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黄河流域沿岸特色村落的发掘和传承,成为该区域空间环境提升需持续深入研究的方向。文章针对商丘坑塘式聚落进行类型分析,以生态修复为指导,探讨空间活化营造路径,并以六个村落为例,对坑塘式聚落传统风貌的保护和生活环境改善等问题进行探索与思考。研究表明,商丘坑塘式聚落在长期的人地关系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富有地域特色的坑塘式聚落景观,以平线型、交叉型、绕村型坑塘式聚落为主,结合其不同类型聚落进行生态先行、空间营造、空间活化提升,可促进黄泛区众多坑塘式聚落空间环境提升。
关键词:生态修复;坑塘式聚落;空间环境提升
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指出:“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1]史念海先生曾强调,“如果联系开封、商丘、淮阳三县市成一个三角形,在这个三角形中的地区,也就是現在黄河以南平原上遭受洪水泛滥较为频繁的一个地区”[2]。而商丘曾经的三个贫困县中睢县、民权县、宁陵县便在该三角区域内,三角区内坑塘式聚落因洪水泛滥的存在而演化出自身的独特性,从而颇具代表性。坑塘式聚落以水为居住环境主轴线,由主轴线铺展开聚落生活空间,所营建聚落除靠近湖泊河流外,聚落中还普遍存在数个天然或人工挖凿坑塘,其表现形式为“村塘共生”。在过去,这种聚落格局很普遍,但近年来,随着水资源的不足以及水域自然环境的破坏,众多乡土聚落中的“水景观”正面临消失[3],本文尝试探索生态修复背景下坑塘式聚落空间环境提升,以期对建设可持续协调发展的生态宜居环境进行理论扩展。
一、黄泛三角区商丘坑塘式聚落
(一)黄泛平原古城坑塘水系研究综述
目前国内有关黄泛平原坑塘水系的研究主要为古城坑塘水系研究,吴宏岐等从历史地理学的角度指出了黄泛平原上古城镇水域景观三方面成因[4]。俞孔坚等指出黄泛区的水城景观是一种当地人与土地及水相协调的、活的文化景观[5]。张蕾指出华北黄泛平原古城坑塘景观实际已成为地域景观的重要组成和地方乡土文化的载体[6]。许继清等指出黄河作用下的古城防洪体系无疑是商丘历史和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史上的瑰宝之一,这种根据实践经验形成和发展的古城坑塘水系,是古代城市应对自然灾害防御洪水侵袭的成功范例,对现代城市防灾减灾依然具有借鉴意义[7]。以上学者主要研究对象为黄泛平原古城坑塘水系,对于黄泛区城镇、乡村坑塘水系聚落模式较少提及,本文立足于基数庞大的黄泛区城乡坑塘水系大环境进行综合调研研究,选取黄泛三角区一角——商丘地区坑塘式聚落,旨在探索当地居民与黄泛平原水域生态系统长期磨合形成的坑塘式聚落良性循环模式现状,发掘坑塘式聚落营建智慧。
(二)黄泛三角区现状
豫东黄泛三角区域由河南省开封市、商丘市、周口市淮阳区连接构成,位于黄河下游地区(图1)。开封北临现在的黄河,商丘则在铜瓦厢黄河决口泛滥区以南,淮阳区在花园口决口后的黄河泛滥中心地带,西南距颍河不远,黄河夺淮入海时,淮阳区也就濒于这期间的黄河故道了。该区域夹处在几条河道之间,一直以来受灾严重,是现在黄河以南平原上遭受洪水泛滥较为频繁的地区。淮阳、商丘、杞县为避免洪水泛滥冲淹县城而筑堤防护,商丘古城城湖曾经干涸,现水量充沛,周口淮阳古城则城湖充盈。河南的宁陵县和鹿邑县护城河较窄,水流量小,但城中水潭较多。以上为典型古城城湖坑塘聚落模式,而周边村落内分布的面状水体坑塘、湖面数量也较为可观,其多在雨季泛滥,旱季尚能蓄积涵养水源,坑塘已成为当地居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三)商丘坑塘式聚落研究对象
古云:“襟带河济,屏蔽淮徐,自古争在中原,未有不以商丘为腰膂之地。”[8]研究区域主要分布在商丘南废黄河以及大沙河沿线,分属商丘市梁园区与睢阳区、宁陵县、睢县,大部分处于高滩地和背河洼地。调研中对走访区域人居环境空间形态历史脉络、传统聚落营建历史进行梳理,从中探寻相关规律,再引申至坑塘式聚落相关的生态环境、人文宗教、社会经济等多方面进行展开,从而对商丘坑塘式聚落综合整治与传统风貌的保护、生活环境改善与民风民俗传承问题进行探索与思考。
二、坑塘式聚落分类及生态现状
调研的六个场地,主要分为绕村型、平线型、交叉型三种类型。其主要形成生活性、生态性、生产性三种特性,在过去,三种特性齐驱并进式发展,但近年来随着居民废水排放量的增多、农村灌溉面积逐年增加、农用化肥施用基数量庞大,村落生态环境越来越差,水体富营养化现象普遍,而这些问题在本文论述的六个村落中也较为突出。
(一)平线型
平线型坑塘式聚落多数是村庄望水相邻,河道、湖岸与村庄呈平行状态,民居与河流界限明显,地下水位相对较高,夏季雨水下渗能力弱,村内坑塘较多,水淹民居基地现象多见。尖庙村隶属宁陵县张弓镇,临废黄河道,虽该河段已断流,但村内坑塘大小十二处,水源充足,坑塘内部杨树、榆树长势良好,其临近张弓镇中心区域,多数居民为张弓酒业员工,村内整体人居环境较好,常年少外来人,交通较为不便。睢阳区前河里湾村、后河里湾村则位于大沙河与古宋河交汇处,沿途芦苇荡茂密,临近村庄分布多处串状坑塘,排布在河流与村庄之间,成为其过渡带,村内道路多为土路,多数民居院墙低矮,部分居民还从事着手工打络子这一传统工艺,村内道路、周边田地被淹情况明显。
(二)交叉型
交叉型坑塘式聚落多数河流穿村而过,凭村中桥联系,桥也是主要的休闲场地之一。宁陵县平洛西村被废黄河分割,废黄河上三道桥相邻而建,新旧之间相差将近六十年,长满青苔的老桥至今仍有村民行走。睢县聂楼村与平洛西村相邻,其内部居民主要为少数民族,废黄河呈S形穿越村庄,旧桥已成为村民垂钓的好去处,清真寺在村落东北角紧邻河道。河流污染现象较为明显,河道旁多建筑垃圾,村中的移动垃圾箱被安置在河道旁,固体垃圾散入坑塘现象多见,但村内水域面积大,整体自然生态环境较好,村北黄河故道上由聂楼闸调控水源。 (三)繞村型
绕村型坑塘式聚落水网与村落的交集最为密切,水在村内或村外围绕行一周或将近一周,在古代这种类型聚落形式主要用于防御或泄洪。聚落中多数民居屋前屋后均临坑塘,或是在坑塘旁堆高地而居。以国家级中国传统村落商丘市梁园区谢集镇老谢集村为例,史载,春秋战国时期,谢集已成村,处于黄河故道大堤南侧。清咸丰年间,为防御捻军进攻,老谢集村建成完整的寨墙以及防御性的寨海子(护城河)。而据现任村支书获悉,南寨门曾被挖出,寨海子绕村一周与南北大街共同构成八卦形图案,并且南北大街将其划分为西大街村与东大街村。如今村落虽不断向寨海子外围扩展,但整体寨海子轮廓还较为完整,村子仍保持着中间高四周低的地势,沿途街景古老,有多处古朴老民居,较多房屋上还有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红星标志与标语,西街小学院内还留存有民国学堂。村子整体生态环境较为理想,但是除被保护的35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遗存的农村院落民居外,还存在很多荒废民居,村内多为中老年人和小孩,整体只有十字大街处较热闹,村落内房屋空置率高,坑塘水域不断侵占无人居住区域。张弓镇北临废黄河,其村落内部水系环绕将近一周,水系最终从张张沟张弓段排出。与老谢集村较相似的是,其也呈被水环绕,又大致被十字交叉大街划分,分为四个村子,不同的是张弓镇四村村民生活水平明显较高,基础设施齐全,新型民居较多,房屋空置率较低,但相应的居民生活、生产废水也主要从环形水系中排出,整体水质较差,坑塘边固体废弃垃圾存在现象明显。并且随着居住需求的增大,截断水网的现象也较为明显。
三、生态修复下的坑塘式聚落提升
生态修复是一项依靠自然力量为主、人为参与为辅的受损生态系统恢复工程[9]。据调查,国外河流修复研究的75%是致力于河道形态的修复,大约40%是尝试修复丧失的河岸植被和湿地群落[10]。这里从生态修复角度,对商丘坑塘式聚落特定的地貌因子、水文现状和生态潜力进行分析,针对三种坑塘式聚落模式(图2)探究内在修复机制,对其普遍被低估的水域流量和生态系统进行重估,探索其最佳的生态效益。
(一)生态先行
平线型坑塘式聚落为望水相邻,多在比较重要的市政河道旁,需要保护河道的完整性同时提升周边村落整体的生存环境,要在改善水空间环境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水生态修复,注重“人水和谐”,使村民拥有更多的原生态环境。因此提升过程要努力让断流的河流逐步恢复生态流量,使生态功能遭到破坏的河湖逐步恢复为水生动植物栖息地,完善其生物链的良性循环,加大生态监测,逐步稳定其生态系统。同时,加入村民的生活参与性,将群众的生活生产消耗也计入整体的平线型坑塘聚落生态系统中,满足村民的亲水需求,同时改善水环境质量,实现整体生态的良性循环。
(二)空间营造
交叉型坑塘式聚落往往是水穿村而过,水与民居间存在绿植缓冲带,在所调研的场地中比较容易被忽视,这种场地可着重利用空间的营造。该场地中水与建筑之间多为护林带作为缓冲河堤带,河道河堤土地裸露现象明显,水土流失现象较为突出,空间利用率低,不足以满足居民安全亲水需求。针对这一情况,可着重打造沿途本土绿带休闲空间营造,使聚落人文文脉融入坑塘水系活化空间中,将自然水生态基础设施重新融入聚落生活,提升服务功能,这种共存传承模式对于提升整体人居环境和聚落品质有着重要作用。
(三)空间活化
绕村型坑塘式聚落应注重的是空间活化[11]与再生,活化的不仅是滨水空间,也包含河道生态系统循环活化,修补缺失的水网,使水有道可流,不再因河道被占用而侵占低洼空间。随着人口的增多,村内部分坑塘也被利用起来,但填坑而建的民居,还会常年被水淹,针对这一情况,让地给水也是可以考虑的措施。当今媒体信息平台广泛,历年张弓镇内涝视频记录资料也颇多,村民反馈此处现存的河道、桥拱可承载流量需提升。张弓镇建筑形式多为背水而居或水绕民居,但水质较差,河道与民居界限明显,对此可着手恢复坑塘良性循环,加快完善水生态网络格局,保障水空间安全,努力达到水环境需求。梁园区老谢集村则重要的是将寨海子再生,活化坑塘水系空间,合理改造,充分利用原始地形,将整个聚落空间坑塘水系与道路盘活,赋予其以生机和活力,从而在传统村落保护的基础上,活化坑塘水系空间,带动整体人居环境的发展。
四、结语
商丘坑塘式聚落其地域特色明显,选址紧密依托水域地形貌特征,聚落形态和景观基于防洪、安全以及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并经过长期的发展适应了恶劣洪涝水空间环境,形成了与当地水环境相和谐的具有地方适应性的坑塘式聚落空间环境。平线型、交叉型坑塘式聚落空间环境大部分依托于自然形成的河流、湖泊发展而来,绕村型聚落则多数依托于河流,同时出于排涝和安全防御目的而有组织地人工挖掘形成。但面临当前时代,商丘坑塘式聚落适应变化速度慢,消失速度快,聚落传统空间构成元素逐渐被现代模式化营建侵占,水域生态性滞后,整体的人居环境质量被制约。后续研究将继续发掘和传承这些已被或将被遗失的历史性、生态性、地域性特色,将其转化为科学的营建引导策略,使传统坑塘式聚落水生态空间营建技术得以重生,从而切实为修复传承坑塘式聚落特色地域文化基因提供后续策略参考,为保持坑塘式聚落地域乡愁探索新的传承途径。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J].中国水利,2019(20):1-3.
[2]史念海.黄河流域诸河流的演变与治理[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9:170.
[3]沙霖,高长征.乡村振兴背景下豫南民居景观因子研究[J].中外建筑,2019(11):72-75.
[4]吴宏岐,张志迎.黄泛平原古城镇水域景观历史地理成因初探[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2(1):145-149.
[5]俞孔坚,张蕾.黄泛平原区适应性“水城”景观及其保护和建设途径[J].水利学报,2008(6):688-696.
[6]张蕾.传统的绿色基础设施之华北黄泛平原古城坑塘景观启示[J].给水排水,2013(S1):247-251.
[7]许继清,张庆.商丘古城坑塘水系探微[J].山西建筑,2010(24):4-5.
[8]管家庆,代丽.穿越时空隧道,重游防御之城:商丘古城新探[J].包装工程,2010(S1):92-94,100.
[9]陈法扬.生态修复与可持续发展[C]//水利部水土保持司,中科院资源环境科学与技术局.全国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研讨会论文汇编.北京:水利部水土保持司,2004:6.
[10]郑天柱,周建仁,王超.污染河道的生态修复机理研究[J].环境科学,2002(S1):115-117.
[11]言语,徐磊青.记忆空间活化的人本解读与实践:环境行为学与社会学视角[J].现代城市研究,2016(8):24-32.
关键词:生态修复;坑塘式聚落;空间环境提升
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指出:“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1]史念海先生曾强调,“如果联系开封、商丘、淮阳三县市成一个三角形,在这个三角形中的地区,也就是現在黄河以南平原上遭受洪水泛滥较为频繁的一个地区”[2]。而商丘曾经的三个贫困县中睢县、民权县、宁陵县便在该三角区域内,三角区内坑塘式聚落因洪水泛滥的存在而演化出自身的独特性,从而颇具代表性。坑塘式聚落以水为居住环境主轴线,由主轴线铺展开聚落生活空间,所营建聚落除靠近湖泊河流外,聚落中还普遍存在数个天然或人工挖凿坑塘,其表现形式为“村塘共生”。在过去,这种聚落格局很普遍,但近年来,随着水资源的不足以及水域自然环境的破坏,众多乡土聚落中的“水景观”正面临消失[3],本文尝试探索生态修复背景下坑塘式聚落空间环境提升,以期对建设可持续协调发展的生态宜居环境进行理论扩展。
一、黄泛三角区商丘坑塘式聚落
(一)黄泛平原古城坑塘水系研究综述
目前国内有关黄泛平原坑塘水系的研究主要为古城坑塘水系研究,吴宏岐等从历史地理学的角度指出了黄泛平原上古城镇水域景观三方面成因[4]。俞孔坚等指出黄泛区的水城景观是一种当地人与土地及水相协调的、活的文化景观[5]。张蕾指出华北黄泛平原古城坑塘景观实际已成为地域景观的重要组成和地方乡土文化的载体[6]。许继清等指出黄河作用下的古城防洪体系无疑是商丘历史和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史上的瑰宝之一,这种根据实践经验形成和发展的古城坑塘水系,是古代城市应对自然灾害防御洪水侵袭的成功范例,对现代城市防灾减灾依然具有借鉴意义[7]。以上学者主要研究对象为黄泛平原古城坑塘水系,对于黄泛区城镇、乡村坑塘水系聚落模式较少提及,本文立足于基数庞大的黄泛区城乡坑塘水系大环境进行综合调研研究,选取黄泛三角区一角——商丘地区坑塘式聚落,旨在探索当地居民与黄泛平原水域生态系统长期磨合形成的坑塘式聚落良性循环模式现状,发掘坑塘式聚落营建智慧。
(二)黄泛三角区现状
豫东黄泛三角区域由河南省开封市、商丘市、周口市淮阳区连接构成,位于黄河下游地区(图1)。开封北临现在的黄河,商丘则在铜瓦厢黄河决口泛滥区以南,淮阳区在花园口决口后的黄河泛滥中心地带,西南距颍河不远,黄河夺淮入海时,淮阳区也就濒于这期间的黄河故道了。该区域夹处在几条河道之间,一直以来受灾严重,是现在黄河以南平原上遭受洪水泛滥较为频繁的地区。淮阳、商丘、杞县为避免洪水泛滥冲淹县城而筑堤防护,商丘古城城湖曾经干涸,现水量充沛,周口淮阳古城则城湖充盈。河南的宁陵县和鹿邑县护城河较窄,水流量小,但城中水潭较多。以上为典型古城城湖坑塘聚落模式,而周边村落内分布的面状水体坑塘、湖面数量也较为可观,其多在雨季泛滥,旱季尚能蓄积涵养水源,坑塘已成为当地居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三)商丘坑塘式聚落研究对象
古云:“襟带河济,屏蔽淮徐,自古争在中原,未有不以商丘为腰膂之地。”[8]研究区域主要分布在商丘南废黄河以及大沙河沿线,分属商丘市梁园区与睢阳区、宁陵县、睢县,大部分处于高滩地和背河洼地。调研中对走访区域人居环境空间形态历史脉络、传统聚落营建历史进行梳理,从中探寻相关规律,再引申至坑塘式聚落相关的生态环境、人文宗教、社会经济等多方面进行展开,从而对商丘坑塘式聚落综合整治与传统风貌的保护、生活环境改善与民风民俗传承问题进行探索与思考。
二、坑塘式聚落分类及生态现状
调研的六个场地,主要分为绕村型、平线型、交叉型三种类型。其主要形成生活性、生态性、生产性三种特性,在过去,三种特性齐驱并进式发展,但近年来随着居民废水排放量的增多、农村灌溉面积逐年增加、农用化肥施用基数量庞大,村落生态环境越来越差,水体富营养化现象普遍,而这些问题在本文论述的六个村落中也较为突出。
(一)平线型
平线型坑塘式聚落多数是村庄望水相邻,河道、湖岸与村庄呈平行状态,民居与河流界限明显,地下水位相对较高,夏季雨水下渗能力弱,村内坑塘较多,水淹民居基地现象多见。尖庙村隶属宁陵县张弓镇,临废黄河道,虽该河段已断流,但村内坑塘大小十二处,水源充足,坑塘内部杨树、榆树长势良好,其临近张弓镇中心区域,多数居民为张弓酒业员工,村内整体人居环境较好,常年少外来人,交通较为不便。睢阳区前河里湾村、后河里湾村则位于大沙河与古宋河交汇处,沿途芦苇荡茂密,临近村庄分布多处串状坑塘,排布在河流与村庄之间,成为其过渡带,村内道路多为土路,多数民居院墙低矮,部分居民还从事着手工打络子这一传统工艺,村内道路、周边田地被淹情况明显。
(二)交叉型
交叉型坑塘式聚落多数河流穿村而过,凭村中桥联系,桥也是主要的休闲场地之一。宁陵县平洛西村被废黄河分割,废黄河上三道桥相邻而建,新旧之间相差将近六十年,长满青苔的老桥至今仍有村民行走。睢县聂楼村与平洛西村相邻,其内部居民主要为少数民族,废黄河呈S形穿越村庄,旧桥已成为村民垂钓的好去处,清真寺在村落东北角紧邻河道。河流污染现象较为明显,河道旁多建筑垃圾,村中的移动垃圾箱被安置在河道旁,固体垃圾散入坑塘现象多见,但村内水域面积大,整体自然生态环境较好,村北黄河故道上由聂楼闸调控水源。 (三)繞村型
绕村型坑塘式聚落水网与村落的交集最为密切,水在村内或村外围绕行一周或将近一周,在古代这种类型聚落形式主要用于防御或泄洪。聚落中多数民居屋前屋后均临坑塘,或是在坑塘旁堆高地而居。以国家级中国传统村落商丘市梁园区谢集镇老谢集村为例,史载,春秋战国时期,谢集已成村,处于黄河故道大堤南侧。清咸丰年间,为防御捻军进攻,老谢集村建成完整的寨墙以及防御性的寨海子(护城河)。而据现任村支书获悉,南寨门曾被挖出,寨海子绕村一周与南北大街共同构成八卦形图案,并且南北大街将其划分为西大街村与东大街村。如今村落虽不断向寨海子外围扩展,但整体寨海子轮廓还较为完整,村子仍保持着中间高四周低的地势,沿途街景古老,有多处古朴老民居,较多房屋上还有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红星标志与标语,西街小学院内还留存有民国学堂。村子整体生态环境较为理想,但是除被保护的35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遗存的农村院落民居外,还存在很多荒废民居,村内多为中老年人和小孩,整体只有十字大街处较热闹,村落内房屋空置率高,坑塘水域不断侵占无人居住区域。张弓镇北临废黄河,其村落内部水系环绕将近一周,水系最终从张张沟张弓段排出。与老谢集村较相似的是,其也呈被水环绕,又大致被十字交叉大街划分,分为四个村子,不同的是张弓镇四村村民生活水平明显较高,基础设施齐全,新型民居较多,房屋空置率较低,但相应的居民生活、生产废水也主要从环形水系中排出,整体水质较差,坑塘边固体废弃垃圾存在现象明显。并且随着居住需求的增大,截断水网的现象也较为明显。
三、生态修复下的坑塘式聚落提升
生态修复是一项依靠自然力量为主、人为参与为辅的受损生态系统恢复工程[9]。据调查,国外河流修复研究的75%是致力于河道形态的修复,大约40%是尝试修复丧失的河岸植被和湿地群落[10]。这里从生态修复角度,对商丘坑塘式聚落特定的地貌因子、水文现状和生态潜力进行分析,针对三种坑塘式聚落模式(图2)探究内在修复机制,对其普遍被低估的水域流量和生态系统进行重估,探索其最佳的生态效益。
(一)生态先行
平线型坑塘式聚落为望水相邻,多在比较重要的市政河道旁,需要保护河道的完整性同时提升周边村落整体的生存环境,要在改善水空间环境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水生态修复,注重“人水和谐”,使村民拥有更多的原生态环境。因此提升过程要努力让断流的河流逐步恢复生态流量,使生态功能遭到破坏的河湖逐步恢复为水生动植物栖息地,完善其生物链的良性循环,加大生态监测,逐步稳定其生态系统。同时,加入村民的生活参与性,将群众的生活生产消耗也计入整体的平线型坑塘聚落生态系统中,满足村民的亲水需求,同时改善水环境质量,实现整体生态的良性循环。
(二)空间营造
交叉型坑塘式聚落往往是水穿村而过,水与民居间存在绿植缓冲带,在所调研的场地中比较容易被忽视,这种场地可着重利用空间的营造。该场地中水与建筑之间多为护林带作为缓冲河堤带,河道河堤土地裸露现象明显,水土流失现象较为突出,空间利用率低,不足以满足居民安全亲水需求。针对这一情况,可着重打造沿途本土绿带休闲空间营造,使聚落人文文脉融入坑塘水系活化空间中,将自然水生态基础设施重新融入聚落生活,提升服务功能,这种共存传承模式对于提升整体人居环境和聚落品质有着重要作用。
(三)空间活化
绕村型坑塘式聚落应注重的是空间活化[11]与再生,活化的不仅是滨水空间,也包含河道生态系统循环活化,修补缺失的水网,使水有道可流,不再因河道被占用而侵占低洼空间。随着人口的增多,村内部分坑塘也被利用起来,但填坑而建的民居,还会常年被水淹,针对这一情况,让地给水也是可以考虑的措施。当今媒体信息平台广泛,历年张弓镇内涝视频记录资料也颇多,村民反馈此处现存的河道、桥拱可承载流量需提升。张弓镇建筑形式多为背水而居或水绕民居,但水质较差,河道与民居界限明显,对此可着手恢复坑塘良性循环,加快完善水生态网络格局,保障水空间安全,努力达到水环境需求。梁园区老谢集村则重要的是将寨海子再生,活化坑塘水系空间,合理改造,充分利用原始地形,将整个聚落空间坑塘水系与道路盘活,赋予其以生机和活力,从而在传统村落保护的基础上,活化坑塘水系空间,带动整体人居环境的发展。
四、结语
商丘坑塘式聚落其地域特色明显,选址紧密依托水域地形貌特征,聚落形态和景观基于防洪、安全以及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并经过长期的发展适应了恶劣洪涝水空间环境,形成了与当地水环境相和谐的具有地方适应性的坑塘式聚落空间环境。平线型、交叉型坑塘式聚落空间环境大部分依托于自然形成的河流、湖泊发展而来,绕村型聚落则多数依托于河流,同时出于排涝和安全防御目的而有组织地人工挖掘形成。但面临当前时代,商丘坑塘式聚落适应变化速度慢,消失速度快,聚落传统空间构成元素逐渐被现代模式化营建侵占,水域生态性滞后,整体的人居环境质量被制约。后续研究将继续发掘和传承这些已被或将被遗失的历史性、生态性、地域性特色,将其转化为科学的营建引导策略,使传统坑塘式聚落水生态空间营建技术得以重生,从而切实为修复传承坑塘式聚落特色地域文化基因提供后续策略参考,为保持坑塘式聚落地域乡愁探索新的传承途径。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J].中国水利,2019(20):1-3.
[2]史念海.黄河流域诸河流的演变与治理[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9:170.
[3]沙霖,高长征.乡村振兴背景下豫南民居景观因子研究[J].中外建筑,2019(11):72-75.
[4]吴宏岐,张志迎.黄泛平原古城镇水域景观历史地理成因初探[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2(1):145-149.
[5]俞孔坚,张蕾.黄泛平原区适应性“水城”景观及其保护和建设途径[J].水利学报,2008(6):688-696.
[6]张蕾.传统的绿色基础设施之华北黄泛平原古城坑塘景观启示[J].给水排水,2013(S1):247-251.
[7]许继清,张庆.商丘古城坑塘水系探微[J].山西建筑,2010(24):4-5.
[8]管家庆,代丽.穿越时空隧道,重游防御之城:商丘古城新探[J].包装工程,2010(S1):92-94,100.
[9]陈法扬.生态修复与可持续发展[C]//水利部水土保持司,中科院资源环境科学与技术局.全国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研讨会论文汇编.北京:水利部水土保持司,2004:6.
[10]郑天柱,周建仁,王超.污染河道的生态修复机理研究[J].环境科学,2002(S1):115-117.
[11]言语,徐磊青.记忆空间活化的人本解读与实践:环境行为学与社会学视角[J].现代城市研究,2016(8):2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