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春工业大学的前身是长春汽车工业学校,始建于1952年,在以后的54年里,几经变动,多次改名。2002年,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更名为长春工业大学。
目前,学校下设17个学院和1个研究生部及体育、军事两个教研部,设有44个本科专业,分布在工、管、文、理、经、法、教育等7个学科门类。有35个学科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其中一级学科4个),9个工程领域具有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有8个省重点学科,2个省重点资助的重点学科。教职员工1800人,其中教师近900名,在教师中教授106名,副教授327名,博士生导师(与中科院、吉林大学、东北师大等单位联合培养博士生)、硕士生导师245名。全日制在校研究生、本科生、高职生、留学生近16000人,另有成人教育学生7000余人。是一所以本科教育为主体,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适度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的省属重点学校。
半个多世纪以来,学校领导班子换了一茬又一茬,但坚持为吉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宗旨始终未变。他们牢记“爱国敬业,求实创新”的校训,坚持“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的处事原则,经过几十年的摸索,创出了一条“人才培养面向实际,科技研发讲求实用,社会服务注重实效”的办学路子,在一代又一代教师员工“艰苦奋斗、严谨求实”的努力下,培养了6万多名各种高素质人才,为国家和吉林省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
人才培养面向“实际”
学校把培养基础理论扎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和艰苦奋斗精神、德才兼备的人才作为最根本的任务。确立“质量是生命,特色是竞争力,社会需求是动力”的人才培养理念,大力培养“适需对路”的高素质人才。
根据需求调整专业。2004年。省政府提出有10类人才紧缺,在培养计划中,有7类将长春工业大学定为依托院校;在全省6个重点产业领域的科技服务计划中。有4个将长春工业大列为牵头单位或依托单位;在6个领域的重点实验室建设中,有3个将长春工业大学列为依托学校。这一方面说明省政府对长春工业大学寄予厚望。另一方面也说明长春工业大学具备培养高素质紧缺人才的条件。学校根据市场对紧缺人才的需求设置和调整专业,专业又和省里的支柱重点产业相结合,既解决了经济发展中的人才短缺问题。又缓解了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多年来该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始终稳居地方高校前列。用人单位普遍反映这些学生“留得住,用得上,信得过。成长快。”
千方百计提高教学质量。学校办学以教师为本,教学工作以学生为本。学校坚持以教学改革为核心,强化教学管理,严格进行教学检查和质量监控,坚持开展课程评估和优秀课、精品课建设,努力提高教学水平。学校在这方面狠抓了“七个一”工程,即:一个认真负责的教学态度,一手过硬的教学基本功.一套适应现代要求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一套规范的教学文件,一套先进适用的教材,一套科学的考试制度,一系列效果良好的实践教学环节。以教育学生“学会学习”和“学会创新”为目标,开展创新教育和“学习革命”活动。要求教师在每一轮课程教学中至少提出一项创新教育的做法、要求每个学生在四年大学学习生活中至少有一项创新成果。
激励学生刻苦学习。学校针对学生中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在全校学生中提出了“始于问题,乐于兴趣,勇于突破,善于转化、学会综合、注重创新。自觉挖潜,勤奋实践”的32字要求,鼓励同学刻苦学习,勤于动脑,务实进取,大胆创新。近几年来,学生们参加国际国内各类竞赛,屡创佳绩。在有300多所院校参赛的全国第5届、第6届挑战杯竞赛中分别取得了第15名和16名的好成绩。
科技左发讲求“实用”
“教学是立校之本,科研是强校之路”。近年来,学校在全体干部和教职员工中强化三种意识,即机遇意识、责任意识、作为意识。强调有为才有位。整合科研力量,提升科研实力,强化科研工作的针对性,让科技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承担支撑作用。具体做法是“提升纵向,扩大横向,优化组合,重点突破。”
科研课题层次明显提高,令人鼓舞。近年来,学校承担了一批国家级科研课题。包括国家863项目、国家发改委“振兴老工业基地高技术产业”项目,国家科技部“十五”攻关项目,和国防科工委军工项目。
针对企业技术难题开展科研攻关,硕果累累。企业出题目,学校作文章。生产中的难题,就是科研的课题。近三年来,学校承担了省内200多项科研课题,涉及到汽车、石油化工、冶金等方方面面。在汽车产业方面,学校与一汽集团合作的课题有17项,另有与汽车相关的自选课题24项。有些科研成果已用于生产中。在制造业信息化方面,学校为长春市118户企业提供了信息化技术服务。据对其中88户企业的统计,96.5%的企业拥有1个或1个以上的局域网:63%的企业应用了二维CAD;39%的企业业应用了三维CAD;23%的企业实现了内部集成:14%的企业应用了ETO;13%的企业实现了办公自动化。2003年,这88户企业销售收入671.2亿元。同比增长34%。实现利润20.7亿元,同比增长40%。增幅分别高出全市平均水平20-30个百分点。在石油化工领域,副校长张会轩带领课题组和他们所指导的博士生、硕士生,常年工作在吉化生产第一线。围绕生产中提出的实际课题开展攻关。从立项、小试,中试直到成果产业化。“核壳结耕塑料增韧剂ACR”项目,年产3000吨的生产装置,已于2005年投产,年产值1亿元,利润1000万元“MBS增韧剂的中试生产及应用技术”项目,也于2005年投产,年产值1亿元,利润1000万元。在冶金行业,学校与通钢集团公司合作攻关的新型低碳低合金空冷贝氏体钢,其疲劳寿命50万次提高到200万次,达到日本同类钢的水平,价格却大大低于进口产品。学校分别为吉林油田开发的内部经济核算管理系统和油田创效资产单元综合评价信息系统。为油田公司经营决策提供的生产、销售和经济核算的动态信息及决策模型,在中油集团组织的鉴定会上得到高度评价,并获中油集团公司颁发的二等奖,中油集团决定在进一步完善后在全国各大油田推广。
创办科技研发基地。建设创新型国家是一项长期任务,创新主要是科技创新。大学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基地,是基础研究和高领域原始创新的主力军。学校基于立足当前,考虑长远,既出成果,又出人才的考虑,积极创办各种研发中心和研发基地。目前,学校已分别与吉化集团公司、通钢集团公司、吉林省中小企业局、长春市科技局、四平市高斯达纳米材料设备有限公司合作创办了联合研发中心、工程技术中心或联合实验室。还在长春、吉林、四平、通化、松 原、延边、白山等地区的相关单位和企业建立了一批研发基地。这些“中心”和“基地”,将成为师生施展才能的舞台,攻克技术难关的阵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破口。
社会服务注重“实效”
组织师生参加社会服务活动,是长春工业大学坚持多年的做法。学校一是提倡做实事,见实效。不作表面文章。地方不分远近。事情不论大小,困难不管多少,要做就做实,就做好。几年来,学校在学生中开展“服务社会、塑造自我、”“真情奉献,扶弱济困”、“播文明之火,创文明乡村”等活动。选派科技人员深入中小企业、乡镇企业和贫困企业,开展技术改造和技术咨询;先后与十多个贫困县、乡镇、村及薄弱企业建立长期帮扶关系,帮助解决技术难题;经有关部门同意选派十多名同志到贫困县任科技副县(市)长;还承担了落后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一批中小学的助教任务;为改制企业的下岗职工提供就业培训;组织师生走向社区、乡村、街头、企业、福利机构,开展科技和文化服务,自1993年以来,学校连续14年保持着“全国社会实践先进单位”称号。
学校还坚持开展了以科技拥军,人才强军为主要内容的军民共建活动。选派师生帮助部队解决训练中的技术难题。帮助部队进行技术革新,改善办公、学习、装备和后勤保障条件,有力地促进了部队现代化建设。学校连续多年保持全国、吉林省和长春市“双拥共建模范单位”荣誉称号。
在多年的办学历程中,校党委和行政领导一班人,坚持不懈地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高度重视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坚持“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建立健全了全方位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形成了以三个“三进”(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进网络、进公寓、进社团:进社区、进企业、进村屯)为依托、德才统一的教育网络。围绕“创新、创造、创业”和“实验、实习、实践”开展教育活动,实施了“厚德端行。文明修身”工程,组织开展了“一十百千万工程”等学风建设活动,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涌现出了全国十佳大学生班集体标兵、全国十佳大学生、全国百优大学生、全国“三好学生”、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获得者等一批优秀学生集体和个人。
在2006年5月学校召开的一次会议上,校长张德江作了一次讲话,精彩感人,令人振奋。他说:“长春工业大学拥有54年的办学历史,是一所具有优良传统的省属重点大学,如今传到了我们这一代,我们一定要牢记自己应负的责任和使命,把学校办出更高的水平,更鲜明的特色,在不懈的追求和奋斗中实现自己生命的更高价值,为国家和吉林省的建设与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目前,学校下设17个学院和1个研究生部及体育、军事两个教研部,设有44个本科专业,分布在工、管、文、理、经、法、教育等7个学科门类。有35个学科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其中一级学科4个),9个工程领域具有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有8个省重点学科,2个省重点资助的重点学科。教职员工1800人,其中教师近900名,在教师中教授106名,副教授327名,博士生导师(与中科院、吉林大学、东北师大等单位联合培养博士生)、硕士生导师245名。全日制在校研究生、本科生、高职生、留学生近16000人,另有成人教育学生7000余人。是一所以本科教育为主体,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适度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的省属重点学校。
半个多世纪以来,学校领导班子换了一茬又一茬,但坚持为吉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宗旨始终未变。他们牢记“爱国敬业,求实创新”的校训,坚持“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的处事原则,经过几十年的摸索,创出了一条“人才培养面向实际,科技研发讲求实用,社会服务注重实效”的办学路子,在一代又一代教师员工“艰苦奋斗、严谨求实”的努力下,培养了6万多名各种高素质人才,为国家和吉林省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
人才培养面向“实际”
学校把培养基础理论扎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和艰苦奋斗精神、德才兼备的人才作为最根本的任务。确立“质量是生命,特色是竞争力,社会需求是动力”的人才培养理念,大力培养“适需对路”的高素质人才。
根据需求调整专业。2004年。省政府提出有10类人才紧缺,在培养计划中,有7类将长春工业大学定为依托院校;在全省6个重点产业领域的科技服务计划中。有4个将长春工业大列为牵头单位或依托单位;在6个领域的重点实验室建设中,有3个将长春工业大学列为依托学校。这一方面说明省政府对长春工业大学寄予厚望。另一方面也说明长春工业大学具备培养高素质紧缺人才的条件。学校根据市场对紧缺人才的需求设置和调整专业,专业又和省里的支柱重点产业相结合,既解决了经济发展中的人才短缺问题。又缓解了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多年来该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始终稳居地方高校前列。用人单位普遍反映这些学生“留得住,用得上,信得过。成长快。”
千方百计提高教学质量。学校办学以教师为本,教学工作以学生为本。学校坚持以教学改革为核心,强化教学管理,严格进行教学检查和质量监控,坚持开展课程评估和优秀课、精品课建设,努力提高教学水平。学校在这方面狠抓了“七个一”工程,即:一个认真负责的教学态度,一手过硬的教学基本功.一套适应现代要求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一套规范的教学文件,一套先进适用的教材,一套科学的考试制度,一系列效果良好的实践教学环节。以教育学生“学会学习”和“学会创新”为目标,开展创新教育和“学习革命”活动。要求教师在每一轮课程教学中至少提出一项创新教育的做法、要求每个学生在四年大学学习生活中至少有一项创新成果。
激励学生刻苦学习。学校针对学生中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在全校学生中提出了“始于问题,乐于兴趣,勇于突破,善于转化、学会综合、注重创新。自觉挖潜,勤奋实践”的32字要求,鼓励同学刻苦学习,勤于动脑,务实进取,大胆创新。近几年来,学生们参加国际国内各类竞赛,屡创佳绩。在有300多所院校参赛的全国第5届、第6届挑战杯竞赛中分别取得了第15名和16名的好成绩。
科技左发讲求“实用”
“教学是立校之本,科研是强校之路”。近年来,学校在全体干部和教职员工中强化三种意识,即机遇意识、责任意识、作为意识。强调有为才有位。整合科研力量,提升科研实力,强化科研工作的针对性,让科技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承担支撑作用。具体做法是“提升纵向,扩大横向,优化组合,重点突破。”
科研课题层次明显提高,令人鼓舞。近年来,学校承担了一批国家级科研课题。包括国家863项目、国家发改委“振兴老工业基地高技术产业”项目,国家科技部“十五”攻关项目,和国防科工委军工项目。
针对企业技术难题开展科研攻关,硕果累累。企业出题目,学校作文章。生产中的难题,就是科研的课题。近三年来,学校承担了省内200多项科研课题,涉及到汽车、石油化工、冶金等方方面面。在汽车产业方面,学校与一汽集团合作的课题有17项,另有与汽车相关的自选课题24项。有些科研成果已用于生产中。在制造业信息化方面,学校为长春市118户企业提供了信息化技术服务。据对其中88户企业的统计,96.5%的企业拥有1个或1个以上的局域网:63%的企业应用了二维CAD;39%的企业业应用了三维CAD;23%的企业实现了内部集成:14%的企业应用了ETO;13%的企业实现了办公自动化。2003年,这88户企业销售收入671.2亿元。同比增长34%。实现利润20.7亿元,同比增长40%。增幅分别高出全市平均水平20-30个百分点。在石油化工领域,副校长张会轩带领课题组和他们所指导的博士生、硕士生,常年工作在吉化生产第一线。围绕生产中提出的实际课题开展攻关。从立项、小试,中试直到成果产业化。“核壳结耕塑料增韧剂ACR”项目,年产3000吨的生产装置,已于2005年投产,年产值1亿元,利润1000万元“MBS增韧剂的中试生产及应用技术”项目,也于2005年投产,年产值1亿元,利润1000万元。在冶金行业,学校与通钢集团公司合作攻关的新型低碳低合金空冷贝氏体钢,其疲劳寿命50万次提高到200万次,达到日本同类钢的水平,价格却大大低于进口产品。学校分别为吉林油田开发的内部经济核算管理系统和油田创效资产单元综合评价信息系统。为油田公司经营决策提供的生产、销售和经济核算的动态信息及决策模型,在中油集团组织的鉴定会上得到高度评价,并获中油集团公司颁发的二等奖,中油集团决定在进一步完善后在全国各大油田推广。
创办科技研发基地。建设创新型国家是一项长期任务,创新主要是科技创新。大学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基地,是基础研究和高领域原始创新的主力军。学校基于立足当前,考虑长远,既出成果,又出人才的考虑,积极创办各种研发中心和研发基地。目前,学校已分别与吉化集团公司、通钢集团公司、吉林省中小企业局、长春市科技局、四平市高斯达纳米材料设备有限公司合作创办了联合研发中心、工程技术中心或联合实验室。还在长春、吉林、四平、通化、松 原、延边、白山等地区的相关单位和企业建立了一批研发基地。这些“中心”和“基地”,将成为师生施展才能的舞台,攻克技术难关的阵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破口。
社会服务注重“实效”
组织师生参加社会服务活动,是长春工业大学坚持多年的做法。学校一是提倡做实事,见实效。不作表面文章。地方不分远近。事情不论大小,困难不管多少,要做就做实,就做好。几年来,学校在学生中开展“服务社会、塑造自我、”“真情奉献,扶弱济困”、“播文明之火,创文明乡村”等活动。选派科技人员深入中小企业、乡镇企业和贫困企业,开展技术改造和技术咨询;先后与十多个贫困县、乡镇、村及薄弱企业建立长期帮扶关系,帮助解决技术难题;经有关部门同意选派十多名同志到贫困县任科技副县(市)长;还承担了落后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一批中小学的助教任务;为改制企业的下岗职工提供就业培训;组织师生走向社区、乡村、街头、企业、福利机构,开展科技和文化服务,自1993年以来,学校连续14年保持着“全国社会实践先进单位”称号。
学校还坚持开展了以科技拥军,人才强军为主要内容的军民共建活动。选派师生帮助部队解决训练中的技术难题。帮助部队进行技术革新,改善办公、学习、装备和后勤保障条件,有力地促进了部队现代化建设。学校连续多年保持全国、吉林省和长春市“双拥共建模范单位”荣誉称号。
在多年的办学历程中,校党委和行政领导一班人,坚持不懈地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高度重视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坚持“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建立健全了全方位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形成了以三个“三进”(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进网络、进公寓、进社团:进社区、进企业、进村屯)为依托、德才统一的教育网络。围绕“创新、创造、创业”和“实验、实习、实践”开展教育活动,实施了“厚德端行。文明修身”工程,组织开展了“一十百千万工程”等学风建设活动,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涌现出了全国十佳大学生班集体标兵、全国十佳大学生、全国百优大学生、全国“三好学生”、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获得者等一批优秀学生集体和个人。
在2006年5月学校召开的一次会议上,校长张德江作了一次讲话,精彩感人,令人振奋。他说:“长春工业大学拥有54年的办学历史,是一所具有优良传统的省属重点大学,如今传到了我们这一代,我们一定要牢记自己应负的责任和使命,把学校办出更高的水平,更鲜明的特色,在不懈的追求和奋斗中实现自己生命的更高价值,为国家和吉林省的建设与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