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ogl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为了落实“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教育理念,教师必须树立以学习为主的学生观,从而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针对目前课堂上的浮躁气氛,笔者认为教学的第一步是让学生养成预习的习惯。本文主要从预习的必要性、预习的意义、预习方法的指导三方面强调预习的重要性。
  【关键词】预习 必要性 独立思考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而学生的发展是通过自我设计、自我构建、自我努力来实现的。在此指导下,新课程要求教师树立以学习为主的学生观,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陶行知说“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因此,要想学生学有所得,就一定要做到课前预习,养成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预习的必要性
  
  (1)当今社会是高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如果都由教师教给学生不但不现实,而且也不可能。面对日益发展激烈竞争的国际社会,国家需要的是人才的创新能力,而创新能力的提高要求学生具有良好自学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培养需从课前预习开始。
  (2)时下有些语文教师认为课前不需要预习,原因是课堂教学时间不够用,还不如上课时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讨论,最后给他们讲深讲透,他们记住了就行。另外还有老师担心因为学生的能力水平参差不齐,如果预习了,课堂教学就不好操作。笔者以为这些想法都是不妥的。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是一个对知识理解逐步加深的过程,那就需要给学生一些时间去阅读思考,课堂的45分钟时间毕竟有限,读的少,就难以有感悟,而真正的阅读能力是通过学生“多读而感悟”培养出来的。如果让学生读一遍文章就给出问题让他们回答,他们回答的结果会让人感到满意吗?再者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不是靠讲培养出来的,也不是靠听培养出来的,而是靠学生自己在阅读中体验与感悟,再加上老师的指导培养起来的。如果学生自己连课文都没有认真去读,或读的不深刻,教师多讲又有什么意义呢?这样的教法只能产生两个后果:一是教师“累死了”;二是学生“学死了”。这样的教法,怎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呢?
  
  二、预习的意义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习是学生正式听课学习之前所做的知识准备过程,它是一种初步的自我学习行为。通过预习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而提高课堂效率。
  1.学生通过预习,可以提高课堂效率。在预习过程中有的学生基本上就能弄清新课的主要内容,他们在上课时就能紧跟老师的讲课思路,随时做出积极的反应;即使有些能力差点的学生,也能通过预习促使他们积极思考,从而提高45分钟的课堂效率。另外,学生通过预习发现自己学习中的问题,这样就可以在课堂上有的放矢地听课,还可将自己的想法和老师的讲解、其他同学的见解进行对比,一方面检验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确;一方面在倾听老师、同学的见解中不断地修正与完善自己的观点,进而提高课堂质量。
  2.学生通过预习,可以加强新旧知识联系。例如,学生通过预习《一滴眼泪换一滴水》这篇文章时,会发现它是一篇小说,学生也会自然而然想到以前学过的小说《祝福》,通过对两部作品的比较明白中国的小说和外国的小说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哪怕是瞬间的思考,也能促使学生检查自己的储备知识情况,从而明白自己存在的知识缺陷,也能促使学生及时地进行复习和补救。这样,也就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学生通过预习,可以丰富知识和增加知识储备。当学生预习遇到问题时就有可能通过各种方式去收集信息,进而会掌握大量的知识。这样也就自然而然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预习方法的指导
  
  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课预习时可做如下安排:
  (1)时间上以15分钟至20分钟为宜,根据课文内容长短也可适当调整。
  (2)内容上要求学生扫清文字障碍,读通文章,疏通文意,初探特色。
  (3)形式上鼓励学生以默读为主,边读边画,画出重要的词语,自己喜欢的句子,自己认为的重点句和难点句且大体上理解文意。
  (4)最好列出预习提纲。将课文中的知识点转化成一个个阅读思考题,让学生带着老师提出的问题去预习。
  (5)要求学生課堂至少提出一个问题。
  有预习就要有检查,督促学生养成预习的好习惯。也许有的老师会说,自从实施新课标以来,我们只怕课文讲不完,哪有时间检查预习。其实,会检查预习的老师,他的课堂效率往往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这也要看教师给学生安排预习的要求是否合理。总之,预习要得法,检查有方法。这样才能培养学生养成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是提高学习能力的根本。
  预习是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独立思考习惯的制胜法宝,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才能开启学生的创新思维,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创新性人才。
  作者简介:杨红霞,山西省闻喜中学一级教师。
其他文献
本文利用已糖激酶法测定葡萄糖的原理,在反应2体系中加入葡萄糖标准液,通过测定反应最终产物NAD(P)H+H^+的方法,用于ISP-M半自动化分析仪340nm波长的校正。将理论系数与实测系数进行比较,检查及校正340nm处仪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接受学习转变为主动探究学习,是语文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要实现师生角色的转换。教师要切实认识到,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分析无功补偿的作用和补偿容量的5处选择方法,着重论述了电动机无功就地补偿容量的配置,以确保补偿技术经济,合理,安全可靠,节约电能的目的。
叙事性文学作品中,人物性格的发展变化是一个渐变的过程。文章借课本中的典范文本,分析了作者在刻画人物心理方面的技巧,并指出在人物形象塑造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摘要] 移动学习(mLearning)是继数字化学习之后出现的又一新型学习模式,将对未来高校思政课实施生态造成一定的影响、冲击,甚至会引发思政课的学习变革。深入探讨思政课移动学习模式的构建,并就目前面临的阻碍以及如何推动和落实思政课移动学习做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移动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变革  [中图分类号] G64[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5-5843(2017)0
想象阅读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模式,其亮点是"想象"。通过想象阅读教学,可以引导学生外引内联,横向迁移。既拓展了教学内容,增加了意趣,又提高了教学效率,并变学生接受和探讨新知
多年来的教育实践让辽源教育人深刻认识到:在科研、教改、教程、教法等方面还存在着短板,对教师的品格、品位和品牌的传承与发展方面还存在着很大的偏差,尤其是学段教育衔接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