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语文在语文课本之外

来源 :教育研究与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c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语文,就是学习语言,并通过语言的学习接受文化熏陶,汲取人类智慧,涵养人文品格。所以语文不是语文书,就其内容而言,它的厚度绝不是有限的课本所能涵盖的。语文的厚度首先表现为语言文字自身的文化积淀。每个时代的文化成就与思想观念,往往会沉淀于语言及其书写形式之中,经语文教材的选择并通过语文活动,而被发现、被认识、被传承。语文厚度的另一表现是语言作品中的文化意蕴。语文中的经典作品,其遣词用字流转出优雅的古典韵味,意象情境体现着传统的审美情趣,内容主旨凝聚着丰富的文明成果,观念思想闪耀着民族的智慧火花。总之,有限连着无限,语言生发出精神,都会对读者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德国语言学家、语文学家洪堡特说:“每一语言都包含着一种独特的世界观。”语言不同,内在形式也不同,对相同感觉经验的整理结果也不同,引起对客观世界的理解和解释的不同。从这个角度来说,语文教我们用语言去言说,用语言去求知,也用语言影响我们的认知结构,规定我们的思维方式,塑造我们的精神品格。所以,语文的一头连着语文书,一头连着人们的心灵。叶圣陶先生曾指出,“国文是发展儿童心灵的学科”,学童所以需要国文,我们所以教学童以国文,目的之一就在于“磨练情思,进于丰妙”,其用意也在于此。
  语文不是语文书,这一论断还包含另一层含义:语文不仅限于语言和文学,它更是一门教学科目、一种教育活动,除了语文知识体系本身以外,语文还关联着教育原则、教育方式、被教育者等多個要素。因此,课文的编选原则与方式、课文体系建构的时空标准、文本诠释的视角与方法、问题设置的话语交际方式、历史价值与现实意义的交流、文学场景与生活场景的衔接等与语文教学相关的诸多方面,都是语文应该思考的。这些相关内容大多体现在教材的阅读指南、课文注释、思考练习等环节之中,也是将有限的语文书带入无限的语文天地的关键环节。所以,语文又与教育学、诠释学、言语交际学等学科密切相关,它们的部分内容应该成为语文学不可缺少的研究内容之一。
  上述两个层面的含义在苏祖祥先生的专著《语文不是语文书》中得到了全面而系统的解释。该书围绕“语文即语言和文学”这一主题展开,对“语文不是语文书”进行了科学、严谨的阐释。第一辑“他山之石”,从共时的角度出发,运用诠释学理论,对《美国语文》的语言本质、历史框架、实用训练、逻辑体系、价值追求等做出了专业解读,并与人教版语文进行全面比较,表明语文是具有独立版图的学科,它有其自身的知识体系、编排体系和练习体系,说明语文的教育不仅仅依赖于语文书。第二辑“鉴往知来”,则主要从历时角度出发,对民国时期的《国文百八篇》进行分析,指出语文是语言科学与文学艺术的融合,说明语文的内涵在语文课本之外。第三辑“教有所思”,则从作者本人的语文教学实践入手,意在表明语文的真功夫在语文课本之外。三个版块各有侧重、各有所得,共同回答了“语文不是语文书”这一命题。
  可以说,《语文不是语文书》是一部融学术性、思辨性、实践性于一炉的语文学专著,是对古今中外语文教材进行系列观察的成果汇集。除了“语文不是语文书”这一科学命题外,全书的研究视角新颖,材料丰富,作者分别从历史、探险、诠释学、价值观、科学与艺术、文化、宗教、道德等人类文明的多个维度探求语文的人文性,几乎触及了语文思想的全部领域,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其深厚的人文素养和开阔的世界眼光,也是对“语文的功夫在语文之外”的最好诠释。
  苏祖祥一直工作在语文教学的第一线,他热爱阅读,热爱思考,热爱写作。阅读是他的第二生命,思考促使他探求语文的本质,这本书正是他对语文思考的成果:语文承担着寻找言说方式、探寻生命意义、形塑民族性格的重任,语文教师就是要帮助学生构建自己的精神家园和言说体系——语文不是语文书。
  (李华平,长江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文学博士。)
其他文献
摘要:课堂学习中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应该是在日常母语习得基础上的新发展。借助《黄山奇石》的课堂实录,进行自我观察,分析课堂上教师对学生言语信息的优化处理是否有效地帮助学生提升表达力,使低年级学生的表达从单一到丰富、从无序到有序、从缺乏思考力到言语表达与思维能力同步提升。  关键词:信息优化 表达能力 思维发展  一、观察主题的解读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
期刊
摘要:与文艺创作一样,精彩的教学细节也是魅力无穷的。教学细节一般是指教学行为中外显的最小单位。它具有如下特性:具象性,体现在独立存在、具体形象、努力所得上;在场性,体现在整体性、丰富性、发展性上;意义性,体现在教育性、关节点、艺术性上。  关键词:教学细节 具象性 在场性 意义性  一次,听俞正强老师执教《用字母表示数》一课,注意到这样的片段——  师(拿出一个信封和一盒粉笔)信封里没有东西,用一
期刊
摘要:听说教学不应局限于单纯的信息记录和对话操练,而是要与真实语境紧密结合,开展一系列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语言综合实践活动。教师可尝试基于支架理论开展听说教学,加强过程性的听说策略指导。译林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上册Unit 4 Integrated Skills板块的教学,有效搭建支架,为学生创造在真实语境中运用语言的机会。  关键词:支架理论 听说教学 最近发展区 综合实践  初中英语听说教学的常见误
期刊
摘要: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包括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生物学本身就是研究生命规律的科学,可以说,“生命观念”最能体现生物学的学科特點和内涵特征。以《人体内平衡的维持》一章为例,阐述如何引导学生初步建构结构与功能观、进化与适应观、稳态与平衡观、物质与能量观。  关键词:生命观念 初中生物 《人体内平衡的维持》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2017版课标》)指
期刊
摘要:教师是通过对众多教学细节的演绎而将其转化为深刻影响学生思想的可接受的力量的。剖析《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进位)》一课的教学细节发现,教师可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入手,不断地塑造和完善自己的教学行为。具体而言,课前备课时,要善于推敲;课堂教学时,要善于捕捉;课后总结时,要善于反思。  关键词:教学细节 课堂观察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进位)》  教学细节是指发生在课堂教学中师生间的话语、行为
期刊
摘要:《活了100万次的猫》绘本教学的课堂观察,采用“焦点学生完整学习历程观察与关键事件分析法”,以一组学生为主要观察对象,通过观察学生完整的学习历程并分析关键事件,研究学生如何通过彼此倾听来走向深度学习,分析深度学习发生的基础、要素、条件以及设计等。  关键词:深度学习倾听焦点学生关键事件  学生的深度学习如何在语文课堂上发生?学生能否通过彼此倾听走向深度学习?在对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康华二小郭建
期刊
摘要:《平凡的世界》是路遥创作的一部鸿篇巨制,将其纳入高中生“整本书阅读与研讨”的范畴,具有重要的意义。苦难是小说中的悲歌,可引导学生关注小说对苦难的书写;奋斗是小说的主旋律,对比现实,这一主题对学生有警示和启迪意义;小说中对青年爱情的描写浪漫而苦涩,可借助这一主题引导学生正确理解爱情。  关键词:《平凡的世界》 整本书阅读 苦难 奋斗 爱情  《平凡的世界》是路遥创作的一部鸿篇巨制,是现当代文学
期刊
摘要: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关注和促进“边缘化儿童”的学习?这个问题是一线教师必须面对和解决的。围绕该主题,以《小白兔和小灰兔》一课教学为例,对一位“边缘化儿童”的学习情况进行焦点观察,收集学习过程中的相关证据并进行分析。教师要有关注“边缘化儿童”的“意愿”和“追求”,要充分利用学习任务单带动“边缘化儿童”的学习,要对“边缘化儿童”的成长充满期待,要发挥同伴力量来帮助“边缘化儿童”展开学习。  关键词
期刊
摘要:李惠军老师执教的《读懂马克思》一课,引导师生通过时空对话阅读马恩原著,走近经典。李老师充分运用马恩原著这一史料,并结合自己多年来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孜孜钻研,呈现了优秀的历史课的深远立意、独特视角与宏大格局。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时空观念 唯物史观  2019年7月,特级教师李惠军执教了一节示范课《读懂马克思》。这是李老师正式退休前执教的最后一堂课。本节课上,李老师充分运用马恩原著这一史料,
期刊
摘 要:传道、授业、解惑,这是千百年来人们对于教师职责的界定。然而,不同时代、不同类型学校,需要培养不同专业类型的学生。对于语文这门基础学科而言,教师还应该适应时代对于人才的要求和学生的专业特点。在高等师范语文教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表达和交流能力,便是高等师范语文教学工作者当下深思、探索并力践的。  关键词:高等师范 语文教育 表达和交流能力  一  自古以来,语文学科便讲究文道合一。学会读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