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探讨陈渭良伤科油预防甘露醇致静脉损伤的有效性。 方法 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在穿刺点针尖进入血管处上方用陈渭良伤科油外敷并按摩,对照组不进行湿敷和按摩。结果 观察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疼痛部位严重程度明显降低,观察组总疼痛率为18.3%,对照组总疼痛率为51.7%,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 结论 陈渭良伤科油缓解甘露醇致静脉损伤效果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关键词]陈渭良伤科油;甘露醇;预防;静脉损伤
[中图分类号] R28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3)15-43-02
甘露醇在临床上常用于脑水肿,降低颅内压。近年来,也常用于颈肩腰腿痛的患者,能改善神经根鞘内脑脊液回流及静脉回流受阻的恶性循环,有效减轻神经根周围的水肿,解除神经根压迫症状,缓解疼痛[1]。但静脉滴注时甘露醇对静脉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2],轻者局部出现酸、麻、胀、痛等刺激症状,重者局部皮肤及血管坏死,给患者增加痛苦[3]。因此,预防甘露醇致静脉损伤的研究在临床上具有重要性和必要性。我科于2011年9月~2013年3月将陈渭良伤科油预防甘露醇致静脉损伤,经过临床观察,收到很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9月~2013年3月我科住院患者120例,本研究已获得伦理委员会批准,并且所有患者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中男37例,女23例,年龄25~77岁,平均(50.56±13.28)岁,其中腰椎间盘突出症39例,急性腰扭伤21例。对照组中男28例,女32例,年龄21~83岁,平均(47.50±11.42)岁,其中腰椎间盘突出症41例,急性腰扭伤19例。排除合并颈肩疾病本身引起的上肢疼痛麻木。两组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操作方法
观察组 选择直、粗、大的上肢手背静脉,注射针头统一选用7号头皮针,穿刺成功后即在穿刺针尖进入血管处上方用浸有陈渭良伤科油(粤药制字Z20070486)的4层方纱湿敷,直至甘露醇滴完,然后再用原方纱沿穿刺静脉走向按摩5 min。
对照组 不进行湿敷和按摩。
1.3 观察指标
1.3.1 疼痛程度 参照WHO疼痛程度分级标准,根据患者的自身感觉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画线法),画一横线10 cm,用0~10的数字代表不同程度的疼痛,0分为无痛,10分为最剧烈疼痛。
1.3.2 疼痛部位 自拟标准,无痛0分,前臂疼痛1分,上肢疼痛2分。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两组间均值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两组对照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f)和率值或构成比表示,无序分类资料采用Pearson x2检验,四格表资料改用Fisher确切概率法,有序分类资料采用Ridit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疼痛程度比较
观察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见表1。
2.2 两组患者疼痛部位比较
观察组无疼痛49例,前臂疼痛9例,上肢疼痛 2例,总疼痛率为18.3%;对照组无疼痛29例,前臂疼痛13例,上肢疼痛18例,总疼痛率为51.7%;两组总疼痛率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见表2。
3 讨论
3.1 甘露醇的作用
甘露醇为高渗溶液,能把细胞间液中的水分迅速移入血管内,使组织脱水,具有脱水、利尿的作用,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利用甘露醇的药理作用,对腰腿痛患者进行治疗,解除神经根压迫症状,达到消肿止痛的功效。但是,甘露醇对局部静脉损伤较严重,主要原因与药物酸碱度、渗透压、药物浓度和微粒成分对细胞代谢的影响有关,pH过高或过低、加上甘露醇本身的高浓度、高渗透压均可对血管内皮细胞产生直接损害,从而使局部产生酸、麻、胀、痛等症状[4]。中医学也认为:输液过程中的脉络损伤,其发生机制在于气滞血淤,致使局部脉络气血运行不畅、血瘀滞阻,不通则痛[5]。
3.2 陈渭良伤科油的作用机理
陈渭良伤科油是佛山市中医院外用中药油性制剂(粤药制字Z20070486),其主要由黄柏、栀子、地榆等中药配伍而成。黄柏:性味苦寒,具有泻火解毒、清热燥湿、退虚热、抗菌抗炎调节免疫等功效。尤其是黄柏的有效成分小檗碱、药根碱、木兰花碱等生物碱,可促进血管生成具有抗溃疡的作用,同时还可以对抗多种因素所致的炎症反应等[6];栀子:味苦性寒,具有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抗炎镇痛、软化血管等功效,栀子中的主要活性成分为环烯醚萜类化合物和栀子色素,环烯醚萜类成分具有解热镇痛、镇静,抗炎杀菌的作用、可抑制炎症早期的水肿和渗出[7];地榆:味苦,微寒,具有凉血止血、解毒敛疮等功效,实验表明,地榆的主要化学成分鞣质类化合物具有抗炎活性[8]。鞣质能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减少出血,减轻组织水肿,且药物在皮肤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有收敛作用,可减少皮肤擦伤,防止感染,有抗菌抑菌等作用[9]。根据协同增强原理,将几种药物配伍、协同作用增强,能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抑制炎性介质的释放,减轻静脉损伤早期引起的局部充血、水肿;还能降低血浆黏度,增加局部血供,改善微循环,有利于局部损伤的修复[10],缓解疼痛。
3.3 陈渭良伤科油预防甘露醇致静脉损伤效果好
甘露醇能使疼痛自穿刺点沿静脉走向,向远处放射[11],而陈渭良伤科油持续作用时间长。从观察中得出在静滴甘露醇的同时局部湿敷陈渭良伤科油后无疼痛49例,占81.7%,向远处放射至整个上肢只有2例,其消肿止痛、活血化瘀效果显著,并且通过按摩能使气血流通,活血而不出血,止血而不留瘀,且消肿生肌,作为一种油剂,既可以防止在按揉时对皮肤的摩擦损伤,加速药物的渗透作用,减少对皮肤的刺激,又能消肿止痛[12]。本方法取材方便,操作简单,经济实用,患者无不良反应,对皮肤无刺激,感觉舒适,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在临床上由于使用甘露醇引起肢体局部肿痛,容易给患者造成二次疼痛和痛苦。《黄帝内经》中提出“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可见,中医历来也防重于治。
因此,在使用前应评估患者的全面因素,在使用过程中应加强巡视、严密观察、积极预防,避免造成医源性损害,发现渗漏、肿痛应及时处理,以减轻患者身心痛苦,保证医疗护理安全。
[参考资料]
[1]周定球,周淑群,韦柳华.腰椎间盘突出症综合治疗的疗效观察[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08,29(1):43-44.
[2]苏嫱,李元萍,林关聪.自制姜醇热湿敷缓解甘露醇致静脉疼痛的效果观察[J].护理学报,2011,18(6A):68-69.
[3]胡超.如何预防输注20%甘露醇致静脉损伤[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1,2(11):153.
[4]成英,田雅娟.甘露醇致静脉炎的防护研究进展[J].家庭护士,2008,6(8):2078-2079.
[5]石萍.中医药预防化疗性静脉炎的研究进展[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18):2186-2187.
[6]杨芳琴.黄柏水外敷预防静脉输液渗漏损伤的临床护理研究[J].中外健康文摘,2011,8(34):198-199.
[7]徐志华.栀子的研究与开发[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1,2(9):11.
[8]周国忠,朱磊,刘婉莹,等.地榆药材的研究与探讨[J].北方药学,2012,9(4):30-31.
[9]高学敏.中药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90-290.
[10]钟广玲,陈志维,陈渭良.骨伤科临证精要[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125.
[11]王存香,周艳,普丽苹,等.静脉滴注甘露醇致局部疼痛的原因及防护[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1,23(4):90.
[12]劳永锵,范伟锋,陈捷军.渭良伤科油结合按揉法治疗小儿落枕30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8,6(12):1509.
[关键词]陈渭良伤科油;甘露醇;预防;静脉损伤
[中图分类号] R28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3)15-43-02
甘露醇在临床上常用于脑水肿,降低颅内压。近年来,也常用于颈肩腰腿痛的患者,能改善神经根鞘内脑脊液回流及静脉回流受阻的恶性循环,有效减轻神经根周围的水肿,解除神经根压迫症状,缓解疼痛[1]。但静脉滴注时甘露醇对静脉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2],轻者局部出现酸、麻、胀、痛等刺激症状,重者局部皮肤及血管坏死,给患者增加痛苦[3]。因此,预防甘露醇致静脉损伤的研究在临床上具有重要性和必要性。我科于2011年9月~2013年3月将陈渭良伤科油预防甘露醇致静脉损伤,经过临床观察,收到很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9月~2013年3月我科住院患者120例,本研究已获得伦理委员会批准,并且所有患者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中男37例,女23例,年龄25~77岁,平均(50.56±13.28)岁,其中腰椎间盘突出症39例,急性腰扭伤21例。对照组中男28例,女32例,年龄21~83岁,平均(47.50±11.42)岁,其中腰椎间盘突出症41例,急性腰扭伤19例。排除合并颈肩疾病本身引起的上肢疼痛麻木。两组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操作方法
观察组 选择直、粗、大的上肢手背静脉,注射针头统一选用7号头皮针,穿刺成功后即在穿刺针尖进入血管处上方用浸有陈渭良伤科油(粤药制字Z20070486)的4层方纱湿敷,直至甘露醇滴完,然后再用原方纱沿穿刺静脉走向按摩5 min。
对照组 不进行湿敷和按摩。
1.3 观察指标
1.3.1 疼痛程度 参照WHO疼痛程度分级标准,根据患者的自身感觉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画线法),画一横线10 cm,用0~10的数字代表不同程度的疼痛,0分为无痛,10分为最剧烈疼痛。
1.3.2 疼痛部位 自拟标准,无痛0分,前臂疼痛1分,上肢疼痛2分。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两组间均值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两组对照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f)和率值或构成比表示,无序分类资料采用Pearson x2检验,四格表资料改用Fisher确切概率法,有序分类资料采用Ridit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疼痛程度比较
观察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见表1。
2.2 两组患者疼痛部位比较
观察组无疼痛49例,前臂疼痛9例,上肢疼痛 2例,总疼痛率为18.3%;对照组无疼痛29例,前臂疼痛13例,上肢疼痛18例,总疼痛率为51.7%;两组总疼痛率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见表2。
3 讨论
3.1 甘露醇的作用
甘露醇为高渗溶液,能把细胞间液中的水分迅速移入血管内,使组织脱水,具有脱水、利尿的作用,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利用甘露醇的药理作用,对腰腿痛患者进行治疗,解除神经根压迫症状,达到消肿止痛的功效。但是,甘露醇对局部静脉损伤较严重,主要原因与药物酸碱度、渗透压、药物浓度和微粒成分对细胞代谢的影响有关,pH过高或过低、加上甘露醇本身的高浓度、高渗透压均可对血管内皮细胞产生直接损害,从而使局部产生酸、麻、胀、痛等症状[4]。中医学也认为:输液过程中的脉络损伤,其发生机制在于气滞血淤,致使局部脉络气血运行不畅、血瘀滞阻,不通则痛[5]。
3.2 陈渭良伤科油的作用机理
陈渭良伤科油是佛山市中医院外用中药油性制剂(粤药制字Z20070486),其主要由黄柏、栀子、地榆等中药配伍而成。黄柏:性味苦寒,具有泻火解毒、清热燥湿、退虚热、抗菌抗炎调节免疫等功效。尤其是黄柏的有效成分小檗碱、药根碱、木兰花碱等生物碱,可促进血管生成具有抗溃疡的作用,同时还可以对抗多种因素所致的炎症反应等[6];栀子:味苦性寒,具有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抗炎镇痛、软化血管等功效,栀子中的主要活性成分为环烯醚萜类化合物和栀子色素,环烯醚萜类成分具有解热镇痛、镇静,抗炎杀菌的作用、可抑制炎症早期的水肿和渗出[7];地榆:味苦,微寒,具有凉血止血、解毒敛疮等功效,实验表明,地榆的主要化学成分鞣质类化合物具有抗炎活性[8]。鞣质能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减少出血,减轻组织水肿,且药物在皮肤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有收敛作用,可减少皮肤擦伤,防止感染,有抗菌抑菌等作用[9]。根据协同增强原理,将几种药物配伍、协同作用增强,能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抑制炎性介质的释放,减轻静脉损伤早期引起的局部充血、水肿;还能降低血浆黏度,增加局部血供,改善微循环,有利于局部损伤的修复[10],缓解疼痛。
3.3 陈渭良伤科油预防甘露醇致静脉损伤效果好
甘露醇能使疼痛自穿刺点沿静脉走向,向远处放射[11],而陈渭良伤科油持续作用时间长。从观察中得出在静滴甘露醇的同时局部湿敷陈渭良伤科油后无疼痛49例,占81.7%,向远处放射至整个上肢只有2例,其消肿止痛、活血化瘀效果显著,并且通过按摩能使气血流通,活血而不出血,止血而不留瘀,且消肿生肌,作为一种油剂,既可以防止在按揉时对皮肤的摩擦损伤,加速药物的渗透作用,减少对皮肤的刺激,又能消肿止痛[12]。本方法取材方便,操作简单,经济实用,患者无不良反应,对皮肤无刺激,感觉舒适,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在临床上由于使用甘露醇引起肢体局部肿痛,容易给患者造成二次疼痛和痛苦。《黄帝内经》中提出“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可见,中医历来也防重于治。
因此,在使用前应评估患者的全面因素,在使用过程中应加强巡视、严密观察、积极预防,避免造成医源性损害,发现渗漏、肿痛应及时处理,以减轻患者身心痛苦,保证医疗护理安全。
[参考资料]
[1]周定球,周淑群,韦柳华.腰椎间盘突出症综合治疗的疗效观察[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08,29(1):43-44.
[2]苏嫱,李元萍,林关聪.自制姜醇热湿敷缓解甘露醇致静脉疼痛的效果观察[J].护理学报,2011,18(6A):68-69.
[3]胡超.如何预防输注20%甘露醇致静脉损伤[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1,2(11):153.
[4]成英,田雅娟.甘露醇致静脉炎的防护研究进展[J].家庭护士,2008,6(8):2078-2079.
[5]石萍.中医药预防化疗性静脉炎的研究进展[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18):2186-2187.
[6]杨芳琴.黄柏水外敷预防静脉输液渗漏损伤的临床护理研究[J].中外健康文摘,2011,8(34):198-199.
[7]徐志华.栀子的研究与开发[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1,2(9):11.
[8]周国忠,朱磊,刘婉莹,等.地榆药材的研究与探讨[J].北方药学,2012,9(4):30-31.
[9]高学敏.中药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90-290.
[10]钟广玲,陈志维,陈渭良.骨伤科临证精要[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125.
[11]王存香,周艳,普丽苹,等.静脉滴注甘露醇致局部疼痛的原因及防护[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1,23(4):90.
[12]劳永锵,范伟锋,陈捷军.渭良伤科油结合按揉法治疗小儿落枕30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8,6(12):1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