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在翻看孙林拍的照片,总感到恍惚,不能确定我们那天的聚会因何而起。真是因为三毛20周年祭日吗?可是,如果没有孙林的那孔窑洞——浑然天成地嵌在黄土塬沟崖上的一只深邃的眼睛……没有它深幽幽地暗中召唤,我们会一同抵达那里吗?
三毛的祭日只是给了我们一个暂时摆脱俗务的缘由而已,累了的、倦了的、包裹得近乎迟钝的灵魂们特别需要一个暂且将息身心的去处,而三毛和窑洞的融合,就是一道天然的屏。没有三毛,没有这个毫无遮蔽的灵魂的对比,我们不能清醒地看到自己掩藏得有多深;没有窑洞,没有来自地心深处的敦厚温暖的气息唤醒,我们的躯体将永远跟自己的灵魂隔断。
我觉得,我们与三毛,已经达到了两厢情愿的共识,尽管撒哈拉大沙漠的阳光与黄土崖根根上的阳光相去甚远,尽管波西米亚之心的神秘与繁复在千沟万壑的袒露与简约中如此惊心刺目,但是,我们必须相信,三毛太热爱生命了,她对生命的珍视达到了不生即死的程度,因着热爱,所以不肯耗费,不肯枉度,不肯苟存,不肯平庸,不肯亵渎,不肯停下脚步,不肯放下爱情,不肯看年华惨淡……所以,决绝。
三毛的死因,世人有很多揣测。而我,只觉得,就是“简单”两个字。三毛死前三个月在成都的锦江宾馆留言,大大的字,连写三遍“不肯去”。她的字迹,笔划与笔划之间,就是一根杠直的棍子提膝猛折,“嘎巴巴”折断的声音,一个接一个尖锐的角出现了。那就是三毛的思维模式:直线、斜线、折线,但不是曲线。她能够不肯去,也可以不肯留。
我对朋友说:三毛是个灵魂附体的人,她的可贵在于一生都与自己的灵魂相偎相依,不相背离,而我们不一样,我们个个都魂不附体,灵魂与肉体或远或近,甚至躯体与灵魂擦肩而过,却一个认不得一个。所以,我们应该怀念三毛。
问题是,我们应该去哪里怀念三毛呢?去一家酒店的包间,富丽堂皇,觥筹交错?或是找一家茶室,故作清雅,听琴品茶?还是去一家咖啡馆,不中不西,不伦不类?这些地方,全部是城市的一部分,即使起了多么阳春的名字,“六和轩”还是“芙蓉厅”,它都逃离不了城市的梦魇。它无法让我们彻底放松、安静下来,无法让我们打开心房交出自己的心,无法让我们试着去辨识自己已然陌生的灵魂。
好在,孙林有一孔黄土窑。
孙林是这个城市里为数不多的精神贵族之一。他与他的相机共为一体。其实,这个城市里的摄影师还有一些,但孙林的不同在于,他有一颗诗人的心,虽然他不用诗句来表达,但他的思维方式,他想要洞察的事物,他与这个世界的距离,以及他试着要解读的对象,无不透露着诗意。而他的性格也如此,坚定、沉静,有一份高贵的浪漫,又有一点诗意的忧郁。他的表象非常克制和内敛,但通过镜头里的图像,他表达着自己对自由、奔放的向往。
我最初认识他的时候,他的摄影工作室在一栋楼上,工作室的布置有许多动人的细节,都来自对自然的亲近与迷恋,然而,在离开大地数十米远的高楼上,那微乎其微的自然气息是多么窘迫啊,那不是他想要的。在2011年冬季,他终于将梦境中的构想变成了现实,一道大沟,一处地坑院,一条由塬面通往地坑的巷道,一孔黄土窑。哦,还有温暖的房东老两口,孙林说,男主人是个好打交道的厚道人,一个值得尊敬的农民,女主人有一手好厨艺,我们可以吃到地道的床子面,还有可口的农家小菜。
唉,若是三毛还在,她一定已经和她最想见的贾平凹先生晤面,并且已经相伴着去看过黄土高原上的大沟壑、小塬面、浑圆的峁、窄窄的墚……三毛一定已经靠在窑洞外面的土崖面上晒过黄土味儿的太阳了;她一定已经把不羁的笑声洒到被青草覆盖的山坡上了;她一定已经被汪在饸络面上的油辣子呛出眼泪了;她一定已经和房东家的小孙子玩过跳房子和抓子的游戏了;她一定在笑,笑,不停地笑。而我们的孙林呢?他会紧紧追随着三毛的脚步,注视着她的眼睛和神情,相机挂在胸前,手指放在按键上,准确地按下去、按下去。
大多时间,孙林都使用盲拍的方式。我前面说过,他和他的相机是一体的,他就是相机,相机就是他,他拥有相机之心,相机拥有他的眼睛。所以,他的拍摄对象完全不受惊扰,因为相机没有被端起来,相机后面没有藏着一双精心谋篇布局的眼,被拍的对象一派天然。是啊,天然,多么珍贵的天然。三毛就是个天然的人,而我们,深深迷恋着天然,但距离天然又越来越远。
孙林的黄土窑在一个叫何家坳的村庄里,与城市的距离恰到好处,让我们既有离开城市的油然妥贴,又有可以自如归去来兮的便利。那天下午,黄土窑沐在斜阳中,整个崖面成了一张金黄的油画背景,蓝布棉门帘,红木格子窗,玉米挂在窗沿上,撩起门帘,一方金子般的阳光铺在地上。进门就是一方大炕,炕中央放一只黑釉的坛子,炕角放只小炕柜,一只马灯歇在搁板上,窑顶的电灯灯罩,是一顶蓑笠翁戴的大斗笠,大炕的后墙上糊满报纸,孙林拍的两幅大照片各据一方,一张照片上老人和孩子在上香,两支红蜡烛点燃了,两团烛火照亮了供奉的花馍馍,老人和孩子的脸在暗影里隐隐约约,另一张照片上,石匠庞清河的小孙子抱着一只石雕站在他家大门口,灰扑扑的破板门上贴着红对联,红衣裳的孩子害羞地垂下眼帘,嘟着瓷实的红脸蛋。
窑洞两侧土墙上布置着孙林近些年来的人像作品,窑洞是拱顶的,墙壁往上开始有弧度,那一排人像便微微俯面,窑洞里的人便感到自己穿插在众多目光里。黄土窑的窑掌里贴了五面木框的镜子,每块镜子里都映了满窑的人,墙上是人像,地上是看人像的人,有时,恰好有人站在自己的像前面,于是有了虚虚实实的恍惚感。房东家的大猫悄无声息地溜进来,穿过铺在地上的光块,进入暗影,又被天窗上的光罩住了……像窑洞里正在放映的幻灯片,三毛那些旧照片的斑驳感,全披在大猫身上。
窑洞对面,太阳正在落山,它敛起光芒,仿佛一轮满月,散发着虹彩的晕光,看起来,温润,似有香味。窑洞前面的大沟一下子暗下去,只有几道沟缘伸出去的黄土墚墚还在余光里亮着,宛若钝了的刀锋。
三毛的橄榄树从窑洞里的音箱里无止境地流淌出来,“为什么流浪?流浪远方……”
打住!让歌谣永远唱下去,我们,且留下,且留下。
三毛的祭日只是给了我们一个暂时摆脱俗务的缘由而已,累了的、倦了的、包裹得近乎迟钝的灵魂们特别需要一个暂且将息身心的去处,而三毛和窑洞的融合,就是一道天然的屏。没有三毛,没有这个毫无遮蔽的灵魂的对比,我们不能清醒地看到自己掩藏得有多深;没有窑洞,没有来自地心深处的敦厚温暖的气息唤醒,我们的躯体将永远跟自己的灵魂隔断。
我觉得,我们与三毛,已经达到了两厢情愿的共识,尽管撒哈拉大沙漠的阳光与黄土崖根根上的阳光相去甚远,尽管波西米亚之心的神秘与繁复在千沟万壑的袒露与简约中如此惊心刺目,但是,我们必须相信,三毛太热爱生命了,她对生命的珍视达到了不生即死的程度,因着热爱,所以不肯耗费,不肯枉度,不肯苟存,不肯平庸,不肯亵渎,不肯停下脚步,不肯放下爱情,不肯看年华惨淡……所以,决绝。
三毛的死因,世人有很多揣测。而我,只觉得,就是“简单”两个字。三毛死前三个月在成都的锦江宾馆留言,大大的字,连写三遍“不肯去”。她的字迹,笔划与笔划之间,就是一根杠直的棍子提膝猛折,“嘎巴巴”折断的声音,一个接一个尖锐的角出现了。那就是三毛的思维模式:直线、斜线、折线,但不是曲线。她能够不肯去,也可以不肯留。
我对朋友说:三毛是个灵魂附体的人,她的可贵在于一生都与自己的灵魂相偎相依,不相背离,而我们不一样,我们个个都魂不附体,灵魂与肉体或远或近,甚至躯体与灵魂擦肩而过,却一个认不得一个。所以,我们应该怀念三毛。
问题是,我们应该去哪里怀念三毛呢?去一家酒店的包间,富丽堂皇,觥筹交错?或是找一家茶室,故作清雅,听琴品茶?还是去一家咖啡馆,不中不西,不伦不类?这些地方,全部是城市的一部分,即使起了多么阳春的名字,“六和轩”还是“芙蓉厅”,它都逃离不了城市的梦魇。它无法让我们彻底放松、安静下来,无法让我们打开心房交出自己的心,无法让我们试着去辨识自己已然陌生的灵魂。
好在,孙林有一孔黄土窑。
孙林是这个城市里为数不多的精神贵族之一。他与他的相机共为一体。其实,这个城市里的摄影师还有一些,但孙林的不同在于,他有一颗诗人的心,虽然他不用诗句来表达,但他的思维方式,他想要洞察的事物,他与这个世界的距离,以及他试着要解读的对象,无不透露着诗意。而他的性格也如此,坚定、沉静,有一份高贵的浪漫,又有一点诗意的忧郁。他的表象非常克制和内敛,但通过镜头里的图像,他表达着自己对自由、奔放的向往。
我最初认识他的时候,他的摄影工作室在一栋楼上,工作室的布置有许多动人的细节,都来自对自然的亲近与迷恋,然而,在离开大地数十米远的高楼上,那微乎其微的自然气息是多么窘迫啊,那不是他想要的。在2011年冬季,他终于将梦境中的构想变成了现实,一道大沟,一处地坑院,一条由塬面通往地坑的巷道,一孔黄土窑。哦,还有温暖的房东老两口,孙林说,男主人是个好打交道的厚道人,一个值得尊敬的农民,女主人有一手好厨艺,我们可以吃到地道的床子面,还有可口的农家小菜。
唉,若是三毛还在,她一定已经和她最想见的贾平凹先生晤面,并且已经相伴着去看过黄土高原上的大沟壑、小塬面、浑圆的峁、窄窄的墚……三毛一定已经靠在窑洞外面的土崖面上晒过黄土味儿的太阳了;她一定已经把不羁的笑声洒到被青草覆盖的山坡上了;她一定已经被汪在饸络面上的油辣子呛出眼泪了;她一定已经和房东家的小孙子玩过跳房子和抓子的游戏了;她一定在笑,笑,不停地笑。而我们的孙林呢?他会紧紧追随着三毛的脚步,注视着她的眼睛和神情,相机挂在胸前,手指放在按键上,准确地按下去、按下去。
大多时间,孙林都使用盲拍的方式。我前面说过,他和他的相机是一体的,他就是相机,相机就是他,他拥有相机之心,相机拥有他的眼睛。所以,他的拍摄对象完全不受惊扰,因为相机没有被端起来,相机后面没有藏着一双精心谋篇布局的眼,被拍的对象一派天然。是啊,天然,多么珍贵的天然。三毛就是个天然的人,而我们,深深迷恋着天然,但距离天然又越来越远。
孙林的黄土窑在一个叫何家坳的村庄里,与城市的距离恰到好处,让我们既有离开城市的油然妥贴,又有可以自如归去来兮的便利。那天下午,黄土窑沐在斜阳中,整个崖面成了一张金黄的油画背景,蓝布棉门帘,红木格子窗,玉米挂在窗沿上,撩起门帘,一方金子般的阳光铺在地上。进门就是一方大炕,炕中央放一只黑釉的坛子,炕角放只小炕柜,一只马灯歇在搁板上,窑顶的电灯灯罩,是一顶蓑笠翁戴的大斗笠,大炕的后墙上糊满报纸,孙林拍的两幅大照片各据一方,一张照片上老人和孩子在上香,两支红蜡烛点燃了,两团烛火照亮了供奉的花馍馍,老人和孩子的脸在暗影里隐隐约约,另一张照片上,石匠庞清河的小孙子抱着一只石雕站在他家大门口,灰扑扑的破板门上贴着红对联,红衣裳的孩子害羞地垂下眼帘,嘟着瓷实的红脸蛋。
窑洞两侧土墙上布置着孙林近些年来的人像作品,窑洞是拱顶的,墙壁往上开始有弧度,那一排人像便微微俯面,窑洞里的人便感到自己穿插在众多目光里。黄土窑的窑掌里贴了五面木框的镜子,每块镜子里都映了满窑的人,墙上是人像,地上是看人像的人,有时,恰好有人站在自己的像前面,于是有了虚虚实实的恍惚感。房东家的大猫悄无声息地溜进来,穿过铺在地上的光块,进入暗影,又被天窗上的光罩住了……像窑洞里正在放映的幻灯片,三毛那些旧照片的斑驳感,全披在大猫身上。
窑洞对面,太阳正在落山,它敛起光芒,仿佛一轮满月,散发着虹彩的晕光,看起来,温润,似有香味。窑洞前面的大沟一下子暗下去,只有几道沟缘伸出去的黄土墚墚还在余光里亮着,宛若钝了的刀锋。
三毛的橄榄树从窑洞里的音箱里无止境地流淌出来,“为什么流浪?流浪远方……”
打住!让歌谣永远唱下去,我们,且留下,且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