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雪夜归人

来源 :鹿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othing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这儿是个穷地方,风沙肆虐,干旱异常,一年下不了几场雨,偏偏赖以温饱的全是靠天吃饭的山地。
  从开春就盼雨,三月盼到四月,五月也不遲。眼巴巴瞅着天,下起雨来,更要瞅的仔细。雨是会骗人的,有时只是稀稀落落的几滴,有时来势汹汹,最后却刚好洒湿地皮。好不容易盼到一场货真价实的雨,大人小孩齐出动,牵牛扛犁冒雨直奔山里,趁着这点儿湿气赶紧种进去。种子侥幸发芽出苗了,还是要盼雨,好让它们活下去,到了开花抽穗结籽,更要盼雨。雨呢,就是不下,数的见的雨都下在了秋季——收获的季节。
  人们忙活一年也往往没有多少收成,生活贫瘠,灵魂更是贫瘠,没有东西可以相信,就迷信,信神、信鬼,信土地爷、信灶马爷,信阴阳先生、信巫婆,相信一切荒诞不经的东西。其他地方给孩子讲童话故事,我们没童话,只有鬼故事,而且连鬼故事都缺,讲来讲去就那么三五个。至于童话故事书或是可以阅读的书,更缺。
  缺书看却偏偏爱看书,可以算作一种病,不幸的是,从识字起我就患上了这种病,一闲下来,就想手里拿本书看看,一看就看得天昏地暗,不吃不睡不干活,因为看书不知挨了多少揍。挨揍一点都不痛苦,最痛苦的是没书看。方圆六七里,能看的书加起来也不超过二十本,剩下的十几本都是专业书籍,比如《致富经》《养羊与羊病防治》《科学施肥》……这类书我也看过两三本,的确没有多少趣味,但好歹是可以阅读的文字,要知道没书看时,我连地上印着字的废纸片都能拣起来聚精会神看一会儿,由此可知病的有多深。
  初二那年的寒假,我有幸拿到了一本从没见过的外国小说。书的主人是我堂哥小华的同学,和我姑姑同村,姓杨,名字忘了,也忘了去他家的原因。记得向他借时,他有些不情愿——这种心情我能理解,书是稀缺品,所以每个人都格外珍惜手中拥有的几本,轻易不外借。在我再三保证会将书还给他的情况下,加上小华哥也帮着说了一些好话,他才给借了。
  在姑姑家吃过饭,大约是下午四点,我们踏上回家的路。天空半阴着,太阳隐在稀薄的云朵后面,光芒微弱,没有一点温度,黄土高原的农历十二月,气温多在零下十几度。那天北风呼啸,比往常更为寒冷。
  从姑姑家到我们村,总共八里路。最先是一块四里多长的农田,尽头有两道陡坡,一道向南,一道向西,向南的坡上面是个村子,向西的坡上面是大约一里见方的台地——走过这块台地,再穿过一块两里多点的沙柳林,翻过一道山梁,就能看到我们的家了。
  我们爬上西边的斜坡时,太阳搁浅在地平线上,金黄的余晖夹着寒风漫过空荡荡的台地,照亮了我们的脸。
  在一片耀眼的昏黄中,我想起那本书,便摸了摸兜(书揣在我毛呢外套的斜插兜里,兜很宽很深,揣一本书紧紧当当),一路上我摸了几次,每次书都在,可是这次兜里空了。书也丢了。
  我记得经过农田中间结冰的泄洪渠时,我们滑了会儿冰。我玩得忘乎所以,还摔了一跤,书也许就是那时掉的。小华哥知道我嗜书如命,但还是劝我别回去找了。他认为书不一定就掉在水渠那边,也有可能掉在别处,要是不能顺着原路返回,找到书的可能性很小。再说天很快会黑,想摸黑找到书,更不可能。为了打消我的顾虑,他说开学后他会跟杨同学解释丢书的事。他们关系很好,他不会为这事生气。
  夕阳一点点收回铺洒在大地上的光辉,天色在变暗。他笃定、充满说服力的语气与我的焦急无措形成鲜明对比。他只比我大21天,处事却远比我成熟,这在我们以后的人生里表现的更为明显,凡是遇到事情,他总能切中要害,该断的断,该舍的舍,从不做无意义的事。而我则总是困于人困于事,遇到事情一味躲避,总是因为害怕自己不能承受某种结果,便去努力补救,从不分析这结果到底有多可怕,可怕的成分里又有多少是自己的臆测。
  我坚持回去找书,一是向杨同学作过保证,二是漫长的寒假,没书看太痛苦了。不管能不能找到,我要试着去找。
  我们走上了不同的路,他是回家的路。他不能陪我去做一件不明智的事,而我也没有请求他陪我去。
  他的推断是正确的。我回到泄洪渠时,天色暗了下来,书没在那里,我不死心,一直走到姑姑家,她家也没有。风停了,但天空飘起零星的雪花,可我坚持要回家。姑姑拼命劝我,我脚步不停,走出大门,她追出来,暮色苍茫,我看不清她脸上的表情,只听她焦急地说:天黑了,下雪了路不好走,水磨沟煞气太重了……我这才停住了脚。
  水磨沟就在农田尽头两道坡的交界处,四十多年前开过水磨坊,不过当时已看不出多少痕迹,只剩一段在沙石河床上凿出的水渠,十来孔废弃倾塌的窑洞。那里地形僻静,终年少见阳光,窑洞的旁边立着四五座荒坟,白日里一人经过,都感觉阴森森的。入夜后,据说黑咕隆咚的窑洞里常有异常,低低的说话声,笑声、哭声,间或是锅碗瓢盆磕碰、骡马喷响鼻的声音。我那时颇有几分胆量,从来不信那些神神鬼鬼的说法,但是对水磨沟,多少还是有些忌惮。但我只是顿了顿,我想也许我还残留着一点找到书的希望,所以仍然坚持要回家。姑姑没办法,从自家柴垛里抽了一根拇指粗细的木棍,硬塞到我手里——她胆小,走夜路会拿一根木棍,不时向身后甩一甩,照她的说法,那些不干净的东西一般都跟在你身后。
  于是我带着一根棍子,踏上了回家的路。从她家离开后没走多远,我就知道不可能找到书了。因为天色完全暗了下来,最后一点天光也被大雪吞噬,我走在那块农田上,已看不清脚下高高低低的玉米茬,磕磕绊绊几乎无法下脚,于是不得不绕远,顺着田地边弯弯曲曲的水渠前行。
  但无论如何,水磨沟是绕不过去的。早在几百米外,我的心就提了起来,越到近前,心跳得越快,头皮一阵阵发紧,似乎灵魂与身体分离,身体只是僵直地向前移动,灵魂则绷紧每一根神经,竖起耳朵细听着周遭的一切。可是除了冰面下流水潺潺,没有任何其它声音。我甚至大着胆子朝那一孔孔窑洞看了几眼,并无异常,黑乎乎的窑洞里什么都没有,只有雪下的愈发大了。
  我脚步飞快地爬上斜坡,来到台地,此时天地间已白茫茫一片。紧悬的心放松下来,想起了那本书,这会儿它已经被雪埋了。雪融化的时候,它会被洇湿,字迹变得模糊,再被凛冽的寒风一页一页撕掉,等不到春天,就踪影全无。我不知道书的名字,因为封皮掉了,内容只看了开头一段,是平常的景色描写,我本可以看得更多,但想到寒假只有这一本书,我得省着看。这会儿小华哥早已到家了,应该正守着火炉看电视,我家里呢,恐怕是母亲一个人,坐在寒夜里纳鞋底,父亲又不知浪荡到哪里去赌博了。我一定还想了许多事情,一个人在安静的雪地里,特别适合想事情。   不知走了多长时间,走得大汗淋漓,脚掌发麻起来,都觉得困了,可还没走出台地。这条路我走了很多次,平时走出台地只需七八分鐘,尽头有一座低矮的沙丘,背面生长着两棵大柳树。我记得自己好像没有经过那两棵柳树。我想一定是刚才犯迷糊了,没有好好走路,耽搁了,便打起精神,继续向沙丘那边走去。
  走了会儿,还是没到,身边的景象也没有多少变化,几株长的较高的茅草在寒风中摇曳,这景象我刚才像是见过。心下疑惑起来,停住脚步,再次确认了方向。下雪的夜,并非漆黑一团,白雪映着天光,微微发亮,天色介于昏与黑之间,从飞舞的雪花中看过去,四野灰茫茫的,远处和近处的事物,皆已难辨形状,但起伏的梁和平地,多少能看出些区别,梁在高处,阴影似乎更为深重。我是以家那边的山梁为目标的。
  这次没走多久,前方出现了沙丘,我松了口气,走近一看,头皮不禁一阵发麻,哪是什么沙丘!是两个挨着的小土包,在白雪掩映之下,与沙丘极其相似。小土包的中间有一道豁口,出去就是下水磨沟的陡坡,我完全走反了!
  可我明明是向着西边的山梁走的,怎么会完全反过来了呢?第一个冒上心头的想法——是不是遇到了“鬼打墙”,这样的故事听村里的老人们说过好多次,心里更毛了,立刻转身,死盯着那道山梁走起来,心想这次方向肯定是对的。
  雪还在下,万籁俱寂,只能听见脚踩在雪地上的咯吱咯吱声。我没戴帽子和手套,可一点都不觉得冷,因为浑身都在冒汗,只是愈发疲倦了,双腿沉重起来,眼皮也在发沉,极想找地方坐一会儿。心里还是清醒,警告自己千万别睡着。就在去年冬天,镇上的一个男人喝醉酒,睡倒在回家路上的雪地里,早晨发现时冻得僵硬。
  眼睛一直盯着那道山梁,直到脚下被绊得踉跄起来,才记得低头。我发现自己正走在一条被洪水冲出的浅沟里,再向前两三步,便是一道悬崖!沙丘那边没有悬崖,所以我毫无防备,要不是水沟的提醒,我可能一脚就踏到悬崖下面去了。
  我惊出一身冷汗。努力分辨,看出对面也是一道悬崖,中间的谷底平坦宽阔,应当是一大片农田。台地四周符合这种地形的,只有北面。这次我走偏了。我一直当作目标的梁,不知什么时候换成了北面这道。这会儿我才察觉到,阴影深重的地方,不一定就是梁,目力不及之处,看起来都黑乎乎的。醒悟过来自己是迷路了,并且知道迷路的原因是大雪茫茫的台地上没有显眼的标志。
  从小学课本里学到的知识,此时派不上任何用场。天空没有北斗星,通过树叶稀疏繁茂辨别方向更没可能,台地没有一棵树,有树也落完了叶子,即使有叶子,也看不清。离开悬崖,心里没了主意,脚下愈发软了,走出四五十米后,实在累得走不动了,恰好空旷的雪地上有个小土堆,就坐了下来。
  我还有两个选择,一是返回姑姑家;二是从水磨沟南面的坡爬上去,去对面的那个村子,村里有一户我家的亲戚,台地到他家只有一里多点,很近,我坐在土堆上,都能看见村里一户人家的院子。二者任选其一,我都可以避开台地,但是必须回到水磨沟。我不愿意折回去,也不愿意去亲戚家,不知道为什么,我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渴望回家,回到自己的家里。家呢,就在三里之外的山梁后面。
  身体热烘烘的,坐下后便愈发觉得困倦,眼皮打架、哈欠连连,心知道不能睡,但哪能抵挡得住睡意阵阵来袭。身体不由自主便向后靠去,躺下之前,出于本能向后瞄了一眼,咦!后面怎么立着个黑乎乎的东西!以为花了眼,又小心翼翼瞄了一眼,没错,的确有个黑乎乎的东西!难道……心脏猛地一缩,睡意霎时飞到九霄云外,噌的蹦了起来,举起棍子就要抡向那东西,定睛一看,原来只是一根木杆,手松了,没抡下去,又一想,一根破木杆不好好倒在地上,为什么要立起来吓人,余恨难消,又抡起了棍子,想把它打趴下,可是……空荡荡的台地上毛都没有一根,哪来的木杆?眼睛顺着木杆向下看去,握着棍子的手臂就僵了,人也跟着僵了。
  希望那是我最后一次体验毛骨悚然,一刹那像是触了电,脑袋嗡的一声,后脑勺一紧,全身的毛发都竖了起来,从头皮到脊背一阵阵发麻,汗水涌出每个毛孔,从头发根一路下滑,滑过脖颈、后背,滑落到腰间的裤腰上,身体冰凉得像跌进了地窖。我一声没吭(没有大叫一声,也没有蹦的离地三尺),而是缓缓放下扬起的手臂,屏住呼吸,转过僵硬的身体背对木杆一步一顿走起来,此时哪顾得方向,只想赶紧离开,也不敢发足狂奔,生怕弄出一丁点声音。
  许多事情,明白过来只是一瞬间。一直向前大踏步地走着,走出几十米后,突然就明白了——我为什么非得盯着远处的山梁呢?为什么非得死认着西面,对面的村子,对面那户人家不就是最好的目标吗?
  我向着村子,一直走,直到被台地南面的深沟阻住脚步,再转身向西,沿着深沟的边缘,终于走出了台地。
  翻过沙丘,走进沙柳地,还是看不清,走得跌跌撞撞,但心里没那么害怕了,毕竟有稀疏的树木和一丛丛沙柳作为参照物。隔在我和家之间的那道梁,越走越近,已经看得见梁后面的火光了。
  那是1999年,我14岁,村庄对面的台地上建起了一座天然气输送站,它是闯进我们生活的第一个代表着工业文明的建筑。输送站有一根高高的烟囱,用来排放废气,总是燃着火,昼夜不息。
  当我爬上山梁,被那团火光照亮,看着白雪覆盖的村庄,十四岁的我,一霎时真是悲喜交集。紧绷的神经和身体一下子松弛了,身体软的没有一点力气,只凭着一口气,捱回了家。
  十点多了,母亲睡了,我没有对她说迷路的事。我的外套全湿了,两个裤腿沾满泥点,鞋底厚厚的一层泥,鞋里也灌进了泥浆,脚没了知觉,小腿也肿了,适应黑暗的眼睛看着家里昏暗的灯光,也感觉亮得刺眼。整个人处于一种精神恍惚的状态。躺在炕上,迷迷糊糊中,感觉自己仍走在那片白雪茫茫的台地,寻找着出路。
  现在说说那根令我魂飞魄散的木杆——那是一根引魂幡的杆子,也就是说,我坐的小土堆其实是个坟头!那是台地上唯一的坟,新埋了不久,就在台地东北角,墓主姓让,方圆十几里,只有这一户姓让的,住在北面悬崖下的山坡上。我能坐在那坟头上面,也算是机缘巧合,它虽让我备受惊吓,但惊走了我的睡意,并间接让我确定了方向,我应该感谢它。现在想来,如果它真是个普通的小土堆,我可能就睡过去了,那么第二天人们就会在坟头发现一个冻僵的男孩。
  后来我去过很多图书馆,小的,大的,大到会迷路的那种也去过,始终没有找到那年风雪夜我丢的那本书。至于那个寒假是怎么过的,我忘了。
其他文献
明城墙遗址  一些沉重的方砖  矗立在北京城的东南角  手拉手,怕被拆散  它们不知道早就被遗忘  还在惊恐四顾  在四季里,挤挤挨挨  永远抱团取暖  在久居的地方,在出生地  周围的花草树木都经过精心修剪了  只有它们,颓废,倾圮  野草将根须用力地刺进砖缝  伸出两片手掌  邀请散兵游勇一样的风雨霜雪  把新鲜的青色,盗取干净  晨练的老者,目光笃定  默守着它们的身世  匆匆的路人,脚步杂
期刊
回乡记  连绵群山先收下,这童年的风景  多年之后,依然保持着原来的模样  山泉比月光更加清澈,捧起一掬  就能轻易照见那些混沌的日子  布谷鸟穿梭林间,悦耳的鸣叫  让归乡的步伐频频迟疑  狗吠不再张扬,肥硕的身躯  将慵懒和安逸暴露在太阳底下  熟悉的面孔,被时光烙上印记  温暖笑容牵出纯正乡音  曾敬仰的前辈不经意淡出内心  以另一种形象让人心存敬意  田园荒芜,背井离乡的人  让梦想的种子
期刊
春天里,想把自己打开  一条河流的解冻  开启了春天的闸门  快意的流泻  催开两岸含苞的芬芳  桃花摇曳,荡漾春风  油菜花开,翻晒时光的黄金  湖水明净,洗亮蓝天白云的倒影  小草簇拥着,在探头探脑地张望  春天的风带来足够的绿意  熏染身藏生机的事物  充沛的阳光  烘暖了多少冰冷的暗疾  事实上  在我的身体里  也装着许多未曾开放的蓓蕾  在这样的春天里  苏醒,振翅,欲动  想把自己打
期刊
番茄书  菜园里,番茄红了。  我喜欢叫它番茄,而不是西红柿。  这种叫法里,包裹着一种渗入骨髓的习惯,母亲这么叫,父亲也这么叫,我也这么叫。  到底,它为何叫番茄呢?  翻看许多果蔬的书,终于找到了它的根源。第一个记载西红柿的人,是明代的赵函,他在《植品》中云:番茄是西洋传教士在万历年间,和向日葵一起带到中国的。  这两个物种,都喜欢阳光,一个金黄色,成就了梵高;一个火红色,解了我的馋。  似乎
期刊
1  早听母亲说老表去年冬天修建了一栋大房子,在附近十里八村都是数一数二的,我当时不以为然。当我下车,发现老表那栋巍峨的新房,还是被狠狠地震撼了一下,为自己起先的不屑而愧意满腹。房子四层高,中间是宽敞的大堂屋,两边各是两间大房。房子最前面是欧式的罗马柱子,金碧辉煌,熠熠生辉,两边都是侧出的长走廊一般的阳台。  放完爆竹,进得堂屋,地面居然是水磨砂的,图案五花八门但凌乱中又透出几分可爱。老表从楼上下
期刊
夏天,院子里一株老槐树正在蓬勃地伸展它的枝叶。石碾坐在院子边,上面停着几只喜鹊,叽叽喳喳不知道说什么。盛夏的阳光分外耀眼,它透过老槐,斜斜地射进赵婆婆的小屋里,但是光线并不减弱,直照得赵婆婆眯起了双眼,病态地咳嗽一阵。炕上的花猫蜷卧在被褥一角,不时睁开眼看看屋里的世界。赵婆婆最近病情加重,奄奄一息。她搂住小腹不停地咳嗽,咳嗽完又一阵呻吟,“唉呀,我不行了。”  大儿子福民看着重病的母亲,心里酸溜溜
期刊
你听,寂寞在唱歌  屏住呼吸  你聽,寂静在唱歌  这庞大的清醒,从重合的影子里向外蔓延  山谷满了,水轻轻地濡湿黑暗  一枚纽扣清脆地凋落,没有尽头  沟壑里回音空洞  遥远处谁吠了一下,倏忽间就咽了回去  如宣纸上泼洒了浓墨  漫不经心,却又急促地互相追逐  无字之歌被渲染着  宽阔的时间里,一尾鱼任意漂浮  无始,无终  月光落在树叶上  在夜色里突兀起来的,是幽静的静  划破静谧的是月光 
期刊
小县城  一支烟,就走完了小街  街道,只有七条  人们,互相认识  悠闲的脚步,总在等待友情的赴约  包括那条夏天的河流,一头扎进去  喝到的都是矿泉水  街头有人打招呼,街尾便冒出一朵微笑  春天来了  李家窗口的玫瑰,伸進了张家的阳台  在都匀  千年的石板街,没有因为徐霞客的行走  而留下半点寥寥数语  那条名叫“剑江”的大河,绕城而过  文峰塔下,众鸟觅食  而在百子桥上空,蟒山的晨雾 
期刊
黑夜里传来各种各样的声音,它们以不同形状旋转在他的耳蜗里。卫生间水管圆润的滴答声,窗帘柔软的条状的拂动,风越过阳台金属栏杆发出的尖锐的唿哨。他躺在床上闭紧双眼,身体里的每个细胞却兴奋地尖叫。  大约有几个月之久,他便处于这种随波逐流的状态,这让他感觉羞耻。如果换作别人,也许早就奔走呼号了,可他竟然还能安之若素。唯一使人欣慰的是他夜不成寐。  最初他发了微信,没有回应,于是又拨打手机。她似乎不太情愿
期刊
月亮是个出口,等待离开  那些巨大的期待  一些记忆如缄默的安静  一块蹲守的巨石,一个守护深冬的  哑巴,一个只能接近而不能揭示的  秘密  一生贫瘠,那是爱  那是把一切敞开  是一种无人觉察的消失  是一种头顶之上河流的灌溉  那些滚滚而至的生灵  他们太高了,高过出口  晨曦  晨曦赶着朝霞的羊群  无序而有规则  一只早起的鸟清澈鸣叫  把觅食者驱赶进同一家园,但  你亮出的不是我亮出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