。现在,湖州对下面县的考核方法改了。但是浙江省对湖州的考核方法没有变,国家对浙江的考核方法也没有变。所以,这场变革在短期内会造成一定程度的不公平。因为,湖州无法回避与周边地区在GDP上的较量。
距离这次改革已经过去将近十年了,可是纵观中国,能够大胆施行这种改革的地区还是不多,因为这种改革只有自上而下才能行之有效。所以说政绩考核去GDP化的前景还是不够明朗,不过,随着新一届领导班子的上台,这个问题越来越得到重视,经济增速的放缓也从侧面说明新一届政府态度的转变。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个问题会逐步改善,政绩考核也将更加科学化、民主化。
作者简介:高洁(1994—),女,汉族,安徽滁州市人,学生,单位:河南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研究方向:行政管理。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深入,经济建设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然而很多地方政绩考核却过重地计较GDP的比重,由此引发一系列问题。而浙江省湖州市勇敢地就此进行了改革,走上了一条更为科学化的道路。这其中的决策过程又是怎么样的呢?这项决策会造成什么影响?本文将就此进行分析并表达一些看法。
关键词:政绩考核;GDP;决策
案例背景及决策过程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湖州市经过了25年的奋力拼搏,湖州经济发达,社会发展迅速。长期以来,某些领导干部由于没有牢记党的宗旨,没有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世界观和权力观发生偏差,加上我们的政绩评价体系还存在着以经济指标论英雄等弊端,致使一些领导干部没有形成正确的政绩观。其中重要的一点便是把GDP放在政绩的首位,对下级以GDP作为政绩衡量的第一标准,对上级,则为了提高GDP,弄虚作假,虚报浮夸,甚至做出一些有损广大人民利益的事来。
在发展的过程中,湖州市的领导班子看到了现行干部考核体系中存在着的弊端,由于不能把经济指标与社会指标统筹起来考虑,只是一些领导干部片面追求“GDP指标”,不惜以牺牲可持续发展和群众的利益为代价。为此,湖州市的党政领导班子根据这一实际情况,提出要贯彻科学发展观,必须坚决克服片面以GDP为中心的倾向,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首先树立起正确的政绩观,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科学的政绩考核体系。基于这样的认识,在广泛征求了人大、政协、各级党政部门和基层干部群众的意见建议之后,湖州市于2003年12月16日,以市委、市政府的名义,正式下发了《关于完善县区年度综合考核工作的意见》,并于2004年1月1日起在湖州市下辖的5个县区施行,这使得湖州市成为中国首个取消GDP指标考核的地方政府。
湖州市2004年的考核具体方法是在以往实验的基础上进行调整和修改的。在考核指标上,“减一增五”,这次新的考核体系不在对传统的GDP、家庭工业产值等指标进行硬性考核,同时对考核内容和方法做了彻底的调整。
由此案例引发的思考
一、 湖州市政绩考核取消GDP指标是一种进步
从一直以来,各地在考核官员政绩时,始终将GDP摆在了第一位。考核GDP也成了考核官员政绩的重要指标,甚至与官员晋升直接挂钩。这些无疑是促进经济增长,提高GDP的最佳途径,同时也是彰显政绩的有利教材,更是决定官员未来命运的垫脚石。
然而,正是这种不顾一切的盲目追求GDP的执政观念,导致了一些官员为了在年终考核中拿到较高的政绩分,不惜劳民伤财的大搞政绩工程,最后这些也都沦落为空架子、形象工程;更有甚者在招商引资中,引入淘汰落后产能的工业型企业,可谓是“捡到篮子都是菜”,最终GDP确实上升了,但这样的GDP却是拿污染环境的代价换来的。
湖州市此次取消以GDP总量考核官员政绩的做法,一举打破了官员“GDP时代”的跟风作为,而将居民就业和收入等民生指标作为考核的主要内容,并且对造成重大生态环境事故的官员给予一票否决。后者无疑是对这一类官员的警示,让其充分认识到“捡到篮子的不一定都是菜”。当然,其中还不乏包括“全域统筹规划,科学功能定位;实行分类考核,鼓励特色发展;群众参与评价,体现发展为民”等诸多亮点。这些不仅体现出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更贴近当下注重发展民生的时代话题。
减少失业率、提升居民收入无疑是目前亟待解决的民生问题,也是官员的执政之本,而非一味的大搞政绩工程为自己谋福利。要想根除官员这一不良的执政习惯,就必须不再发那张印有考核官员GDP的无形“试卷”。
在既有的官员政绩考核体系中,GDP指标一直都是起决定性作用的考核项目,社会资源的分配以及官员升迁都受此影响。它就像一柄时刻高悬于地方官员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如果这柄利剑因为考核数据未达标而落下,地方官员的仕途和地方经济发展的前提,都很可能因此被斩断。没有多少官员愿意冒此风险,因此,“唯GDP论”一直拥有广泛的市场。
在“唯GDP论”这根指挥棒下,单纯强调GDP数据的增长很容易在不知不觉中将国民经济发展引入歧途。最显而易见的危害,是对环境的污染和对资源造成毁灭性的影响;其次,一切以经济增长数字为中心,最终经济增长的指标可能确实是挺好看,但转型期的社会建设、文化建设却被远远甩在后面,难免会产生各种社会问题;此外,受“官出数字,数字出官”的潜规则的影响,一些未能完成GDP指标的地方政府可能会伪造统计数据,此前已有这方面的报道。凡此种种,都使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发展面临不可持续的风险。
湖州市对政绩考核制度的修改,不再过度倚重GDP这一单独指标.在金融危机的“重新洗牌”之后,转型已是大势所趋,如果湖州市能借着政绩考核制度创新率先实现转型,势必在下一轮的竞争中占得先机。个别尚未完全走出“唯GDP论”的地方,应该从湖州市“取消GDP考核”的探索中找到一些启发。
二、 应当对政绩考核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及时转变政绩观。可以肯定地说,新的政绩考核机制将弱化GDP,更加强化从民生、环保、公共服务等指标来衡量政绩。从思想根源上看,地方政府树立正确的政绩观首先应转变观念。以近期的房地产市场调控为例,部分地区房价控制目标迟迟不肯出台,某种程度上可以看到地方政府仍旧不肯放弃土地财政和房地产收益的心态。但是值得欣慰的是,近年来,不少省份开始降低预期经济发展速度,同时重视发展质量。北京提出“让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还有的地方取消了干部考评中的GDP指标,强化对经济综合实力增强、群众生活水平提高、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等方面的考核。以经济成果为主评价政府政绩有过巨大历史贡献,今后在干部考核体系中淡化GDP.还有专家表示,保障干部政绩与民生福祉相一致,引导干部将短期行为与长远发展结合还需相关制度的改革,如健全干部任用制度、改变激励机制等。
三、 政绩考核去GDP化的前景
湖州市的这次考核制度改革所造成的影响有好也有不好,一方面,这次改革使得湖州市获得转型的机会,利用的好的话,其发展前景不可估量;而另一方面,值得注意的是,在整个社会的考核评价体系未发生变化之前,一个地级市的变革注定会引发冲突。现在,湖州对下面县的考核方法改了。但是浙江省对湖州的考核方法没有变,国家对浙江的考核方法也没有变。所以,这场变革在短期内会造成一定程度的不公平。因为,湖州无法回避与周边地区在GDP上的较量。
距离这次改革已经过去将近十年了,可是纵观中国,能够大胆施行这种改革的地区还是不多,因为这种改革只有自上而下才能行之有效。所以说政绩考核去GDP化的前景还是不够明朗,不过,随着新一届领导班子的上台,这个问题越来越得到重视,经济增速的放缓也从侧面说明新一届政府态度的转变。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个问题会逐步改善,政绩考核也将更加科学化、民主化。
作者简介:高洁(1994—),女,汉族,安徽滁州市人,学生,单位:河南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研究方向:行政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