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培养创新人才是时代发展对高职教育改革创新提出的新要求。在教育实践中,从事高职教育的队伍还不能完全适应新时期高职教育的发展要求,由此导致了课程体系建设不理想的状态,严重影响了创新人才的培养。因此,应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强高职院校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以推动高等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为我国经济社会提供可靠的人力资源保证。
关键词:高职院校;创新人才;影响因素;培养模式
创新是指在前人或他人已经发现或发明的成果的基础上,能够做出新的发现、提出新的见解、开拓新的领域、解决新的问题、创造新的事物。简言之,创新就是想出新方法、建立新理论、做出新东西。创新人才就是具有发现式创新或发明式创新能力的人,也就是具有创新个性、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异质性创新知识特点的人才。高职院校以培养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具备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办学宗旨,面对信息化、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和大量新兴产业的出现,应以适应广大用人单位实际需求为目标,加强高职院校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研究,注重掌握新技术、新方法的创新人才的培养,以推动高职院校培养和造就大批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创新型人才,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人力资源保证。
一、制约高职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影响因素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日及欧洲的一些发达国家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中心,强调人的个性全面发展,同时突出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经过长期的实践,形成了适合各自特点的创新人才培养基本模式,如双元制模式、三元制模式、CET模式、CBET模式及模块+双重目标型等模式。随着教育教学的不断改革,我国在高职创新能力培养方面也做了积极的探索,如模块式、阶段式、能力本位式、宽窄并举式、一专多能式等教学模式。比较而言,我国高职教育对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仍然显得比较欠缺,学生的主动性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体制政策环境因素。就目前状况看,制度与人的关系存在种种不协调因素: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高职院校行政管理方式依然是主体,学校自主灵活办学的体制尚未完全建立;制度的制订者许多都是与教学没有直接接触的行政人员,他们对高职高专教育的认识模糊不清,办学定位不准,多年来形成的传统办学思想对高职高专教育教学影响依然很大,行政色彩浓厚,缺少学术机制,制度规范与育人的需要相互抵触;办学体制上存在结构单一,缺少多元化,行业、企业参与办学的积极性不高。
2.文化理念因素。高职院校的来源主要是由普通高校派生的、成人高校转型的、中专学校提升的,成人高校转型、中专学校提升的占有绝大多数的比例,这些学校在成为高职院校之前,形成了一整套适应于教育对象的制度,中专学校主要侧重于约束性的管理和模式化的规范,许多学校甚至实行封闭式的教学管理制度,虽然有一些文化活动,但文化活动与制度之间缺少直接的统摄关系,因而多处于一种自发状态。这些学校成为高职院校之后,仍以其固有的观念理解新型制度,以其熟悉的方式落实他们的理解。诸如对于卫生的刻板要求,搞所谓的宿舍文化节,其评价标准,只是被子是否整齐,地面是否清洁,墙面是否白净……这种把文化含义狭隘化的作法,使育人需要与制度相互抵触。
3.高职教育目标与专业结构因素。一方面,对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把握不够准确。有些高职院校未能很好地把握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中职教育的区别,没有将培养目标真正定位在“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上,对专业发展的整体规划不够,缺乏战略层面的策划与思考,缺乏前瞻性,专业建设中价值取向的功利主义色彩严重,由此导致所培养的高职技术型人才与社会需求明显脱节。另一方面,专业结构调整滞后于社会需求的变化。有的院校所开设的专业未能按照市场需求运行,专业特色不突出,缺少市场与行业背景。个别院校的专业开发、设置与计划实施过程有沿袭普通本科教育模式的倾向,以学科式要求办高职教育专业的现象仍然存在。还有一些高职院校所开设的专业,要么凭主观臆断闭门造车,要么依据社会上一般流行的专业类别与专业名称进行开发与设置,以致专业雷同或大同小异,这是导致高职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结构脱节的一个重要原因。
4.教材建设。目前的高职教育教材建设,从提纲确定到教材编写,经验仍然在起主导作用。由于缺少对生产实际的调查研究和深入了解,缺乏对职业岗位(群)所需的专业知识和专项能力的科学分析,因而编写的教材明显存在体系不明、内容交叉或重复、脱离实际、针对性不强等问题。以这种方式编写的教材内容陈旧,新知识、新技术、新内容、新工艺、新案例、新材料不能及时反映到教材中,符合高职教育特色教材的缺乏,与专业教材配套的实践教学教材严重不足,不适应知识经济和现代高新技术发展的需要。
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措施
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是人类素质中最重要、最有活力且最具有社会价值的一部分,也是人类共同和普遍具有的潜能,但不当的教育往往会使人长大之后失去创新性。因此,应突破人才培养面临的瓶颈,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努力培养他们成为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并使他们保持良好的创新欲望。
1.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模式面临两方面的挑战:一方面是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产业、行业结构的调整促使了新的岗位群的出现,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的产生和应用都对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是学生在校受教育的时间有限,在有限的时间内,既要达到行业,岗位能力标准的要求,又必须有够用的知识结构作铺垫。两个方面的核心是如何解决知识和能力的关系问题。
爱因斯坦有一个创造性思维过程的模式:经验(体验)——直观——概念——理论——实践,即问题是在实践中发现的,知识是在实践中丰富的,答案是在实践中寻找的。实践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也是铸造人自身成才的有效途径。经验证明,当人的知识不能回答和解决实践给人们提出的新课题时,就会激发人的学习动机,所以,强化实践教学成为必须。一要构建贴近职业岗位及岗位群、符合职业教育内在规律的实践教学体系,以工作任务的不同划分来整合理论与实践的比例,围绕职业能力、工作过程的实际需要来设计相应的课程项目和课程模块,组织教学活动,尽早让学生进入工作实践,体验完整工作过程的真实情景,使学生逐步实现从学习者到职业人的角色转换。二要坚持校企合作,加大行业、企业的参与力度,充分发挥企业在实践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以真实的生产性实训替代原有的作业练习,把工作过程和学习过程统一起来,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过程中强化职业技能,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获取直接的专业知识,形成实际工作能力,养成积极的职业态度。三要坚持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活动应根据“职业岗位对位”要求,聚焦职业核心技能衍生的课程内容与标准,以典型任务为载体,将真实工作流程和教学情景有机地结合起来,内容应实用,过程应完整,方法应科学,教、学、做不是三件事,而是一件事,在做中学才是真学,在做中教才是真教,职业教育最大的特征就是把求知、教学、做事和技能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在完成教学任务中体验做中学,在掌握关键知识、关键技能的同时,明确最终会做什么、能做什么。
2.实施创业教育工程。一是开设创造学课程。创造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创造活动的规律和方法,探索其过程、特点和机理,并开发人类创造力的学科应用领域。研究认为,凡是健康的人就具有创新能力,每个人都有潜在的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可以激发的,创新能力是可以通过培训提高的。通过开设该课程,让学生了解创造者需具有的个性品质,了解“兴趣——准备——酝酿——领悟——检验——应用”这一系统的创造过程模型所反映出的规律,以此指导学生完成创造性活动。二是实施创新实践教育。从培养创新精神入手,以提高创新实践能力为核心,带动学生整体素质的自主构建和协调发展。创新实践教育的重点不仅是在操作层面上搞小发明、小制作,或在学科教学中仅仅培养发散思维能力就可以,而是通过一些发明制作紧贴专业特点,在创新设计与制作过程中,达到理实的最大限度的结合。三是建立学生创新实践团队。创新团队在巩固和深化所学课程知识的基础上,掌握实际工作的内容、步骤和方法,结合国家有关技术经济政策,能比较全面而辨证地分析和处理创新设计问题,从而逐步树立正确的创新设计思想。
3.建立一支素质过硬的队伍。一方面,要优化管理队伍人员结构,提高管理水平。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但是,一所学校若想取得并保证良好的教学质量和声誉,除了校长之外,各层级、院系的管理和行政人员的素质也非常重要。应加强高职院校行政管理干部执行力建设,把推行行政管理规范化和标准化建设作为一项长期坚持的工作,并在执行中不断深化和提高,形成长效机制。应围绕中心任务和工作重点,明确各自职责,制订周密的实施计划,组织分解任务,不断完善挂牌上岗制、岗位责任制、首问责任制、服务承诺制、失职追究制、绩效考评制等各项制度。科学、合理划分机关各个岗位事权和工作环节,进一步改进工作方式方法,大力倡导“一线工作法”,切实解决问题,提高工作效率。另一方面,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学历层次。对现有专业教师加强技能培训、技能考核。鼓励教师多深入工矿企业调查研究,采用岗位培训、下厂锻炼、挂职顶岗、跟班研讨、导师带徒等方式,定期派专职教师到社会第一线了解生产设备、工艺技术和科技信息。同时与企业结合,进行开发、服务,积累实训教学需要的技能和实践经验。鼓励教师参加本系统、本行业技术职务的评审,并从时间上、财力上积极支持他们参加全国统一开考的各种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考试,让更多的教师能够取得相应专业技术职称。积极从企业引进一些专业基础扎实,有丰富实践经验或操作技能,而且熟习本地区、本单位情况、具备教师基本条件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来校担任兼职教师或实习指导教师。采用这种“请进来”的办法,选聘技术管理人员来校任教,一则优化整体结构,加大实习指导教师比重,提高“双师型”教师的比例。建立校外兼职教师流动站,通过签约形式,在不变更其所属人事关系、户籍等前提下,根据专业设置及课程结构的需要吸收知名专家、教授来校工作,让他们讲授本专业的前沿科学技术知识,并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和科研成果给学生上课,对学生进行创业教育及技能培养。
学校的创新教育不是上几堂课,搞几次实践活动就能一蹴而就的,也不是单靠某一方面的积极性就能实现的,更不是一年半载的短期行为,教育创新是一个系统,包含了教育思想创新,教育体制创新,教育模式创新,教育内容、方法、手段创新等方面,高职教育创新系统就其属性而言突出了市场环境和行业背景因素,更具备开环效应。创新教育既可以使学生获得实实在在的学习产品,又可以使学生的整个精神世界得到升华。因为创新教育既包括学生创造性地获取知识、技能,也包括使学生学会创造性地思考、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还包括使学生学会创造性地生活,创造性地适应环境及对自身人格的塑造。
参考文献:
[1] 田建荣.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基本特征[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
[2] 郭师虹,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2007,(6).
[3] 周宇.论高等院校创新教育实施的策略[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6).
[4] 彭绪娟.国外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及启示[J].辽宁高职学报,2007,(6).
[5] 邹新亮.关于高校建立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的几点构想[J].教育探索,2005,(2).
关键词:高职院校;创新人才;影响因素;培养模式
创新是指在前人或他人已经发现或发明的成果的基础上,能够做出新的发现、提出新的见解、开拓新的领域、解决新的问题、创造新的事物。简言之,创新就是想出新方法、建立新理论、做出新东西。创新人才就是具有发现式创新或发明式创新能力的人,也就是具有创新个性、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异质性创新知识特点的人才。高职院校以培养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具备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办学宗旨,面对信息化、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和大量新兴产业的出现,应以适应广大用人单位实际需求为目标,加强高职院校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研究,注重掌握新技术、新方法的创新人才的培养,以推动高职院校培养和造就大批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创新型人才,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人力资源保证。
一、制约高职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影响因素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日及欧洲的一些发达国家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中心,强调人的个性全面发展,同时突出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经过长期的实践,形成了适合各自特点的创新人才培养基本模式,如双元制模式、三元制模式、CET模式、CBET模式及模块+双重目标型等模式。随着教育教学的不断改革,我国在高职创新能力培养方面也做了积极的探索,如模块式、阶段式、能力本位式、宽窄并举式、一专多能式等教学模式。比较而言,我国高职教育对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仍然显得比较欠缺,学生的主动性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体制政策环境因素。就目前状况看,制度与人的关系存在种种不协调因素: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高职院校行政管理方式依然是主体,学校自主灵活办学的体制尚未完全建立;制度的制订者许多都是与教学没有直接接触的行政人员,他们对高职高专教育的认识模糊不清,办学定位不准,多年来形成的传统办学思想对高职高专教育教学影响依然很大,行政色彩浓厚,缺少学术机制,制度规范与育人的需要相互抵触;办学体制上存在结构单一,缺少多元化,行业、企业参与办学的积极性不高。
2.文化理念因素。高职院校的来源主要是由普通高校派生的、成人高校转型的、中专学校提升的,成人高校转型、中专学校提升的占有绝大多数的比例,这些学校在成为高职院校之前,形成了一整套适应于教育对象的制度,中专学校主要侧重于约束性的管理和模式化的规范,许多学校甚至实行封闭式的教学管理制度,虽然有一些文化活动,但文化活动与制度之间缺少直接的统摄关系,因而多处于一种自发状态。这些学校成为高职院校之后,仍以其固有的观念理解新型制度,以其熟悉的方式落实他们的理解。诸如对于卫生的刻板要求,搞所谓的宿舍文化节,其评价标准,只是被子是否整齐,地面是否清洁,墙面是否白净……这种把文化含义狭隘化的作法,使育人需要与制度相互抵触。
3.高职教育目标与专业结构因素。一方面,对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把握不够准确。有些高职院校未能很好地把握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中职教育的区别,没有将培养目标真正定位在“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上,对专业发展的整体规划不够,缺乏战略层面的策划与思考,缺乏前瞻性,专业建设中价值取向的功利主义色彩严重,由此导致所培养的高职技术型人才与社会需求明显脱节。另一方面,专业结构调整滞后于社会需求的变化。有的院校所开设的专业未能按照市场需求运行,专业特色不突出,缺少市场与行业背景。个别院校的专业开发、设置与计划实施过程有沿袭普通本科教育模式的倾向,以学科式要求办高职教育专业的现象仍然存在。还有一些高职院校所开设的专业,要么凭主观臆断闭门造车,要么依据社会上一般流行的专业类别与专业名称进行开发与设置,以致专业雷同或大同小异,这是导致高职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结构脱节的一个重要原因。
4.教材建设。目前的高职教育教材建设,从提纲确定到教材编写,经验仍然在起主导作用。由于缺少对生产实际的调查研究和深入了解,缺乏对职业岗位(群)所需的专业知识和专项能力的科学分析,因而编写的教材明显存在体系不明、内容交叉或重复、脱离实际、针对性不强等问题。以这种方式编写的教材内容陈旧,新知识、新技术、新内容、新工艺、新案例、新材料不能及时反映到教材中,符合高职教育特色教材的缺乏,与专业教材配套的实践教学教材严重不足,不适应知识经济和现代高新技术发展的需要。
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措施
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是人类素质中最重要、最有活力且最具有社会价值的一部分,也是人类共同和普遍具有的潜能,但不当的教育往往会使人长大之后失去创新性。因此,应突破人才培养面临的瓶颈,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努力培养他们成为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并使他们保持良好的创新欲望。
1.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模式面临两方面的挑战:一方面是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产业、行业结构的调整促使了新的岗位群的出现,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的产生和应用都对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是学生在校受教育的时间有限,在有限的时间内,既要达到行业,岗位能力标准的要求,又必须有够用的知识结构作铺垫。两个方面的核心是如何解决知识和能力的关系问题。
爱因斯坦有一个创造性思维过程的模式:经验(体验)——直观——概念——理论——实践,即问题是在实践中发现的,知识是在实践中丰富的,答案是在实践中寻找的。实践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也是铸造人自身成才的有效途径。经验证明,当人的知识不能回答和解决实践给人们提出的新课题时,就会激发人的学习动机,所以,强化实践教学成为必须。一要构建贴近职业岗位及岗位群、符合职业教育内在规律的实践教学体系,以工作任务的不同划分来整合理论与实践的比例,围绕职业能力、工作过程的实际需要来设计相应的课程项目和课程模块,组织教学活动,尽早让学生进入工作实践,体验完整工作过程的真实情景,使学生逐步实现从学习者到职业人的角色转换。二要坚持校企合作,加大行业、企业的参与力度,充分发挥企业在实践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以真实的生产性实训替代原有的作业练习,把工作过程和学习过程统一起来,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过程中强化职业技能,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获取直接的专业知识,形成实际工作能力,养成积极的职业态度。三要坚持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活动应根据“职业岗位对位”要求,聚焦职业核心技能衍生的课程内容与标准,以典型任务为载体,将真实工作流程和教学情景有机地结合起来,内容应实用,过程应完整,方法应科学,教、学、做不是三件事,而是一件事,在做中学才是真学,在做中教才是真教,职业教育最大的特征就是把求知、教学、做事和技能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在完成教学任务中体验做中学,在掌握关键知识、关键技能的同时,明确最终会做什么、能做什么。
2.实施创业教育工程。一是开设创造学课程。创造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创造活动的规律和方法,探索其过程、特点和机理,并开发人类创造力的学科应用领域。研究认为,凡是健康的人就具有创新能力,每个人都有潜在的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可以激发的,创新能力是可以通过培训提高的。通过开设该课程,让学生了解创造者需具有的个性品质,了解“兴趣——准备——酝酿——领悟——检验——应用”这一系统的创造过程模型所反映出的规律,以此指导学生完成创造性活动。二是实施创新实践教育。从培养创新精神入手,以提高创新实践能力为核心,带动学生整体素质的自主构建和协调发展。创新实践教育的重点不仅是在操作层面上搞小发明、小制作,或在学科教学中仅仅培养发散思维能力就可以,而是通过一些发明制作紧贴专业特点,在创新设计与制作过程中,达到理实的最大限度的结合。三是建立学生创新实践团队。创新团队在巩固和深化所学课程知识的基础上,掌握实际工作的内容、步骤和方法,结合国家有关技术经济政策,能比较全面而辨证地分析和处理创新设计问题,从而逐步树立正确的创新设计思想。
3.建立一支素质过硬的队伍。一方面,要优化管理队伍人员结构,提高管理水平。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但是,一所学校若想取得并保证良好的教学质量和声誉,除了校长之外,各层级、院系的管理和行政人员的素质也非常重要。应加强高职院校行政管理干部执行力建设,把推行行政管理规范化和标准化建设作为一项长期坚持的工作,并在执行中不断深化和提高,形成长效机制。应围绕中心任务和工作重点,明确各自职责,制订周密的实施计划,组织分解任务,不断完善挂牌上岗制、岗位责任制、首问责任制、服务承诺制、失职追究制、绩效考评制等各项制度。科学、合理划分机关各个岗位事权和工作环节,进一步改进工作方式方法,大力倡导“一线工作法”,切实解决问题,提高工作效率。另一方面,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学历层次。对现有专业教师加强技能培训、技能考核。鼓励教师多深入工矿企业调查研究,采用岗位培训、下厂锻炼、挂职顶岗、跟班研讨、导师带徒等方式,定期派专职教师到社会第一线了解生产设备、工艺技术和科技信息。同时与企业结合,进行开发、服务,积累实训教学需要的技能和实践经验。鼓励教师参加本系统、本行业技术职务的评审,并从时间上、财力上积极支持他们参加全国统一开考的各种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考试,让更多的教师能够取得相应专业技术职称。积极从企业引进一些专业基础扎实,有丰富实践经验或操作技能,而且熟习本地区、本单位情况、具备教师基本条件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来校担任兼职教师或实习指导教师。采用这种“请进来”的办法,选聘技术管理人员来校任教,一则优化整体结构,加大实习指导教师比重,提高“双师型”教师的比例。建立校外兼职教师流动站,通过签约形式,在不变更其所属人事关系、户籍等前提下,根据专业设置及课程结构的需要吸收知名专家、教授来校工作,让他们讲授本专业的前沿科学技术知识,并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和科研成果给学生上课,对学生进行创业教育及技能培养。
学校的创新教育不是上几堂课,搞几次实践活动就能一蹴而就的,也不是单靠某一方面的积极性就能实现的,更不是一年半载的短期行为,教育创新是一个系统,包含了教育思想创新,教育体制创新,教育模式创新,教育内容、方法、手段创新等方面,高职教育创新系统就其属性而言突出了市场环境和行业背景因素,更具备开环效应。创新教育既可以使学生获得实实在在的学习产品,又可以使学生的整个精神世界得到升华。因为创新教育既包括学生创造性地获取知识、技能,也包括使学生学会创造性地思考、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还包括使学生学会创造性地生活,创造性地适应环境及对自身人格的塑造。
参考文献:
[1] 田建荣.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基本特征[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
[2] 郭师虹,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2007,(6).
[3] 周宇.论高等院校创新教育实施的策略[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6).
[4] 彭绪娟.国外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及启示[J].辽宁高职学报,2007,(6).
[5] 邹新亮.关于高校建立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的几点构想[J].教育探索,20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