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晓妹耳边回荡着95式步枪“突突”的射击声,这名22岁的女兵和另外73名全副武装的女子两栖侦察队战友,站在船坞登陆舰阔长的甲板间,一台Gopro摄像机装到了她的头盔上。这是2013年6月9日,“南海天使行动”开始的第一天。3公里外的海滩在奔涌的巨浪间起伏,武装泅渡的指令用子弹打响了……
“南海天使行动”是南海舰队每年在陆战旅女子两栖侦察队组织的实战竞赛,只有最优秀的女兵才能通过重重考验,赢得唯一的“南海天使”称号。
90天的实战磨砺是成为“天使”之前的魔鬼征途。而与以往不同的是,这一次整个过程被29台摄像机拍摄了下来,变成了一部“90后”陆战女兵的青春影像志——《超级女兵》。这部由解放军电视宣传中心联合江苏卫视、中广天择传媒打造的,国内首部记录“90后”女兵励志成长的真人秀节目于1月6日正式播出,迅速引发新一轮的军旅电视节目热潮。观众们第一次通过电视荧屏,全景式的感受陆战女兵的风采,在她们的欢笑、眼泪、拼搏、坚持中,体味着战斗的残酷与青春的无悔。
没有人觉得她能坚持到最后
“南海天使行动”报名前,23岁的陈娟正在炊事班里择菜。
这是她第二次被“下放”了。2009年2月,由于训练时左腿腓骨骨折,她被安排在炊事班“休养”了整整1年半。而这一次,她是因为滑降训练时撞到了旧伤,只能暂时停训,到炊事班帮工。
听到报名的消息,陈娟扔下菜飞奔到队部门口。她看见班里的新兵张晓涵、葛柯目瞪口呆地望过来,才发现自己腰上还系着围裙。
“当时没有人觉得她能坚持到最后。”导演组组长李诗竹还记得第一次见到陈娟的情景。86斤的体重,参赛女兵中个头几乎是最瘦小的,还有脚踝上那道骇人的伤疤……
令李诗竹担心的又何止陈娟一个。参赛女兵大多是“90后”,近一半是下连才3个月的新兵。她们中不少人半年前还穿着松糕鞋,夹着ipad在都市间漫步,而现在,她们要面对的是主教官王伟,按照委内瑞拉“猎人学校”特种兵训练课目设置的道道难关。
整个“南海天使行动”分为极限生存、分组对抗、兵王决战三个部分。“只有体能、意志、战斗技能、协作能力臻于完美的士兵,才有机会走到最后。”王伟如此强调。
世界上最硬的饅头
与陈娟不同,下士简文君是导演组最为看好的女兵之一。她是陆战旅第一位获得“十佳刀锋战士”称号的女兵——那是在与全旅上千名男兵的技能比武中脱颖而出的证明! “我一定要做最好的那个,不管多难,我不会抛弃自己。”简文君报名时,昂着头告诉教官。
与她一同报名的,还有好朋友詹道美。26岁的詹道美是74名女兵中年龄最大的。成熟稳重的她经常开导着小妹简文君。只是俩人都没想到,很快彼此会成为激烈竞争的对手。
枪声响过之后,简文君和战友们接二连三地跳入水中。由于动作过猛,她的腰被狠狠地撞了一下——为了达到15公斤的负重,教官在她们挎包里塞进了4块砖头。
长达100公里的48小时极限生存开始了!武装泅渡、沙滩奔袭、牵引横渡、穿越沼泽……沿途设置的各种课目不断挑战着女兵们生理与心理的极限。而每个课目的到达点,都会淘汰落在最后的几名女兵。
很快,英晓妹超过了简文君和詹道美,冲到了最前面,这位山东姑娘曾是女子1500米的省冠军。
一块不足30米长的泥潭,让飞奔的女兵停住了脚步。“现在做噩梦都会出现那个画面。”如今已经退伍的詹道美想起当时的情景仍心有余悸——在40摄氏度的阳光炙烤下,漆黑的淤泥散发出腐臭的气息,已经接近体能极限的她们,要在泥浆中来回爬4趟,再朝下匍扑4次。
黑色的汁液顺着英晓妹的发梢流下来,糊住了她的眼睛,她忍不住呕吐了起来。终于,女兵们中间传来了隐隐约约的哭声,她们在泥潭里迎来了今天的午餐,一块拳头大的死面馒头。“这是世界上最硬的馒头……”英晓妹闭着眼睛咬了下去。“两分钟内吃完!”教官在一旁大声呵斥着。
闺蜜般的合作
从一开始,杨桩就很不满意女兵们的表现。这位曾3次执行亚丁湾护航的女兵队指导员,被任命为“南海天使行动”的副教官。
整个48小时极限生存,杨桩始终在部队的最前面,用各种刺耳的语言,鞭策着部属。
牵引横渡课目,当看到女兵们在两根绳索间手攀脚蹬一拥而上,竟让脚下的绳索断裂,杨桩面色凝重。情急之下,女兵们排成一列,让独绳上悬着的战友踩着自己的肩膀前进。
这一幕让在场的导演与摄像师都流下了眼泪。只有杨桩不以为然,“我只看到闺蜜般的合作……没有看到侦察兵的冷静、果敢,如果脚下是悬崖,全都完蛋了!”
贴近实战,是杨桩在整个行动中始终贯穿的要求。第一天进入野营营地后,疲惫的女兵们在导演组的提示下,谈起了未来的理想。就在气氛渐趋柔和时,杨桩推开了正近前拍特写的摄像师,整个营地都充斥着他的训斥声:“你们有组织警戒吗?!有做好伪装了吗?!有检查保养武器吗?!有做好明天的课目计划吗?!在战场上,不做好这些,拍到的只会是死人!”
凌晨1点,杨桩又悄悄拿走了詹道美随意放置的步枪,并吹响了紧急集合哨,让女兵们叫苦不已。
我要睡上3天3夜
进入最后的3公里沙滩奔袭时,天已经完全黑了。
陈娟甚至看到了终点“海魂战斗营”的灯塔,发出的银白色光芒,只有前3名才能直接入围12强,其余9人则通过教官的综合打分选出,并获得进入“战斗营”的资格。
旧伤口的疼痛和鞋袜中灌满的沙土,使她只能一瘸一拐地前进着。而同班的张晓涵甚至一度累得跪倒在地上,这名18岁的新兵竟在教官大声的质问中,又重新站了起来。
没有人想轻易放弃,即使身边的战友越来越少。
陈娟到达终点的时候,她发现先到的战友们都仰起满是污泥的脸,望着眼前那座白光笼罩的五边形建筑。 这是陈娟在整个夏天最难忘的画面!
第一个跑到终点的英晓妹对着镜头高喊:“妈妈,你看到我了吗?”
而几乎最后到达的谈晓燕则抱着队长敖騰格日勒大哭:“我要睡上3天3夜,我要喝冰糖雪梨……”
接下来,教官公布了入围12强的名单,陈娟听到了自己的名字。“海魂战斗营”内相继亮起了12盏灯,每盏灯都对应着一名12强选手的照片。之后的分组对抗,谁先被淘汰,谁就要亲手按灭属于自己的那盏灯。
陈娟站在自己的灯前朝一旁望去,她看到了詹道美、简文君、张晓涵、葛柯、英晓妹……
我一定要击败她
“海魂战斗营”的魔鬼训练开始了。
为了让12名女兵在分组对抗前,达到较高的战术素养,教官们安排两栖侦察队的男兵与她们一同训练。
拳术、射击、排雷、拆装炸药……每天的训练都要持续到深夜。而让简文君记忆犹新的,并不是与男兵散打训练时弄出的一身淤青,而是简单的拆枪。
“每一个螺帽都被拆下来反复擦拭。”在一次长达6小时的拆枪训练后,她的10根手指全肿了。
带着10根缠着绷带的手指,简文君迎来了决定分组次序的综合技能考核。考核包括穿越火障和染毒区域、运动射击等单兵作战课目。
简文君对此并不陌生,但她却意外的因为防毒面具佩戴不合格,直接被判0分出局!这位女“刀锋战士”只能眼睁睁看着詹道美获得第1名。
分组按取得名次单、双数划分,“深蓝”为单数组,“赤焰”为双数组。
最后的分组结果是,“深蓝”组:中士詹道美(队长)、上等兵何俊杰、上等兵潘旭萍、上等兵周仪婷、列兵英晓妹、列兵张晓涵。“赤焰”组:中士苏佳(队长)、中士陈娟、下士简文君、上等兵王炎迪、上等兵彭景、列兵葛柯。
“我一定要击败她!”平常沉默寡言的简文君,少有的对着镜头嘟囔了一句。毫无疑问,这个“她”指的是好友詹道美。
为什么淘汰的不是我
“赤焰”组队长苏佳被导演组评价为:内心成熟、心理素质好。
然而谁也没有想到,她率领的拥有多位老兵的“赤焰”组,在分组对抗的第一场就诸多不顺。
第一场的任务是解救人质。到达作战地点烂尾楼前,有一段复杂地形需要女兵们乘坐摩托车穿过。队长苏佳驾驶的摩托车在一个急弯处突然失控,直接撞上了山坡,坐在身后的王炎迪不幸前交叉韧带损伤,无法继续任务。
少一名队员的“赤焰”组先于“深蓝”组到达。队员们飞快地冲上楼梯搜救人质,并用火力压制楼下集结的“深蓝”组。然而,最后获胜的却是“深蓝”组。原来,劫匪和人质藏在了一楼。
受伤的王炎迪成为了12强中第一名被淘汰的队员。这位手枪射击的高手一瘸一拐地离开了“海魂战斗营”。满怀内疚的苏佳哭着找到教官问:“为什么淘汰的不是我,是我出的错。”教官只冷冷地回了她一句:“回去准备第二场吧。”
“队长,咱上去抢吧,反正她们也抬不走。”陈娟扯着苏佳的胳膊,大声催促着。对面,“深蓝”组的4名队员在詹道美的带领下,守着一台冲锋舟挂机。双方都瞪着对方一动不动。这是第二场的对抗,GPS定位越野,两组女兵要根据地图上的3个联系点,找到所要到达的海上目标,但在这之前,她们要先抢到唯一一台挂机,并安装到海边的冲锋舟上。
“深蓝”组首先找到了挂机,队员周仪婷却突然中暑晕倒,被送去急救。“深蓝”组剩下的队员无力搬动沉重的挂机。紧随其后的“赤焰”组不甘心地围在一旁。
苏佳看着不安的队员们,急得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她心里还惦记着晕倒的战友周仪婷,“这样乘人之危的命令怎么也开不了口”。
陈娟也没了脾气,那边张晓涵的眼神直勾勾地射过来。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主教官王伟突然宣布:双方同时任务失败!
“你们这不是侦察兵在执行任务,而是小女生在玩‘过家家’。”副教官杨桩的点评一针见血。
一命抵两命
连折两阵的“赤焰”组更换了队长。简文君新任队长。
苏佳处事周到,但关键时刻容易优柔寡断。简文君性子冲动,却也果敢顽强,现在的“赤焰”组需要这样的队长。王伟这样解释换人的理由。
简文君将带领“赤焰”组完成第三场分组对抗,越海侦察的任务。
任务的最终目标,是炸毁由男兵扮演的恐怖分子所占领的堡垒,而在到达目的地之前,女兵们需要经过潜水、排雷、伪装、驾驶冲锋舟等多项挑战。
任务一开始,苏佳就和简文君形影不离,俩人不断用眼神交流着一个意思——“这场要赢!”
“赤焰”组率先到达堡垒,却遭到男兵们密集的火力压制,葛柯的头盔率先冒起白烟,她中弹“牺牲”了。
情急之下,简文君把苏佳、陈娟拉到了一块,她做了个大胆的决定。
简文君、苏佳突然冲出了掩体,凶狠地向守卫路口的男兵射击——这是搏命的战术。苏佳在击倒一名男兵后中弹退出,简文君的头盔也在击倒两人后,冒起了白烟。
但这已经够了,路口的守卫被清除,坐在地上的简文君眼见陈娟背着炸药,如一头小豹飞快地冲进了堡垒。
“一命抵两命,值了!”“赤焰”组终于赢得了胜利,苏佳一把抱起简文君开心地尖叫着。
我会带着你的梦想走到最后
“赤焰”组在第三场的表现,赢得了一片赞赏。
分组对抗只剩下最后两场:城市反恐和保护政要。这两场“深蓝”、“赤焰”合并为一组,由詹道美任队长,共同面对更强大的对手。
在一座废弃锅炉厂展开的城市反恐,女兵们的搜索遗漏了关键位置,直接导致苏佳被“恐怖分子”挟持,任务失败。
在某航运港口组织的保护政要,女兵们面对这一从未接触的课目,显得生疏而紧张,教官不得不一次次喊了暂停,纠正错误。
英晓妹、葛柯、潘旭萍、张晓涵相继被淘汰。
主教官王伟在宣布淘汰结果时,说了这么一段话:你们距离一名优秀的侦察兵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你们已经用一路的勇敢、坚持、团结证明自己,拥有这样的潜力。
这段话让所有的女兵流下了眼泪。
陈娟一直拉着葛柯、张晓涵的手说:“我会带着你们的梦想走到最后!”
“海魂战斗营”外只剩下4盏灯还亮着。
最后的兵王之战,是一场包括奔袭、射击、装炸药、驾冲锋舟等课目的单兵战术考核,谁先完成项目到达终点,谁就将赢得“南海天使”的桂冠。
由于苏佳驾艇时的失误以及陈娟复发的腿伤,最后的决战成了简文君与詹道美之间的较量。
关键时刻,简文君的急性子还是惹祸了。从楼上滑降的时候,她没看清锁环的规格就急急忙忙滑了下来,结果一屁股坐到地上,五脏六腑顿时火烧般的难受,一向擅长的奔袭也没了力气。简文君最终含着眼泪跑到了终点,取得了第二名。然而,战争就是这样残酷,容不得一丝的疏忽。
因此,詹道美没有悬念地取得了第一名,在自己军旅生涯的最后一年,赢得了“南海天使”的荣誉。
1月9日,詹道美走进了广东省特警招聘的面试场,考官问她,赢得“南海天使”是不是人生中最骄傲的事情。她摇摇头回答:“我骄傲的是,我当过兵!”
“南海天使行动”是南海舰队每年在陆战旅女子两栖侦察队组织的实战竞赛,只有最优秀的女兵才能通过重重考验,赢得唯一的“南海天使”称号。
90天的实战磨砺是成为“天使”之前的魔鬼征途。而与以往不同的是,这一次整个过程被29台摄像机拍摄了下来,变成了一部“90后”陆战女兵的青春影像志——《超级女兵》。这部由解放军电视宣传中心联合江苏卫视、中广天择传媒打造的,国内首部记录“90后”女兵励志成长的真人秀节目于1月6日正式播出,迅速引发新一轮的军旅电视节目热潮。观众们第一次通过电视荧屏,全景式的感受陆战女兵的风采,在她们的欢笑、眼泪、拼搏、坚持中,体味着战斗的残酷与青春的无悔。
没有人觉得她能坚持到最后
“南海天使行动”报名前,23岁的陈娟正在炊事班里择菜。
这是她第二次被“下放”了。2009年2月,由于训练时左腿腓骨骨折,她被安排在炊事班“休养”了整整1年半。而这一次,她是因为滑降训练时撞到了旧伤,只能暂时停训,到炊事班帮工。
听到报名的消息,陈娟扔下菜飞奔到队部门口。她看见班里的新兵张晓涵、葛柯目瞪口呆地望过来,才发现自己腰上还系着围裙。
“当时没有人觉得她能坚持到最后。”导演组组长李诗竹还记得第一次见到陈娟的情景。86斤的体重,参赛女兵中个头几乎是最瘦小的,还有脚踝上那道骇人的伤疤……
令李诗竹担心的又何止陈娟一个。参赛女兵大多是“90后”,近一半是下连才3个月的新兵。她们中不少人半年前还穿着松糕鞋,夹着ipad在都市间漫步,而现在,她们要面对的是主教官王伟,按照委内瑞拉“猎人学校”特种兵训练课目设置的道道难关。
整个“南海天使行动”分为极限生存、分组对抗、兵王决战三个部分。“只有体能、意志、战斗技能、协作能力臻于完美的士兵,才有机会走到最后。”王伟如此强调。
世界上最硬的饅头
与陈娟不同,下士简文君是导演组最为看好的女兵之一。她是陆战旅第一位获得“十佳刀锋战士”称号的女兵——那是在与全旅上千名男兵的技能比武中脱颖而出的证明! “我一定要做最好的那个,不管多难,我不会抛弃自己。”简文君报名时,昂着头告诉教官。
与她一同报名的,还有好朋友詹道美。26岁的詹道美是74名女兵中年龄最大的。成熟稳重的她经常开导着小妹简文君。只是俩人都没想到,很快彼此会成为激烈竞争的对手。
枪声响过之后,简文君和战友们接二连三地跳入水中。由于动作过猛,她的腰被狠狠地撞了一下——为了达到15公斤的负重,教官在她们挎包里塞进了4块砖头。
长达100公里的48小时极限生存开始了!武装泅渡、沙滩奔袭、牵引横渡、穿越沼泽……沿途设置的各种课目不断挑战着女兵们生理与心理的极限。而每个课目的到达点,都会淘汰落在最后的几名女兵。
很快,英晓妹超过了简文君和詹道美,冲到了最前面,这位山东姑娘曾是女子1500米的省冠军。
一块不足30米长的泥潭,让飞奔的女兵停住了脚步。“现在做噩梦都会出现那个画面。”如今已经退伍的詹道美想起当时的情景仍心有余悸——在40摄氏度的阳光炙烤下,漆黑的淤泥散发出腐臭的气息,已经接近体能极限的她们,要在泥浆中来回爬4趟,再朝下匍扑4次。
黑色的汁液顺着英晓妹的发梢流下来,糊住了她的眼睛,她忍不住呕吐了起来。终于,女兵们中间传来了隐隐约约的哭声,她们在泥潭里迎来了今天的午餐,一块拳头大的死面馒头。“这是世界上最硬的馒头……”英晓妹闭着眼睛咬了下去。“两分钟内吃完!”教官在一旁大声呵斥着。
闺蜜般的合作
从一开始,杨桩就很不满意女兵们的表现。这位曾3次执行亚丁湾护航的女兵队指导员,被任命为“南海天使行动”的副教官。
整个48小时极限生存,杨桩始终在部队的最前面,用各种刺耳的语言,鞭策着部属。
牵引横渡课目,当看到女兵们在两根绳索间手攀脚蹬一拥而上,竟让脚下的绳索断裂,杨桩面色凝重。情急之下,女兵们排成一列,让独绳上悬着的战友踩着自己的肩膀前进。
这一幕让在场的导演与摄像师都流下了眼泪。只有杨桩不以为然,“我只看到闺蜜般的合作……没有看到侦察兵的冷静、果敢,如果脚下是悬崖,全都完蛋了!”
贴近实战,是杨桩在整个行动中始终贯穿的要求。第一天进入野营营地后,疲惫的女兵们在导演组的提示下,谈起了未来的理想。就在气氛渐趋柔和时,杨桩推开了正近前拍特写的摄像师,整个营地都充斥着他的训斥声:“你们有组织警戒吗?!有做好伪装了吗?!有检查保养武器吗?!有做好明天的课目计划吗?!在战场上,不做好这些,拍到的只会是死人!”
凌晨1点,杨桩又悄悄拿走了詹道美随意放置的步枪,并吹响了紧急集合哨,让女兵们叫苦不已。
我要睡上3天3夜
进入最后的3公里沙滩奔袭时,天已经完全黑了。
陈娟甚至看到了终点“海魂战斗营”的灯塔,发出的银白色光芒,只有前3名才能直接入围12强,其余9人则通过教官的综合打分选出,并获得进入“战斗营”的资格。
旧伤口的疼痛和鞋袜中灌满的沙土,使她只能一瘸一拐地前进着。而同班的张晓涵甚至一度累得跪倒在地上,这名18岁的新兵竟在教官大声的质问中,又重新站了起来。
没有人想轻易放弃,即使身边的战友越来越少。
陈娟到达终点的时候,她发现先到的战友们都仰起满是污泥的脸,望着眼前那座白光笼罩的五边形建筑。 这是陈娟在整个夏天最难忘的画面!
第一个跑到终点的英晓妹对着镜头高喊:“妈妈,你看到我了吗?”
而几乎最后到达的谈晓燕则抱着队长敖騰格日勒大哭:“我要睡上3天3夜,我要喝冰糖雪梨……”
接下来,教官公布了入围12强的名单,陈娟听到了自己的名字。“海魂战斗营”内相继亮起了12盏灯,每盏灯都对应着一名12强选手的照片。之后的分组对抗,谁先被淘汰,谁就要亲手按灭属于自己的那盏灯。
陈娟站在自己的灯前朝一旁望去,她看到了詹道美、简文君、张晓涵、葛柯、英晓妹……
我一定要击败她
“海魂战斗营”的魔鬼训练开始了。
为了让12名女兵在分组对抗前,达到较高的战术素养,教官们安排两栖侦察队的男兵与她们一同训练。
拳术、射击、排雷、拆装炸药……每天的训练都要持续到深夜。而让简文君记忆犹新的,并不是与男兵散打训练时弄出的一身淤青,而是简单的拆枪。
“每一个螺帽都被拆下来反复擦拭。”在一次长达6小时的拆枪训练后,她的10根手指全肿了。
带着10根缠着绷带的手指,简文君迎来了决定分组次序的综合技能考核。考核包括穿越火障和染毒区域、运动射击等单兵作战课目。
简文君对此并不陌生,但她却意外的因为防毒面具佩戴不合格,直接被判0分出局!这位女“刀锋战士”只能眼睁睁看着詹道美获得第1名。
分组按取得名次单、双数划分,“深蓝”为单数组,“赤焰”为双数组。
最后的分组结果是,“深蓝”组:中士詹道美(队长)、上等兵何俊杰、上等兵潘旭萍、上等兵周仪婷、列兵英晓妹、列兵张晓涵。“赤焰”组:中士苏佳(队长)、中士陈娟、下士简文君、上等兵王炎迪、上等兵彭景、列兵葛柯。
“我一定要击败她!”平常沉默寡言的简文君,少有的对着镜头嘟囔了一句。毫无疑问,这个“她”指的是好友詹道美。
为什么淘汰的不是我
“赤焰”组队长苏佳被导演组评价为:内心成熟、心理素质好。
然而谁也没有想到,她率领的拥有多位老兵的“赤焰”组,在分组对抗的第一场就诸多不顺。
第一场的任务是解救人质。到达作战地点烂尾楼前,有一段复杂地形需要女兵们乘坐摩托车穿过。队长苏佳驾驶的摩托车在一个急弯处突然失控,直接撞上了山坡,坐在身后的王炎迪不幸前交叉韧带损伤,无法继续任务。
少一名队员的“赤焰”组先于“深蓝”组到达。队员们飞快地冲上楼梯搜救人质,并用火力压制楼下集结的“深蓝”组。然而,最后获胜的却是“深蓝”组。原来,劫匪和人质藏在了一楼。
受伤的王炎迪成为了12强中第一名被淘汰的队员。这位手枪射击的高手一瘸一拐地离开了“海魂战斗营”。满怀内疚的苏佳哭着找到教官问:“为什么淘汰的不是我,是我出的错。”教官只冷冷地回了她一句:“回去准备第二场吧。”
“队长,咱上去抢吧,反正她们也抬不走。”陈娟扯着苏佳的胳膊,大声催促着。对面,“深蓝”组的4名队员在詹道美的带领下,守着一台冲锋舟挂机。双方都瞪着对方一动不动。这是第二场的对抗,GPS定位越野,两组女兵要根据地图上的3个联系点,找到所要到达的海上目标,但在这之前,她们要先抢到唯一一台挂机,并安装到海边的冲锋舟上。
“深蓝”组首先找到了挂机,队员周仪婷却突然中暑晕倒,被送去急救。“深蓝”组剩下的队员无力搬动沉重的挂机。紧随其后的“赤焰”组不甘心地围在一旁。
苏佳看着不安的队员们,急得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她心里还惦记着晕倒的战友周仪婷,“这样乘人之危的命令怎么也开不了口”。
陈娟也没了脾气,那边张晓涵的眼神直勾勾地射过来。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主教官王伟突然宣布:双方同时任务失败!
“你们这不是侦察兵在执行任务,而是小女生在玩‘过家家’。”副教官杨桩的点评一针见血。
一命抵两命
连折两阵的“赤焰”组更换了队长。简文君新任队长。
苏佳处事周到,但关键时刻容易优柔寡断。简文君性子冲动,却也果敢顽强,现在的“赤焰”组需要这样的队长。王伟这样解释换人的理由。
简文君将带领“赤焰”组完成第三场分组对抗,越海侦察的任务。
任务的最终目标,是炸毁由男兵扮演的恐怖分子所占领的堡垒,而在到达目的地之前,女兵们需要经过潜水、排雷、伪装、驾驶冲锋舟等多项挑战。
任务一开始,苏佳就和简文君形影不离,俩人不断用眼神交流着一个意思——“这场要赢!”
“赤焰”组率先到达堡垒,却遭到男兵们密集的火力压制,葛柯的头盔率先冒起白烟,她中弹“牺牲”了。
情急之下,简文君把苏佳、陈娟拉到了一块,她做了个大胆的决定。
简文君、苏佳突然冲出了掩体,凶狠地向守卫路口的男兵射击——这是搏命的战术。苏佳在击倒一名男兵后中弹退出,简文君的头盔也在击倒两人后,冒起了白烟。
但这已经够了,路口的守卫被清除,坐在地上的简文君眼见陈娟背着炸药,如一头小豹飞快地冲进了堡垒。
“一命抵两命,值了!”“赤焰”组终于赢得了胜利,苏佳一把抱起简文君开心地尖叫着。
我会带着你的梦想走到最后
“赤焰”组在第三场的表现,赢得了一片赞赏。
分组对抗只剩下最后两场:城市反恐和保护政要。这两场“深蓝”、“赤焰”合并为一组,由詹道美任队长,共同面对更强大的对手。
在一座废弃锅炉厂展开的城市反恐,女兵们的搜索遗漏了关键位置,直接导致苏佳被“恐怖分子”挟持,任务失败。
在某航运港口组织的保护政要,女兵们面对这一从未接触的课目,显得生疏而紧张,教官不得不一次次喊了暂停,纠正错误。
英晓妹、葛柯、潘旭萍、张晓涵相继被淘汰。
主教官王伟在宣布淘汰结果时,说了这么一段话:你们距离一名优秀的侦察兵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你们已经用一路的勇敢、坚持、团结证明自己,拥有这样的潜力。
这段话让所有的女兵流下了眼泪。
陈娟一直拉着葛柯、张晓涵的手说:“我会带着你们的梦想走到最后!”
“海魂战斗营”外只剩下4盏灯还亮着。
最后的兵王之战,是一场包括奔袭、射击、装炸药、驾冲锋舟等课目的单兵战术考核,谁先完成项目到达终点,谁就将赢得“南海天使”的桂冠。
由于苏佳驾艇时的失误以及陈娟复发的腿伤,最后的决战成了简文君与詹道美之间的较量。
关键时刻,简文君的急性子还是惹祸了。从楼上滑降的时候,她没看清锁环的规格就急急忙忙滑了下来,结果一屁股坐到地上,五脏六腑顿时火烧般的难受,一向擅长的奔袭也没了力气。简文君最终含着眼泪跑到了终点,取得了第二名。然而,战争就是这样残酷,容不得一丝的疏忽。
因此,詹道美没有悬念地取得了第一名,在自己军旅生涯的最后一年,赢得了“南海天使”的荣誉。
1月9日,詹道美走进了广东省特警招聘的面试场,考官问她,赢得“南海天使”是不是人生中最骄傲的事情。她摇摇头回答:“我骄傲的是,我当过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