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幼小衔接”的话题越来越频繁地进入人们的视线,是因为老师与家长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了幼小衔接工作的质量将会直接影响幼儿入学后的适应和今后的健康成长。教师与家长都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在有效衔接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和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还是存在不少问题需要我们引起足够的重视。
一、全面銜接取代片面衔接
全面衔接是指全面素质的准备,包括身体、学习和社会性适应等方面。现在最显性的问题就是单纯只最关心幼儿的学习,只重视“智”的衔接,而忽视体、德、美、劳,尤其是社会适应能力。有些家长认为入学前应该让孩子掌握1千字的识字量,懂100内加减法,认识26个英文字母……等等,而对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学习习惯的衔接和生活经验的积累根本不予重视。还有的幼儿园大班甚至提前使用小学的教材,照小学的样子排出课程表,形成幼儿教育的“小学化”。这样做固然让孩子初入小学能有一些优势,但是却让孩子的快乐童年时光少了不少,而且还造成了种种弊端:幼儿刚入学时,确实感到轻松,自以为老师教的知识自己都学过了就不认真听课,从而养成不专心的不良习惯。当进入新的学习知识阶段时“储备”用完,以往的知识优势不在了,又缺乏积极思考问题、主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心理和能力,也缺乏认真学习的习惯,这时就会出现适应困难,学习“没后劲”等问题。同时,由于幼儿教师没有经过小学教育的专门训练,对小学教学要求不甚了解,所教知识和技能有时不够规范,使幼儿养成不正确的习惯,如书写汉字的笔顺错误,读拼音不能“直呼”等,致使幼儿刚入学就面临首先纠正错误的问题,阻碍了幼儿应有的发展。
二、以双向衔接取代单项衔接
双向衔接是指小学和幼儿园相互衔接。幼小衔接不是简单的幼儿园向小学靠,也不是小学向幼儿园靠,而是双方都向幼儿靠。现在做的比较多的幼儿园积极地开展幼儿的入学准备工作,主动向小学靠拢,在教育要求、教育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尽量接近小学。但小学很少考虑初入学幼儿的特点,不能主动与幼儿园对接,形成衔接上的一边倒。切记要彼此沟通,相互衔接,双方既要保持各自的独立性、特殊性,又必须同时保持连续性,共同为幼儿一生的发展创造最大的可能性。
“幼小衔接”问题广泛涉及到家庭、幼儿园、小学等教育机构,如何做好此项工作,不是单方面因素就能解决的,需要调动各方面因素一起做好以下准备:
(一) 幼儿
1. 生理准备:
进入小学后,幼儿的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都将发生新的变化,幼儿由事事依赖父母逐渐过渡到事事独立完成。因此,即将进入小学的幼儿应该具有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 如具有良好文明的进餐、睡眠、排泄、盥洗等卫生习惯;能自己整理自己的仪表,注意保持仪表整洁;会动手整理好自己的物品(书包、铅笔盒等);了解身体主要器官及自身生长的需要,掌握自我保健的有关常识和简单方法;能沉着地处理日常生活中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等方面。
2. 心理准备:
对于即将离开幼儿园进入小学的幼儿来说,这是他们人生的一个转折点,他们由事事依赖父母逐渐过渡到事事独立完成,所适应的以游戏为主要形式的活动改变为学习为主要形式的活动,课后还要预习、复习功课或做作业。因此,幼儿入学前一定要具备一定的心理准备。如:要有强烈的求知欲:大班的各种活动都应以探索为主,教师应善于提供材料让幼儿大胆操作,将问题抛给幼儿,发展大班幼儿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有一定控制能力:能抑制冲动,上课不做小动作,坚持完成规定的任务。控制能力的训练不仅能提高幼儿的抑制控制能力,而且也能提高幼儿对心理状态的认识能力,教师应从游戏、日常生活入手,培养幼儿的一致性、坚持性,培养幼儿的抑制控制能力。 如:应具有初步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和一定的想象力:大班各项活动中应着重引导幼儿去猜测,去假设以及引导幼儿记录试验过程,幼儿思维的抽象、概括水平因此会获得发展。 如:应具备一定的社会交往能力:因为在社会交往中,幼儿会接触到不同的想法和观念,注意自己和他人的愿望、信念等心理状态,并对这些心理状态进行思考。
(二)幼儿园
在开展丰富的活动的同时要营造班内外、园内外“幼小衔接”的氛围。首先:注意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心理氛围,融洽的师生关系,宽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在幼儿心中树立一个良好的教师形象,让幼儿喜欢老师,从而喜欢学习。其次:注意改变活动室的布局,可尝试将集中围坐式的环境改变为分隔式的区域型环境,根据教学活动需要,有时又按小学班级式教学环境的体验促进幼儿身心发展。再次:带幼儿参观小学的升旗仪式,小学的早操,以及小学生上课,激发他们上学的欲望。最后:通过举办家长学校、向家长开放半日活动等方式向家长宣传教育方针和正确的衔接措施,帮助家长学习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家园同步对幼儿进行衔接教育,保证衔接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小学
做好幼小衔接工作,不光是幼儿园的任务,小学也应该做好衔接准备。小学和幼儿园都要改革,在教育形式上还要逐步靠拢,小学低年级教师应该学一些幼儿心理学、幼儿教育学之类的学科,增加教学趣味性,另外,还可以开展知识讲座,让家长进一步了解小学与幼儿园的不同以及小学生的家长需要做那些工作。
(四)家长
家长们的积极配合成都直接决定幼儿进步的速度。因此,在幼小衔接方面,家长在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首先,对于幼儿园布置的任务,家长应积极配合完成,家长应该协助教师逐步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每天回家后应先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第二天能将作业及时交给老师。 其次,家长应为幼儿设置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将幼儿房间的玩具慢慢收起来,置办写字台、书架、台灯等,给幼儿创设一个学习的环境。
总之,搞好幼小衔接工作不是单方面就能做好的,需要调动多方面因素共同努力,从而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让幼儿尽快适应小学生活,健康成长。
【作者单位:苏州高新区狮山中心幼儿园 江苏】
一、全面銜接取代片面衔接
全面衔接是指全面素质的准备,包括身体、学习和社会性适应等方面。现在最显性的问题就是单纯只最关心幼儿的学习,只重视“智”的衔接,而忽视体、德、美、劳,尤其是社会适应能力。有些家长认为入学前应该让孩子掌握1千字的识字量,懂100内加减法,认识26个英文字母……等等,而对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学习习惯的衔接和生活经验的积累根本不予重视。还有的幼儿园大班甚至提前使用小学的教材,照小学的样子排出课程表,形成幼儿教育的“小学化”。这样做固然让孩子初入小学能有一些优势,但是却让孩子的快乐童年时光少了不少,而且还造成了种种弊端:幼儿刚入学时,确实感到轻松,自以为老师教的知识自己都学过了就不认真听课,从而养成不专心的不良习惯。当进入新的学习知识阶段时“储备”用完,以往的知识优势不在了,又缺乏积极思考问题、主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心理和能力,也缺乏认真学习的习惯,这时就会出现适应困难,学习“没后劲”等问题。同时,由于幼儿教师没有经过小学教育的专门训练,对小学教学要求不甚了解,所教知识和技能有时不够规范,使幼儿养成不正确的习惯,如书写汉字的笔顺错误,读拼音不能“直呼”等,致使幼儿刚入学就面临首先纠正错误的问题,阻碍了幼儿应有的发展。
二、以双向衔接取代单项衔接
双向衔接是指小学和幼儿园相互衔接。幼小衔接不是简单的幼儿园向小学靠,也不是小学向幼儿园靠,而是双方都向幼儿靠。现在做的比较多的幼儿园积极地开展幼儿的入学准备工作,主动向小学靠拢,在教育要求、教育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尽量接近小学。但小学很少考虑初入学幼儿的特点,不能主动与幼儿园对接,形成衔接上的一边倒。切记要彼此沟通,相互衔接,双方既要保持各自的独立性、特殊性,又必须同时保持连续性,共同为幼儿一生的发展创造最大的可能性。
“幼小衔接”问题广泛涉及到家庭、幼儿园、小学等教育机构,如何做好此项工作,不是单方面因素就能解决的,需要调动各方面因素一起做好以下准备:
(一) 幼儿
1. 生理准备:
进入小学后,幼儿的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都将发生新的变化,幼儿由事事依赖父母逐渐过渡到事事独立完成。因此,即将进入小学的幼儿应该具有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 如具有良好文明的进餐、睡眠、排泄、盥洗等卫生习惯;能自己整理自己的仪表,注意保持仪表整洁;会动手整理好自己的物品(书包、铅笔盒等);了解身体主要器官及自身生长的需要,掌握自我保健的有关常识和简单方法;能沉着地处理日常生活中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等方面。
2. 心理准备:
对于即将离开幼儿园进入小学的幼儿来说,这是他们人生的一个转折点,他们由事事依赖父母逐渐过渡到事事独立完成,所适应的以游戏为主要形式的活动改变为学习为主要形式的活动,课后还要预习、复习功课或做作业。因此,幼儿入学前一定要具备一定的心理准备。如:要有强烈的求知欲:大班的各种活动都应以探索为主,教师应善于提供材料让幼儿大胆操作,将问题抛给幼儿,发展大班幼儿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有一定控制能力:能抑制冲动,上课不做小动作,坚持完成规定的任务。控制能力的训练不仅能提高幼儿的抑制控制能力,而且也能提高幼儿对心理状态的认识能力,教师应从游戏、日常生活入手,培养幼儿的一致性、坚持性,培养幼儿的抑制控制能力。 如:应具有初步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和一定的想象力:大班各项活动中应着重引导幼儿去猜测,去假设以及引导幼儿记录试验过程,幼儿思维的抽象、概括水平因此会获得发展。 如:应具备一定的社会交往能力:因为在社会交往中,幼儿会接触到不同的想法和观念,注意自己和他人的愿望、信念等心理状态,并对这些心理状态进行思考。
(二)幼儿园
在开展丰富的活动的同时要营造班内外、园内外“幼小衔接”的氛围。首先:注意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心理氛围,融洽的师生关系,宽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在幼儿心中树立一个良好的教师形象,让幼儿喜欢老师,从而喜欢学习。其次:注意改变活动室的布局,可尝试将集中围坐式的环境改变为分隔式的区域型环境,根据教学活动需要,有时又按小学班级式教学环境的体验促进幼儿身心发展。再次:带幼儿参观小学的升旗仪式,小学的早操,以及小学生上课,激发他们上学的欲望。最后:通过举办家长学校、向家长开放半日活动等方式向家长宣传教育方针和正确的衔接措施,帮助家长学习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家园同步对幼儿进行衔接教育,保证衔接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小学
做好幼小衔接工作,不光是幼儿园的任务,小学也应该做好衔接准备。小学和幼儿园都要改革,在教育形式上还要逐步靠拢,小学低年级教师应该学一些幼儿心理学、幼儿教育学之类的学科,增加教学趣味性,另外,还可以开展知识讲座,让家长进一步了解小学与幼儿园的不同以及小学生的家长需要做那些工作。
(四)家长
家长们的积极配合成都直接决定幼儿进步的速度。因此,在幼小衔接方面,家长在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首先,对于幼儿园布置的任务,家长应积极配合完成,家长应该协助教师逐步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每天回家后应先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第二天能将作业及时交给老师。 其次,家长应为幼儿设置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将幼儿房间的玩具慢慢收起来,置办写字台、书架、台灯等,给幼儿创设一个学习的环境。
总之,搞好幼小衔接工作不是单方面就能做好的,需要调动多方面因素共同努力,从而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让幼儿尽快适应小学生活,健康成长。
【作者单位:苏州高新区狮山中心幼儿园 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