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感受作者特有的“清、静、悲凉”之感,理解作者在文中表现出的对故都之秋的眷恋、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知人论世分析文章的技巧。
2.学习文章景与情和谐统一的艺术手法。
3.反复诵读,培养朗读感悟、品味语言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体会作者选取最能体现内心情感的景物表达情感的艺术手法,感受作者丰富复杂的情感内涵。
教学方法
诵读、品味、探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秋,是一个丰收的季节,也是四季中意蕴最丰富的季节。古往今来,无数的文人墨客把自己的满心欢喜、一腔愁绪寄诸秋色:“悲哉,秋之为气也”的伤感;“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的昂扬;“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的畅快;“天凉好个秋”的无奈,等等。可以说,秋载得动所有人的任何情感!那么,郁达夫笔下的秋又寄托了他怎样的情感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郁达夫的《故都的秋》。
关于作者及其创作背景已布置同学们课前结合相关练习进行预习,这里不再赘述。
二、整体感知
1.作者选取了故都秋的哪些景物?这些景物可以概括为哪几幅画面?
生速读文章3-11节后交流:
景物有:驯鸽、牵牛花、槐树落蕊……
画面有:秋晨庭院图、秋槐落蕊图、秋蝉残鸣图、秋雨话凉图、秋果奇景图(板书)
2.这些景物的整体特征是怎样的?
生:清、静、悲凉(文眼)(板书)
三、画面赏析
几幅画面是怎样体现故都秋“清、静、悲凉”的特征的?(主要采用朗读、品析相结合的方法)
1.秋晨庭院图
生:“驯鸽的飞声”写出了城市的宁静,还有作者内心的安宁。“细数”两字传达出了作者悠闲的情趣,“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写出了环境的清静。
师:为何选“破屋”?
生1:与标题中的“故”相契合,有“旧”的意思,“故”还有“深深眷念”之意,如故乡、故人等,暗含文化底蕴。
生2:“破屋”更有沧桑感,与故都的整体氛围相契合。作者所写破屋不仅仅是一处破屋,它是一处寄托了故都数千年历史兴衰沉浮的沧桑意蕴的所在。
师:作者选“破屋”感受到的是带有历史与文化沉重感的美的体验。其实,这样的审美取向是很多文人,或者说文化人所共有的追求,就如同余秋雨先生在《文化苦旅》的自序中写的那样:“我发现自己特别想去的地方,总是古代文化和文人留下较深脚印的所在……大地默默无言,只要来一两个有悟性的文人一站立,它封存久远的文化内涵也就能哗的一声奔泻而出…”这些文化触觉敏感的人们往往能够发现一片自然风景背后深沉的文化意味,从而完成审美的一次超越。故都平凡的秋景也因郁达夫审美情趣的超越显得不平凡而更加动人了。
思考:赏花为何不求鲜艳,反是蓝色白色为佳?陪衬的草为何不求茂盛嫩绿,反要疏疏落落,尖细且长?
讨论明确:蓝、白色为冷色调,突出悲凉特征。衰弱的秋草一如故都当下的命运,本文写于1934年,此时的故都,已然不是当年的皇城,留下的衰败与沧桑的感触正似那风中摇曳的细弱秋草,给人以悲凉感。
配乐有感情地朗读第三节,再次感受故都清、静、悲凉的特征。
2.秋槐落蕊图
师:“秋槐落蕊图”体现北国之秋怎样的特点?
生:宁静、清闲。
讨论:作者为什么着意写落蕊的凋落景象呢?
师:一大片一大片“铺得满地”的落蕊,写出了一种生命的凋零。此情此景可否让我们想起一个人——《红楼梦》里的黛玉,想到其《葬花吟》里“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的感伤,在这里,郁达夫见落蕊也心生悲凉。可谓是“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生命的绽放固然美丽,但能看到生命的凋零也是一种领悟。而作者感情深处对生命衰亡的感伤,必须靠一颗敏感的心去细查,去深味。从这段文字中,我们看到作者拥有一颗纤细敏感的心。同学们,咱们平日是否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去留心观察,用心体悟呢?
请一名学生有感情地进行配乐朗读。
3.秋蝉残鸣图
师:作者为什么突出蝉声的“残”字呢?
生:表达“伤感”情绪,蝉在阳光下生命极其短暂,有句话这样形容蝉的生命历程:“四年地下黑暗的苦工,换来阳光下一个月的鸣唱。”生命最后的鸣唱,往往引发人们迟暮之感,是悲秋的表现。
师:蝉,在文人墨客的笔下,常常被赋予特殊的色彩。“一闻愁意结,再闻乡心起。”在白居易的诗中,蝉是化不去的乡愁。“寒蝉凄切,对长亭晚。”在柳永的词中,蝉成了依依不舍的伤感的化身。“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在骆宾王那里,蝉成了自己高洁的象征。在本文中,郁达夫赋予了蝉悲凉的色彩。无处不在而又时断时续的蝉声,带给人的是生命将终的悲凉与愁苦。
4.秋雨话凉图
师:找找本部分哪些语句表现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生:“……比南方下得奇……”,“这念错的歧韵,倒来得正好”。
师:请找一下“韵”,文章里说的歧韵,怎样理解?请从平仄角度比较一下。
讨论明确:“一阵秋雨一阵凉”与“一层秋雨一层凉”两句,其中“层”字是平声,显得平和,更符合都市闲人缓慢悠闲的声调,带有京腔京味,而“阵”字则显得急促。所以第二句效果更好!
分角色朗读话凉部分的对话,注意“天”卷舌,“了”调子高长。
师:那么,都市闲人只是在话“天凉”吗?在都市闲人的悠闲里是否也包含着几许落寞与惆怅?原因是什么?
生:又是一个萧瑟的秋天来了,预示着时间和生命的流逝,不得不有所感叹啊! 师:都市闲人的叹天凉正好与作者心境的清、静、悲凉相契合,没有名姓的都市闲人是故都一道特有的风景线。皇城根里有很多旗人,清朝灭亡以后,当时的政府养着这些王室遗民,他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遛鸟、古玩、字画,有着很深的艺术修养和高雅的生活情趣,其中对生活的领悟是别的城市的人所不能达到的。而郁达夫先生在茫茫人海中能够听得到他们的微叹,听得到他们对时间流逝的惋惜,这充分反映出他极高的文人趣味。从小受到古诗词熏陶的作者,认为这平平仄仄的歧韵“来得正好”,正说明他是极喜欢这种清、静、悲凉的氛围和意境的。
时间关系,“秋果奇景图”请同学们课下自主赏析。
四、情感探讨
1.作者对如此清、静、悠闲有韵味的故都秋景寄予了怎样的情感?从哪里可以感受到作者的这种情感?指名学生从文中选读。(略)
2.探究:喜欢故都秋的清、静、悠闲,容易理解,而作者为什么喜欢它的悲凉呢?(结合文中相关内容与补充资料进行分析)
投影相关资料:
1.郁达夫三岁丧父,十七岁便随长兄一起赴日本留学,在异国生活的十年,是他饱受屈辱和歧视的十年。这种坎坷的经历,形成其抑郁善感的性格。1930年,他参加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常受到白色恐怖的威胁。1922-1934年间,辗转于上海、杭州、北京,居无定所,饱尝漂泊之苦。
2.在文艺观和审美观方面,郁达夫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多是静如止水的遁世文学。
3.本文写于1934年,此时的中国,连年战乱,民不聊生;郁达夫也是居无定所,颠沛流离,饱受人生的愁苦与哀痛。因此,作者描写的心中的“悲凉”已不仅仅是故都赏景的心态,而是对整个人生和民族命运的感悟。
4.文章第12节,古今中外的文人学士,对于秋,总能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这是一种文人传统。
综上,喜欢悲凉的原因是:个人遭际、创作理念、家国情怀、文人传统。(板书)
有感情地齐读最后一段,读出作者绵绵的情思,深深的眷恋。
五、小结
本节课重点带着大家赏析了北国秋景的几幅画面,学习作者如何寓情于景,从而把握景与情之间的关系。
六、作业
1.分析总结本文中作者在写景状物时运用的主要艺术手法。
2.完成练笔:《故乡的秋》。
附板书设计:
秋晨庭院图、秋槐落蕊图、秋蝉残鸣图、秋雨话凉图、秋果奇景图
清、静、悲凉(文眼)
个人遭际、创作理念、家国情怀、文人传统
王安逸,教师,现居安徽寿县。
1.引导学生感受作者特有的“清、静、悲凉”之感,理解作者在文中表现出的对故都之秋的眷恋、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知人论世分析文章的技巧。
2.学习文章景与情和谐统一的艺术手法。
3.反复诵读,培养朗读感悟、品味语言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体会作者选取最能体现内心情感的景物表达情感的艺术手法,感受作者丰富复杂的情感内涵。
教学方法
诵读、品味、探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秋,是一个丰收的季节,也是四季中意蕴最丰富的季节。古往今来,无数的文人墨客把自己的满心欢喜、一腔愁绪寄诸秋色:“悲哉,秋之为气也”的伤感;“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的昂扬;“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的畅快;“天凉好个秋”的无奈,等等。可以说,秋载得动所有人的任何情感!那么,郁达夫笔下的秋又寄托了他怎样的情感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郁达夫的《故都的秋》。
关于作者及其创作背景已布置同学们课前结合相关练习进行预习,这里不再赘述。
二、整体感知
1.作者选取了故都秋的哪些景物?这些景物可以概括为哪几幅画面?
生速读文章3-11节后交流:
景物有:驯鸽、牵牛花、槐树落蕊……
画面有:秋晨庭院图、秋槐落蕊图、秋蝉残鸣图、秋雨话凉图、秋果奇景图(板书)
2.这些景物的整体特征是怎样的?
生:清、静、悲凉(文眼)(板书)
三、画面赏析
几幅画面是怎样体现故都秋“清、静、悲凉”的特征的?(主要采用朗读、品析相结合的方法)
1.秋晨庭院图
生:“驯鸽的飞声”写出了城市的宁静,还有作者内心的安宁。“细数”两字传达出了作者悠闲的情趣,“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写出了环境的清静。
师:为何选“破屋”?
生1:与标题中的“故”相契合,有“旧”的意思,“故”还有“深深眷念”之意,如故乡、故人等,暗含文化底蕴。
生2:“破屋”更有沧桑感,与故都的整体氛围相契合。作者所写破屋不仅仅是一处破屋,它是一处寄托了故都数千年历史兴衰沉浮的沧桑意蕴的所在。
师:作者选“破屋”感受到的是带有历史与文化沉重感的美的体验。其实,这样的审美取向是很多文人,或者说文化人所共有的追求,就如同余秋雨先生在《文化苦旅》的自序中写的那样:“我发现自己特别想去的地方,总是古代文化和文人留下较深脚印的所在……大地默默无言,只要来一两个有悟性的文人一站立,它封存久远的文化内涵也就能哗的一声奔泻而出…”这些文化触觉敏感的人们往往能够发现一片自然风景背后深沉的文化意味,从而完成审美的一次超越。故都平凡的秋景也因郁达夫审美情趣的超越显得不平凡而更加动人了。
思考:赏花为何不求鲜艳,反是蓝色白色为佳?陪衬的草为何不求茂盛嫩绿,反要疏疏落落,尖细且长?
讨论明确:蓝、白色为冷色调,突出悲凉特征。衰弱的秋草一如故都当下的命运,本文写于1934年,此时的故都,已然不是当年的皇城,留下的衰败与沧桑的感触正似那风中摇曳的细弱秋草,给人以悲凉感。
配乐有感情地朗读第三节,再次感受故都清、静、悲凉的特征。
2.秋槐落蕊图
师:“秋槐落蕊图”体现北国之秋怎样的特点?
生:宁静、清闲。
讨论:作者为什么着意写落蕊的凋落景象呢?
师:一大片一大片“铺得满地”的落蕊,写出了一种生命的凋零。此情此景可否让我们想起一个人——《红楼梦》里的黛玉,想到其《葬花吟》里“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的感伤,在这里,郁达夫见落蕊也心生悲凉。可谓是“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生命的绽放固然美丽,但能看到生命的凋零也是一种领悟。而作者感情深处对生命衰亡的感伤,必须靠一颗敏感的心去细查,去深味。从这段文字中,我们看到作者拥有一颗纤细敏感的心。同学们,咱们平日是否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去留心观察,用心体悟呢?
请一名学生有感情地进行配乐朗读。
3.秋蝉残鸣图
师:作者为什么突出蝉声的“残”字呢?
生:表达“伤感”情绪,蝉在阳光下生命极其短暂,有句话这样形容蝉的生命历程:“四年地下黑暗的苦工,换来阳光下一个月的鸣唱。”生命最后的鸣唱,往往引发人们迟暮之感,是悲秋的表现。
师:蝉,在文人墨客的笔下,常常被赋予特殊的色彩。“一闻愁意结,再闻乡心起。”在白居易的诗中,蝉是化不去的乡愁。“寒蝉凄切,对长亭晚。”在柳永的词中,蝉成了依依不舍的伤感的化身。“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在骆宾王那里,蝉成了自己高洁的象征。在本文中,郁达夫赋予了蝉悲凉的色彩。无处不在而又时断时续的蝉声,带给人的是生命将终的悲凉与愁苦。
4.秋雨话凉图
师:找找本部分哪些语句表现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生:“……比南方下得奇……”,“这念错的歧韵,倒来得正好”。
师:请找一下“韵”,文章里说的歧韵,怎样理解?请从平仄角度比较一下。
讨论明确:“一阵秋雨一阵凉”与“一层秋雨一层凉”两句,其中“层”字是平声,显得平和,更符合都市闲人缓慢悠闲的声调,带有京腔京味,而“阵”字则显得急促。所以第二句效果更好!
分角色朗读话凉部分的对话,注意“天”卷舌,“了”调子高长。
师:那么,都市闲人只是在话“天凉”吗?在都市闲人的悠闲里是否也包含着几许落寞与惆怅?原因是什么?
生:又是一个萧瑟的秋天来了,预示着时间和生命的流逝,不得不有所感叹啊! 师:都市闲人的叹天凉正好与作者心境的清、静、悲凉相契合,没有名姓的都市闲人是故都一道特有的风景线。皇城根里有很多旗人,清朝灭亡以后,当时的政府养着这些王室遗民,他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遛鸟、古玩、字画,有着很深的艺术修养和高雅的生活情趣,其中对生活的领悟是别的城市的人所不能达到的。而郁达夫先生在茫茫人海中能够听得到他们的微叹,听得到他们对时间流逝的惋惜,这充分反映出他极高的文人趣味。从小受到古诗词熏陶的作者,认为这平平仄仄的歧韵“来得正好”,正说明他是极喜欢这种清、静、悲凉的氛围和意境的。
时间关系,“秋果奇景图”请同学们课下自主赏析。
四、情感探讨
1.作者对如此清、静、悠闲有韵味的故都秋景寄予了怎样的情感?从哪里可以感受到作者的这种情感?指名学生从文中选读。(略)
2.探究:喜欢故都秋的清、静、悠闲,容易理解,而作者为什么喜欢它的悲凉呢?(结合文中相关内容与补充资料进行分析)
投影相关资料:
1.郁达夫三岁丧父,十七岁便随长兄一起赴日本留学,在异国生活的十年,是他饱受屈辱和歧视的十年。这种坎坷的经历,形成其抑郁善感的性格。1930年,他参加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常受到白色恐怖的威胁。1922-1934年间,辗转于上海、杭州、北京,居无定所,饱尝漂泊之苦。
2.在文艺观和审美观方面,郁达夫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多是静如止水的遁世文学。
3.本文写于1934年,此时的中国,连年战乱,民不聊生;郁达夫也是居无定所,颠沛流离,饱受人生的愁苦与哀痛。因此,作者描写的心中的“悲凉”已不仅仅是故都赏景的心态,而是对整个人生和民族命运的感悟。
4.文章第12节,古今中外的文人学士,对于秋,总能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这是一种文人传统。
综上,喜欢悲凉的原因是:个人遭际、创作理念、家国情怀、文人传统。(板书)
有感情地齐读最后一段,读出作者绵绵的情思,深深的眷恋。
五、小结
本节课重点带着大家赏析了北国秋景的几幅画面,学习作者如何寓情于景,从而把握景与情之间的关系。
六、作业
1.分析总结本文中作者在写景状物时运用的主要艺术手法。
2.完成练笔:《故乡的秋》。
附板书设计:
秋晨庭院图、秋槐落蕊图、秋蝉残鸣图、秋雨话凉图、秋果奇景图
清、静、悲凉(文眼)
个人遭际、创作理念、家国情怀、文人传统
王安逸,教师,现居安徽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