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两岸加油为台商服务

来源 :台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jj2002_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11月4日,来自世界各地的500多家媒体齐聚台北,用镁光灯镜头记录了两岸交流历史性的一刻,见证了相隔多年的两会复谈在台湾举行,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陈云林与海峡交流基金会董事长江丙坤举行的二次江陈会谈及共同签署的四项协议,为两岸关系发展历史重重添上一笔!
  
  
  二次江陈会谈的灵魂人物之一 ——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先生,在会后亲自接受本刊专访,谈及追求两岸和平、经贸双赢、服务大陆台商的愿景与目标!
  以下是采访内容:
  记者:此次两会签订的四项协议,有明显的正面突破,对大陆台商而言,都是利好消息,是台商一直的期盼,但是,在四项协议落实过程中,很多台商担心一些配套政策跟不上可能会影响执行效果,请问:政府将如何评估四项协议签订后的执行效果?
  江丙坤董事长(以下用江):90年代国民党执政时期,两岸曾举行24次会谈,签署6项协议。过去8年,民进党执政期间,两岸关系急剧恶化,520新政府上任后,积极恢复两岸两会制度化协商,今年6月在北京举行的第一次「江陈会谈」,成果丰硕。紧接今次在台湾举办的「江陈会谈」,象征两岸关系在新的条件下发生了新的改变。
  今次签订的四项协议,有三项属于两岸三通内容。空运部分,最主要的是把目前实施的周末包机发展为正常包机,再在此基础上发展为正常班机。两岸三通是时间与经验积累的过程,首先是安全问题,也是最重要的问题,本此原则,航班航点的设立都只是技术性问题,将来靠市场决定,前期包机两岸业者各飞54个航班,具体详情完全有民航主管机关与航空业者一起商量决定。海运部分,相对要简单些,主要是货运,业者只要能揽到货,就会增加航班和航线。
  两岸实现海上直航后,可明显提升企业物流配送效率:以往未有海运直航,船舶从台湾港口出海,须弯靠琉球石垣岛,再开赴大陆港口,费时费力。但二次江陈会后达成海运直航,不须再弯靠石垣岛,平均每航次节省航行时间约16至27小时,节省运输成本15%至30%,另加计弯靠第三地签证费,约每航次节省新台币30万元,若以每年4,000航次计算,一年可节省12亿元新台币,可提升企业物流配送效率,创造在港口及机场新增的运量,并扩大邻近地区的各种附加价值,进而以台湾港口为基地,以大陆市场为腹地,发展港口成为国际物流枢纽港。
  直航之后无论是航商还是往来两岸之间的台商、旅客,都可以省掉很多时间和成本。对厂商而言,时间缩短加上成本降低,将大大提升台湾产品、大陆产品互相在对方市场的竞争力。
  大陆观光客来台部分,台湾目前已经对先前执行的政策做出重大调整,如修订现有法律,扩大大陆人士赴台旅游范围,加快办理赴台手续,调整旅游团人数限制,由过去的每团10人以上减少为每团5人以上,这样以来,大陆的一个家庭都可以来台旅游。大三通已俨然成形, 开放大陆人士来台观光对促进台湾消费非常有利,希望企业主可以带他们的员工过来台湾办周年庆或者尾迓,在台商企业员工集体来台部分,海基会有个宽松政策想法,就是透过当地台商协会推荐,我们就可以办理入台手续,这样做,一方面方便了台商企业带领大陆员工回台办活动,另一方面也加强了台商协会的功能!
  因此说,四项协议签订后,需要逐步推动、认真落实。
  
  记者:两会复谈来之不易,这一历史性时刻却遭民进党围城及爆发暴力事件。你认为这些会否影响两岸关系发展?影响两岸经贸交流?能否推估对台湾造成哪些经济损害?
  江:陈会长这次来台湾,事前我们都有评估,想到一定会有不同声音,但是,没想到那么混乱、失控。未做到充分准备,加上之前发生的张铭清被殴事件,让很多人对民进党的行为感到不满。不过,尽管两岸交流的道路有障碍、有困难,但双方商谈应该会很肯定地、很稳健地向前迈进。
  两岸的互信基础并没有因此受到任何影响,同时双方的决心也没有改变。我们追求的目标是两岸和平。两岸和平之后,双方经济才可以繁荣,经济繁荣了双方老百姓才可以享受比较好的生活。
  如果说有什么遗憾,就是陈会长想去中南部看看的愿望没有实现。陈会长今次来台湾非常兴奋,但是非常遗憾的是,他到台湾之后没能自由走动,没能如愿到中南部走走看看,没能与台湾的很多老朋友见面。事后我们也在检讨,我们也听说大陆很多人担心来台湾的安全问题,对此我们希望能逐渐消除这些负面影响,因为台湾老百姓大部分是热情的、好客的。只要有客从远方来,大家都会很欢迎。陈会长和张铭清先生是指标性人物,对大陆一般的民众来说,来台湾不会有安全问题,我们欢迎大陆民众到台湾来,不仅会让他们对台湾留下好的印象,也一定会尽力保护好他们。
  
  记者:民进党执政时代,因迟迟不开放台湾金融业赴大陆投资,不但让台湾金融业失去很多发展机会,同时也让在大陆投资的台资企业因无法获得金融奥援而失去很多机遇。国民党执政后,如何加速改变这种情况?是否有对台商利好的时间表?
  江:国民党在执政之前,我们对两岸金融交流就做了多项规划,并且成立了专门的小组,希望借此推动两岸金融交流。江陈二次会谈虽然没有谈及金融话题,但已规划「经贸」是明年两会协商的重点,其中包括两岸金融监理机制及相关议题、签署投资保障协定、签署避免双重课税协议等。这些议题对于两岸互补互利,相信双方都有意愿快速进行协商。目前,台湾方面已经把议题分成六大类、十几个子题,每一类成立相关的项目小组,由主管机关逐项拿出具体方案,再通过两会机制与大陆相关主管机关沟通。等到都谈得差不多,就可以来安排第三次「江陈会谈」,时间应该是在半年之内,至于具体时间和地点还需要讨论。届时,欢迎陈云林会长再访台湾。
  江陈会不是开会的舞台,是签字的舞台。我们希望透过两会把经贸交流最急迫的事情透过授权尽快落实。台湾金融业在大陆设立办事处已经多年,大家都希望尽快能升格为分行。
  
  目前台湾金融服务业产值已占GDP的1.8%,若能顺利发展,对台湾经济成长,帮助甚大。
  
  记者:为应对金融海啸带来的冲击,大陆最近从上到下出台了多项辅助台商转型升级的政策措施,台湾的资策会和生产力中心最近也对台商企业状况进行了调查,对台商来说,这些显然是不够的,不知政府会否还有一些更积极的政策出台帮助台商转型升级?
  江:过去国民党在野时,我们专门成立了台商服务中心,当时透过这个平台为台商解决遭遇的问题,当时主要透过国台办、透过国共交流平台为台商解决问题。
  针对台商目前转型升级出现的各种问题,因限于人力和资源,我们目前能够做的,就是为他们提供专业辅导、为他们开展一些讲座,希冀可以借助专家的经验与团体协助辅导,帮助台商渡过难关。大陆台商目前主要面临三大问题,包括融资、加班费追溯既往与土地遭回收等,大陆方面能够做的事情反而更多些,比如:(1)增加公共投资,过去台湾曾用1000亿新台币开展公共投资,以此带动经济发展;(2)加大金融松绑力度,如降低利息等,积极采取财政金融政策,帮助台商企业发展;(3)提高企业的出口退税;(4)鼓励台商企业内销等。
  
  记者:11月18日的新闻说,投审会决定放宽大陆经贸人士赴台考察的名额限制,由过去的一个机构30个指针,放宽到200个指标。碍于名额限制,很多大陆经贸人士欲来台湾无法实现,同时,有些没有名额指标的机构,只能花5000元新台币向别的机构购买指标。大陆经贸人士来台参访,不仅增加两岸经贸交流,也会刺激台湾消费。这一明显阻碍两岸经贸交流的政策,为何不能彻底放弃?
  江:让更多的大陆人士到台湾旅游、考察确实是促进台湾经济发展的好办法。对大陆经贸人士赴台考察名额买卖的事确实没有听说过,出现这种情况很不好。我们正在简化一些措施,希望更多大陆人士能够顺利到台湾来,包括简化手续、降低组团人数、调整参访时间等。
  我们希望台商协会和台资企业都能在大陆人士来台旅游一事上各展所能,充分发挥各自优势。
  
  记者:众所周知,大陆台商在今年3月大选投票中,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也与您不断奔波大陆各地拉票、催票密不可分。但是。国民党520执政后,并没有对大陆台商的贡献和作用有所表示,如不分区民意代表、各种适合台商的部会首长职位等,都没有台商的份,很多台商私下对此是有微词的。
  江:大陆台商对今年的大选确实贡献良多,作为主管两岸交流的海基会,我们的职责就是尽最大努力解决台商要解决的问题。做好台商要求的事情,用自己的职务推动政府与台商互动、帮助台商更好地发展。
  
  记者:在国民党执政之后的端午和秋节两次大陆台商联谊活动中,很多台商建议,希望台湾能开放台商参与大陆政协或人大代表的限制。不知政府在这方面如何考虑?
  江:大陆台商确实对此提出了他们的意见,最主要的是台湾内部要形成共识。据我所知,相关部门目前尚未对此形成共识。
  
  记者:如何评价520以来的两岸关系发展?
  江:两岸关系在520之后发生了很大变化,经贸往来更加密切,两会协商管道也正式启动并在极短的时间内举办了两次「江陈会」并签订了多项协议,可谓硕果丰盛。
  两岸关系复杂多变,海基会在两岸交流中具有无可取代的位置,辜汪会谈为两岸发展建立了坚实基础,面对经济全球化与自由化,两岸相互依存度不断攀升,两岸互动也越来越密切,去年一年往来两岸就有462万人次,台湾投资大陆金额达655亿美元,去年一年的贸易额更达1023亿美元,所衍生的涉及两岸人民权益问题,必需透过制度化协商,才能及时有效解决。
  两岸关系首要发展重点将放在「经贸往来」与「文化交流」的全面正常化,海基会将全力推动保障台商的权益,增进两岸文化交流,促进台湾经济发展,让两岸关系跨入一个崭新的时代,进而达到两岸和平,经贸双赢的佳境。
其他文献
通过外包,把尽管重要但并非核心的业务或职能转给其它服务商或生产商,既能使企业整体运作提高到最佳状态,把精力集中在少数核心业务上,更可以省去一些如开办工厂等巨额投资,减少财务支出。    在过去,代工制造业一直是台商的代名词,为来自全球的各大品牌厂商提供制造外包的服务。但随着企业运营成本的日益高涨、世界性经济不景气范围持续扩大,如何压缩成本,提高效率,不仅只是劳力密集型制造业要思考的问题,已经是所有
期刊
周转率是硬道理。  事实证明,在危机中更积极应对的总是那些周转率较高的企业。高周转是企业的一种经营理念和模式,拥有这一理念的企业将不惜放弃高利润来追求现金的产生速度,并因此把握危机深化前的短暂时机来收割现金,从而为危机后期廉价购地、东山再起做好准备。    在销售市场和融资市场双双疲软之下,房地产业已从前些年的「土地为王」时代重新回到了今天的「现金为王」时代。  冬天毕竟寒冷,行业毕竟缺钱。在这个
期刊
2008年10月15日,大洋彼岸的阳光一如台北的秋天,晨曦中却不见了那位坚持晨练的老人,王氏所属的企业都笼罩着一份深秋的哀婉。王永庆这位92岁的老人安详的走了,留下了他一生的传奇和经营智慧。      台湾已无王永庆    10月的台湾,风并不寒冷却显得萧索,在迎接王永庆遗体的队伍中有一对文质彬彬的男女,他们互相搀扶,泪水肆意流淌着。这就是王永庆的小女儿王雪红和丈夫陈文琦——IT帝国的「神雕侠侣」
期刊
事实上,每次楼市遭遇调整的时候,背后总会闪现着资本抄底的影子。在低迷的市场环境下机会何在?资金何时入场抄底?     「在别人贪婪的时候恐惧,在别人恐惧的时候贪婪」巴菲特在金融风暴愈演愈烈之时发表了自己的抄底宣言。而在情况类似的大陆楼市,抄底的呼声也在日益高涨。    逆势扩张出手正当时  金融危机的到来,令已经遭遇了长时间宏观调控后走势低迷的大陆房地产市场更显冰冷,也令众多房地产「大佬」们「谈房
期刊
2008年,全球经济面临大考。在金融风暴冲击下,股市大调整、政策调控、银根紧缩、市场观望、资金链紧张等一系列问题的困扰,让大陆房地产面临从峰巅到谷底的转变。    救地产,就是救经济。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大陆一改之前对地产业的打压政策,出台了一系列救市措施,这表明,大陆楼市的政策筑底开始显现。同时,那些正在寻求资本避风港的海外资本,已经开始把目光再次投向大陆地产业。  危中有机。面对巨大的压力与挑战
期刊
病根不除,何言复苏?当今楼市理应反思调整,而不是呼吁救市!    「深寒」继续17楼盘深圳「停工」    11月18日,深圳地产资深研究人士披露深圳大量出现的楼盘「停工」。事实上,目前直接停工的项目较少,称这17个楼盘 「隐性停工」可能更为确切。所谓「隐性停工」就是开发商根据宏观经济环境,在经营策略上的一些调整,如放缓施工进度、只留一些基本人员留守工地等。    据记者了解,位于深圳龙岗中心城风临
期刊
要了解寒冬下的房地产春天在哪里,企业就必须看清新政释放出的种种信号,找准自己的位置和切入点。    11月5日,大陆国务院常务工作会议提出的稳定和刺激经济发展的十条措施中指出,要「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规模,降低住房交易税费,支持居民购房」。    与许多大陆地方政府和房地产开发商的期待有所不同的是,楼市新政并非如他们想象的那样「托市」、鼓励购房者入市购买商品房,而是鼓励各级政府为中低收入者提供保障性
期刊
大家都知道,台湾话(或称闽南话)是中国最古老的一支汉语系统,几千年前,现在讲闽南话的汉民族早就在黄河洛阳的中原地区过着「日出而作,日没而息」的农业生活。     魏晋南北朝以降,由于北方游牧民族南侵中原,造成河洛一带人士大量迁徙,辗转南迁,最后定居在福建、广东等岭南地区。在这期间,北方语言却融合了游牧民族语言之特色,几经变化的结果形成现今的国语—北京话系统。而闽南话却因此而保存了大量的古音,闽南话
期刊
从大海的女儿到「珊瑚皇后」,她说「一切磨难都是恩典」。  林金銮,默默孕育美丽,坚韧地成就一树风骨,正如她所经营的红珊瑚,拥有着独特的生命。    林金銮,作为一名与红珊瑚有关的名女人,因其与珊瑚的不解之缘,被圈里人誉为「珊瑚皇后」。从平凡渔家女到如今福人德国际红珊瑚有限公司的董事长,林金銮的经历,似乎也正如天幕海床中的红色珊瑚一样,有着鲜为人知的传奇色彩。      试水红珊瑚掀起「红色风暴」 
期刊
在历届国共经贸论坛中,都有诸多与两岸同胞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议题被提及,其后,双方研讨的成果或成为新局开篇的契机,或成为惠及两岸的福音,助力和推动作用日渐显著。    农业合作、旅游观光、两岸三通……随着两岸经贸文化合作与交流的深化,越来越多与两岸民众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瓶颈问题借助两岸经贸论坛得以解决。  从2006年4月的首届两岸经贸论坛至今短短两年半,大陆与台湾方面共同推出惠及两岸的政策措施达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