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以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而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结底是科技和人才数量、质量的竞争。换句话说,这种竞争是人才资源开发水平的竞争。这就促使我们要创造学习型社会,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国务院于1999年1月批转的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到2010年基本建立起终身学习体系。十六大报告指出,“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发展继续教育,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和任务。”我们要加快教育发展,不断满足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和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需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一、终身教育已成国际社会的共识
终身教育是20世纪60年代在国际上出现的一种教育思潮,它对国际教育改革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终身教育的创立者是法国的成人教育家保罗·朗格朗,他于1965年在联合国教科文成人教育促进会议上首次提出“终身教育”概念,这一概念一经提出便立即引起了国际社会特别是国际教育界的强烈共鸣。1999年4月联合国科教文总干事马约尔在第二届世界技术与职业教育大会上提出,“提供终身教育与培训是我们唯一能够用必要的知识与能力武装人民的途径,使他们能够在变化的世界中生存。”江泽民同志在1999年6月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终身学习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个人大学所学的知识可以用一辈子的时代已经过去,在知识经济的今天,传统的一次性学校教育只是杯水车薪,远远不能满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不能满足人们不断更新知识的需要。根据有关调查资料,大学阶段只能获得所需知识的10%左右,而其余90%的知识却要在工作中不断学习取得。因此,学校教育只是人受教育过程中的一个阶段而不是全部,教育应是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持续进行的全过程,是人一生中所有教育机会的统一,它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一系列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覆盖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等。
终身教育在横向上把教育贯穿于人的一生,在纵向上将家庭、学校、社会各阶段的教育联系起来,使教育与生活密切结合,实现了人与教育的整合。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说:“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终身教育要弥补过去专业教育之不足,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和谐发展的人”,也就是说要培养和造就一大批有专业知识能力、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有进行规划和沟通能力和与他人合作共事能力的人,而所有这些能力都要在工作和生活的实践中通过不断学习才能获得。
二、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是强国富民的重要途径
国家的发展和富裕,有赖于自然资源、资金资源和人力资源。我国的自然资源人均储量并不大,资金资源也没有可利用的优势,人力资源受教育的水平大大低于发达国家。因此在我国人力资源的开发是最有潜力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大了中国产业结构高速调整的步伐,也加速了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劳动用工制度的改革。劳动者的身份逐渐从原来单一的国有企业固定职工向各类企业的聘用制员工转变,劳动者的就业方向出现了产业间、行业间的大幅度流动,使岗前培训和转岗培训需求空前高涨。
二是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了新技术的更新和传播。产业技术的升级,对职工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需要高级技术专业人才和大量高素质的技术工人,需要引进先进技术装备和先进的管理模式。用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高企业的装备水平和自动化水平,也需要职工提高技术水平和掌握新的技能;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更需要熟悉和掌握计算机技术及机电一体化复合技能的现代技工。
三是经济全球化趋势促进了中国与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交流与合作。国际交往的日益密切急需一大批高学历、高素质的人才,他们除了具有世界视野、善于竞争、沟通、交流和合作的能力外,还应该具有专业知识,熟悉相关领域的国际规则等等。
总之在技术变革和经济日益全球化的今天,一个国家如果不能为国民创造获得知识、技能以及进入全球竞争的机会,就会落后,就会贫穷。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提高国民素质是强国富民的重要途径。
三、积极推进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
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并非是一个自发、自然的过程,尤其是在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首先需要政府的高度重视。我国正在积极推进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把它作为国家的基本教育政策和策略,已分别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国家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推进教育改革,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但是要把国家意志变为社会现实,把终身教育理念转化为教育行为,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任务。政府不仅要制定相关的法规和政策,促成终身教育体系的建立,而且还要加强宣传力度,使“终身学习”思想深入民心,让人们深刻领悟终身学习的理念,感到“必须学”,从而达到在行动上自觉参与,递升到“我要学”的境界。与此同时还要积极加强终身教育的基础建设,加大教育的投资力度。
其次要围绕终身学习进行学校改革。我们不仅要改革、发展中小学和大学教育,发挥学校的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继续教育、职业技术培训教育等多种功能,为学习者提供多层次受教育的机会,还要在学校改革中要加入终身学习的元素,使学校教育肩负培养人们终身学习的任务,提升学生终身学习的兴趣和能力。教师要不断更新自己,加强学科能力,深刻领会终身教育的理念,重视学生自我学习的欲望和培养他们主动适应社会变化的能力,成为帮助学生终身学习的教师,为学生打好终身学习的基础。
另外还要充分利用民间力量,尤其是在政府的财政与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通过社会组织,建立各种教育机构,把教育的功能扩展到整个社会的各个方面,在社会上建立各种教育机构,提供各种教育的场所和机会,最大限度地创造学习的条件,为每一个渴望受教育的人创造学习的机会和氛围,使一个人可以在他一生的任何时刻和任何地点接受再教育,保障每个人在不同阶段和不同层次的各种学习需求。
四、继续教育是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途径和需要
继续教育是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途径和需要,在终身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位置。继续教育的主要对象是完成学历教育后的在职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其目的主要是提高受教育者的整体素质,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直接有效地为社会服务。
面对我国新世纪实现强国与民族复兴的重任,面对世界经济、科技的激烈竞争,面对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的挑战,面对我国广大民众的强烈求学欲望,我们的继续教育工作任重而道远。而做好继续教育工作的关键是要建设一支高效、精干的继续教育管理干部队伍,一支能够适应与时俱进的时代需求、科学分析形势、准确把握时代发展大势的继续教育管理队伍,一支能够搞继续教育学术研究、探索新的路子、创新终身教育方法的继续教育管理队伍,一支能够参与国际竞争、能够与国内外继续教育机构交流的继续教育管理队伍。
我们要加强与国内外继续教育机构的合作与交流,及时了解国内外继续教育的发展动向和趋势,促进继续教育管理干部队伍转变观念、开拓创新、实现继续教育管理规范、科学和现代化。充分利用国内外的优质教育资源,努力提高教育质量,最大限度地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使他们适应技术变革和日益全球化的经济。
作者单位:浙江省科技教育中心
【责任编辑:王红军】
一、终身教育已成国际社会的共识
终身教育是20世纪60年代在国际上出现的一种教育思潮,它对国际教育改革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终身教育的创立者是法国的成人教育家保罗·朗格朗,他于1965年在联合国教科文成人教育促进会议上首次提出“终身教育”概念,这一概念一经提出便立即引起了国际社会特别是国际教育界的强烈共鸣。1999年4月联合国科教文总干事马约尔在第二届世界技术与职业教育大会上提出,“提供终身教育与培训是我们唯一能够用必要的知识与能力武装人民的途径,使他们能够在变化的世界中生存。”江泽民同志在1999年6月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终身学习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个人大学所学的知识可以用一辈子的时代已经过去,在知识经济的今天,传统的一次性学校教育只是杯水车薪,远远不能满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不能满足人们不断更新知识的需要。根据有关调查资料,大学阶段只能获得所需知识的10%左右,而其余90%的知识却要在工作中不断学习取得。因此,学校教育只是人受教育过程中的一个阶段而不是全部,教育应是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持续进行的全过程,是人一生中所有教育机会的统一,它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一系列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覆盖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等。
终身教育在横向上把教育贯穿于人的一生,在纵向上将家庭、学校、社会各阶段的教育联系起来,使教育与生活密切结合,实现了人与教育的整合。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说:“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终身教育要弥补过去专业教育之不足,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和谐发展的人”,也就是说要培养和造就一大批有专业知识能力、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有进行规划和沟通能力和与他人合作共事能力的人,而所有这些能力都要在工作和生活的实践中通过不断学习才能获得。
二、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是强国富民的重要途径
国家的发展和富裕,有赖于自然资源、资金资源和人力资源。我国的自然资源人均储量并不大,资金资源也没有可利用的优势,人力资源受教育的水平大大低于发达国家。因此在我国人力资源的开发是最有潜力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大了中国产业结构高速调整的步伐,也加速了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劳动用工制度的改革。劳动者的身份逐渐从原来单一的国有企业固定职工向各类企业的聘用制员工转变,劳动者的就业方向出现了产业间、行业间的大幅度流动,使岗前培训和转岗培训需求空前高涨。
二是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了新技术的更新和传播。产业技术的升级,对职工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需要高级技术专业人才和大量高素质的技术工人,需要引进先进技术装备和先进的管理模式。用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高企业的装备水平和自动化水平,也需要职工提高技术水平和掌握新的技能;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更需要熟悉和掌握计算机技术及机电一体化复合技能的现代技工。
三是经济全球化趋势促进了中国与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交流与合作。国际交往的日益密切急需一大批高学历、高素质的人才,他们除了具有世界视野、善于竞争、沟通、交流和合作的能力外,还应该具有专业知识,熟悉相关领域的国际规则等等。
总之在技术变革和经济日益全球化的今天,一个国家如果不能为国民创造获得知识、技能以及进入全球竞争的机会,就会落后,就会贫穷。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提高国民素质是强国富民的重要途径。
三、积极推进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
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并非是一个自发、自然的过程,尤其是在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首先需要政府的高度重视。我国正在积极推进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把它作为国家的基本教育政策和策略,已分别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国家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推进教育改革,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但是要把国家意志变为社会现实,把终身教育理念转化为教育行为,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任务。政府不仅要制定相关的法规和政策,促成终身教育体系的建立,而且还要加强宣传力度,使“终身学习”思想深入民心,让人们深刻领悟终身学习的理念,感到“必须学”,从而达到在行动上自觉参与,递升到“我要学”的境界。与此同时还要积极加强终身教育的基础建设,加大教育的投资力度。
其次要围绕终身学习进行学校改革。我们不仅要改革、发展中小学和大学教育,发挥学校的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继续教育、职业技术培训教育等多种功能,为学习者提供多层次受教育的机会,还要在学校改革中要加入终身学习的元素,使学校教育肩负培养人们终身学习的任务,提升学生终身学习的兴趣和能力。教师要不断更新自己,加强学科能力,深刻领会终身教育的理念,重视学生自我学习的欲望和培养他们主动适应社会变化的能力,成为帮助学生终身学习的教师,为学生打好终身学习的基础。
另外还要充分利用民间力量,尤其是在政府的财政与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通过社会组织,建立各种教育机构,把教育的功能扩展到整个社会的各个方面,在社会上建立各种教育机构,提供各种教育的场所和机会,最大限度地创造学习的条件,为每一个渴望受教育的人创造学习的机会和氛围,使一个人可以在他一生的任何时刻和任何地点接受再教育,保障每个人在不同阶段和不同层次的各种学习需求。
四、继续教育是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途径和需要
继续教育是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途径和需要,在终身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位置。继续教育的主要对象是完成学历教育后的在职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其目的主要是提高受教育者的整体素质,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直接有效地为社会服务。
面对我国新世纪实现强国与民族复兴的重任,面对世界经济、科技的激烈竞争,面对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的挑战,面对我国广大民众的强烈求学欲望,我们的继续教育工作任重而道远。而做好继续教育工作的关键是要建设一支高效、精干的继续教育管理干部队伍,一支能够适应与时俱进的时代需求、科学分析形势、准确把握时代发展大势的继续教育管理队伍,一支能够搞继续教育学术研究、探索新的路子、创新终身教育方法的继续教育管理队伍,一支能够参与国际竞争、能够与国内外继续教育机构交流的继续教育管理队伍。
我们要加强与国内外继续教育机构的合作与交流,及时了解国内外继续教育的发展动向和趋势,促进继续教育管理干部队伍转变观念、开拓创新、实现继续教育管理规范、科学和现代化。充分利用国内外的优质教育资源,努力提高教育质量,最大限度地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使他们适应技术变革和日益全球化的经济。
作者单位:浙江省科技教育中心
【责任编辑:王红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