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管大王楼仲平

来源 :新西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ixin3141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根小小的塑料吸管,每支利润仅有8毫钱。双童公司每天生产吸管8吨,大约1500多万支。这些小吸管每月回报的利润高达40万元。
  
  楼仲平念书念到初二,就跟父亲做起了“鸡毛换糖”生意。后来,他的目光盯上了吸管。
  吸管的利太小了,没人愿意做。然而,吸管又是一次性用品,消费量巨大,眼光独到的楼仲平从吸管的“小”看到了市场的“大”。
  果然,楼仲平成功了,如今他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饮用吸管生产商。
  
  小吸管的大市场
  
  “鸡毛换糖”是浙江义乌一带独有的一门生意。吃这门生意饭的人被人叫做“敲糖帮”,他们挑着货郎担,摇着“叮当”作响的拨浪鼓,走村串巷,用糖块换取别人家宰鸡杀鸭后攒起的鸡毛鸭毛。
  义乌地区土质贫瘠,为增加肥力,当地农民发明了“塞秧根”施肥方法,把鸡毛等动物毛发碾碎后拌以草木灰、人畜粪便等,搓成小团,在插秧7天左右时,塞入秧苗根部。这就需要大量的鸡毛等动物毛发,于是,在义乌衍生出一种“鸡毛换糖”的交易:用自家酿制的地瓜糖和生姜糖加工而成的敲糖,走乡串户换取鸡毛等动物毛发。据说,“鸡毛换糖”的历史可追溯到乾隆年间。即使在“文革”期间,也顽强地以地下形式存在着。
  1994年,楼仲平租了两间民房,买来两台机器,与妻子一起开始做吸管。两人没日没夜地做,一天几百公斤做下来,手指头根根发痛。如果只是辛苦倒也罢了,不凑巧的是三年下来才赚到一点钱,就遇到东南亚爆发金融危机,塑料大幅涨价。当地吸管厂多数改行,妻子也劝楼仲平改行,但他坚持认为,只要挺过这一关,就一定能翻身。
  还真叫楼仲平说准了。如今他创办的双童日用品有限公司,已是世界上最大的饮用吸管生产企业。每天有两个集装箱约8吨重的产品运往世界各地,占中国吸管出口的55%。产品销往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功打进国际上最具有知名度的美国沃尔玛、K玛特和英国泰斯克(世界排名前三位的超市)。60条生产线一年产量占全球吸管需求量的四分之一还多,每月利润达40万元。
  现在,双童公司依旧是“小”的,不足500人,但却是现代化的小企业,其旗下的“双童牌”饮用吸管,于2000年12月通过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和欧洲食品安全TUV认证。
  “大多数人做事情都做到了99%,可是剩下的1%却不去做了,而双童就是因为坚持了这剩下的1%,所以也就成功了。”楼仲平说。
  
  电子商务的受益者
  
  吸管是微利产品,处处精打细算才能有所盈利。深谙此道的楼仲平,将成本控制做到了极限。
  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双童公司把耗电高的流水线调到晚上生产,因为夜里电费低。而楼仲平控制销售成本的另一个妙招就是电子商务。
  “网络在中国还是新生事物的时候,我就把吸管放到网上卖了,我用吸管把世界‘吸’了进来。”楼仲平说起此事颇为得意。
  早在2000年,楼仲平就将吸管生意放到了网上。除了链接上各种搜索引擎外,还利用阿里巴巴英文网站免费会员的身份,向全世界推销吸管。尝到电子商务甜头的楼仲平,又是同行业第一个率先登场浙江网交会的。许许多多素不相识的外商就这样引来了,几乎没有什么招商成本。
  随着阿里巴巴的发展成熟,双童与阿里巴巴的合作也全面升级。“2003年我们成为“诚信通” 会员,主打国内市场;2004年成为“高级中国供应商”会员,主打海外市场。我们还利用阿里巴巴C2C的网络服务——淘宝网做国内生意。”楼仲平说,“我们的业务员从来不出去跑业务,都是客户主动跟我们联系,目前公司的业务中有80%来自于网络。”
  楼仲平从网络获得的好处可不止这一点,更多是对经营理念的改变。
  以前,做生意就必须面对面地谈,才能完成物与货币间的交易,但现在“只要守住电脑、守住网络,不再需要人见人、人见物、人见钞票,一切都不见,照样可以做生意”。虚拟经营的理念被楼仲平运用得极其娴熟。
  网络还被楼仲平用于企业的内部管理上。公司局域网覆盖了每一个车间和班组,文件的上传下达可以无纸化传输;订单可以直接下到终端的车间里……
  “守着一个商铺,不如守着一台电脑。商场、店铺再好,也不如网络大市场好。”楼仲平对此体会颇深。
  


  善于花最少的钱、做最有效企业形象宣传的楼仲平,利用起各种展会来也是驾轻就熟。截至2006年,楼仲平已连续参加了12届义乌小商品博览会。难怪有人形象地形容双童与义博会是相濡以沫的夫妻,自结发以来始终不离不弃,一路相伴。参加义博会,主要也是为了打品牌,双童展台前,展品只占一小部分,更多的内容是制作精美的媒体广告牌和参加中央电视台节目录制片的截图广告。
  做宣传用巧劲,从不多花冤枉钱,这是楼仲平一贯的做法。
  
  双童十二条“军规”
  
  “如果想让公司的员工照顾好顾客,你就要必须确保照顾好店里的员工。”全球零售业巨头沃尔玛这样告诫自己和所有的企业主。有意无意间,楼仲平也给了员工很不错的福利待遇,形成双童特有的凝聚力。
  双童企业员工享受的福利待遇有12条之多,从生产到生活,从物质到精神,面面俱到。有些条款看起来婆婆妈妈、絮絮叨叨,却更显细致入微——
  1、提供所有在岗员工免费的住宿。从2006年下半年起,提供普通员工4人一单间,技术员工和夫妻员工两人一单间的生活待遇;所有员工寝室都带有卫生间,24小时供应热水洗澡,定额使用,水电费全免。
  2、公司食堂提供成本价饭菜,1元多钱一餐就能吃饱吃好;提供所有员工免费的开水。
  3、所有的生产车间为封闭卫生无尘车间,车间内冬天提供暖气,夏天提供冷气或冷风,为员工的身体健康提供保障。
  4、提供免费的职工活动室,活动项目有乒乓球、电视、卡拉OK、书报杂志、电脑上网等;每年至少组织两次员工集体自编自导的文艺晚会或集体聚餐会。
  5、定期组织各种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每年至少提供两次到电影院看电影的机会;每年至少两次组织全厂员工到省内集体旅游。
  6、所有员工都有机会参加每季度优秀员工的评选,被评上的优秀员工公司将给予200元的奖励。
  7、所有的优秀员工都有机会被评选为年度十佳员工,并每年给予免费的国家级(省外国内)旅游一次(北京、西安、桂林等路线单程飞机往返)。
  8、每年春节凭车票报销所有的来往车费。
  9、所有基层员工满一年起享受每年240元的工龄补贴,第二年增加至480元,第三年增加至720元,以此类推,上不封顶。
  10、所有基层管理人员和部分科室人员都在一线员工中提拔,使所有的员工都有发展的机会。
  11、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所有进厂员工都可有选择地订立一年期的劳动合同,合同范围外来去自由。每年6到10月份,员工可以有组织地轮流请假返家一趟。
  12、按劳分配,多劳多得。所有岗位实行按件计酬制度,普通员工月均工资在1000元左右,技术员工在1500元左右,所有上月的工资在下月的22日准时发放,决不拖欠。
  上述所有规定,有楼仲平的亲笔签名,以示对员工的承诺。
  以细微的承诺凝聚员工,以细小的生意博取财富,这就是楼仲平的成功砝码。
其他文献
通过对华尔街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和影响的分析以及对华尔街金融危机暴露出的国际经济秩序存在的重大缺陷,为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寻求可能的途径。
期刊
<正>仪阳街道中心小学地处肥城市区东南,是一所典型的城乡接合部学校。2014年9月迁址新建,新校于2016年9月1日正式投入使用。由于学校位置靠近城区,每年都会有部分孩子转到市
期刊
体育产业商业化程度逐步深入,使得对体育消费行为的研究成为营销学领足安命者。并归纳出这五类细分市场的体育消费心理需求及体育消费偏好。域的热点。透视问卷调查样本及测
华俄道胜银行是中国近代第一家中外合办银行,该行向中国提供贷款修筑了山西第一条铁路——正太铁路。铁路的修筑,扩张了俄法在山西的经济势力,增强了其对山西的经济渗透和资
近日,由赵薇首执导筒拍摄的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正在全国各地热映,与此同时,导演赵薇本人的青春往事也被媒体重新挖掘津津乐道。而在这些往事里,有一个人,有一个名字,被频
母女如闺蜜,同床共眠30年  1979年10月5日,高圆圆出生在北京通州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当时父母已经40多岁。对于这个孩子的到来,父母曾经犹豫过,但他们最终还是决定冒险迎接这个新生命。  高圆圆的出生,几乎完全改变了妈妈的命运。生养女儿后,高龄生育的她身体一直不好,从此再也没有去工作。在高圆圆的成长记忆中,妈妈长年卧病在床,天天都要大把大把地服药。在航天部门工作的父亲,每天下班后既要洗衣做饭,给
“仇”与“和”,构成了一个反差巨大的姓名组合:仇和。  仇和与谁仇?他当一把手,与比他职务低的都有仇;仇和对谁和?与比他职务高的都和,当副职对同僚、上级甚至下级,也都有和的时候。权力与职务,成为仇与和的惟一坐标。  仇和被调查的理由是违纪违法,贪是必须有的硬伤,但似乎很少有人关注他的贪,也破例地没有提到通奸。舆论更多的是说他的任性和滥权。在凤凰评论独家出品的自由谈栏目里,作者褚朝新文章仅看大小标题
近来我国股市房价飙涨,而目前国民经济回升基础尚不稳固,这只是虚象不能算真的复苏,而可能是新泡沫的到来。对此本文分析了我国目前经济存在的问题、原因及相应对策。
他被称为“徐三多”:钱多、房多、女人多,但是,他给雅安人民却没带来多少福音。用雅安一位官员的话说,他主政7年,留给雅安的除了经济停滞,还有民怨声声和官场戾气。  2013年11月17日,对四川雅安市民来说只是个普通的日子。  可是,这天晚上9时许,市民们休闲遛弯儿的西康码头却响起了鞭炮声。在烟花飞溅的火光中,不断有人从车里搬出鞭炮礼花。鞭炮声持续了1个多小时,聚集看热闹的人越来越多。  在一片嘈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