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深静脉血栓介入治疗后尿激酶溶栓护理研究

来源 :锦州医科大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v_coolw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探究下肢深静脉血栓介入治疗后尿激酶溶栓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期間登记的41例介入治疗尿激酶溶栓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n=20)采用常规护理方案,实验组(n=21)实施整体护理方案。本次实验将对比研究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0.47%)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相对于常规护理模式,将整体护理实施于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介入治疗尿激酶溶栓能够显著改善血管阻塞,可以明显提高治疗有效率,临床价值突出,护理效果理想。
  【关键词】下肢深静脉血栓;介入治疗;尿激酶溶栓;护理研究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6-5328(2021)08-065-02
  血管壁损伤、血流受阻或血液高凝等原因造成的周围血管疾病称为下肢深静脉血栓,现下介入手术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主要手段,且术后联合尿激酶溶栓,能够明显改善阻塞,恢复正常血运[1-3]。值得注意的是,尿激酶的使用过程可能存在一定的潜在风险,患者会出现疼痛、出血、肺栓塞等症状,从而降低治疗效果。基于此,本文旨在探究将整体护理模式运用到下肢深静脉血栓介入治疗后尿激酶溶栓的应用效果,现将资料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期间本院收治41例介入治疗尿激酶溶栓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案的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n=20)与实验组(n=21)。对照组患者的年龄 28~78 岁,平均年龄 (46.74±2.81) 岁,其中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5例;实验组患者的年龄 28~78 岁,平均年龄 (46.15±2.27) 岁,其中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6例。对照组与实验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已知情同意,且报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
  实验组采取整体护理模式,主要内容:第一采取介入护理协助患者做好术前准备工作和术中配合,有效提升介入手术实现效率,然后对患者常见的不良反应,如疼痛、出血、肺栓塞、压疮进行干预,进一步提高治疗安全性,持续观察与重视患肢情况,最后配合饮食护理,防止血栓再次形成,保证患者整体护理的质量与体验感[4-5]。
  1.3判定标准
  观察与统计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共分3个情况:(1)有效:阻塞部位完全通畅,血流速度恢复正常;(2)好转:血管阻塞明显好转,血流速度比较缓慢;(3)无效:血管完全阻塞,血流缓慢且呈高凝状态;治疗总有效率=(有效+好转)/总患者数×100%。
  统计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给患者发放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主要评分为完美(评分≥90分)、良好(评分55-89分)、差(评分<54分);总满意度=(完美+良好)/总患者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21.0专业软件来处理与分析数据,计数资料用%表示,使用x2检验;以P<0.05则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则表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情况对比
  实验组采取整体护理模式后,其总治疗有效率(90.47%)明显高于对照组(7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详见表1。
  2.2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情况对比
  实验组采取整体护理模式后,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详见表2。
  3讨论
  下肢深静脉血栓主要的临床表现为患部皮肤发紫、肿胀、疼痛或压痛,作为典型的周围血管疾病之一,对患者的日常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若没有及时治疗,严重时可能会引发静脉溃疡或静脉性跛行,造成重大损害。当下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常采用介入治疗与尿激酶溶栓,但实践过程中尿激酶运用时会造成较多不良反应,所以需要进行相应的护理措施[6-7]。
  整体护理模式作为一种遵循现代护理理念,把患者作为核心,从多角度、多时段开展全面且系统的护理干预,达到满足治疗的需求,进一步改善诊疗的效果[8]。本文数据表明,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与护理满意度均较对照组更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果说明,将整体护理运用于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介入治疗尿激酶溶栓能够显著改善血管阻塞,可以明显提高治疗有效率,临床价值突出,值得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高文英,蒋艳. 下肢静脉血栓介入治疗后尿激酶溶栓的护理研究[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17):31.
  [2]陈静,倪朝民. 重症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评估及其物理治疗的研究进展[J]. 安徽医学,2019,40(11):1291-1294.
  [3]邓明影,张蕾,冯晓俊,等. 临床药师参与1例下肢静脉血栓伴肺动脉血栓栓塞症患者华法林个体化抗凝治疗方案的病例分析[J]. 中国药房,2019,30(6):836-839.
  [4]刘宇,陈艳. 系统溶栓与综合介入治疗中老年急性混合型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9,39(6):1383-1385.
  [5]周怡,汪亚兰. 下肢静脉血栓介入治疗后予尿激酶溶栓的护理体会[J]. 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2019,8(4):204-205.
  [6]夏永立. 导管碎栓抽栓联合置管溶栓在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J].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19,22(11):891-893.
  [7]张鹏,任虎虎,李晨,等. 改良型抽吸导管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有效性及安全性临床研究[J]. 实用放射学杂志,2019,35(7):1124-1127.
  [8]任伟强,徐树彬,曹莉明,等. 机械血栓清除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临床效果观察[J]. 临床误诊误治,2019,32(11):54-59.
其他文献
【摘要】患者青年女性,以颈部淋巴结肿大单一症状就诊,完善PET/CT等检查提示鼻咽部肿瘤。本病常误诊为急性淋巴结炎、淋巴结核等,应注意鉴别。  【关键词】颈部淋巴结肿大 淋巴结炎 恶性肿瘤转移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6-5328(2021)08-021-02  病例 25岁年轻女性,主诉颈部淋巴结肿大1月余,患者1月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右侧颈部淋巴结肿大,
期刊
【摘要】目的:针对电针配合中国灸贴敷及功能锻炼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疗效展开分析。方法:研究期:2018年1月-2020年12月,纳入60名患者,患者表现为压力性尿失禁,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对患者进行分组,一组为观察组(电针配合中国灸贴敷及功能锻炼治疗,n=30),另一组为对照组(常规针刺疗法治疗,n=30),比较不同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差异。结果:治疗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患者96.67%(29
期刊
【摘要】恶性肠梗阻是晚期癌症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在临床中的发生率为5~40%,由于患者存在广泛浸润转移、过往手术史、放化疗史等因素的影响,容易出现该病。手术是肠梗阻主要治疗方法,但是由于肿瘤广泛浸润转移加上腹腔积液、粘连等因素的影响,手术切除不但无法改善患者的症状,甚至术后出现多种并发症,再次发生肠梗阻。恶心呕吐、腹胀腹痛等症状加重了患者的身心负担,且导致机体代谢紊乱,容易引起各种并发症。生长抑素联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经筋手法对肺结节的发展及肺部呼吸功能的评定产生的影响。意义:对于预防或稳定肺结节,改善肺通气功能给予参考。方法:选取2名影像学表现非常接近的肺结节患者,进行经筋手法按摩。按摩前后分别进行呼吸功能评定,记录评定结果。6个月后通过影像学观察肺结节的发展情况,记录结果。结果:(1)在经筋手法按摩治疗4周后,肺部功能评定结果优于按摩治疗前。(2)6个月后影像学检查,经筋手法按摩治疗后肺结
期刊
杆作为最常见的结构元件之一,被广泛应用于航天航空、原子能、化工、船舰、建筑和机械等诸多领域,其屈曲一直是固体力学中一个十分经典和活跃的研究课题,受到广大学者的极大关注。本文基于能量法研究了杆件在轴向冲击下的屈曲行为,具体内容如下:(1)考虑弹性应力波,基于能量法建立杆件的拉格朗日函数,将经计算得到满足边界条件的准试函数和拉格朗日函数代入到第二类拉格朗日方程中,推导出刚性质量撞击弹性杆的屈曲临界速度
【摘要】目的 探讨艾滋病(AIDS)合并卡氏肺孢子菌肺炎(PCP)的螺旋CT表现特点及临床诊断效果。方法 将150例于2016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AIDS合并PCP患者纳入研究,所有患者均展开螺旋CT检查,并分析影像学表现特点。结果 AIDS合并PCP在螺旋CT下可出现月弓征、肺氣囊、间质性改变、磨玻璃状影、心包积液、胸腔积液及纵隔淋巴结肿大等影像学表现。结论 螺旋CT诊断AIDS合并P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儿童流行性感冒病毒及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特征。方法:以流感患儿1000例为对象,研究时间是2019年11月-2020年11月,均采集咽拭子,提取病毒核酸,使用荧光定量反转录PCR检测呼吸道合胞病毒、感冒病毒核酸与亚型,对感染特征进行分析。结果:1000例患者中,流行性感冒病毒阳性患儿共计263例,占比26.30%;合胞病毒阳性共计72例,占比7.20%。在流行性感冒病毒阳性患儿中,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冠心病心绞痛治疗中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氯吡格雷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冠心病心绞痛患者60例,均于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随机分为常规组(n=30)和实验组(n=30),前者给与阿司匹林治疗,后者给与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96.7%,常规组总有效率93.3%,实验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
期刊
【摘要】压疮是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持续组织缺氧、营养不良而形成组织坏死的壓力性溃疡,也称褥疮。易发生在骨质凸出的部位,如骶尾部、坐骨结节、股骨大转子、足根部等。在人口老龄化的中国,压疮的出现呈逐年上升趋势。现将本院2019年1月至2021年4月收住院,应用美宝湿润烧伤膏和水胶体敷料治疗Ⅱ期以上的压疮患者20例,观察美宝湿润烧伤膏和水胶体敷料治疗压疮的效果,探讨护理对策。  【关键词】美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即“三高”因素,与冠心病临床发作之间的关联性。方法首先对2015年6月一2019年1月人住株洲市新兴院的276例疑诊冠心病患者用16层螺旋CT进行冠脉CTA检查,然后根据冠脉狭窄程度将资料分为冠心病及非冠心病两组,冠心病的发生受年龄、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和低密度脂蛋白(LDL)影响;Logistic回归发现冠心病的发生与TC及年龄相关性更密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