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争早摘胜利花

来源 :三月三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liver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型冠状病毒狂,来势汹汹几嚣张;呼吸传染速度快,首先武汉人遭殃。
  病毒来得真特别,逢人赶潮过春节;百传千来千传万,凶猛妄将人灭绝。
  武汉封城号令发,全国呼应及时抓;精英医生上一线,舍身救国离开家。
  病毒危害要记清,防治病毒保自身;出外就要戴口罩,最好不离家门庭。
  勤洗手来保洁净,室内通风讲卫生;作息有度不熬夜,时刻保养精气神。
  中华儿女有力量,不怕病毒几疯狂;民富国强高科技,不久就得扫战场。
  靓车豪楼钱多癫,捕食野兽惹祸源;吃着野味染来病,人身危险受熬煎。
  杜绝再吃野蝙蝠,不可贪食野兽肉;切断这條食物链,切莫以身试病毒。
  以法防控莫迟延,违法必究保安全;釜底抽薪齐动手,切断一切传染源。
  科学防控认真抓,事关百姓万千家;条条措施落实好,共把毒魔来封杀。
  群防群控同奋斗,高呼武汉人加油;全国人民在一起,不获全胜誓不休。
  奋斗为着你我他,为党为民为国家;男女老少齐上阵,力争早摘胜利花。
其他文献
一  这里的姑娘水灵如晨露,这里的米酒仙人欲饮之,这里的芦笙唤起万物生??位于湘桂黔三省(区)交界处的三省坡下,一个充满传奇的侗族村寨,在这里生生不息地繁衍了近500年,从当初的不过几户人家发展到如今670多户2600多人的大侗寨,这就是入选《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的三江县独峒镇高定侗寨。  七层重檐的雄伟寨门高高矗立在右边寨顶的垭口公路上。寨门之上有可供行人出入的走廊,兼具了风雨桥的作用。 
期刊
正月十五闹元宵,街头街尾静悄悄;南方不见龙狮舞,北方不见踩高跷。  苗寨不闻吹芦笙,侗村不见看花灯;歌圩庙会无人赶,家家闭户不出门。  我们都听党的话,無事通通待在家;为抗新冠病毒病,全民防控共依法。  不去走亲不串门,一家团聚享天伦;电话微信把年拜,不当病毒媒介人。  按照领导作安排,需要上街才上街;严防死守各路口,严查外人带病来。  村村寨寨共行动,严查带毒进村中;好比腌菜腌萝卜,盖严坛盖别漏
期刊
一朝灾难从天降,肺炎疫情好猖狂;医生护士奔一线,军队受令上战场。  这场无烟抗击战,好比骇浪撞岸滩;爱心筑成防护坝,排除千险与万难。  钟南山与火神山,英雄聚守疫情关;英雄正气如猛火,猛驱邪气与毒寒。  无数英雄听指令,听党指挥送瘟神;十四亿人扬正气,疫情战争打得赢。  护士玉手长老茧,桃花脸皮花斑添;英雄昂头朝天笑,救难不怕受熬煎。  自从建国到如今,国泰民安万事兴;今朝瘟神来作乱,英雄出战化为
期刊
冠状病毒已出现,形势严峻摆眼前;防控知识要宣讲,我们来当宣传员。  近期大家莫聚会,不要聚众拢一堆;不乱接触外来者,不吐口水满天飞。  饭前便后要洗手,细菌不在手中留;各种食品要熟透,病不入口无忧愁。  病魔面前要自爱,不要轻易耍卖乖;若是有事出门去,口罩一定戴起来。  若是自己打喷嚏,第一时间掩口鼻;以防飞沫互传播,无意之间染病疾。  医学专家讲清楚,病毒来自野生物;若是自己无防护,尽量避免去接
期刊
解陋泉记  平日里怀想故乡,记忆中总回荡着深山谷里那种大口吃肉大碗喝酒的吆喝声,而且醉意惺忪中还渗透着用双手捧著晶莹剔透的泉水,一边喝起来解酒,一边跳起轻快舞步的情景。那可是解陋泉里流淌出来的山泉水,清冽甘甜,冬暖夏凉,是故乡人赖以解酒消渴的神水。在红水河畔大化瑶族自治县壮族群众丰富多彩的语言和文化里,“解陋”这个音就是解酒的意思,我想这大概是解陋泉威名的由来吧。  出得家乡头肯屯西门,在山坳过去
期刊
坐落于京西魏公村的中央民族大学,与位于桂中的金秀瑶族自治县,虽有两千多公里的空间距离,但却因为费孝通先生而产生了跨越时空的姻缘——中央民族大学是费老亲自参与创建的,其校训“美美与共、知行合一”,前半句即来自费老“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文化箴言,每一位民大学子都受其精神洗礼。至于金秀,费老更是情系半生,前后六上大瑶山,认为“世界研究瑶族在中国,中国研究瑶族在金秀”,亲笔题词“瑶族
期刊
生态湿地,诗意都安;白鹭齐飞,醉美公园。广西都安澄江国家湿地公园于2013年通过国家级评定并批准建立国家湿地公园试点,是目前国内集河流湿地、城市湿地、农耕湿地于一体的喀斯特湿地。都安人民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注重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近年来,都安瑶族自治县动员社会力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绿色发展,推进“幸福都安、活力都安、美丽都安、宜居都安、和谐都安、清朗都安”建设,让人民群众在绿水青山中共享
期刊
生姜对于生活在驮娘江边的西林人来说,是一种非常普通的植物,但我却对它有一种特殊的情感,生姜那绿油油的叶子、黄灿灿的块茎、火辣辣的香味深深地吸引着我。  在那个年代,偏僻的深山小寨也遭到了“文化大革命”的无端洗劫,村民忙着开会、学习,生产劳动不正常了,许多好田好地荒废了。收获的季节,坝子一片荒凉,屋子空空荡荡,眼看漫天飞雪的漫长冬季即将到来,村民们一筹莫展。  那年的冬天来得特别早,又特别冷,幸运的
期刊
正值南国荔枝飘香的时节,我来到南宁市云景路,拜访广西民族问题研究中心原主任覃彩銮先生,站在我面前的是一位高个子、古铜色脸庞、穿着T恤衫、精神矍铄的壮家汉子,很难想象他就是获得“广西优秀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广西壮学学会会长、年近七旬的壮学资深专家。覃先生生于1950年,广西柳江人,1977年7月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毕业,分配到广西博物馆文物工作队从事考古工作,1986年调入广西壮族自治
期刊
腊月至,腊味飘香。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其实不仅月是故乡明,腊味也一样。我到过很多地方,尝过不同地方的腊味,但一直觉得还是家乡的腊味好吃。别的地方的腊味,没有家乡的味道,吃不出家乡的情怀。  母亲还在的那些年,家里的腊味都是她一个人弄的。母亲很能干,全家的衣食都由她来操办,包括年前要准备的腊味。每年到了冬至时节,母亲便开始腌制腊味。腊味分为烟熏与非烟熏两大类,即烟熏的腊肉和风干的腊肉。熏肉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