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来源 :现代教育教学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2009sunb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的自学能力在学习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是学好语文这门学科最关键的因素,语文教师应该从小就对学生的自学能力进行培养,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听说读写的实践,重视在实践中学习语言、理解语言、运用语言,教给学生一些学习方法。为了开发学生的智力,充分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其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教师必须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其从“学会”到“会学”,无论是从实施素质教育的角度看,还是从终身教育、创新教育的角度看,都是我国当前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课题。
  1 树立自学的信心
  要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就必须想方设法让学生摆脱“你讲我听”的思想束缚,在堂上安排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自学。我要求学生查字典,解决字、词、句、篇的一些错误问题,阅读相关的课外书,补充一些必要的知识。还让他们自己去分析课文,理解课文,提出问题,再从反复的读书中回答自己提出的问题,让学生主动地、自觉地看书,积极动脑思考,在课堂上,对可讲可不讲而学生通过自学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要适当加以引导,扶一扶,让其通过自学解决。要让每个学生都有均等的学习机会,人人动手、动口、动目、动脑。要创造条件,让不同程度学生均有成功的可能。对在学习上取得成功的学生,及时加以肯定、表扬,让他们把成功的喜悦变成自学的动力,牢固地确立起自学的信心。
  2 注重质疑,激发学生的自学兴趣
  重视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另一重要因素。要巧用矛盾,激发学生的质疑兴趣。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才能调动其积极性,打开其思维,积极进行探究,不断提出疑难问题。在学《穷人》一文时,我采用的是以图质疑(课件出示插图),学生们看到图中的渔夫和桑娜家境已经够贫寒了还收养西蒙的孩子,今后日子该怎么过?看到这里学生兴趣盎然,提出了一系列有关课文内容的问题:一家人只靠捕鱼为生,鱼能吃得饱吗?何况还要养那么多人?自己的孩子都吃不饱,再抱回西蒙的孩子,今后的日子怎过?由于学生抓住了课文内容,我就放手让学生带着问题认真读课文,去寻求答案,很快就弄清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并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 培养自学的习惯
  大纲指出:“教师要按照各个年级的教学要求,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要着重培养学生认真读书、认真思考的习惯,预习和复习的习惯,独立完成作业和检查作业的习惯,看书报和听广播的习惯,勤动笔的习惯。因此,我常跟学生讲培养良好的自学习惯的好处,让他们明确要培养哪些好的自学习惯,把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纳入每节课的教学目标中,贯穿于平时的听说读写训练之中,对学生进行严格训练,细心培养并持之以恒,直到学生养成好的自学习惯。如为了培养学生认真读书、认真思考的习惯,我要求学生读书时做到:眼到、手到、口到、心到。其中,“心到”是指集中注意力,边读边想。“手到”则要求学生勤查工具书,边读书边圈圈点点,写写划划,作摘抄或做笔记等。在教学过程中,我着力指导学生去认真读书,边读边想。教《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时,突出抓好描写“我”的内心及邱少云的外表这两个重点片段的教学。在学习“我”的内心这一片段时,让学边读边思考:敌人采用“火力警戒”后,我闻到了什么?看见了什么?我想了些什么?为什么会这样想?学生通过看图,朗读课文,理解重点词句,议论、回答问题,深入到课文中,与作者想在一起,逐步体会到“我”当时内心的焦急、矛盾、难受、痛苦。从我的这一系列内心活动中了解到邱少云处境的危险。然后让学生细读课文后回答:在这生死关头,只有21岁的年轻的邱少云的表现怎样?为什么他能这样呢?让学生各抒已见,从邱少云的外表去了解其内心活动——他当时想的只是战友,战斗的全局,为了战斗的胜利,他宁可牺牲自己。通过教学,邱少云的光辉形象在学生心中深深扎下了根,不仅使学生受到了教育,受到了感染,而且使学生学到了读写人记事文章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读书方法——一边读,一边想,通过人物的外表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
  4 关注差异,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新课程指引下的语文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关注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的自主意识、积极态度、合作方式、探究精神。例如:在教学古诗《春夜喜雨》时,在引导学生理解古诗意境这一环节中打破以往的教学方式:喜欢朗诵的同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古诗;喜欢音乐的同学,自己给古诗配上合适的音乐后朗读,也可以自己拿乐器伴奏朗读;喜欢画画的同学根据自己对古诗的理解,把古诗的内容画成一幅美丽的图画,让他们在音乐中轻松愉快地学习古诗。这样,学生就能在不同的区域中发挥自己的智能,发展自己的个性,同时也轻松愉快地理解了古诗的意境。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增强了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总之,自学能力的培养与形成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是漫长而艰辛的,这就需要我们教师有持之以恒的精神,为学生搭建展示的平台,创造机会,运用多种方法,坚持不懈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只有这样,才能让教学为学生服务,才能让祖国的花朵开得更艳。
其他文献
课外阅读是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续。课外阅读不仅能拓宽学生的视野,增长知识,而且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那么,应怎样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呢?  1 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培养阅读兴趣  小学生的兴趣爱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及家庭对他们的引导和培养。教师在平时的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立足课内,带动课外,因势利导,循循善诱,才能培养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  2 推荐与自
期刊
【摘 要】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重视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导语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重要的、不可忽略的首要环节。让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渗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骨髓,需要教师真真切切认识到阅读教学的意义,创造出新的教学模式,不断提出新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关键词】 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有效性 21 世纪的教育是全面创新的教育,创新已成为时代的要求,创新教育也是一个崭新的课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需要创新教育
期刊
如何使实验课发挥提高教学质量、造就开拓性人才的作用,是物理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之一。物理实验在物理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既是物理教学的基础,也是物理教学的内容、方法、手段,因此,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1 当前物理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教师对实验教学的思想认识不到位。由于认识上的不足,教师在实验教学的组织上、在教学过程中、在物理成绩的考核上都存在着问题。例如:由于教师不愿在
期刊
新课程呼唤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倡导让我们的课堂回归生活,属于生活。它要求教育提供给学生顺利成长与发展的土壤,要求教师的教学成为以学生个性发展为中心的育人行为,使课堂充满学生情感、智慧、人格成长的阳光雨露,最终让课堂成为师生生命的绿洲。那么,怎样使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呢?我们在数学教学中通过构建开放的教学空间,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活起来,使学生插上创新的翅膀,自由飞翔。让开放成为新课程小学生数学课堂学习
期刊
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新课标要求学生在计算能力方面达到“熟练”、“比较熟练”、“会”三个层次,在计算的范围上做了“四个为主”和“三个不超过”的明确规定。那么,如何加强计算教学,提高计算能力呢?  1 严格教学要求是前提  课标在计算教学上要求达到三个层次,具体地说,就是根据每一部分所占的地位、作用区别对待,对一位数的加减法、表内乘除法等最重要的口算要求达到熟练;对于除此
期刊
美育,又称审美教育,是指培养和树立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观点,提高感受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形成完善人格,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当前,美育在我国正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因为它对建设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对人的全面发展,对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素质,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小学美术新课标》规定:“小学美术课是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的艺术教育课程,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它对于陶冶
期刊
阅读教学的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和认真阅读的习惯。为达到上述目的,教师要激励学生全身心地、自觉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  1 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法很多,诸如创设情境、开展竞赛、巧设问题、电教手段的使用等等。如我在教学《周总理借书》一课前,翻阅了大量资料,写了一篇充分体现总理一生鞠躬尽瘁、大公无私精神的短文。当我声情并茂地读完时,自己都感动得流泪了。学生也受到了老师
期刊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可以感觉得到,当我们处在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时,就会感觉心情舒畅、思维活跃,容易产生一些奇思妙想。在我的美术课教学中经常运用这种方法,美术课中的愉快教学,就是要发挥学科特色,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愉快因素,采用学生喜爱的、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来提高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愉快的教学氛围中学到知识,掌握技能。本人自1998年毕业以来一直从事初中美术教学工作,针对美术教学中实施愉快教
期刊
一个明净的夜晚,西乡一中高一高二的女生齐集在综合楼报告厅讨论青春期交友的话题。我们谈论的中心、关键是:如何将特殊关系——恋爱关系,转化为常态关系——友情关系。  高中女生,生理、心理的发展正经历着一场巨变,花儿一般的女孩,你准备好了吗?你有没发现在你身上有了一些变化?  经常烦躁不安,总想大哭大喊或者找个场合、对象发泄一下,认为世界都是灰暗的;压抑不住对某个男生的爱慕之情,成单相思,暗恋;总有一种
期刊
1 抓兴趣点  喜欢涂涂画画是小学生的天性。但这种兴趣是短暂的,在美术课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好奇、易兴奋、好探求的心理特征,抓住兴趣点,凭借一定的教学手段,使学生产生强烈的获得知识、表现艺术情感的欲望,从而主动自觉地进入想象氛围。  1.1 猜谜激趣。如第十一册教材中《古诗配画》一课,我首先就以猜谜形式揭示课题,引入新课。“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这不是我们第二册时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