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多酸绿色催化合成蒽醌反应的研究

来源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kiheec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传统苯酐法合成蒽醌反应过程的严重环境污染问题,提出利用杂多酸绿色催化合成蒽醌的方法。以扩孔改性二氧化硅(SiO2)为载体,磷钨酸(HPW)为催化剂,制备负载型HPW/SiO2催化剂,系统考察其催化邻苯甲酰苯甲酸(BBA)合成蒽醌反应中不同性质溶剂的加入、溶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等对反应的影响,并对催化剂的重复使用性能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溶剂的加入对蒽醌收率具有较大影响,当选用环丁砜为溶剂,溶剂与BBA的质量比msolvent:mBBA=9,反应温度为200℃,反应时间为2 h,催
其他文献
葡萄糖胺-6-磷酸合成酶(GFA)是己糖胺生物合成中的一个关键酶,为建立一条高效的GFA生产工艺,其研究对象GFA来源于致病菌白色假丝酵母(Candida albicans ATCC 64548),通过基因克隆,然后在大肠杆菌中进行异源表达。结果显示,GFA的最佳异源表达条件为:诱导剂浓度为0.1 mmol×L-1,诱导温度为28℃,诱导时间为15 h,诱导时机为菌体浓度OD600达到1.0。其最佳的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为37℃,反应pH为7.2,反应时间为20 min。通过双倒数作
为准确得到沥青路面技术状况评价结果及相应养护方案,并将沥青混合料老化纳入现有道路技术状况评价体系中,该文基于纳米压痕试验结果,提出新的路面老化评价参数ARI,确定ARI在
为探究硫酸盐侵蚀与干湿循环耦合作用下,硫酸盐溶液浓度和种类对混凝土劣化行为的影响,该文分别采用1%、5%、10%共3种浓度的Na2SO4溶液和10%MgSO4溶液对混凝土试件进行硫酸盐—干
针对实际工程中应用的波形梁护栏防阻块焊接方式普遍不符合规范要求的情况,为了更好地指导防阻块及波形梁护栏的合理设计与安全应用,该文采用理论分析、计算机仿真模拟、实车
为了制备介孔碳负载的Mo2N催化剂,提出先碳化再氮化的程序升温法。研究不同碳化过程(不同的升温程序)、不同氮化过程(NH3流量、氮化气体组成)、Mo2N负载量对催化剂加氢脱氧(HDO)反应性能的影响。通过N2物理吸附比表面积(BET)、X射线多晶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表征手段对催化剂的孔结构、价态、表面形貌、颗粒尺寸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制备的催化剂中活性组分Mo2N嵌入介孔碳孔壁
为探讨废旧轮胎热解炭黑改性沥青的性能,以沥青质量9%、12%、15%、18%的梯度制备热解炭黑改性沥青.基于旋转薄膜老化试验、动态剪切流变试验和低温弯曲梁流变试验对热解炭黑改性
为了提高碳酸氢钠的分解温度,使其满足于聚烯烃材料的功能化需求,设计“一步法”和“两步法”合成技术,以碳酸氢钠(SB)为核,环氧树脂(EP)为壁材,制备得到EP@SB微“胶囊”。利用红外(FT-IR)、热重(TG)、扫描电镜(SEM)等技术,研究不同方法改性后碳酸氢钠分解温度、形貌和性能的变化,并探究改性碳酸氢钠对聚丙烯(PP)发泡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改性后碳酸氢钠的分解温度相比纯的碳酸氢钠提高了36℃,分解温度区间由67降为25℃;两步法改性得到的EP@SB比表面积更大、分散性更好,且相比未改性碳酸氢钠
为了实现胰岛素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浓度智能调控,提出以3-丙烯酰胺基苯硼酸(AAPBA)、N,N-二甲基丙烯酰胺(DMAA)、丙烯酰胺(AAm)为单体,70℃下经乳液聚合制备Poly(AAPBA-DMAA-co-AAm)微凝胶。以微凝胶为交联点,氧化石墨烯(GO)为改进剂,制备了GO/微凝胶复合水凝胶。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X射线衍谢仪(XRD)和扫描电镜(SEM)对水凝胶的组成、表面形貌进行表征,粒径分析表明微凝胶的粒径分布均匀、分散性良好。通过称重法对水凝胶的葡萄糖响应性进行测试,结果表
针对高岭土的絮凝沉淀过程的监测问题提出了一种超声方法。基于Epstein-Carhart-Allegra-Hawley(ECAH)理论模型并考虑颗粒不规则度修正,通过数值计算得出声衰减系数随体积分数、频率和粒度的变化关系,分析了不同物性参数的影响。利用超声换能器,对4种不同初始质量浓度高岭土颗粒絮凝沉淀过程进行超声信号测量、浑液面高度记录、工业相机拍摄和在线取样检测;分析了由浑液面高度和衰减系数变
为将改进型三斜叶-Rushton组合桨高效应用于实际工程,通过计算流体动力学(CFD)对装配改进型三斜叶-Rushton组合桨搅拌槽内的流场进行了模拟研究,与三斜叶-Rushton组合桨进行了对比;并通过粒子图像测速(PIV)技术研究该组合桨槽内搅拌转速n、桨叶间距C2及离底距离C1的变化对流场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转速为100 r×min-1时能有效改善槽底和上桨叶区域的混合效果,槽内速度分布相对均匀,实验结果和模拟结果吻合效果较好;模拟结果表明改进型三斜叶桨的泵吸效果较三斜叶桨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