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验积累中掌握规律

来源 :教学月刊·小学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laos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第84~85页。
  【教学目标】
  1.激活经验,引导学生在“感知规律—表现规律—运用规律—创造规律”的过程中,积累活动经验,感悟数学模型和数学思想方法。
  2.在发现、描述重复多次的现象或者事物过程中,初步体会感受简单的规律。
  3. 通过对不同事物所具有的共同规律的思考和表达,初步发展概括能力,并能用合适的方法进行表达,在表达规律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符号意识。
  4.在引导经历观察、思考、表达等数学化过程中,感受规律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感受生活中的数学美,体会数学学习的乐趣,培养良好数学学习情感。
  【教学重、难点】
  初步体会简单的规律。了解不同事物所具有的共同规律。
  【教学设计】
  一、关注经验,游戏导入,感知“规律”
  第一轮:记灯笼顺序
  师:老师手上有两串灯笼,灯笼有大有小,谁能在规定的时间内最快记住这一串灯笼的排列顺序,谁就是我们班的最强大脑。( 课件出示一串排列没有规律的灯笼,让学生观察记忆)
  师:时间到,记住这串灯笼排列顺序的请举手。哪位同学把你记住的顺序背给大家听?
  师:能记住这串灯笼排列顺序的只有几个同学。老师这边还有一串灯笼,我们再来一次比赛,好不好?( 课件出示第二串灯笼)
  师:时间到,记住的请举手。这次举手的人可多了,请一个同学来背出这串灯笼的顺序。
  师:老师发现能正确记住第二串灯笼的人多了很多,为什么呢?
  师 :是的,第二串灯笼是有规律的,所以更好记。第一轮的比赛结束,还想玩这样的游戏吗?
  第二轮:记旗子顺序
  师:我们再来一轮比赛,这一轮比赛老师要改变一下游戏规则,分男女生来一次PK赛。
  师:老师这有两组小旗子,旗子有红色的和蓝色的。它们的数量不同,第一组是17面的,第二组是21面的。我们男女生各选一组,比一比谁最快记住旗子的排列顺序,谁就获胜。(学生选好组后,课件出示两组排列顺序不同的小旗子,男女生开始比赛。)
  师:为什么数量多的反而更多人记住了?
  生:因为21面的那一组有规律。(如下图)
  师:大家发现有规律的排列,记起来更快。
  第三轮:记花盆顺序
  师:老师这还有两组花盆,你们觉得哪一组的花盆的排列顺序更好记?
  生:第二组。(师把第二组有规律的图贴在黑板上,如下图)
  师:为什么?
  生:因为它的排列顺序是有规律的。
  (设计说明:用电视上热播、学生喜欢的“最强 大脑”的游戏,在唤醒学生生活经验的同时,让学生初步感知重复的规律,丰富感知直观模型,体会重复的奥妙,并以熟悉的素材激发学习兴趣。)
  二、关注过程,合作交流,描述“规律”
  师:今天最强大脑的游戏到此结束,在刚才的游戏中,同学们发现这三组物体的排列顺序都是有规律的。(课件出示主题图)
  (一) 认识规律。
  1.描述灯笼的规律,出示“省略号和分组”。
  师:它们有怎样的规律,谁来说一说?
  生1:灯笼的规律是一个大一个小一个大一个小。
  师:可以简单地说:就是大小、大小、大小……
  师:如果我的灯笼一直挂下去是 ——
  生:大小大小大小大小大小 。
  师:说得完吗?
  生:说不完。
  师:怎么办?
  生:用省略号来表示。
  师:这里的省略号省略的是什么?
  生:省略的是后面的按大小大小大小排列的灯笼。
  师:同学们发现灯笼的排列规律是一个大一个小不断地怎样出现?
  生:重复。 (板书:重复出现)
  师:是的,灯笼就是这样一个大一个小为一组不断地重复出现。( 师一边说一边分组,课件演示)
  师:谁能像老师这样完整简洁地说一说灯笼是怎样排列的?
  生: 灯笼是按照一个大一个小为一组不断地重复出现的。
  2.描述小旗子的规律。
  师:小旗子又有怎样的规律呢? (先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里交流,并组织发现共享)
  师:小旗子的规律也是在不断重复的。是哪几面小旗子在不断地重复出现?
  生:红红蓝。
  师:除了颜色有规律,你们还有什么发现?
  师:形状有怎样的规律?
  师:怎样说能更完整更简洁呢?
  3.描述花盆的规律。
  花盆又有怎样的规律呢?同桌说一说花盆的排列规律,然后指名说。
  (设计说明: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发现、描述规律,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发现美的能力,并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增强学生的初步感悟和促进积累直观经验。特别是引导发现“同一组中按不同标准,可以发现不同规律”,进而培养发散思维。)
  (二)表示规律。
  1.说一说:你想用什么方式来表示规律?
  2.学生任选一组有规律的事物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出来。
  3.展示规律(板书:文字、画图、颜色 、数字、符号)。
  (设计说明:让学生经历知识产生形成的过程,让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示规律,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满足学生自我价值的实现。此外,引导学生自主创造“表示规律”的办法,经历“符号化、数学化”的提升过程,渗透“数形结合思想”,积累有效的数学活动经验。)
  (三)概括规律。   师:这些规律有什么共同点?(小组讨论,合作完成。并指派代表发言。)
  生:重复的奥妙!
  师:德国的科学家开普勒说过这样一句话——数学就是研究千变万化中不变的规律。
  (设计说明:学会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提高学生语言表达与合作学习的能力,发展初步的推理和概括能力。特别是适时引用科学家的话,让学生初步感悟数学文化性。)
  三、关注应用,层次拓展,运用“规律”
  (一)第一关 :演一演
  请你像我这样做:
   口令:磞、擦、擦
   动作:拍手、拍肩、拍肩
  让学生尝试用不同的动作或声音把这些规律有节奏地表演出来。
  (二)第二关:填一填(出示几组有规律排列的实物、文字、图形、数字、符号)
  ①主题图中的物体,后面一组应该是什么图形?
  ②AABBAABB(
其他文献
泥巴垒的屋我认得  松毛织的屋我认得  枯枝搭的屋我认得  在大兴村对着这些屋大喊三声  都能喊应  回音高到飛上了天  在大兴郁花园二里  毛白杨上四层楼高的这间不大不小的屋  混合材料砌的  我不认得  所以不知道名字  平添了几分好奇  三个月来含含糊糊喊了不下十次  从来没有喊应过  北京的冬天太冷  等开春  我再喊
【摘 要】作为几何学描述三维空间的核心概念,体积对儿童空间观念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本文从体积意义认识的角度出发,通过对典型试题的前测数据统计,分析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并为教学提出针对性的教学建议和设想,以期更加有效地促进体积概念的生成与理解。  【关键词】核心 概念 体积 前测 研究  一、对于体积概念的理性认识  作为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领域中的核心概念,体积是学生在学习了
早上读到一则故事,《一个孩子的清白》。这样的故事生活中常有,当孩子疑似闯了祸时,家长如何处理问题,背后其实蕴含着不同的文化模式,值得解读。   故事的主人公是刘涛和小新父子。故事的主要情节是:车库里一辆黑色奥迪车的车门和后备箱有好几处深浅不一的划痕,损伤严重。现场监控显示,在奥迪车停放的几天里,只有小新曾近距离经过这辆车,并且有伸手碰车的举动。车主说进入车库之前,这辆车一切完好。在众人围观、议论
【摘 要】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提出“让学”的教学理念,在“让学”的同时还需要教师智慧地“引思”。在“让学引思”的数学课堂,应诠释儿童本位,以“自定目标:提高学生学习内驱力;核心问题:提供唤醒知识的土壤;经历过程:培养学生概括与抽象能力;思辨地追问:打开思维的另一扇窗”为手段,实现朝向儿童“学力”的发展。  【关键词】让学引思;儿童本位;学力  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提出“让学”的教学理念,要把课堂学习的
受同学之托,我到商店去买钢笔头。  商店里面有许多柜台,柜台里排满了各种各样的商品。我往返于文具柜台,来回找了三遍,眼睛都累得有些模糊了,可是始终没有发现有一个钢笔头。我于是恳切地问售货员:“叔叔,您这儿有没有钢笔头?”听了我的话,售货员眼里流露出莫名其妙的神色:“你要什么?钢笔头?现在谁还买钢笔头!一支钢笔只不过几块,十几块钱,买一只新的算了。”接着冷冷地一笑。我感到失望,困惑,他的话,还有他的
2020年3月,教育部印发了《县域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督导评估办法》。8年前,教育部颁布了《学前教育督导评估暂行办法》。两份学前教育督导评估文件有哪些变与不变,其背后折射出怎样的政策考量?   2012年颁布的《学前教育督导评估暂行办法》,首次将教育督导引入学前教育领域,有效推动了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发展学前教育,促进了教育事业健康快速发展。《县域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督導评估办法》将督导评估的对象限定
【摘 要】“找规律”的教学,其重点不在于规律内容本身,而在于“找”的过程。基于此,全课精心安排了“观察发现、明确特征;由表及里、探索规律;灵活应用、深化理解”等多个环节和多项活动,学生在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问题探讨中,在操作、比较、分类、概括等数学化的活动中,享受着数学学习中探究的乐趣,获得探索规律过程中的深度体验。  【关键词】找规律 过程 经验  规律是物质运动过程中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对于人教版教材中“实际问题与方程(1)”的教学,教师往往会感到比较棘手,究其原因,从其他各版本的教材中可以发现,这块内容大多是直接从形如“ax±b=c”的有关问题解决入手,这样可以让学生体会到方程的优越性。而人教版教材则安排了形如“a±x=b”的实际问题,对于这样的“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用方程解决”,学生是体会不到“用方程”的便利,而烦琐的“解”与“设”,反而会使学生产生抵触情绪。  然而,无论选用
一、主题内涵  通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整理和复习“数学思考之逻辑推理”几次磨课对比表明,六下复习与整理课可以打破“梳理知识结构 练习巩固”的固有模式,用一张预学卡片串起了整堂课。利用“我们的方法”,引导学生发现各种方法之间的内在联系——排除法,并梳理各种数学思想和方法,如符号化、分类、对比、列表……通过“我们的反思”,使学生发现整个小学阶段还学过哪些类似的数学问题,实现认知网络的重新构建。  二、案
周末带着儿子回家,早巳过花甲之年的老母喜不自禁,一定要上街去买点好菜,怎么劝说也不行。   到菜市场需走一段路,再横穿一条马路。大街上车来车往,匆匆人群川流不息。年龄大了,母亲的双腿明显已不灵便了,动作也很缓慢。她提着莱篮,挽着我边走边说些家长里短的生活琐事。横穿过马路后,母亲突然停了下来,她把菜篮挎在臂弯,腾出右手,向我伸来,一刹那间,我的心灵不由震颤起来。这是一个多么熟悉的动作呀!   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