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琵琶这件乐器盛行于唐朝,描写琵琶音乐的诗词也大多在此时期,具有时代的音乐色彩,尤以白居易的《琵琶行》为代表。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诗词是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古代诗人的语言简练高超,无论是绝句还是歌赋,总是用借景抒情、借物喻人等手法表达内心情感,意境深远。本文从描写琵琶音乐的诗词出发,将文字赏析与音乐相融,以《琵琶行》为例来分析其音乐色彩。
关键词:诗词;琵琶音乐;色彩
一、诗词、琵琶音乐与色彩的关系--
琵琶,是一件弹拨乐器,外形呈梨型,有四根弦,音色清脆悦耳。琵琶二字中的“王王”意为“二玉相碰,发出悦耳的碰击声”,这件乐器最早出现在秦朝,它优美的形状曲线与古时女子相结合,便非常完美的呈现古典美,十分相乘、柔美,所以女性便可以通过弹琵琶来表情达意。在我国古代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诗词歌赋对于华夏民族文化上的影响甚为深远,意义重大。早至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我国第一部诗歌《诗经》,公元前4世紀出现了屈原的《楚辞》,是楚风的重大发展,儒家孔子积极提倡音乐并传授。盛唐时期,政治经济迅速发展,社会进步,诗词大量涌现达到顶峰,其中不乏《琵琶行》《昭君出塞》等此类流传千古的经典作品,成为人们吟诵的佳作。诗词讲究押韵、意境,是作者借景抒情、借物寓理等表达内心思想情感的方式,具有简洁到位、句读清晰、字斟句酌等特点,准确地阐述诗人的“内心戏”。
无论是提笔诗词歌赋,还是抚琴弄音,它们都是表达内心思想感情的一种方式,充满色彩,是无声的语言。例如,中国的传统“红白事”,婚假喜事用大红色,给人一种喜庆愉悦的情绪色彩;丧葬用黑白色,将人带人凄凉悲痛的氛围。同时,场景不同采用的音乐也不相同,这里说的音乐主要区别就在于节奏的快慢。节奏快,情绪高,色彩鲜艳明亮,表達的大多是比较欢快积极的情绪;反之,则色彩暗淡低沉,哀愁消极。因此,色彩早已超越美术学的理论和视觉艺术的范畴,音乐与色彩的结合可以反映不同的情感变化。
综上所述,诗词、音乐与色彩的结合,足以在音乐创作和欣赏中,给我们带来更多更形象的艺术感染力。诗词让音乐更具文化内涵、情感丰富,音乐使诗词生动形象,其色彩流淌于心间,流淌于世界,更具魅力。三者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
二、《琵琶行》的音乐色彩——月光色
《琵琶行》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代表作之一,诗中描写琵琶的诗句是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引用吴厚元老先生对本诗的理解:唐代杰出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是一首家喻户晓、脍炙人口的著名诗篇。诗人以精炼生动的文字,描写了琵琶女高超的演奏技艺和悲惨的遭遇,同时表达了诗人“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由衷感叹。可以联想在朦胧的月光下,诗人与琵琶女在琵琶如珠落玉盘的琴声中,二人相互倾诉,描绘琵琶音色和凄凉、温婉曲调的同时,表达着各自内心的情感,体现了歌唱性。其次,月亮这一意象在诗词中通常寄托着思念之隋,本诗中的月亮是作为清冷的物象出现,月亮、月色给人清冷之感,月色的渲染巧妙地营造出清冷意境,使全诗沉浸在一种浓郁的伤感的抒情氛围之中。《琵琶行》在艺术方面,成功地运用了优美鲜明的、有音乐感的语言,用视觉的形象来表现听觉所得来的感受;秋风萧瑟的自然景物和离情别绪,使作品更加感人。因此,以柔和中又带凄婉的月色为代表,用作这首关于琵琶诗词的中心思想及情感较为贴切。
诗词中琵琶音乐的色彩十分丰富,琵琶音乐在诗人的笔下熠熠生辉,在精炼的字眼中,音符跃然纸上,仿佛在音乐世界中诵读诗词,而每一种颜色寓意着不同的感情,不同的氛围,这何尝不是一种美的享受。
结语
自古以来,诗人总是具有浪漫、想象力、真诚等素质,搭配琵琶优美凄婉的音色,碰撞出不同的火花。音乐需要与文化结合,方才显得有底蕴,令人记忆深刻,尤其是热爱音乐的我们,更应当多读诗书,练习琴技,感受其中的魅力色彩,提高对音乐的表达。
关键词:诗词;琵琶音乐;色彩
一、诗词、琵琶音乐与色彩的关系--
琵琶,是一件弹拨乐器,外形呈梨型,有四根弦,音色清脆悦耳。琵琶二字中的“王王”意为“二玉相碰,发出悦耳的碰击声”,这件乐器最早出现在秦朝,它优美的形状曲线与古时女子相结合,便非常完美的呈现古典美,十分相乘、柔美,所以女性便可以通过弹琵琶来表情达意。在我国古代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诗词歌赋对于华夏民族文化上的影响甚为深远,意义重大。早至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我国第一部诗歌《诗经》,公元前4世紀出现了屈原的《楚辞》,是楚风的重大发展,儒家孔子积极提倡音乐并传授。盛唐时期,政治经济迅速发展,社会进步,诗词大量涌现达到顶峰,其中不乏《琵琶行》《昭君出塞》等此类流传千古的经典作品,成为人们吟诵的佳作。诗词讲究押韵、意境,是作者借景抒情、借物寓理等表达内心思想情感的方式,具有简洁到位、句读清晰、字斟句酌等特点,准确地阐述诗人的“内心戏”。
无论是提笔诗词歌赋,还是抚琴弄音,它们都是表达内心思想感情的一种方式,充满色彩,是无声的语言。例如,中国的传统“红白事”,婚假喜事用大红色,给人一种喜庆愉悦的情绪色彩;丧葬用黑白色,将人带人凄凉悲痛的氛围。同时,场景不同采用的音乐也不相同,这里说的音乐主要区别就在于节奏的快慢。节奏快,情绪高,色彩鲜艳明亮,表達的大多是比较欢快积极的情绪;反之,则色彩暗淡低沉,哀愁消极。因此,色彩早已超越美术学的理论和视觉艺术的范畴,音乐与色彩的结合可以反映不同的情感变化。
综上所述,诗词、音乐与色彩的结合,足以在音乐创作和欣赏中,给我们带来更多更形象的艺术感染力。诗词让音乐更具文化内涵、情感丰富,音乐使诗词生动形象,其色彩流淌于心间,流淌于世界,更具魅力。三者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
二、《琵琶行》的音乐色彩——月光色
《琵琶行》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代表作之一,诗中描写琵琶的诗句是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引用吴厚元老先生对本诗的理解:唐代杰出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是一首家喻户晓、脍炙人口的著名诗篇。诗人以精炼生动的文字,描写了琵琶女高超的演奏技艺和悲惨的遭遇,同时表达了诗人“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由衷感叹。可以联想在朦胧的月光下,诗人与琵琶女在琵琶如珠落玉盘的琴声中,二人相互倾诉,描绘琵琶音色和凄凉、温婉曲调的同时,表达着各自内心的情感,体现了歌唱性。其次,月亮这一意象在诗词中通常寄托着思念之隋,本诗中的月亮是作为清冷的物象出现,月亮、月色给人清冷之感,月色的渲染巧妙地营造出清冷意境,使全诗沉浸在一种浓郁的伤感的抒情氛围之中。《琵琶行》在艺术方面,成功地运用了优美鲜明的、有音乐感的语言,用视觉的形象来表现听觉所得来的感受;秋风萧瑟的自然景物和离情别绪,使作品更加感人。因此,以柔和中又带凄婉的月色为代表,用作这首关于琵琶诗词的中心思想及情感较为贴切。
诗词中琵琶音乐的色彩十分丰富,琵琶音乐在诗人的笔下熠熠生辉,在精炼的字眼中,音符跃然纸上,仿佛在音乐世界中诵读诗词,而每一种颜色寓意着不同的感情,不同的氛围,这何尝不是一种美的享受。
结语
自古以来,诗人总是具有浪漫、想象力、真诚等素质,搭配琵琶优美凄婉的音色,碰撞出不同的火花。音乐需要与文化结合,方才显得有底蕴,令人记忆深刻,尤其是热爱音乐的我们,更应当多读诗书,练习琴技,感受其中的魅力色彩,提高对音乐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