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初探(1)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dy4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阅读是培养学生语感,提升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阅读是体现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重要标志。没有阅读的语文教学是不完整的,也可以说是不能称之为语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加强阅读训练,寻找行之有效的阅读技巧和技能,应该是每一个语文老师都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 阅读训练 阅读技巧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让学生喜欢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质量是我们语文教师的共同追求。如何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呢,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简单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以读激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朗读是激发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重要途径。有声有色,声情并茂的朗读,能让学生切身感受到文字的魅力。在朗读中,感受字里行间蕴含的情感,然后通过声音和语调的变换,传递作者的心声。教师还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如男女生配合读,分角色读等,让学生多角度多感官去理解文章内容,会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如我在教《山中访友》这篇课文时,让学生边读边想象山中的画面:高耸如云的悬崖,飞流直下的瀑布、还有叽叽喳喳的小鸟,茂盛的大树,等等。而这些都是我的朋友,我和他们亲切的交谈,愉快的对视,我的内心充满了愉悦与美好。让学生带着这种情感,再去读课文,会有一种妙不可言的感觉。
  加强朗读教学,不仅能让文字变得鲜活,还可以让情感,让文字深处的东西通过声音表达出来。同时,还能够深化文本教学,让学生和作者一起体会心灵的共振,享受在蕴涵丰满的语言文字世界里,自由学习,自我发展,从而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品词析句,体会文中蕴含的情感


  有人说,语文是姓“语”的。这句幽默的语言也可以看出语文中,对语言品析的重要性。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带领学生仔细品味语言,尤其是一些重点词句。在品析涵泳中,体会文字间蕴含的情感。比如,在讲《开国大典》这篇课文时,作者写参观人员时,有这样的描写:“工人队伍中,有从老远的长辛店、丰台、通县来的铁路工人,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郊区的农民是五更天摸着黑起床,步行四五十里路赶来的。可以引导学生抓住“”一……就……”这样的关联词语,体现了人们心情的急切,“直奔”“摸着黑”“步行”等词语,让学生体会参会人员内心的激动和兴奋。通过对这样词语的品味,能加深对文章的理解,还能让学生体会作者组词造句的匠心。在教学中不仅要引导对学生对重点句、重点段反复读,反复念,更重要的是让其读出情感,念出含义。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读中就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知识水平和能力也同时得到了升华,教学任务完成得轻松愉快。

三、巧用多媒体,创设文章的意境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我们的课堂也变得越来越生动。多媒体的运用,可以加强学生的直观感受,创设一种想象中的意境,这样更有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深入了解,有助于学生很好地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比如,对于优美的散文,我们可以采用配乐读。在切合的音乐声中,调动我们的听觉,创设出深远的意境。
  当然,多媒体也是一把双刃剑,且不可为了使用而使用。有很多老师,把精力花在了课件制作上,只是追求课件的花哨,却忽略了学生的想象和积极主动性,这种舍本逐末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四、由读到写,注重语文能力的迁移


  “授之以鱼,仅供一饭之需;而授之以渔,则終身受用无穷。”教育的目的不仅是为了扩充学生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能力,获得终身学习的本领。而有的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忽略了语文工具性的特点,一味强调人文教育。这样,语文课就成了思想政治课,或者是思想品德课。这样都背离了语文教学的本质。我们在教学中,要体现语文的特点,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教师要用扎实多样的训练,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就是要努力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尤其是写作能力。
  为了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阅读时深刻体会作者的写法。比如,写作的顺序,写作的结构,语言的组织等。让学生在不断的阅读中,逐渐体会到写作的方法,并在不断的练习中形成能力的迁移。
  总之,语文教学离不开阅读。作为语文老师,应该把阅读能力的提升作为课堂教学的重点。当然,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我们教师必须多专研,多实践,多总结,形成自己独特的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从而最大的发挥阅读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如何营造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良好气氛[J].祖国,2017,(6).
  [2]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J].青少年日记,2017,(08):212.
其他文献
【摘要】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主要是以识字教学为主,识字量大,内容也较为枯燥。教师在教学中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适时地运用游戏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地学习氛围中学习,让识字教学步入“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理想境地。  【关键词】识字教学 激发兴趣 游戏教学 情感     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主要是以识字教学为主,识字量大,内容也较为枯燥。因而,教师教得吃力,学生学得辛苦,而且很容易回生。
期刊
[摘要]冯梦龙是明后期通俗文学大潮中的代表人物。本文试图从明后期社会环境切入,分析冯梦龙通俗文学观形成的原因,指出明后期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环境为冯梦龙通俗文学观的形成奠定了外在条件,冯梦龙独特的人生经验、个性化意识又为其通俗文学观的形成提供了内在条件。  [关键词]冯梦龙 通俗文学观 社会环境 主体条件    冯梦龙生于明神宗万历二年,历神宗、光宗、熹宗、思宗四朝,卒于清顺治三年。其文学活动主要集中
期刊
【摘要】阅读是一种吸收,写作是一种倾吐。阅读和写作两者密不可分,又相互促进。审视现实,课程安排与实践操作严重脱节是教师在作文教学过程中面对的主要困境,追其根本在于教师将阅读课和作文课两者之间彼此孤立,进而造成了读写间无形的界限。根据部编版语文教材的特点、结合实际教学中的具体案例,从赏析课例,进行仿写;抓住留白,进行补写;调动想象,进行改写等三个方面,浅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对学生写作的指导,力求给一线
期刊
【摘要】小学数学虽然是一门理科学科,但是其中也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德育素材。在新课程改革的深化之际,教师要以学生发展为教学出发点,基于认知发展理论的视角进行小学数学德育素养主题活动设计,旨在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德育素养,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  【关键词】认知发展论 教育启示 德育素养 教学活动  《国家中小学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将
期刊
【摘要】素质教育一直是教育的关键一环,新时代下国家不断进行课程改革,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已经成为教师主要的教学目标。中华文化中的优秀艺术对幼儿的价值观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艺术有无穷的魅力,它能够影响到人的心灵,改变人的品味。通过艺术作为素质教育的切入点,幼儿会受到艺术的感染,对学习产生很大的兴趣,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了提高。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从艺术中引经据典,使艺术与素质教育融合,
期刊
【摘要】德育是教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的目标。在新课程深化改革的背景下,我们应该重视德育教育,促使学生在有限的数学课堂中逐步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以便为推动社会发展做出贡献。通过具体论述初中数学教学中德育的渗透策略,让德育之“苗”在数学课堂中“开花结果”。  【关键词】初中数学德育渗透策略  对初中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主要是从思想、道德、心理方面入手展开教育,促使学生逐步
期刊
【摘要】民间童谣作为一种宝贵的儿童文学资源,是幼儿园语言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了民间童谣在幼儿园语言活动中的价值,说明了应用童谣的教育教学策略,认为应当重视童谣诵读、使用肢体语言、合理提问引导以及运用多媒体。结合案例说明了具体的教育策略,并探讨了相应的注意事项,以期能够为幼儿园语言教育实践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借鉴。  【关键词】民间童谣幼儿园教育语言活动  幼儿时期是个体语言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幼儿
期刊
【摘要】为服务首都“四个中心”战略定位,构建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进一步深化北京职业教育改革,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已经在各高校广泛开展。就职业院校校企合作中的课程共建进行试探性研究。  【关键词】校企合作 课程共建 师资互聘 途径  为更好地服务首都北京“四个中心”战略定位,必须坚持立足需求、提升质量、优化布局、城教融合、协同发展的思路,构建完善现代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推进产教深度融合、校企紧密合作
期刊
【摘要】用多种有趣的课外阅读形式吸引孩子们,引导孩子们走进阅读的蓝天碧海,让他们在书中与历史对话、与高尚交流、与智慧撞击、与文明触。摸如果老师经常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孩子介绍一些书中人物、内容简介或精彩片断,这样便可以激发学生欲知详情,想看原文的欲望。  【关键词】小学生 课外阅读 阅读欲望  与书卷为友的过程,是优雅而美丽的。我多么希望孩子们能徜徉于激情和人文的书籍中,感受幸福和快乐呀!  ——题
期刊
【摘要】阅读教学是语文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构建体验式语文阅读课堂,丰富学生们的阅读课堂情感体验,既是语文学科学科特性的重要体现,也是促进学生语文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培养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体验课堂 情感  阅读是人获取知识和经验的有效手段,在不断的语文阅读过程中,人们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明晰文章的主旨意图,实现对文章中所描绘的虚拟世界的完整再现,进而获得间接的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