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如果课前几分钟教师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可以把学生的情绪激活,这节课也就成功了一半.因此课前几分钟学生的状态对整节课质量起至关重要作用.在教学实践中,我通常采用以下几种方法导入新课.
一、悬念引入
创设使学生产生认知矛盾的问题情景,把需要解决的课题有意识地巧妙地赋予符合学生实际的基础知识之中,使学生的注意、记忆凝聚在一起,以达到智力活动的最佳状态.比如在学习物体的浮沉条件时,我是这样引入的:
一上课,我拿着三只橙色的乒乓球放在桌面上,并拿其中一只在桌面上弹了一下提问学生:“这只乒乓球如果放在水中会怎样呢?”学生们回答:“漂在水面上.”当我将乒乓球放在水中时,它下沉了.学生们顿时来了精神,踊跃发言.有的说:“乒乓球里有重物!”有的说:“不对!乒乓球有重物怎么会弹起来?”我又拿起另一只橙色的乒乓球微笑着对学生们说:“这只乒乓球如果放在水中又会怎样?”有的学生试探地说:“下沉!”有的学生怀疑:“漂在水面上?”当我将乒乓球放在水中时,它停在容器的中间不上浮也不下沉了.学生们惊奇地看着这只乒乓球,满脸写着疑惑不解.我第三次拿起一只橙色乒乓球在桌子上弹了一下,依然微笑着问:“这只乒乓球放在水中又会怎样?”全班学生都微笑着说:“不知道!”当我将这只乒乓球放在水中时,它漂在了水面上.
这时,我及时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乒乓在水中会处于不同的状态?学生们纷纷讨论:终于明白原因是浮力与物重的关系.这时请学生们再观察容器中的三只乒乓球,它们分别处在不同的状态,物理学分别用漂浮、悬浮、下沉表示;再引导学生思考“上浮与下沉的原因是什么?”学生踊跃发言,进入了带着问题去探索物体浮沉奥妙的主动学习的佳境.如此生动而贴近生活的案例自然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开启思维的作用.
二、趣味故事引入
在课堂教学中,如果只是照本宣科、平铺直叙,势必枯燥无味、索然无趣,当然也就不可能收到好的教学效果.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充满着许许多多妙趣横生的故事与传说,若将之与教学内容结合起来导入新课,便能创设出非常活跃的学习情境.
在学习运动描述时,我穿插了一则故事: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名法国飞行员在2000米的高空飞行的时候,发现脸旁有一个小东西.飞行员以为是小昆虫,敏捷地一把抓了过来.令他吃惊的是,抓到的一颗德国子弹.这名飞行员怎么会有这么大的本领呢?什么情况下我们也能顺手抓住一颗飞行的子弹?要想知道其中的奥妙,我们必须学会描述运动.整个故事惊心动魄,扣人心弦,这样导入课题,增强了教学的感染力.
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在课堂教学中引入故事再让学生模拟实验.这样形象直观,轻松活泼,易使学生在愉快、宽松的课堂气氛中乐于接受新的知识.
三、生活情景引入
初中物理课程内容贴进生活,课堂教学与生活密切相联系,而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妙趣横生.若用与教学内容相联系的生活现象,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科学有效地创设生活情景,用于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在熟悉的物理生活情景中愉快地探究问题.并采用灵活多样的导入方法:可通过讨论、辩论、小组活动、参观、调查等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科学和技术的兴趣,为他们将来的工作、生活、社会活动从知识、能力、观念方面做准备,这样的课堂教学不仅使学生容易理解,而且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与信心.
例如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时,我先提出学生熟悉的物理情景引入新课:当你不小心踩到西瓜皮时,很容易摔跤;当你的鞋底的花纹磨损后,地面又较光滑,走路时容易摔跤.当你推箱子时,箱子越重,地面越粗糙,推起来越费力……由上面生活现象中,你想到什么?摩擦力与接触面的光滑程度有关吗?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压力有关吗?依据是什么?学生们纷纷发表了自己的见解,这样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探究,课堂效率
自然就高了.
四、实验引入
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既可以与同学交流,又可以培养动手能力,更重要是通过生动、直观的实验能把科学的奥妙展示在学生面前,在教学中一定要充分利用好实验.实验可以是教师设计的,也可以是学生设计的分组实验.
(1)惊奇现象导入.这是一种相当普遍的实验导入方法.它是利用学生意想不到的奇特现象,唤起学生的注意,引起学生思考,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顺利地导入新课.在教学《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我一进教室,走上讲台拿出一只正在响铃的闹钟和一个玻璃钟罩放在桌面上,逐渐抽出里面的空气,让学生注意声音的变化.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内,再注意声音的变化.接着提问学生:在抽空气和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时,铃声大小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你想不想知道其中的奥妙?用创设诱人的学习情境来揭示课题,引入新课,既可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唤起学习兴趣,也可开启学生思维的大门.(2)在大气压强的学习中,将一只玻璃杯灌满水,用一张硬塑料卡片盖在杯口上,再用手拿住卡片把水杯倒过来,问:当把手移开后,会产生什么现象?松手后的现象使学生惊讶不已,从而激发了他們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浓厚的学习兴趣.
另外,在课堂教学引入中,我常引导学生利用身边的物品进行物理小实验.这些小实验,器材易得,操作简单方便.如在学习导体与绝缘体中,我是让学生这样进行小实验引入的:将铅笔两端削好,若将铅笔和灯泡连入电路,灯泡发光,说明铅笔芯是导体;若将外部木材和灯泡连入电路中,灯泡不亮,说明木材是绝缘体.
五、多媒体引入
现代网络与多媒体技术配以文字、图片、声音与动画,用物理世界最奇妙、最前沿知识来吸引学生,于是每节课都多了惊叹、感慨与等待.学生的眼睛不再偏离我的视线,而我真正成了学生眼中的焦点.素材有些是我自己制作的,有些是发动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利用互联网和课外书来搜集的,还有些是学生通过社会调查获得的,还可让学生评比谁搜集的资料最有价值或最有趣,这是学生很喜欢的一种课堂引入.有一节课一开始我向学生介绍中小生都喜欢玩的陀螺,把绕在陀螺上的绳子用力一抽后,立刻把陀螺扔向地面,陀螺就快速旋转起来.陀螺的形状有各种各样,平时大家爱玩的光学转盘,是纸板陀螺等.当用手碰一下陀螺时,陀螺受外力作用,就会影响它原来的轴线方向,引起陀螺晃动,科学上叫做“进动”.我告诉他们陀螺不仅是玩具,而且可做成具有定向作用的重要仪器——陀螺仪,它广泛用于飞机、火箭、飞船、轮船等指示行进方向.
责任编辑罗峰
一、悬念引入
创设使学生产生认知矛盾的问题情景,把需要解决的课题有意识地巧妙地赋予符合学生实际的基础知识之中,使学生的注意、记忆凝聚在一起,以达到智力活动的最佳状态.比如在学习物体的浮沉条件时,我是这样引入的:
一上课,我拿着三只橙色的乒乓球放在桌面上,并拿其中一只在桌面上弹了一下提问学生:“这只乒乓球如果放在水中会怎样呢?”学生们回答:“漂在水面上.”当我将乒乓球放在水中时,它下沉了.学生们顿时来了精神,踊跃发言.有的说:“乒乓球里有重物!”有的说:“不对!乒乓球有重物怎么会弹起来?”我又拿起另一只橙色的乒乓球微笑着对学生们说:“这只乒乓球如果放在水中又会怎样?”有的学生试探地说:“下沉!”有的学生怀疑:“漂在水面上?”当我将乒乓球放在水中时,它停在容器的中间不上浮也不下沉了.学生们惊奇地看着这只乒乓球,满脸写着疑惑不解.我第三次拿起一只橙色乒乓球在桌子上弹了一下,依然微笑着问:“这只乒乓球放在水中又会怎样?”全班学生都微笑着说:“不知道!”当我将这只乒乓球放在水中时,它漂在了水面上.
这时,我及时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乒乓在水中会处于不同的状态?学生们纷纷讨论:终于明白原因是浮力与物重的关系.这时请学生们再观察容器中的三只乒乓球,它们分别处在不同的状态,物理学分别用漂浮、悬浮、下沉表示;再引导学生思考“上浮与下沉的原因是什么?”学生踊跃发言,进入了带着问题去探索物体浮沉奥妙的主动学习的佳境.如此生动而贴近生活的案例自然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开启思维的作用.
二、趣味故事引入
在课堂教学中,如果只是照本宣科、平铺直叙,势必枯燥无味、索然无趣,当然也就不可能收到好的教学效果.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充满着许许多多妙趣横生的故事与传说,若将之与教学内容结合起来导入新课,便能创设出非常活跃的学习情境.
在学习运动描述时,我穿插了一则故事: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名法国飞行员在2000米的高空飞行的时候,发现脸旁有一个小东西.飞行员以为是小昆虫,敏捷地一把抓了过来.令他吃惊的是,抓到的一颗德国子弹.这名飞行员怎么会有这么大的本领呢?什么情况下我们也能顺手抓住一颗飞行的子弹?要想知道其中的奥妙,我们必须学会描述运动.整个故事惊心动魄,扣人心弦,这样导入课题,增强了教学的感染力.
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在课堂教学中引入故事再让学生模拟实验.这样形象直观,轻松活泼,易使学生在愉快、宽松的课堂气氛中乐于接受新的知识.
三、生活情景引入
初中物理课程内容贴进生活,课堂教学与生活密切相联系,而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妙趣横生.若用与教学内容相联系的生活现象,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科学有效地创设生活情景,用于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在熟悉的物理生活情景中愉快地探究问题.并采用灵活多样的导入方法:可通过讨论、辩论、小组活动、参观、调查等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科学和技术的兴趣,为他们将来的工作、生活、社会活动从知识、能力、观念方面做准备,这样的课堂教学不仅使学生容易理解,而且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与信心.
例如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时,我先提出学生熟悉的物理情景引入新课:当你不小心踩到西瓜皮时,很容易摔跤;当你的鞋底的花纹磨损后,地面又较光滑,走路时容易摔跤.当你推箱子时,箱子越重,地面越粗糙,推起来越费力……由上面生活现象中,你想到什么?摩擦力与接触面的光滑程度有关吗?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压力有关吗?依据是什么?学生们纷纷发表了自己的见解,这样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探究,课堂效率
自然就高了.
四、实验引入
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既可以与同学交流,又可以培养动手能力,更重要是通过生动、直观的实验能把科学的奥妙展示在学生面前,在教学中一定要充分利用好实验.实验可以是教师设计的,也可以是学生设计的分组实验.
(1)惊奇现象导入.这是一种相当普遍的实验导入方法.它是利用学生意想不到的奇特现象,唤起学生的注意,引起学生思考,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顺利地导入新课.在教学《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我一进教室,走上讲台拿出一只正在响铃的闹钟和一个玻璃钟罩放在桌面上,逐渐抽出里面的空气,让学生注意声音的变化.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内,再注意声音的变化.接着提问学生:在抽空气和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时,铃声大小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你想不想知道其中的奥妙?用创设诱人的学习情境来揭示课题,引入新课,既可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唤起学习兴趣,也可开启学生思维的大门.(2)在大气压强的学习中,将一只玻璃杯灌满水,用一张硬塑料卡片盖在杯口上,再用手拿住卡片把水杯倒过来,问:当把手移开后,会产生什么现象?松手后的现象使学生惊讶不已,从而激发了他們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浓厚的学习兴趣.
另外,在课堂教学引入中,我常引导学生利用身边的物品进行物理小实验.这些小实验,器材易得,操作简单方便.如在学习导体与绝缘体中,我是让学生这样进行小实验引入的:将铅笔两端削好,若将铅笔和灯泡连入电路,灯泡发光,说明铅笔芯是导体;若将外部木材和灯泡连入电路中,灯泡不亮,说明木材是绝缘体.
五、多媒体引入
现代网络与多媒体技术配以文字、图片、声音与动画,用物理世界最奇妙、最前沿知识来吸引学生,于是每节课都多了惊叹、感慨与等待.学生的眼睛不再偏离我的视线,而我真正成了学生眼中的焦点.素材有些是我自己制作的,有些是发动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利用互联网和课外书来搜集的,还有些是学生通过社会调查获得的,还可让学生评比谁搜集的资料最有价值或最有趣,这是学生很喜欢的一种课堂引入.有一节课一开始我向学生介绍中小生都喜欢玩的陀螺,把绕在陀螺上的绳子用力一抽后,立刻把陀螺扔向地面,陀螺就快速旋转起来.陀螺的形状有各种各样,平时大家爱玩的光学转盘,是纸板陀螺等.当用手碰一下陀螺时,陀螺受外力作用,就会影响它原来的轴线方向,引起陀螺晃动,科学上叫做“进动”.我告诉他们陀螺不仅是玩具,而且可做成具有定向作用的重要仪器——陀螺仪,它广泛用于飞机、火箭、飞船、轮船等指示行进方向.
责任编辑罗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