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文学艺术创作的背景已经由传统农耕生活,转向科技革命带来的工业化的全民族规模的广阔场景。近些年的文学艺术创作,明显出现跟我国的经济繁荣不匹配的状况。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进程中,关注科技和工业题材文学艺术创作,更好地反映我国社会正在发生的巨变,已经是无法回避的现实课题。改变固有观念和审美定势,善于捕捉生活的诗性和美感,是把握科技和工业领域美感能力的关键。投身生活实践的熔炉,才能积累艺术的创作素材,冶炼文艺创作所必须的道德人格,产生艺术家的创作灵感。
关键词:科技和工业题材;文艺创作;审美定势;审美情感;创作道路。
任何文学艺术创作,都依托于社会大地的深厚土壤和广阔背景。实现民族复兴是当代中国人的主要诉求,也必然呼唤反映时代精神、体现人民生存意志和时代前进力量的文学艺术作品。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们祖国出现日新月异的变化,我们艺术家身处这样的伟大时代,有责任去表现它揭示它。回顾近些年的文学艺术创作,明显出现跟我国的经济繁荣和这个恢弘大时代不匹配的状况。
当代科学技术革命,正在使我国进入迅速工业化时代,显示出它全新的审美与历史意义。传统工业更新换代,新型现代企业兴起,甚至广大农村都在加速产业化城镇化,整个中国正在卷入现代科技和工业文明的狂潮。
作为反映现实生活的镜景,文学艺术创作内容已经由传统的农耕生活,急速转向科技革命带来的工业化的全民族规模的广阔场景。人民正在为民族复兴中华崛起奋争,我们的文学创作目前却面临一种困扰。
除了社会环境,这种困扰的产生还因为当代作家观念上的障碍,传统的文学表达与当代科技工业景观之间横着鸿沟。传统农耕文化孕育的作家,习惯由大自然触发诗性的灵感,而科技革命带来的成片厂房和林立的写字楼,与大自然毫无相通之处。科技的严格理性、工业的生硬外壳,与文学生动的感性、多姿多彩的人生,似乎显得格格不入。
科学技术使艺术作品的推广迅速增加,接触艺术的观众不断扩大,艺术创造者与其“消费者”的联系发生了变化,但并不意味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使艺术创作的性质本身得到根本的改造。
现代科学技术对人们生活各个方面的影响,在西方和苏联的文艺作品中都得到了反映。这些作品中,只有不是通过其自身的理性逻辑本质,“而是通过人、通过人的精神世界及其生活追求进行深刻揭示时,它们才得到真正的艺术体现”。
“艺术的功效不取决于它接近科学的程度。它首先决定于艺术家们揭示生活的典型特点、生活发展趋势的深度和广度,决定于他们具体表现自己创作中发现的鲜明性和生动性。形象地掌握世界,过去和现在始终是艺术的基本特征,是它用之不竭的活力和力量的表现。”
这些国外文艺理论家从艺术创作实践中总结出的论述,向我们昭示着一个科技工业文学创作的广阔前景。为了形象地掌握世界,发现其鲜明性和生动性,首先要剖析科技工业文学创作的审美。
经过几千年自给自足的农耕文化熏染,中国传统艺术家是偏于柔性美的,“中国诗人的理想境界大半是清风皓月疏林幽谷之类”。当你陶醉于“闲梦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潇潇”时,殊不知“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何尝不是一种雄浑壮烈之美。因此,艺术家不能囿于定势的美感,而应发掘出身边无处不在的美。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色彩和构图单调而沉闷。其苍凉悲壮的美感,源于对失意诗人向茫茫戈壁独自前行的联想。边塞诗歌苍凉雄浑的美感,离不开观察者的心境,“凡是美都要经过心灵的创造”。
如果你体验到深圳人开拓进取勇于探索的精神,蛇口工业区的第一响开山炮,便如南海之滨盛开的牡丹花般美丽,创造“深圳速度”的国贸大厦施工场景就是一部壮丽的交响曲,核电站穹顶上电焊的弧光更像高空绽放的绚丽的礼花。这时,你就体会到了科技之美,现代工业之美。这是与遁入空门归隐山林之人,观赏“柳林牧笛”、“渔舟唱晚”完全不同的美感。
只有当你把自己溶入时代的洪流里,置身于世界科技革命中奋起直追创造中国经济奇迹的主力军当中,你才能体会到科技之美工业之美,才能触摸到那鼓荡人心的时代脉搏。
调整审美定势之外,还应善于捕捉生活的诗性和美感。呐喊厮杀、尸横遍野的战争场面,混乱而残酷,似乎谈不上什么美感。但是,画家透过混乱的场景把握精彩的瞬间,可以画出传世之作。作家洞察生活人物捕捉光辉的闪念,可以写出不朽名篇。战争题材如此,科技工业题材也一样。钢花飞溅的车间,神奇的科学实验室,同样有很多拨动艺术家心弦的场景。因此,审美的感受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艺术家的洞察力,对生活本质深层次的把握。
文学艺术是对社会生活的审美反映。审美反映首先是审美情感的反映,是“诗意的裁判”。文学艺术对现实的掌握的特点,首先是它集中在认识人,认识人的精神生活和活动以及与周围世界的联系上。只有当艺术家沉潜于生活深处,体味了人生的喜怒哀乐,发现其中的美丑善恶之后,产生深沉的审美情感,才能创造出真正的艺术作品。
“科学真理和规律的发现要求排除主观性,而艺术概括永远具有作者的创作个性的明显痕迹”。在艺术中,客观的和个人的东西融合为一体,对认识对象采取带有感情的态度和对人的生活中各种不同现象进行思想审美评价,是艺术的最重要特性。科技工业文学与别的艺术一样,帮助人认识世界及身在其中的自己,帮助他在色彩纷纭的生活中认清美与丑、善与恶、高尚与卑鄙。
当前我国正进入科技革命的时代,社会呈现前所未有的丰富多姿状态。经济高速发展伴随着一系列社会矛盾,交织成我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社会场景。然而,社会越是朝物化方向发展,人就越需要倾听本真的充满个性的声音,以抚慰精神使人不致迷失本性。
中华民族经历百年屈辱之后,构建中华主流文化是我们的一项重要任务,民族复兴说到底是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我们民族的主流文化,既包括我们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也包括当代人民在中国大地上的伟大创造。 我们的艺术家应当把主流群体作为艺术创作的表现主体和服务主体,积极弘扬时代主旋律,从当代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中寻找和发现文学艺术创作崭新的主题、情节、语言、诗情和画意,反映我们这个时代的历史巨变。
为了达到这样的目标,应当反思当下文艺创作的道路。
艺术家的创作素材,创作主体的自由心境,只有通过社会生活实践和文艺创作实践才能获得。罗曼?罗兰说:“我们的创作应当根植于现代的活动的沃土之中,并且吸取现代人的汁液、他们的激情、斗争和奋发精神作为营养。”
现代工业文明的文化理念,与传统农耕文化有本质的差异,而且现代科技使其直观性和形象性日益弱化。对科技和工业领域,这些传统作家不熟悉的生活领域,“俯视他人”的“体验生活”是不够的。只有亲身投入斗争生活,与审美对象情感交融,创作主体获得心灵感悟,才能摸到这个领域独特的生活脉搏,滋生深沉的审美情感。只有投身生活实践的熔炉,才能冶炼出文艺创作所必须的道德人格,产生艺术家的创作灵感。“一部艺术品的最深刻的品质,永远是它的作者的头脑的品质”。
与西方艺术家生活在发展几百年的工业社会不同,当代中国正在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急速转变。面临中国艺术家与现代科技之间的专业隔阂、不熟悉的表现对象与服务对象,我们仍然必须遵照《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精神,走出清雅的书斋,深入生产车间、建设工地、科研第一线,向工人和科技人员学习,学习科技启蒙知识,熟悉他们的生活,转变立足点。这样艺术家才能与工人和科技人员有共同语言,萌生相通的感情。投身其中成为参与者,才能真正了解他们的诉求,才能体验到生活的真善美,从而触发创作的灵感。
对生活对审美对象获得真切的内心体验,是取得创作成功的基本条件。只有亲身去体验,体验到生活的诗意、心灵的激情、精神的超越,灵魂深处受到强烈震撼,激起不可遏止的创作冲动,才创造出触动心灵的艺术作品。
主要参考文献:
1、 《伟大时代为何难觅伟大作品》(记者采访录) 光明日报(2010.4.14.)
2、《时代、工业与文学》古耜 光明日报(2010.7.29.)
3、《艺术创作,现实,人》 赫拉普钦科著(俄) 刘逢祺 张 捷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4、《无言之美》 朱光潜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5、《艺术真谛的发掘和阐释》 钱念孙著 海天出版社
6、《文学原理新释》 顾祖钊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7、《罗曼?罗兰文集》第十四卷 莫斯科一九五八年版
8、《小说艺术论》 马振方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9、《小说的艺术》 亨利?詹姆斯著(美) 朱雯 乔佖 朱乃长等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10、《创作论》 杜书瀛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作者简历
邱仁森 核科学家,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文化艺术协会副会长,“全国有突出贡献回国留学人员”、“百名感动中国杰出文化人物”之一。
清华大学毕业,先后到法国、比利时、英国、德国和意大利考察、留学和工作,获布鲁塞尔大学理学博士学位、法国核电工程指挥长证书。
曾经在核工业第一设计研究院,参加我国第一座快中子零功率反应堆、第一座高中子通量反应堆的建造和研究。历任核反应堆热工和核燃料研究室主任,院副总工程师,当选市人大代表、省国防工业优秀党员。
改革开放后,以四川省第一名成绩首批公派出国留学,参加德国快中子反应堆核安全研究(堆芯熔化事故试验),国际上第一位完成液钠过渡态传热规律研究,事迹登载于《人民日报》及十多种媒体。
我国第一座大型商用核电站(大亚湾核电站)建设期间,担任工程现场总指挥,与法国专家一起,负责核电建设全过程的现场总体管理和协调。在核电建设出现重大质量事故、工期延误两个半月的情况下临危受命,组织中外人员共同努力,半年后使现场管理体系走上正轨,一年后赶上原计划进度,被国家表彰为“全国有突出贡献的回国留学人员”。
经历三十多年实践体验,从2005年起,五年完成四部长篇小说(共一百二十万字)。2010年成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2012年当选“百名感动中国杰出文化人物”,获“感动中国杰出文化传承人”称号。
著有长篇小说《大漠涛海未了情》、《情陷地中海》、《魅影情侠》、《神魔双刃剑(核科学史话)》等。
关键词:科技和工业题材;文艺创作;审美定势;审美情感;创作道路。
任何文学艺术创作,都依托于社会大地的深厚土壤和广阔背景。实现民族复兴是当代中国人的主要诉求,也必然呼唤反映时代精神、体现人民生存意志和时代前进力量的文学艺术作品。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们祖国出现日新月异的变化,我们艺术家身处这样的伟大时代,有责任去表现它揭示它。回顾近些年的文学艺术创作,明显出现跟我国的经济繁荣和这个恢弘大时代不匹配的状况。
当代科学技术革命,正在使我国进入迅速工业化时代,显示出它全新的审美与历史意义。传统工业更新换代,新型现代企业兴起,甚至广大农村都在加速产业化城镇化,整个中国正在卷入现代科技和工业文明的狂潮。
作为反映现实生活的镜景,文学艺术创作内容已经由传统的农耕生活,急速转向科技革命带来的工业化的全民族规模的广阔场景。人民正在为民族复兴中华崛起奋争,我们的文学创作目前却面临一种困扰。
除了社会环境,这种困扰的产生还因为当代作家观念上的障碍,传统的文学表达与当代科技工业景观之间横着鸿沟。传统农耕文化孕育的作家,习惯由大自然触发诗性的灵感,而科技革命带来的成片厂房和林立的写字楼,与大自然毫无相通之处。科技的严格理性、工业的生硬外壳,与文学生动的感性、多姿多彩的人生,似乎显得格格不入。
科学技术使艺术作品的推广迅速增加,接触艺术的观众不断扩大,艺术创造者与其“消费者”的联系发生了变化,但并不意味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使艺术创作的性质本身得到根本的改造。
现代科学技术对人们生活各个方面的影响,在西方和苏联的文艺作品中都得到了反映。这些作品中,只有不是通过其自身的理性逻辑本质,“而是通过人、通过人的精神世界及其生活追求进行深刻揭示时,它们才得到真正的艺术体现”。
“艺术的功效不取决于它接近科学的程度。它首先决定于艺术家们揭示生活的典型特点、生活发展趋势的深度和广度,决定于他们具体表现自己创作中发现的鲜明性和生动性。形象地掌握世界,过去和现在始终是艺术的基本特征,是它用之不竭的活力和力量的表现。”
这些国外文艺理论家从艺术创作实践中总结出的论述,向我们昭示着一个科技工业文学创作的广阔前景。为了形象地掌握世界,发现其鲜明性和生动性,首先要剖析科技工业文学创作的审美。
经过几千年自给自足的农耕文化熏染,中国传统艺术家是偏于柔性美的,“中国诗人的理想境界大半是清风皓月疏林幽谷之类”。当你陶醉于“闲梦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潇潇”时,殊不知“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何尝不是一种雄浑壮烈之美。因此,艺术家不能囿于定势的美感,而应发掘出身边无处不在的美。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色彩和构图单调而沉闷。其苍凉悲壮的美感,源于对失意诗人向茫茫戈壁独自前行的联想。边塞诗歌苍凉雄浑的美感,离不开观察者的心境,“凡是美都要经过心灵的创造”。
如果你体验到深圳人开拓进取勇于探索的精神,蛇口工业区的第一响开山炮,便如南海之滨盛开的牡丹花般美丽,创造“深圳速度”的国贸大厦施工场景就是一部壮丽的交响曲,核电站穹顶上电焊的弧光更像高空绽放的绚丽的礼花。这时,你就体会到了科技之美,现代工业之美。这是与遁入空门归隐山林之人,观赏“柳林牧笛”、“渔舟唱晚”完全不同的美感。
只有当你把自己溶入时代的洪流里,置身于世界科技革命中奋起直追创造中国经济奇迹的主力军当中,你才能体会到科技之美工业之美,才能触摸到那鼓荡人心的时代脉搏。
调整审美定势之外,还应善于捕捉生活的诗性和美感。呐喊厮杀、尸横遍野的战争场面,混乱而残酷,似乎谈不上什么美感。但是,画家透过混乱的场景把握精彩的瞬间,可以画出传世之作。作家洞察生活人物捕捉光辉的闪念,可以写出不朽名篇。战争题材如此,科技工业题材也一样。钢花飞溅的车间,神奇的科学实验室,同样有很多拨动艺术家心弦的场景。因此,审美的感受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艺术家的洞察力,对生活本质深层次的把握。
文学艺术是对社会生活的审美反映。审美反映首先是审美情感的反映,是“诗意的裁判”。文学艺术对现实的掌握的特点,首先是它集中在认识人,认识人的精神生活和活动以及与周围世界的联系上。只有当艺术家沉潜于生活深处,体味了人生的喜怒哀乐,发现其中的美丑善恶之后,产生深沉的审美情感,才能创造出真正的艺术作品。
“科学真理和规律的发现要求排除主观性,而艺术概括永远具有作者的创作个性的明显痕迹”。在艺术中,客观的和个人的东西融合为一体,对认识对象采取带有感情的态度和对人的生活中各种不同现象进行思想审美评价,是艺术的最重要特性。科技工业文学与别的艺术一样,帮助人认识世界及身在其中的自己,帮助他在色彩纷纭的生活中认清美与丑、善与恶、高尚与卑鄙。
当前我国正进入科技革命的时代,社会呈现前所未有的丰富多姿状态。经济高速发展伴随着一系列社会矛盾,交织成我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社会场景。然而,社会越是朝物化方向发展,人就越需要倾听本真的充满个性的声音,以抚慰精神使人不致迷失本性。
中华民族经历百年屈辱之后,构建中华主流文化是我们的一项重要任务,民族复兴说到底是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我们民族的主流文化,既包括我们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也包括当代人民在中国大地上的伟大创造。 我们的艺术家应当把主流群体作为艺术创作的表现主体和服务主体,积极弘扬时代主旋律,从当代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中寻找和发现文学艺术创作崭新的主题、情节、语言、诗情和画意,反映我们这个时代的历史巨变。
为了达到这样的目标,应当反思当下文艺创作的道路。
艺术家的创作素材,创作主体的自由心境,只有通过社会生活实践和文艺创作实践才能获得。罗曼?罗兰说:“我们的创作应当根植于现代的活动的沃土之中,并且吸取现代人的汁液、他们的激情、斗争和奋发精神作为营养。”
现代工业文明的文化理念,与传统农耕文化有本质的差异,而且现代科技使其直观性和形象性日益弱化。对科技和工业领域,这些传统作家不熟悉的生活领域,“俯视他人”的“体验生活”是不够的。只有亲身投入斗争生活,与审美对象情感交融,创作主体获得心灵感悟,才能摸到这个领域独特的生活脉搏,滋生深沉的审美情感。只有投身生活实践的熔炉,才能冶炼出文艺创作所必须的道德人格,产生艺术家的创作灵感。“一部艺术品的最深刻的品质,永远是它的作者的头脑的品质”。
与西方艺术家生活在发展几百年的工业社会不同,当代中国正在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急速转变。面临中国艺术家与现代科技之间的专业隔阂、不熟悉的表现对象与服务对象,我们仍然必须遵照《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精神,走出清雅的书斋,深入生产车间、建设工地、科研第一线,向工人和科技人员学习,学习科技启蒙知识,熟悉他们的生活,转变立足点。这样艺术家才能与工人和科技人员有共同语言,萌生相通的感情。投身其中成为参与者,才能真正了解他们的诉求,才能体验到生活的真善美,从而触发创作的灵感。
对生活对审美对象获得真切的内心体验,是取得创作成功的基本条件。只有亲身去体验,体验到生活的诗意、心灵的激情、精神的超越,灵魂深处受到强烈震撼,激起不可遏止的创作冲动,才创造出触动心灵的艺术作品。
主要参考文献:
1、 《伟大时代为何难觅伟大作品》(记者采访录) 光明日报(2010.4.14.)
2、《时代、工业与文学》古耜 光明日报(2010.7.29.)
3、《艺术创作,现实,人》 赫拉普钦科著(俄) 刘逢祺 张 捷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4、《无言之美》 朱光潜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5、《艺术真谛的发掘和阐释》 钱念孙著 海天出版社
6、《文学原理新释》 顾祖钊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7、《罗曼?罗兰文集》第十四卷 莫斯科一九五八年版
8、《小说艺术论》 马振方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9、《小说的艺术》 亨利?詹姆斯著(美) 朱雯 乔佖 朱乃长等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10、《创作论》 杜书瀛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作者简历
邱仁森 核科学家,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文化艺术协会副会长,“全国有突出贡献回国留学人员”、“百名感动中国杰出文化人物”之一。
清华大学毕业,先后到法国、比利时、英国、德国和意大利考察、留学和工作,获布鲁塞尔大学理学博士学位、法国核电工程指挥长证书。
曾经在核工业第一设计研究院,参加我国第一座快中子零功率反应堆、第一座高中子通量反应堆的建造和研究。历任核反应堆热工和核燃料研究室主任,院副总工程师,当选市人大代表、省国防工业优秀党员。
改革开放后,以四川省第一名成绩首批公派出国留学,参加德国快中子反应堆核安全研究(堆芯熔化事故试验),国际上第一位完成液钠过渡态传热规律研究,事迹登载于《人民日报》及十多种媒体。
我国第一座大型商用核电站(大亚湾核电站)建设期间,担任工程现场总指挥,与法国专家一起,负责核电建设全过程的现场总体管理和协调。在核电建设出现重大质量事故、工期延误两个半月的情况下临危受命,组织中外人员共同努力,半年后使现场管理体系走上正轨,一年后赶上原计划进度,被国家表彰为“全国有突出贡献的回国留学人员”。
经历三十多年实践体验,从2005年起,五年完成四部长篇小说(共一百二十万字)。2010年成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2012年当选“百名感动中国杰出文化人物”,获“感动中国杰出文化传承人”称号。
著有长篇小说《大漠涛海未了情》、《情陷地中海》、《魅影情侠》、《神魔双刃剑(核科学史话)》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